十字路口上的销售日记

来源 :销售与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ngjie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记
  2005年6月,可口可乐公司准备给数百名业务代表,每人配备一款安装有GPS卫星定位系统的手机。使用该手机,业务员每日行踪都可被公司掌握,而此举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提高业务拜访效率,通过GPS定位功能及手机短信订单的使用,增加业务拜访时间,提高拜访执行力,推动销量增长。
  公司还规定所有的业务人员在每日正常拜访的工作中,应严格按照当天自己提报的业务拜访地略图或公司提报的拜访地略图顺序拜访客户,否则扣钱。
  这一技术性管理手段,一不小心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据媒体报道,业务员普遍对此较为反感,有业务员说:“公司使用这种设备,肯定是对我们平时的工作不放心。”有的律师也站出来说:“可口可乐公司的做法确实有利于工作,但却侵犯了员工的合法权益。”
  销售日记也正在面临这样的尴尬,而且尤有过之,因为它正在遭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共同反对或抵制。管理双方也许在很多方面有矛盾,但在反对或抵制销售日记方面却达成了高度一致:这是对业务员的不信任,这是没有多少实际价值的工作。似乎销售日记一问世就有原罪,只有不自觉、需要监督的人才需要销售日记来证明自己“没偷懒”。
  一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在2003年初曾严格要求业务人员详细记录每天的销售日记,之后逐渐演变到记录一周的销售工作,直到2004年中期取消了记录销售日记的要求。
  我们看到的现实是: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尽管销售日记的设计内容越来越精细,但业务员已经不当真了,管理者更不把它当回事了。
  销售日记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它是“鸡肋”吗?它会往何处去?
  
  考问销售日记  王世全
  销售日记在企业走过了什么样的轨迹?遭遇了怎样的阻力?我们听一听一位销售经理的现身说法。
  
  前段时间,公司对销售人员的工作日记方式做了一些改动,使得大家又要重新熟悉和适应。于是便有了一段销售人员与上级主管之间关于工作日记的对话。
  销售人员:“干吗非得记那破玩意儿?我每天不填这些东西,销量和品种不一样给你完成了吗?而且如果不填这破玩意儿,我腾出更多时间,保证还能给你卖得更多。”
  销售主管:“又不是为了完成销量才让你填的!”
  销售人员:“那你的意思是说销售员的职责不是做销量了,那销售员该干啥?”
  销售主管:“销售员的主要职责就是卖贷。”
  销售人员:“那我每天把你规定的货一分不少地卖完不就结了吗?干吗还要记那东西,既劳民,又伤财。”
  销售主管:“……”
  销售人员又追问:“作为销售部门,除了销量和利润,你还想要什么?”
  销售主管:“……”
  对这个富有引导性和挑战性的问题,主管如鲠在喉,不便继续往下作答,他可能是担心万一这样讨论下去,会得出个“不用记日记”的结论了。
  销售人员记不记日记的问题,看上去应该是个很初级的问题,就像是到了中午时间一定要吃饭那样自然了。可往往对这些“初级问题”的思考,反而能为我们引出一些有意义的启示。下面本人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销售日记实践以及自己公司销售日记的故事。
  
  销售日记有原罪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认为销售日记是有原罪的。几年前,本人在一小县城做一名销售员,这是一家初创的成长企业,管理比较简单,没有人要求我记日记也没有周记,我可以大量地收现金,甚至不需要向客户打收条,你可以想像这是一个怎样自由和毫无约束的工作环境,我惟一能感受到的就是关心和信任。
  我每天早早地到经销商门市前等他们开门,很晚才回到住处,每天拜访尽可能多的客户,分销出去尽可能多的货。没有人告诉要提供什么报表,我自己也没觉得我需要填什么报表。我和我的同事们都能在没有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下自觉地工作着,我自己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而且销量在不断地提升,业绩令上司满意。当时我就觉得销售日记之类的报表是有原罪的:只有不自觉的人,需要被监督的销售员才需要记销售日记,填写用来证明自己没有偷懒的销售报表。
  后来我被调离这个市场时,我才发现:我除了向我的下一任同事交接一套所谓的客户档案之外(因为只有客户姓名、地址、电话),我很难再向他提供更为具体的东西了。只能大概地说说谁谁卖得好,谁谁一个月都不要一次货。具体到“哪个店分销什么品种,上次进货时间,最近两个月该店的销量变化”等都没有一个系统的数据记载,对销售机会分析更无从谈起子。
  这不能不算做我作为销售员的一段工作失职经历了。
  
