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服务学生是重点,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情绪色彩明显,只注意那些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欢欣、兴奋的情绪,促使他们进入教学情境之中,使他们在喜悦的积极情感中获得知识。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寓教于乐,教师要创建一种合适的情境,并将这种情景融会贯通。
一、对话交流,让学生感受意境美
所谓语言意境,就是利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融入对话的角色中,从而构架出一种交流的意境,并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某一种效果。语文有着不同于其他科目的独特之处,不能仅仅依靠老师的讲解进行教授,而是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课本之间不断地互动交流。如在教授《猫》这篇课文时,我提出要求:自由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说说这三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进行描述的。其中有学生答道:“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接着我又问:“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里?”学生答:“它老实可是又贪玩,它贪玩可是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吭。它什么都怕,可是很勇猛。”通过问答的方式,学生体会了作者怎样把猫的老实、贪玩、尽职写得更具体。同时,这样的设计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二、扮演角色,在表演的情境中学习
为了将最真实的情境完全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老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这一方法,让学生融入文本所描绘的角色,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意境所在。这样不但可以将原本刻板的东西生动化,而且能加深学生对课文自身的理解,而不只是知道文章讲述的是什么。
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乐于表演又是孩子创造性的表现。他们对表演并不陌生,因为他们从身边熟悉的生活和观看的影视作品中已学到不少。如果老师能够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和自己的想象演绎故事,那么就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主动探求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活跃学生思维,调动情感,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虎口藏宝》是孩子们十分喜欢的一篇课文。在读熟课文后,我先让学生分组表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他们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对角色的揣摩,创造性地配上了动作和表情,一个个生动的人物通过孩子富有个性的创造,灵动地出现在了课堂之上。
三、以音乐、图画渲染情境
音乐的作用是非常奇妙的,同时也是强烈的,通过精致而绝妙的词与旋律、节奏等的融合,给予人们一种美的享受,并将听者带入某种意境之中。比如我在教学《凡卡》一文时,文中说凡卡多次要求他的爷爷带他回乡下,此时配上伤感的背景音乐,再让学生朗读这些句子,学生便与凡卡产生了心理共鸣。但是在音乐的选择上,要考虑所选歌曲的意境要与文章的格调相协调,以便更好地达到预想的效果。绘画也是打开学生想象之门的方法之一,让学生描绘出自己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將文章内容变成了看得见的画面,这样的方法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而且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并产生共鸣。
四、以语言描绘情境
虽然情境已经展现在了孩子的眼前,但是如果缺乏老师的引导,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而只关心自己喜欢的部分,从而忽视了整个情境。所以,当情境开始浮现时,老师要以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指引学生,带领学生了解整个情境。如在教学《出塞》这首诗时,我对塞外的月色和战士们遥望家乡、思念家乡的情景进行了描绘,从而将学生带入塞外的场景中,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痛恨战争,渴望战争早日平息,人民过上安宁生活的思想感情。
创设情境,能大大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因为情境能够让学生感受愉悦,而愉快的心理活动能帮助学生消除学习中的各种障碍,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潜在智慧,提升学习效果;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减少内在压力带来的困扰,使学习变得轻松;有助于营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
一、对话交流,让学生感受意境美
所谓语言意境,就是利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融入对话的角色中,从而构架出一种交流的意境,并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某一种效果。语文有着不同于其他科目的独特之处,不能仅仅依靠老师的讲解进行教授,而是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课本之间不断地互动交流。如在教授《猫》这篇课文时,我提出要求:自由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说说这三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进行描述的。其中有学生答道:“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接着我又问:“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里?”学生答:“它老实可是又贪玩,它贪玩可是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吭。它什么都怕,可是很勇猛。”通过问答的方式,学生体会了作者怎样把猫的老实、贪玩、尽职写得更具体。同时,这样的设计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二、扮演角色,在表演的情境中学习
为了将最真实的情境完全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老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这一方法,让学生融入文本所描绘的角色,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意境所在。这样不但可以将原本刻板的东西生动化,而且能加深学生对课文自身的理解,而不只是知道文章讲述的是什么。
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乐于表演又是孩子创造性的表现。他们对表演并不陌生,因为他们从身边熟悉的生活和观看的影视作品中已学到不少。如果老师能够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和自己的想象演绎故事,那么就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主动探求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活跃学生思维,调动情感,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虎口藏宝》是孩子们十分喜欢的一篇课文。在读熟课文后,我先让学生分组表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他们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对角色的揣摩,创造性地配上了动作和表情,一个个生动的人物通过孩子富有个性的创造,灵动地出现在了课堂之上。
三、以音乐、图画渲染情境
音乐的作用是非常奇妙的,同时也是强烈的,通过精致而绝妙的词与旋律、节奏等的融合,给予人们一种美的享受,并将听者带入某种意境之中。比如我在教学《凡卡》一文时,文中说凡卡多次要求他的爷爷带他回乡下,此时配上伤感的背景音乐,再让学生朗读这些句子,学生便与凡卡产生了心理共鸣。但是在音乐的选择上,要考虑所选歌曲的意境要与文章的格调相协调,以便更好地达到预想的效果。绘画也是打开学生想象之门的方法之一,让学生描绘出自己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將文章内容变成了看得见的画面,这样的方法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而且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并产生共鸣。
四、以语言描绘情境
虽然情境已经展现在了孩子的眼前,但是如果缺乏老师的引导,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而只关心自己喜欢的部分,从而忽视了整个情境。所以,当情境开始浮现时,老师要以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指引学生,带领学生了解整个情境。如在教学《出塞》这首诗时,我对塞外的月色和战士们遥望家乡、思念家乡的情景进行了描绘,从而将学生带入塞外的场景中,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痛恨战争,渴望战争早日平息,人民过上安宁生活的思想感情。
创设情境,能大大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因为情境能够让学生感受愉悦,而愉快的心理活动能帮助学生消除学习中的各种障碍,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潜在智慧,提升学习效果;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减少内在压力带来的困扰,使学习变得轻松;有助于营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