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的风范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lpk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的知识分子有一种叫作“风范”的东西,就是他们对人的定位,是非常清楚的。
  风范听起來很抽象,按我自己的观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从小读古书,不管是中国的还是日本的,从而受到东方文明非常优秀的训练,使他们对人性有一种道德上的相信。
  我们读古书,如《庄子》《老子》《论语》《中庸》《孟子》,基本上都是在谈人的定位,很少有技术、知识上的东西。因此,过去的知识分子在“人文”这个部分,基础深厚。后来他们也开始读西方经典,读到19世纪一些人文性很强的作品,如《战争与和平》;接着又经历了一些社会变动,譬如五四运动,或者更晚一点的中日战争,他们在这里面历练很多。于是,当他们到台湾生活稳定后,他们身上真的有一种成熟,这是后来的知识分子难以超越的。
  战后生活稳定下来了,他们把对人的关怀转化成对教育的理想和热情,好似虔诚的宗教徒。我1976年从巴黎回来时,认识了俞大纲老师,他那时候在馆前路有一间办公室,每个礼拜三早上在那里讀唐诗,尤喜读李商隐和李贺的诗。在座的一批人就是后来创办汉声杂志社的吴美云、黄永松,还有云门舞集的林怀民、吴素君、郑淑姬,雅音小集的郭小庄、我、奚淞。我们这一批人在那里上课,也不是为了什么,就是每个礼拜有一天去见俞老师觉得很快乐。
  在那里,我常常会提出跟俞老师不一样的想法,别的人会觉得很不礼貌,可是俞老师对我很好,我会觉得,其实他就是对人文有一种相信。于是在俞老师的葬礼上,我们这一批人尤其会觉得身上有一种负担,我们要继承俞老师所彰显的东西,就是文化,并且要把它传承下去。
  譬如林怀民之所以会关心民间戏曲,是因为俞老师有一次跟我们跑到板桥,到庙里去看歌仔戏。过去我们觉得俞老师成长自文人家庭,应该不会接触民间歌仔戏,但当歌仔戏一开始,老师就跟我们讲歌仔戏的内容,我们吓了一跳,问俞老师怎么都知道。他说,其实戏曲就那么几个源流,歌仔戏、川剧都是一样的源流,那就是所谓的“文化的根本”,即使没有看过歌仔戏,他还是知道这个典故出自《左传》。这就是说,你如果有办法把文化的根本弄好,后面很多事情就很顺利,但我们现在的做法却恰恰相反,追求细枝末节的东西,反而把“本”失掉了。
  亲近这位老先生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也让我今天不管怎么样,都会回头去读像“十三经”这样的古籍,这些书里面讲的都是很根本的、关于人性的东西,就是做人的纲要。我想,知识属于人,如果了解了人,无论你学到什么新的知识,都能将它们结合在一起,不会有断裂的感觉。因为任何知识都要回归到人的本分,如果学习知识,回不到人的本分,那你学到的就一定会出问题。
  (若 子摘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生活十讲》一书)
其他文献
一位摄影师提到被拍摄者的表情。他说他喜欢会动的表情。他认为意大利纺织工厂的男人们的面孔好看,因为工作这件事本身让他们充满活力。职业没有贵贱之分,他们没有自卑感、屈辱感,活得自在。下班去小酒馆,一口干掉一小杯葡萄酒,再投入后面的事。这种对每天的生活都很满足的人,表情总是不错。让“表情不错”的不是相貌而是活力。年岁越长,越领悟到活力的重要性,没有活力,精气神就散了,人的面部不可能好看。  他谈到一个观
期刊
曾国藩后半辈子共当了12年的总督。两江总督先后共当了10年,直隶总督两年,按照张宏杰的计算,这些年的总督生涯,他基本可以收入180万两白银。  但是曾国藩临死的时候,他的积蓄只有1.8万两,只为上述数字的1%。而且这1%,他本来是准备自己告老还乡之后用的,结果也没用上,因为他是在两江总督的任上死的。当然,最后这1.8万两也没剩下,办丧事给花得精光。因为他临死的时候交代自己的儿子,办丧事不准收礼。 
期刊
