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对话,从语言文字出发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ga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品读语言文字,深入感悟体验,与文本对话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直面语言文字的机会。在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中,调动学生自身的经验与积极情感,展开与文本的有效对话。例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中,有一段对谈迁在北京寻访考察的描述,教师在引导学生想象感受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动之处。
  生:谈迁为了考察搜集到更真实的逸闻、遗迹等史料,他一直穿着那身破衣服在奔波,都不知道换一换。
  师:你从哪里读出了他一直都穿着破衣服?
  生:课文的插图上,谈迁穿着长衫,上面还补着好几块补丁。
  生:课文中用了“一袭破衫”来说谈迁穿着一身破衣服。
  师:是啊,这“一袭破衫”的“破”意思就是——
  生:破旧、破破烂烂。
  师:为什么说是“一袭破衫”,而不说一件破衫,一条破衫?
  生:因为古人穿的是长衫,从上到下是一套,所以用“一袭”,图上画的就是穿着长衫的谈迁。
  师:谈迁为了寻访、考察、搜集史料,真的就不知道换一换这身破衣服吗?
  生:谈迁要去寻访、考察、搜集史料,我想他肯定要和别人打交道,只不过换来换去都是破衣服,说明谈迁为了写成《国榷》,根本不在乎生活的贫穷和困苦。
  生:我也赞同这个观点,谈迁应该也是换衣服的,只不过没有好的衣服可以换,他“家徒四壁”,实在太穷了。不过他不在乎,他一心只想写出一部更好的《国榷》。
  师:你们都有一双慧眼,从这“一袭破衫”,读出了谈迁的困苦生活,读出了贫穷、艰辛打不垮谈迁的信念。所以我们读书时,要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人物,走进故事中去,才能真正读懂人物的内心。
  图画、文字都是学生阅读的凭借,基于课本,让学生静心去读,去思考,去体会,去发现,才能促进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
  二、浸入语言文字,展开丰富联想,与人物对话
  语言文字是文章表情达意的载体,抓住留白处引导学生展开丰富联想,是促进学生与作品人物展开心灵对话的有效手段。例如,《嫦娥奔月》一文中,嫦娥是怎样机智地与逢蒙周旋的呢?教师提议学生同桌合作演一演。
  生:(把剑架在“嫦娥”脖子上)快把仙药交出来!
  生:(茫然地)什么仙药?我没听说过。
  生:(恶狠狠地盯着“嫦娥”)别想骗我!后羿肯定把仙药交给你了!
  生:(作委屈状)冤枉啊!我真的不知道什么仙药。
  生:(剑依旧架在“嫦娥”脖子上)快把仙药交出来,不然,我就自己找了!
  生:(继续装作不知情)我真的不知道啊。
  表演完毕,学生这样评价:“他们俩把嫦娥机智地和逢蒙周旋的场景表演出来了。尽管逢蒙一直恶狠狠的,可嫦娥一直装作不知道。”教师顺势小结:“原来嫦娥是装糊涂和逢蒙机智地周旋。”从关键的字词切入,引导学生就留白处展开丰富想象,并通过表演将语言内化,既能帮助他们正确把握词语含义,又能进一步丰满人物的形象。
  三、揣摩语言文字,领悟表达方法,与作者对话
  创设合理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揣摩课文语言表达特色,体验作者运用语言之精妙。譬如,《船长》一文中,“诺曼底”号轮船被撞遭遇险情、船上乱得不可开交时,船长哈尔威和船员间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是全文描写的一处精彩细节。就是这段对话,将故事推至高潮。那么,作者为什么这样表达呢?教师在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那段简短有力的对话后,又出示了描述性对话,让学生通过和文中对话的比较,说说自己的发现:在那样危急的情况下,课文描述的船长和船员的对话丝毫不能拖泥带水,必须既简洁又有力。
  学生在与语言文字的对话中,切身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处境,并对作者采用简练的短句进行表达的方法有了感性的体验。教师最后小结:“作者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短句,塑造了万般危急的情况下,船长临危不惧、指挥若定、勇于牺牲的高大的英雄形象。”
  四、运用语言文字,丰富实践活动,与课程对话
  学生的语文实践,不仅仅是阅读感悟、理解体会,更为重要的是积累运用。教师要关注读与写之间的联系,并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设计合理、有效的随文练笔。
  《夜晚的实验》一文中,作者在记叙斯帕拉捷的四次实验经过时,采用倒叙手法生动描写了第一次实验的经过,而第二、三、四次实验方法和结果则是相对简单的陈述,可以说详略得当,引人入胜。因此,教师带领学生重点学习第一次实验,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1)交代实验的时间、地点与环境;(2)抓住动作描写实验过程及结果;(3)用设问手法写出实验的原因;(4)根据结果提出进一步的猜想与假设。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依据课本提供的后三次实验的内容,选择一次实验经过进行仿写。由于每次实验的方法和原因都不同,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于是设计了有梯度的练习:
