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之处的睿智

来源 :科学24小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f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问鼎1996年诺贝尔物理奖桂冠的台湾女婿,他是行走在世界低温物理学前沿的睿智长者,他是一年乐意飞行15万千米,到处演讲的青年学子的偶像,他就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道格拉斯·奥谢罗夫先生。本刊记者在丹桂飘香的时节,独家专访了做客第19期“科学会客厅”的奥谢罗夫先生,走近了他的科技人生。
  以下是具体的访谈内容:
  科学24小时:因发现了氦-3的超流态现象,您与其他两位科学家共同分享了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的过程有何值得回味的?
  奥谢罗夫:1972年4月20日应该是我铭记一生的日子。我一如往常地将液态氦放在仪器中做实验。当温度降到很低的时候,我查看了液态氦的信号,我突然发现液态氦的信号变得非常微弱。这时正是早上的2时40分,于是我在实验室的记录本上写到:“凌晨2点40分,我发现了氦-3的超流态现象。”这是我最先观察到的。这可以说是我人生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这对当时年仅26岁,还是研究生的我来说是非常勇敢、大胆的宣告。后来,在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评语中也提及,正因为我的警觉在这一发现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因为上述现象很容易被视为一种正常的“微小的偏差”。
  当时的我兴奋得在物理实验室里走来走去,想找同事们一起分享我的好消息。但是此时物理实验室里唯有我一人。终于,我忍不住打电话给我的导师戴维·李教授,听得出来他非常高兴。之后,我和戴维以及其他的教授谈了谈,他们都赞同这一现象就是液态氦的变相。我们针对这个现象写成一篇论文提交给一个学术杂志社,但编辑退回了我们的文章,因为他们觉得氦-3的超流态现象绝对是不可能发生的。
  科学24小时:您认为您的发现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对于现代科技的发展有何重大的贡献?
  奥谢罗夫:其实接近绝对零度温度这种状态,对于普通人的生活而言并无多大的意义。我们借助科学仪器第一次发现了氦-3在低温状态下的表述——超流动性。我们知道,在寒冷的冬季,蒸气会变成水,水会变成冰,这种现象称作“相变”。但当温度继续下降到极低状态,接近绝对零度时,液体氦的样品会具备所谓超流动性。在这种情况下,液体会在失去所有的内摩擦力的情况下从杯中溢出。通过对这种现象的研究,可以获得从微观上描述这种物质的极有价值的理论。
  氦-3的超流动性的发现不仅对凝聚态物理的研究起了推动作用,而且在此发现过程中所使用的核磁共振的方法,开创了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断层检验的先河,今天核磁共振断层检验已发展成为医疗诊断的普遍手段。
  科学24小时:是否有什么成功的秘诀与立志于科学研究的青少年朋友分享的?
  奥谢罗夫:我认为成功的秘诀主要在于保持一颗像年轻学生一样不断探求的心。从6岁开始,我便热衷于把我的玩具拆开来查看里面的构造。我还喜欢在我父亲搭建于我家地下室的实验室里进行一些科学的实验。我甚至因为做了一些大胆出格的实验而差点要被学校开除。我想对于未知领域的这种好奇心是成就今日这番事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中学时期的化学老师威廉姆对于我日后的成功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如果有这么一位老师对你非常了解,并鼓励你进行科学研究,你一定要和他保持密切的联系。因为老师的这种激赏对你一生来说都是极大的催化剂。我记得威廉姆老师有一天带了一只牛奶盒到教室,说科学研究就像牛奶盒中的未知世界一样,你每天做实验就像是在问自然一个问题,自然会回答你这个问题。但自然并不会直接告诉你牛奶盒当中有什么东西,因而你要做更多的实验,可能会经历失败,然后才能了解自然之前给出的答案,这就是基础研究主要的内容,也就是我们为何要研究自然,让自然来给出答案的原因。
  科学24小时:关于这次报告的主题“科学进展如何获得成功”,您有什么感想?
