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并小脑梗死静脉溶栓一例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70岁,农民,体重38 kg,主因"突发四肢无力4 h"入院,入院前无外伤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平素未口服降压药物;冠心病PCI术后病史9年,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吸烟史40余年,约6支/d,偶有饮酒史40余年。

症状体征

神经专科体格检查:血压146/9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精神可,言语清晰、流利。双眼视力、视野粗测正常。双眼睑无下垂,双眼球各向运动充分,未见震颤及复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 mm,对光反射存在。双侧额纹对称,鼻唇沟等深浅,双耳听力正常,声音无嘶哑,双侧咽反射正常,双侧软腭动度正常,悬雍垂居中;伸舌居中。双上肢肌力0级,双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减低,双侧指鼻试验、快复轮替动作不能配合,C4以下痛温觉减退,深感觉保留。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及桡骨膜反射(-),双侧膝腱反射、踝反射(++)。双侧Chaddock′s sign、Babinski′s sign未引出。NIHSS评分:10分。

诊断方法

患者入院后急查头+颈CT示未见出血,进一步完善头颈MRI示完善头MRI:示左侧小脑半球梗死(图1);颈MRI提示C4~C6椎体层面颈髓内等T1长T2信号改变,病变部位位于脊髓前部(图2)。头颅MRA提示左侧椎动脉闭塞(图3)。

临床转归

患者溶栓后四肢无力明显好转,出院时四肢肌力基本正常。

适合阅读人群

神经内科

其他文献
丙酸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肝移植已逐渐成为丙酸血症的一种新兴治疗手段。本文介绍丙酸血症的现状以及肝移植在丙酸血症中的应用情况,从丙酸血症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内科治疗以及肝移植治疗丙酸血症的手术指征、临床预后及局限性等多方面综述肝移植在丙酸血症中的治疗价值,以期为临床丙酸血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随着边缘供肾使用的增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增高,低温氧合机械灌注(hypothermic oxygenated perfusion,HOPE)可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减轻IRI的方法。本文介绍了HOPE中常用的氧合方式、氧气在供肾保存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并提出后续肾脏保存方法及HOPE技术的优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移植肾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理类型之一,可作为复发性或新生的疾病存在于移植肾中,威胁着移植物的生存。现以复发性和新生的MN的鉴别为重点,就移植肾MN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评估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期刊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47岁。因"双下肢感觉异常7年、行走不稳4年"就诊,伴双下肢肌肉抽动,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后症状部分缓解,但近期再次加重。既往、个人及家族史无特殊。症状体征神清语利,高级智能可,颅神经体格检查正常;右下肢近端肌肉萎缩,双下肢近端肌肉不自主收缩。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腱反射减低;病理征阴性;深浅感觉正常。双手轮替慢,双侧指鼻、跟膝胫欠稳准,需搀扶站立。诊断方法头颅核磁共振示小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45岁,主诉"腹泻5 d,反复心脏停搏1 h"于2020年11月23日入院。既往病史:慢性肾脏病5年余,高血压5年余,服用氨氯地平,平素血压(120~130)/(80~95)mmHg(1 mmHg=0.133 kPa)。症状体征患者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腹泻,伴乏力加重。在急诊就诊时常规查心电图提示高耸T波,完成急诊电解质检查,期间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呼之不应,瞳孔散大,呼吸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39岁,因"无尿4年,周身乏力伴阵发腰痛1周"就诊。病程中出现意识障碍、心律失常,明确为血液透析中内瘘动静脉反接导致的高钾血症。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尿毒症病史4年,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4年。症状体征周身乏力伴阵发性腰痛,腰痛程度剧烈,可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低血压以及意识不清。诊断方法血清钾异常高值及心电图示窦室传导。治疗方法根据病情使用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碳酸氢钠注射液、
病史摘要患者,男,84岁,因"尿沫增多5年,双下肢水肿3年,加重1个月"入院。近1个月患者口干、多饮、多尿,双下肢水肿加重。症状体征患者乏力,双下肢重度水肿,口干多饮。检查方法实验室检查结果肝肾功能:白蛋白36.8 g/L,总胆红素24.60 μmol/L,直接胆红素9.11 μmol/L,血尿素8.8 mmol/L,血肌酐119.8 μmol/L(参考值:46.0~110.0 μmol/L),血
病史摘要患儿,男性,1岁,因发热7 d,排栗色样大便2 d,精神萎靡1 d急诊入院。患儿7 d前进食过量后出现非喷射性呕吐1次,伴发热及阵发性腹部不适,热峰38.5 ℃,无咳嗽、腹泻症状。发病第5天排栗色样大便,3~4次/d,量约20~30 g/次,稀糊状。发病以来患儿曾先后就诊于当地三家医疗机构,具体用药不详,病情无明显缓解,整个病程中患儿体温波动在37~38.5 ℃之间,有阵发性腹部不适伴哭闹
病史摘要患儿,男性,10岁,因"间断性发热2周余"就诊。症状体征2周前因受凉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7 ℃,具体热型不详,口服药物治疗后效果欠佳。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腓肠肌酸痛、晨僵。体格检查:神志清,精神可。全身皮肤轻度黄染。未见K-F环。颈部淋巴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脏未触及,脾脏左锁骨中线和肋缘交点下1 cm。四肢肌肉无萎缩,无四肢肌力、肌张力低下,病理征均阴性。诊断方法血常规:白细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