  (1)说一说:斯帕拉捷为什么呢?原来。(学生根据实验方法陈述实验想法)
  (2)第二、三次的实验结果仍然令斯帕拉捷很奇怪,而第四次呢?斯帕拉捷很:。
  踩着“梯子”,学生进行了自主创作,许多学生不仅仿写很成功,而且仿出了创意:
  斯帕拉捷为什么要把蝙蝠的鼻子堵住呢?原来,动物学里有句话:“哺乳动物是靠鼻子思想的。”蝙蝠既然没有敏锐的眼睛,那它就应该是靠灵敏的鼻子来嗅出各种障碍物的所在,并躲过去的。假如它们的鼻子失灵了,那肯定不可能再飞得那么轻盈、敏捷了。——葛亮
  斯帕拉捷为什么要将蝙蝠的全身涂上油漆呢?原来,他认为蝙蝠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而且能在夜间洞察一切。假如它们的翅膀变厚了,就不可能再那么灵敏,就不能再在黑暗中轻巧地躲过各种障碍物,并且敏捷地捕捉飞蛾了。——高润
  教师还将这一仿写活动进行了延伸。在学生阅读展示了自己精彩的仿写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那作者为什么没把四次实验的经过都这么详细地写出来呢?在讨论中,学生进一步明确写作时详略结合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本单元习作4的教学——“写一次有趣的实验”埋下伏笔。
  (作者单位: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尽管从汉字的构造与书写来说,书法教育对于汉语汉文化的习得以及良好素养的养成意义重大,但时至今天我们仍然需要通过强调来突显,换句话来说,书法教育在今天成了问题。如此重
期刊
期刊
期刊
教者如何彰显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能力的亮点呢?笔者通过长期的实践思考发现,课文中有许多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凸显人物性格特点、饱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词,它们是课文跳动的脉搏,是吐纳课文生命气息的关键点。抓住关键词组织教学,就抓住了课文的灵魂,会起到“挈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一、关键词是情感的喷发点  【案例】《姥姥的剪纸》教学片段  师:“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
期刊
一、找到儿童学习语文的共通点  语文教师是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信息流量的大小。  苏教版二上《夕阳真美》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教学时,我发现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不是很浓,对文字所呈现的图画之美的感受也微乎其微。两个自然段教下来,虽然学生也能读得声情并茂,但总有隔靴搔痒之感,这种美不是他们真切感受到的,而是老师硬塞给他们的!这样的学习不快乐!所以,在学
期刊
摘要:探讨了数组、指针在函数参数传递中的应用等教学案例,讨论了主调函数和被调函数数据传递的各种情形,分析了函数形参为指针、数组等形式时对应的具体情形。多次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编程更活跃,实现了对该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关键词:C ;数组;指针;参数传递:被调函数;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6-0092-01  1概述  在C 的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习作就是生活的再现,生活的再现往往就是艺术。我认为把美术写生教学法引用于习作教学,能改变高耗低效的现状。  一、抓住时机,进行片段写生训练  每每读完学生习作,常常感受内容空洞,主要内容总是写不具体,这是因为学生缺少观察的训练和指导。面对此现象,教师须对症下药,指导观察写片段。  有一次上课时,教室里突然飞入一只蝴蝶,在窗前一次又一次地盘旋,总是找不到出口。同学
期刊
期刊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低年级写话练习是学生习作的起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快快乐乐地写话呢?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说话练习,积累自己所说的话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起,我就鼓励学生上台进行自我介绍,利用课前的三分钟进行说话练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