  奥谢罗夫:科学进展是怎样取得的,又如何造福人类,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其实科技的进步绝不可能是一个人独自完成的,它来源于整个科技界共同的努力和进步。通过不断提出问题,然后发明新技术来解决问题,并与他人分享其成果和创意。大家可以看到,前人的技术成果会对于继承者的科研发挥巨大的作用。在此非常感谢那些低温物理学领域的前辈们,他们都为我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今世界,一个人如果想在科学研究上有所进步,就必须获得全社会广泛的支持,并且科学家应善于和他们的同行进行沟通,大家每天都花一点时间做些研究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样才能促进科技界的真正进步。
  科学24小时: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科学界日益崭露头角,但迄今还未有中国大陆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科学奖项,您对此有何见解?
  奥谢罗夫:我认为中国科学家获诺贝尔奖科学奖项是早晚的事情,而且我希望他们可以获得不止一项诺贝尔奖!中国的人口这么多,如果没有人能获奖,那一定是疯了!诺贝尔奖历来重视表彰在自然科学,或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发现。首先,尽管有些基础性的研究可能不会在短期内带来经济效益,甚至看起来根本没有实际的应用前景,但是我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在基础研究方面加大投入,更加重视理论科学;其次,中国科学家应更为频繁地到国外的高校访问,去美国、欧洲的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让同行更多地了解你,了解你的研究方向和成果。
  科学24小时:那么,您认为中国大陆的科学家,在不久的将来,在哪个自然科学领域最有可能率先获得诺贝尔奖?
  奥谢罗夫: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不过我愿意猜一猜:也许固态物质学是一个很好的领域,因为现在这个领域的新成果层出不穷,而且它有很大的附加值,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我虽然不愿意这么说,但是像我研究的领域,如氦-3的超流态现象,必须把它冷却到近似绝对零度,这只能应用于实验室,没有办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但是在固态物质学研究领域,可以说有更多的可能性,可以让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实际生活。比如石墨就是一个很好的物质,它的属性和导电性都是我们之前难以想象的,可以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这是一个研究的方向。
  很抱歉,我谈我的技术很在行,你让我谈天文学或者其他的领域就不是很擅长了。我认为应该鼓励孩子们对科学本身产生兴趣,并不仅仅是理论研究。其实实验研究也是很重要的。我猜想,未来获得诺贝尔奖的实验科学家会比理论科学家更多。
  采访手记:与中国颇有渊源的奥谢罗夫教授并非是想象中那么严肃的科学巨匠,他的谈吐举止倒酷似平和且风趣的圣诞老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他作为美国康奈尔大学康奈尔低温小组的一员,和同伴们一起研究有关同位素氦-3的超流动性。当一次次的重复实验没有得到相应成果,组员们相继放弃时,只有他一人还待在实验室里。他的不懈努力终于换来了最终的实验成果——他的发现成为低温物理学领域中的重大突破。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失败是正常的,关键是要以平常心对待,从失败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变化,都不要放弃自己的道路。
其他文献
这天,许仙发现白娘子是蛇后,要离她而去。白娘子问道:“官人,你为什么不爱我了?”许仙也不言语,撸起衣袖,只见他膀子上文着一个“怕”字。白娘子明白了:许仙因为她是蛇精很害怕。人蛇殊途,她只得含泪离去。过了不久,许仙回想起白娘子的好,又来示爱。白娘子说:“你不是怕我吗?还在身上文了字!”许仙赶紧说:“我何时怕过你?我那是爱你!不信你看。”说着,他又撸起衣袖。白娘子惊呆了,原来许仙膀子上文着的不是一个字