  销售日记演变记
  
  后来我被调做销售管理工作,我的本能还是拒绝不要为销售员增加负担,如果能不记日记就不要给他们添麻烦了。但组织中还是有着两种不同观点:一类是赞同我的。特别是在那种所谓“管理规范”、报表繁多的企业里呆久了的同事,对销售报表持本能的抵触。
  他说:我以前的那个单位,也是一家国际性公司,管理确实够规范的,我也不知道那帮“爷们”是怎么想的,我每天要用1/5的时间来完成那些看上去好像有用,其实根本就没有人看的报表。我的同事们和经销商们都把它戏称为“做作业”。为了完成这些作业,我每天要趴在那儿做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也花掉了不少的传真费用。我就是忍受不了这种官僚气,才走出来的。
  持另一类观点的,也是来自于一些管理规范的国际国内优秀公司的同事们,他们认为:过程好结果自然好,报表和日记是过程好的表现,如果没有这些记录又怎样能反映出过程好呢?如果没有过程好又怎能会有好的结果呢?销售员本身就属于比较活跃的人群,行为又自由,作为管理者的我们眼看不见,耳听不到,总是有些不放心,就算绝大部分的人都在自觉地工作着,但总有一小部分可能会不自觉吧,万一由于管理缺失导致了市场丢失,那不就晚了吗?
  于是就有了我们第一代的工作日记。
  
  记事本式工作日记
  
  给每位销售同事发一记事,上面要求记载:今日工作内容、明日计划、需解决的问题。如表1:
  


  刚开始记或者刚到公司的同事会非常认真地填写每日所做的林林总总的事情,包括竞争品的信息,还有对公司热情洋溢的建议以及个人对市场充满激情的想法,用情之真,措词之切,令人感动。
  连续往后翻过N张之后,明显地感到热情开始减退,里面精减为:“我在XX地做分销一我在与客户谈促销”之类的纯工作语言,再往后翻,填写的内容就可能逐步变成:“同昨日”了。不再有新鲜事发生,不再有激情产生,而且月底将所有的销售员日记收集起来,会发现这种
  这种对销售员的工作规定不够 期的营销实践证明,这种想法只能是一种愿望。
  “管理到每个人每天的每项工作”之所以难实现,最大的挑战不在于销售人员如何难管,而在于它对管理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形成严格的管理层级,并保证每个层级的管理者对市场情况了如指掌,对销售团队有良好的控制能力,那么强行推行这种管理方式,其结果只能是无疾而终,虎头蛇尾。尤其是想通过销售日记或每天的工作汇报,来达到“管理到每个人每天的每项工作”,更是不切实际。
  那么,终究如何才能对销售人员的行为施加有效影响,让他们紧紧围绕企业的市场操作需要来努力工作呢?可行的途径是从直接管人到间接管事(不但不直接管人,而且不直接管事)。
  