中國人喜欢反着说话。郑板桥说“难得糊涂”时,肯定是他一辈子最清醒的时刻。  我们总说看书多的人是明白人,其实这是反话,书看多了肯定糊涂。我有两个好朋友,许知远和伊伟,是我认识的人里面看书看得最多的。这么说吧,如果我想找一本讲老北京的书,我只需要给伊伟打个电话,马上就能获得一个至少有20本书的口头书目,而且还带着一两句话的简介。想知道外国人又有什么新的理论,比如世界到底是圆的、平的,还是菱形的,问许
期刊
莱昂纳德·科恩和鲍勃·迪伦是英语世界最早将流行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人。乐评人向来喜欢把两人做比较,诗人金斯堡曾说,唯一没有被迪伦思想改变的民歌手便是科恩。  两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也都尊敬对方,但他们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却有着根本的不同:迪伦发出的是愤怒的呐喊,科恩则是无奈的叹息。  作为诗人和作家,科恩出版过13本诗集和2部小说。而作为歌手、词曲创作者,他此前发表了18张专辑,他写的歌被各路歌手翻唱,
期刊
母亲的一只眼睛看不清楚东西了,年前去医院检查时,医生说需要尽快做手术。母亲操心地里的庄稼,等到把麦子收到仓里,又种上了玉米,她才去医院。尽管花了很多钱做手术,可是母亲的视力并没有明显的好转,她仍旧看不清楚东西,医生说:“她的眼睛就这样了,手术的效果就是这样的。”  母亲的世界越來越小了,她基本上不怎么出门了,只能在家里转来转去。不过即使闭着眼睛,她也照样能熟练地找到家里的案板和菜刀,也能把风箱拉得
期刊
亨利·夏尔的家在巴黎,却在少年时被送去鲁昂上学,其中自有原因。14岁那年,他被迫退学,因为他的父亲到学校来看他,却被另一个学生家长认了出来。据说那个学生家长面色骤变,声称如果亨利·夏尔继续待在这所学校,他的孩子就必须走。  “他的爸爸是刽子手!”  实际上,不只他爸爸。亨利·夏尔的家族从17世纪开始,便在巴黎当刽子手,传了好几代,杀人如麻。每一代的家长都想让孩子转行,每一代的孩子——包括亨利·夏尔
期刊
证婚的牧师要照例问新郎:“你愿意娶她做你的妻子吗?”还要问新娘:“你接受他做你的丈夫吗?”答案自然都是“愿意”。有人认为这样的问答实在多余,因为答案可想而知,凡是答案可想而知的问题都不必问。  答案可想而知往往就省略了一问一答,双方心照不宣,凭共同的默契办事,这是一种很美的经验。这种经验在道德标准一致、思想单纯的古代社会里往往可以获得。但现代社会去“古”已远,人們观念复杂,甲心目中的“理所当然”,
期刊
阿城姓钟,生于1949年的上半年,于是自我介绍说是从近代过来的人。王朔如日中天时,用高八度的音调说:“阿城,我的天,这可不是一般人!史铁生拿我和他并列,真是高抬我了。我以为北京这地方每几十年就要有一个人成精,这几十年成精的就是阿城。我是极其仰慕其人。”王朔难得这么谦虚,为增加说服力,顺手将我也拖下水,“我脑子里有一个比喻,我和陈村是那种油全浮在水面上的,阿城是那种把油全撇开后只留下一汪清水的。” 
期刊
《续茶经》引《玉堂丛语》记:“愧斋陈公,性宽坦,在翰林时,夫人尝试之。会客至,公呼茶,夫人曰:‘未煮。’公曰:‘也罢。’又呼曰:‘干茶。’夫人曰:‘未买。’公曰:‘也罷。’客为捧腹,时因号‘陈也罢’。”  世人多烦恼,怕就是因个个都不肯“也罢”。  (刘 振摘自《今晚报》2016年11月24日)
期刊
我是来自日本的建筑师,平时住在北京。我想跟大家谈谈我对家的理解。  家应该是家庭的容器  大家都知道,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城市化进程,很多在北京、上海工作的年轻人春节的时候回老家,可能父母的家还在,但那已经不是自己小时候住过的房子了,他们搬到了新的住宅楼里。而我现在回日本的老家,父母住的房子还是我小时候住的房子,我小时候学习用的桌子、睡的床都还在。  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年轻人是一个缺少家的概念的群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