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zou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让语文课堂更加富有活力,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试着从美学的角度,通过论述艺术真实、美学熏陶、情感体验的重要性,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激活语文课堂;真实;美的享受;情感
  中国分类号:.21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9 -02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新课标所提出的精神“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自主合作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等观点已深入人心,但在现实教学中,受一些负面影响,不免还存在着“实”有余而“活”不足的现象。那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这种沉闷状况呢?这就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具体到语文课堂而言,我认为需要致力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让学生对文本有真实的领悟
  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的讲解有时候是很理性的,但学生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挣脱理性的捆扎,而把主观情感移入或灌输到课文中去,并同课文产生共鸣。
  
  教《土地的誓言》时,我放了一段《松花江上》的录像,演员声情并茂,催人泪下,可是学生却窃笑不已,甚至说表演“神经质”,该怪学生觉悟不高还是课文离学生太远?静下来想一想,什么也不该怪,怪只怪我们教师对语文教学中的“真”研究不够,把握不够。
  语文教学中的“真”既不是生活本身的真实,也不是模仿和再现生活的真实,而是主观性和假定性统一的艺术真实。艺术真实就其在个体身上的实现过程而言,表现为创作主体真实→作品本体真实→鉴赏主体真实这样一个完整的动态序列,缺一环节,艺术真实就不能现实地存在。
  基于上述观点,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真”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体会作者(即创作主体)的真实动因;B、再现课文(即作品本体)的真实情景;C、抒发师生(即鉴赏主体)的真实感受。其中,B是A和C的中介和桥梁;C是A和B的目的和归宿。
  
  重上这篇课文,我先让同学们自行搜集资料,用半课时介绍九一八的起因,东北人民颠沛流离的生活,以让学生了解那一段屈辱黑暗的历史,趁热打铁,再看表演,大家有了真切的了解,教学效果自然有了明显的提高。
  当然,环节A的处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因为它毕竟属审美沟通前阶段。有些课文离学生现实生活很近,并且切合学生审美心理定势,就应当减少些投入。而环节B和环节C的处理却是更为重要的,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审美沟通阶段。有些情节性强的课文,如《变色龙》可以让学生演成课本剧,表演准备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地位,争取多角度、多方位的再现课文,教师还要重视指导,以免将艺术再现沦落为搞笑小品《雷电颂》可让学生观摩影视剧,至于一些哲理性较强的文章,则要舍得让学生去反复阅读,谈或写自己的阅读心得,联系实际,并且可以告诉学生学会积累和沉淀,将前人的思想转化为自己的财富;还有很多方法,以此求得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课文,课文—教师之间的多边共鸣。对课文的理解,应当允许保留分歧,对学生思想的闪光要给以保护。因为,“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归真,“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
  二、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美学熏陶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字。
  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表现是多方面的。就课文本身而言,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胸怀天下之美;朱自清的《春》有自然景物之美、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天真童趣之美,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有人生哲理之美……把这些美开掘出来,本身就是一种美。
  再就学生主体而言,以《春》为例,学生在学这篇散文的时候,首先能感受的是朱自清散文“顺口、顺耳、顺眼”的语言美,特别是叠词使用,妙不可言;其次还能感受到朱自清散文讲究“线条、色彩、质感”的绘画美,,真可谓“白话美文”;此外还能通过文中的层层设喻、多方陪衬、奇特联想、神妙比拟产生联想和想象美。如果知识贮备丰富一些,还能得到“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罗丹)这样的理性美。
  罗丹说:“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要让学生去发现,但这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注意教师语意表达的简洁性、生动性、文学性,讲其必讲。但上述因素都应当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所必须的语意表达,同时也应当结合教师个性特长。如有一位教师在分析《荷塘月色》艺术特色时,随口吟出几句:
  月色迷蒙 先生
  用平平仄仄的脚印
  将月色溶进荷塘
  荷香便琴声般自那夜
  漂游至今一片心境
  洗濯着少年的梦呓
  短短几句,再现了《荷塘月色》的美学氛围,表现了教师与作者共鸣的情趣,唤醒了学生的审美体验。
  三、重视情感的交流与共鸣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以情感为动力,因此它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也是美的生成图。但情感不是说来说来,说有就有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生理、心理机能都是属于自己的,既不能“玩假的”,也不能受到别人指挥。
  