  1.制定合适的政策,是保证销售工作有效性的前提,是让销售人员“接受”管理并“努力”工作的前提。
  
  我们认为营销策略主要解决明天的业绩,和它相关的预算更多地是一种战略性投入,而销售政策才是决定月度业绩的因素,属于“短期行为”。许多企业错误地将二者混为一谈,这也是市场部与销售部发生矛盾的根源c市场部更多地强调营销策略,销售部更多地关注销售政策。长期看二者应该一致,短期看二者肯定存在矛盾。在具体操作中,重要的是长期把握二者的匹配,短期把握二者的均衡,不能厚此薄彼。
  月度销售政策必须明确指向两个关键问题:第一是销量,通过政策适当消除与竞争者的差异,基本解决实现业绩的外部障碍;第二是工作,尽管我们强调销售工作必须强行推进,但大多数工作的推进需要费用支持,不考虑这一点就会造成很多工作无法“有效推进”——虽然工作是推进了,但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属于无效推进。
  在现实工作中,有些企业是因为政策过度、工作不足造成业绩不佳和工作推进不力,有些则是因为政策不足或政策失当造成的。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阶段性研究营销策略,每月研究销售政策,使营销策略和阶段性营销目标相匹配,月度销售政策与当月销量目标相匹配,让销售人员明白哪些问题由政策解决,哪些问题通过工作解决。只有如此,才能让销售人员心悦诚服地接受安排,充满信心地投入工作。
  
  2.将目标转化为工作,并管理这些工作的进度。
  
  目标是上司定的,上司不但应该知道完成这些目标需要什么政策,而且必须明确完成这些目标需要做什么工作,甚至还必须告诉下属如何推进这些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管理人员一般是假设下属知道如何完成任务,事实上应该相反,即假设下属不知道如何去完成任务;在这种假设下;管理人员才会去指导和沟通。
  事先不去做这些工作,每天等着下属汇报,通过电话告诉下属去做什么,更大的可能是乱弹琴。
  也许在城市市场通过晨会能够做到这一点?也不尽然。如果没有对一个月的工作进行整体安排,管理者也会在过程中“跑调”。
  
  3.通过几个报告规范销售人员的工作,使销售工作具有连续性与综合性,并达到管理其行为的目的。
  
  销售日记
  只要有行为,肯定能够留下印记。通过对“印记”的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管理”人的行为,设计合理和管理到位的话,也能使销售人员的工作逐步完善和规范起来。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说,销售日记首先应当成为销售人员自我管理的工具,而且管理人员必须予以重视,这里不再赘述。
  
  信息快报
  
  业务人员必须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市场的最新动态,并做出反应。许多企业做不到这一点,尤其是那些业绩正常的企业更做不到这一点。只有到业绩出了问题追查原因时,才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最简单、最有用的方法就是让业务人员养成及时反馈市场信息的习惯。信息快报就是培养这种习惯的工具。
  信息快报既是企业掌握市场变化的工具,也是了解销售人员是否真正掌握市场的工具。一份连续的信息快报既是市场的变化档案,也是销售人员逐步“走进”市场的路径。
  
  竞争产品分析报告
  
  对竞争者的研究不是一天完成的,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维持这个过程的是一份份竞争产品分析报告,它是从竞争对手的产品人手,系统分析和研究竞争对手的策略、行为、
  几乎所有企业都会研究竞争对手,但只有很少的企业能够让全体销售人员行动起来,共同以及持续地研究竞争对手。如果企业能够坚品分析报告,并逐步完善报告的质和企业会比竞争对手更了解其优点和问题。
  
  市场巡视报告
  
  各级营销管理人员最大的特点市场情况、处理市场问题和指导下属工作。如何了解其工作情况,判断其工作成效呢?最简单的办法是检查一下他们了解了什么、处理了什么和指导了什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工具就是市场巡视报告。
  检查每次的市场巡视报告,就可以了解当事人做了什么;检查每季度、每年的报告就知道他每季度、论出了什么问题都能很快找到责任人,并且无可推诿。
  
  月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这是一份相互对应的报告,长期积累下来,我们就知道计划做了些什么,而实际又做了什么。
  即使那些管理较差的企业也会有一个工作计划,并且会分解下去。那么,为什么只有很少的企业能够当真,有些企业不当真。当真与不当员的工作计划报告和工作总结报告就是检查的依据。
  
