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晒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qlhh0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了的鸣叫,晾晒在屋里屋外
  有了它,盛夏才不會寂寞
  植物正伴着这悦耳的旋律向上
  阳光穿过树叶静静地倾听那拔节的声响
  红装素裹的果实,饱满的稻穗
  涨潮的河水,玩耍的孩童
  就等盛夏的到来,将这生活慢慢晒透
  催生从春天就开始
  珍藏的力量
  走进这盛夏,阳光炙热地照进来
  带着轻嗅花朵的姿态
  穿梭在时光机里
  一半萧索,一半繁华
  在抬头低头之间
  把心里的旧事拿出来晾晒
  让那些腐朽的化为灰烬
  让那些萌发的枝繁叶茂
  让那些若有若无的消失殆尽
  经过炙烤的盛夏
  生活才变得更加轻松明了
其他文献
《话不能这么说》体现了作家一定的艺术匠心和才情,比如:小说设立的“人道主义”主题,“卒章显志”对小说主题的揭示以及对小说题目的呼应,小说较为朴实的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等方面均见出作家较好的创作资质。但从总体上而言,这部短篇小说离精品力作还有不小的距离,无论是思想意蕴的把握,还是艺术方面的呈现,仍尚欠火候,未臻境界。  首先,文本叙述部分偏离了小说的思想主旨。小说开篇伊始,对“我爷爷”的拾粪生活进行了
期刊
从霜降到冬至,村长程久亮老在山嵩眼前晃,晃得他眼花花心惶惶的。镇里要在公路两边搞规划,想从村民手里“收”田地,再卖给在公路边盖房的村民。山嵩有两亩田落在公路边,这可是他家的粮仓。程久亮不开口,但把那点意思挂在脸上,山嵩心里揣着镜子,能照出村长的花花肠子,也就索性和村长打哑谜,一字不提。  山嵩一桩一桩地数着平原和草地的事。平原是山嵩的大儿子,草地是平原的闺女。  一提起草地,山嵩脸上心里顿时开了花
期刊
我是一个农民,却违心地建起一座实验室,要进行一场规模宏大的试验,培育一只虫子,培育一种专吃转基因食品的虫子。  我拿出所有财力,买来各式各样的实验室用品,搞了很多次试验,均以失败告终。但我毫不气馁,我相信我终会成功的。  我种了30年玉米,每到收获季节,无论我家种了什么品种,收粮的粮库都以含转基因而拒收。这些年下来,我家的粮食堆积如山,粮满为患。起初,我还不停地辩解,说我家种的根本就不是转基因品种
期刊
我还是没想好要不要去。大学同学微信群热闹一阵子了,明天毕业十年聚会,我还没决定要不要去。  手机屏幕一直在闪,有人在发红包,有人在发表情,信息一行行跳动着,五颜六色像欢快的彩旗。可是这样的热闹大概是不属于我的,尽管视线跟着彩旗在动,我的思绪却游离在外。  房间里开着电视机,主持人遥远而亲切的声音传来:墨鱼,又称花枝,是暖水性的软体动物,喜微光,日间栖息于海底,晚上浮游到水域的上层……屏幕里一只大大
期刊
在小说的创作技巧中,视角一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且重要的问题。我想,陈章永是熟悉格雷马斯矩阵和莫言的“我爷爷”“我奶奶”的叙事视角手法的。这篇文章里用的正是这种独特的零视角,去描述人物和事件,游刃有余地进行时间和空间的切换,并灵活地改变、转移观察和叙述的角度,强化文章的表现力,让文章的可信性达到一定的高度,从而让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我爷爷”成为一个立体化的存在,并赋予他精神高地,去展示小人物的道德信仰论
期刊
说的是90后。  第一期,我们选发了钱墨痕的两篇小说,本期我们又刊发了重木的作品。起初,我们企图猜测他们的年龄和长相,结果是徒劳的,在叙事上,他们有着自觉的退场意识,真是难能可贵。  其实,小说需要影子武士。  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开始逃离了诸多概念,譬如,饱受多媒体的浸淫和娇宠、贫乏于历史感,以及对生活洞悉和整合的能力、投机于奇幻而无厘头的想象、迷恋于小时代、微价值的情绪、琐碎而肤浅的个人感悟、低
期刊
“吱吱吱”,厨房中传来的阵阵声响打破了房间里的寂静。小芸放下手中的笔,顺手从桌子上抽出本书,卷了起来,看了看表,七点半,犹豫了会儿,决定还是去厨房看一看。  终于走近了,轻轻推开门,从门缝中,小芸发现原来是几只老鼠在厨房偷吃剩饭。“没想到城里也有这种恶心的东西。”小芸又将门轻轻掩上,生怕惊动了这群“小偷”。  小芸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一直是奶奶照顾她。都说城里条件好,三年级一开学,小芸在父母的安排
期刊
韩金元是开磨床的师傅,是我的忘年交。  车、铣、刨、磨四道工序,磨床排最后,主要是磨床的加工精度高。一般对磨工的要求是0.025毫米,一根头发丝的三分之一。韓金元一旦接受了任务,就跟杀驴一样,戴个白口罩,雷厉风行,把磨床开得嘟嘟叫,没有不佩服他的。车间主任说,参加工作十五年了,韩金元没出过一件废品!  我是个新工,我发现,韩师傅不但磨床开得好,而且,还很会生活。他是个单身汉,却在女工宿舍楼弄了一间
期刊
梁老师睁开眼时,日光映亮了窗户。稍稍料理,吃过早点后,他沏上一杯茶,点开QQ。  一年多了,头像依然是她穿着白大褂的工作照。QQ网名:秋桂。  他替她写道:“今日,晴,楼下的桂花开了……”  写到这,他眼睛湿了。自从女儿跟了外婆,每当下班回来时,便一个人守着一屋子空气。两年前,一位高龄产妇在她医院里因不可逆的病因不幸走了;之后,医院按照调解协议给予了适当赔偿,可是她的男人一直不依不饶。那天,他喝了
期刊
这是一个冷寂又温情的小说。小说正面就两个人物:一位是没名字的快递小哥,像一只“蚂蚁”每天在城市这片巨大“叶子的脉络上爬行”;一位是楼层里的蛰居者,白色调的忧伤女孩。女孩叫婉梨,快递小哥没有名字,只在小说最后听人叫他“小李”——这可能是作者有意的安排,因为他就是这个小说的核动力——那个收件人“木子”。整篇小说的气氛是淡淡的忧伤,读者在不明真相中跟随小说一路关注着书信和女主人公的命运。  读者并不清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