苏珊小姐是一位小学老师,她很看重孩子们业余爱好的培养,除了积极鼓励,有时,她还特意安排家长们前往学校,参观孩子们在业余爱好中收获的成果。  周五上午,苏珊小姐向全班宣布,有业余爱好的学生下午放假,可以回家把业余时间里制作的东西拿到学校,作为展品布置好,第二天他们的家长会来学校参观。  下午开始上课时,苏珊小姐惊讶地发现,班上最懒的汤米竟然不在课堂上。她很难相信,汤米会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可是,放学前
陳师父在美国开了一家武馆,收了不少老外弟子。他最得意的弟子叫比尔。虽说比尔有些傻里傻气的,但就因为他的这股愣劲儿,才能把功夫学得格外扎实。在异国他乡开武馆,不但要有实力,更需要宣传,最有效的法子,就是“踢馆”。在陈师父的授意下,比尔开始挨家挨户去竞争对手那里“踢馆”了。这天,比尔踏着夕阳回来了,一进门,他就向陈师父禀报:“今天我去了横田空手道馆,一共打了二十四个回合,馆主横田败下阵来。”陈师父听后
小王退伍后,保持著每天跑步的习惯,雷打不动。这天,小王和战友大骏一起吃饭。两人很久没聚,喝了不少酒。酒至半酣,小王打着饱嗝,说:“不能再喝了,我等下还要跑步呢。”大骏打趣道:“不就是跑步嘛,一天不跑还能死人不成?”小王一本正经地说:“你不知道,我一天不跑步,浑身不得劲儿。”大骏喜欢抬杠,便问:“我就不信了,难道你刮风下雨也跑步?”小王得意地说:“当然,我家里有跑步机!”大骏竖起大拇指,把他赞了一番
大夏天,外面跟个烤炉似的,大多数人都不情愿出门了,有个新手小偷却整装待发,缠着师父带他“开工”,试试手。  师徒俩来到一个小区,徒弟问:“师父,小区里那么多户人家,咱们怎么确定要偷哪一家?”  师父弹掉了手里的烟头,指了指居民楼,说:“喏,看窗外挂的空调。这是我的师父,也就是你的师爷,传下来的学问。”师父说,当年他刚入行,也曾问过这个问题,师爷就叫他先观察哪户人家装了空调。要知道那年头,空调可是奢
老赵和老伴儿参加了一个老年巴厘岛旅行团,这天晚上回到酒店,老赵一下成了团里的风云人物,为啥?因为老赵今天去浮潜了!浮潜这种运动,对于有点年纪的人来说,那可是件稀罕事儿。玩浮潜的年轻人居多,大姑娘小伙子,戴着浮潜镜,口里咬着呼吸管,浮在海面,头闷在水里,伴着热带鱼儿游来游去,还能看到礁石沙底的海星海参……有视频为证,大家伙不得不信。视频里,老赵穿着救生衣,头埋在海水里,只露出一截呼吸管,脚上还戴着脚
大王、小李和欢欢,这三个人是同事。这天早上,大王跟小李在公司楼下闲聊。不远处,是一排共享单车,其中有一辆倒在地上。大王对小李说:“看见那辆倒在地上的单车了吗?咱们来打個赌。我赌等会儿欢欢出去见客户,她会把那辆倒在地上的单车扶起来骑。”“不可能,我赌她不会扶。”小李不示弱。不一会儿,欢欢来了,她对大王跟小李说:“你们今天不出去跑业务?我可要去见客户了。”说完,欢欢朝那排共享单车走了过去,只见她迟疑了
小家伙温顺地坐在我的手指上。成为我的“掌中物”,它全然无所谓,既不怕陌生,也不试图挣脱和逃跑,而是安静地流露几分好奇,小心翼翼地用灵敏的小鼻子闻着我的手指。嬗变得快,两三分钟前,它还在地下树坑里不时吱吱地叫上几声,这会儿竟轻信于人,惊奇地望着我。我和它彼此揣摩对方心思,至少小家伙基于逻辑推测,像它这么一点点小,绝对不可能引起我的食欲而成为我的盘中餐。哺乳动物学家就其典型特征给这种食虫小动物起名为“
军方检查人员上船后被眼前惨烈的景象惊呆了:一些船员体内喷出灼热的火苗,人体跟着燃烧起来;也有的船员仿佛进入极低温世界,全身僵硬;更有甲板或船舱墙上到处是探出的鲜活人体的上半身,脸色惊恐……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费城实验的幕后  本刊2009年第11期发表了笔者的译文《迷雾茫茫的“费城实验”》,说的是1943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海军工厂进行的一次著名实验。埃德里奇号驱逐舰被青白色光雾包围着,又在
青霉素是怎样被科学家发现的?它有什么作用?当然更重要的是作者写出了青霉素的诞生给人们的启示:不是“运气”好,而是敢于挑战传统、不怕失败和锲而不舍的精神。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青霉素杀菌作用的发现从而引发世界上第一种抗菌素药物的诞生,归功于“上苍”赐予英国科学家弗莱明的一次机遇。事实真是这么简单吗?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这种药物的问世过程……弗莱明的思考1901年,弗莱明才20岁,他的高考分数位居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