  例会
  
  几乎每个企业都有销售例会制度,区别只是在于多或者少、规范或者走过场,而大多数企业是“认认真真”地走过场。
  例会是销售管理最重要的手段和方式,通过例会要达到的目的至少应该包括:
  (1)有重点地听取销售人员汇报。所谓有重点,是指找部分做得好和部分做得不好的人员进行案例分析,让全体人员明白什么是正确行为,什么是错误行为。
  (2)总结期间的问题和成绩,让大家明白应该坚持什么,避免什么。这项工作甚至应该提升到培训的高度执行,这就把批评或表扬式的简单总结,提升为讲道理、原理和技能,是在总结基础上的提升。
  (3)工作安排。这里之所以不用“下达任务”而是用“工作安排”,就是希望通过会议讲清楚目标是什么、工作是什么和执行的关键是什也上升到了培训的高度。
  除了这些,例会期间还必须有相关的“会外会”,包括管理者一起审阅业务人员的报告,并与部分销售人员(指那些做得不好的)沟通这些报告;研究、沟通那些存在异议的
  做到这些,基本上已经管理到这些需要管理人员具有足够的耐心和一定的专业程度。我们还要强调的是,做到这些,远比直接管理到“每个人每天的每项工作”更现实、更简单。这种做法长期坚持下去,会形成逐步完善的销售管理体系,而那种“管理到每个人每天的每项工离不了“人治”的色彩:老板或高管的指挥下不知所措;中级管理人员使用它,将会因为缺乏足够的权威而流于形式。
  也许,作为一个例外,基层管理人员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基层管理人员的最大特征是“不脱离一线工作的管理人员”,他们了解一线人员的工作状况和市场真实情况,有资格、有可能安排好每个人每一天的每项工作。即使如此,也有一个前提:下属基本上没有思考能力。对有思考能力的销售人员来说,他肯定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完成工作,而不会简单地听命于任何人,这是销售人员和工人、行政人员最本质的区别。
  
  销售日记,何以超越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倡导通过逐步导人专业的销售管理体系,来规范销售人员的行为,反对那种通过销售日记及其翻版——每日电话或传真汇报制度建立人盯人的销售管理模式。原因很简单:对这种模式除了老板感兴趣外,无论是销售管他们谁也不当真,汇报者敷衍了事,管理者听之任之。
  反过来,假定大家都严格按照要求办事又会如何呢?一个企业真的能够通过“电话系统”建立高效率的过程管理系统吗?销售人员真的需要天天汇报吗?管理人员真的需要天天指挥每个人的行动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这些美好而天真的想法,牺牲的恰恰是它想追求的效率。
  销售人员需要严格管理,销售过程需要严加控制,但管理工作必须专业和规范,必须是有效率的、可持续的。“早请示,晚汇报”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无奈和极端的选择,偶尔可以一用,但不应该奉为经典,更不应该长期化(事实上是做不到的)。
  
  (编辑:海 容hairong0314@126.com)
其他文献
不是我们无能,而是我们无奈!很多时候,市场规划得很好,网络跑得也很勤快,客情也处理得不错,但窜货偏要发生,我们怎么办?治区域市场窜货,就如斗牛士之斗牛,任凭牛脾气如何暴烈,高手只要制其头角,就能驰骋沙场,反之,轻则被摔、被踩,重则竖着进来横着出去!  退缩自然不是办法,“小洞不补,大洞一尺五”;硬对硬对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也不是办法。如何四两拨千斤,“不战”或“少战”而屈市场之窜货呢?  
期刊
“鞭打快牛”的现象在很多企业都有。一方面,企业为完成销售目标,同时也为了挖掘和培养营销人才,往往会对销售业绩较好的营销精英加以重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希望将其培养成能堪大用的骨干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与一线营销人员缺乏沟通,或者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让一些时,却没有让其个人价值得到很好的实现,所以营销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在所难免。  企业一方面在挖掘培养快牛,另一方面又在无意地伤害着快牛,这是很
期刊
经销商库存盘点,是一线业务人员拜访经销商时的一项常规工作内容。很多人对此并不重视,简单询问一下经销商,或者看看库存表了事,即便到了仓库也不知该怎么去看。  其实,经销商库存中藏着许多生意经,会看的才能看出门道。    详窥一斑亦知全豹    厂家的一线业务管理人员在对经销商直进行常规业务拜访时,通常都要对经销商的库存进行盘点,然而很多业务人员只是简单询问一下经销商或是看看库存表了事。即使是偶移大驾
期刊
A企业主要销售区域集中在华东和华南,从2002年开始进行渠道转型,将主力渠道撤离批发市场,正式进入K/A终端。经过3年拓展,A企业形成了以下的K/A运作模式:    A企业华东区域K/A运作模式    渠道结构:截至2004年末,A企业已在华东设置了上海、苏南、南京、杭州、宁波、温台及合肥7个分公司,K/A终端全部由分公司直营,K/A产生的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的比例已超原有的经销商通过批发市场辐射或
期刊
最近中国一个主要大型制造企业CEO在一次咨询项目中对我说“我们组织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正面对着老板,背面朝着客户。”这是许多经理人在努力体会客户导向型企业模式时,常碰到的问题。  客户服务系统只单向面向顾客,产生矛盾时,公司很易站在客户的对立面疲于应对。好的客户服务系统应是一个闭环。正是这样才产生了客户服务中新的概念:“Trigger”(扳机)。它指的是客户产生不满的瞬间,以及引起他们不满的原因。在“
期刊
几乎在企业营销组织的各个层面,我们都曾经听到过这种或者困惑、或者郁闷的感慨:“该做的都做了,销量还是上不去!”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前半句。如果细细问究起来,这半句话里还有可推敲的地方:  “该做的”——有哪些工作是该做的?对这个问题回答的深浅粗细,也许是“销量还是上不去”的主要症结所在。  “都做了”——看不到的工作,自然谈不上“做了”;即便是看到了的工作,做到了什么程度,也可以决定结果的不同。
期刊
CEO们追求增长以保住他们的职位并获得更多报酬。当新市场出现时,你的第一目标应该是抢占独具优势的市场份额。然而,太多公司想要在夯实市场地位之前收割利润。  让一家公司强大的不是产品或服务,而是其在心智中占有的地位。赫兹(Hertz)的强势是它的领导地位,不是它的租车服务的质量。保持领导地位比获取领导地位要简单得多。  你能说出一家颠覆领导者的公司吗?佳洁士在牙膏行业做到了,这得感谢美国牙医学院协会
期刊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市场变化巨大。  当商品经济的大潮澎湃在中华大地的时候,正是我们的营销人,在幕后潜心尽力、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思想……  2000年6月18日,是中国营销界的一个标志性日期:首届中国营销金鼎奖登高而呼,恰当其时地将中国营销人从幕后推到了前台。金鼎奖由中国市场学会与销售与市场杂志社共同主办,由上海奇正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提供专业支持并承办,率先为中国营销人“鼓”与
期刊
现代零售业在国内以超常规的发展速度打破了消费品分销渠道原先的动态平衡,尤其是外资卖场,简直成了KA(重点零售客户)的代名词。KA卖场不仅冲击着固有的零售渠道,而且不断地向上游供应商攫取着经营以外的利益。经销商在与这些KA客户的往来中,很难达成自己原先的期望,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经销商缺乏KA客户运作经验,不了解大型零售商的游戏规则,以及掌握不住零售渠道变化的节奏,不懂得如何管理KA客户。    “求人
期刊
分销商(Distributor),在宝洁的词典里就是负责在指定区域内进行产品的分销覆盖的合作客户。业界有经销商、代理商、批发商等多种类似的字眼,与大多数厂家对分销商单纯要求“回款和完成销售任务”不同的是,宝洁公司则更要求分销商进行分销网络的覆盖和店内表现的维护。    一起走过的日子    自1988年8月18日宝洁公司进入中国以来,宝洁与分销商的合作走过了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1.198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