  我在上朱自清的《背影》的时候,让学生找出文中的感人语句,读一读,并联系自我谈一谈体会。文中感人之处很多,但学生却说不出自己身边的父母之爱。于是,我举了自己的一个切身体会,在我结婚当天,我父亲如何流着泪笑着为我祝福……我说的时候竭力不流泪,可是学生都哭了,有一位同学整整偷哭了半节课,后来他说,他想起了自己的妈妈。虽然这节课上,学生并没有如我预期的那样畅所欲言,但在那一周的随笔中,所有的学生都写下了自己对父爱或母爱的感悟,有的文章感人至深。由此,我觉得,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应当是教情、学情、文情三情的统一。要做到“三情统一”,教师必须储情于胸,并用激情导入,进而引导学生入境体验,最后融情入理,化为学生自己的人生体会。
  综上所述,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是深化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语文教师理应努力和学生共同建立起一个真实、美丽、充满感情的课堂,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
  参考文献:
  [1]王国栋.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曹兴戈.披文入情,缘情探美、江苏省中学语文优秀教学论文选[C].南京:江苏省委教研室,1997.
  
  
其他文献
摘 要:作者认为中学生的情绪对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培养学生调适自己情绪的方法是学会寻找原因,学会放松,学会转移。  关键词:中学生;情绪调适;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2 -01     情绪是心理活动的基本表现,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憧憬,使他们常常处于兴奋和愉悦的情绪之中,而成熟中的心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教学本身并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概念和规律,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辩证而客观地认识世界,从而在将来能够独立地、有创造性地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    一、改验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高中语文课堂逐步摆脱了“师传生受”的单一模式,各种形式的讨论得到教师的普遍重视,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来说,自然是一件可喜的事。但是,从各种教学比武、教学展示、教学示范的实际操作和实际效果看,高中语文课堂讨论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不管我们主观上是否承认,从大量的公开课来看,客观上反映出来的假定主要有:每篇课文都值得讨论,每堂课都可以有讨论的亮点;每位学生都喜欢讨论,讨论最能体现学
题目:(2007年高考数学陕西卷理科第16题)安排3名支教老师去6所学校任教,每校至多2人,则不同的分配方案共有________。(用数字作答)  讲解:据了解,学生普遍使用分类计数的方法(见解法1)。我们的体会是知识经验能引导出更多、更接近问题深层结构的解法。  解法1:(加法)依题意,分配方案有两种情况:  (1)3名教师分到3所学校,每校1人。这相当于从6所学校取3所作为接收单位,得A36=
摘 要:有效教学是教师达成教学目标与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双方面成功的教学行为。物理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物理与学生生活、自然以及社会的联系,并倡导自主性学习与探究式学习。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有效性;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1 -01     一、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主要问题有
摘 要:本文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了探索和研究,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特性、深度和广度的策略和措施,对语文教学的改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1 -01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
学了《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这两首诗,我们发现它们有一些共同之处。  两首诗都形象地再现了初夏农忙的景象。  《四时田园杂兴》全方位地再现出农民们繁忙的生活情景:一是从早到晚忙。白天夜里,人们没有闲暇,不是到田里去清除杂草,就是将麻捻成麻线。二是男女老少,人人皆忙。就连不懂事的小孩,也在桑树阴下学大人种瓜。《乡村四月》虽然没有浓墨重彩地描写初夏农忙的情景,但诗人以极简省的笔墨将农忙画面很干脆
摘 要:阅读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训练是相互统一的,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始终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本文结合阅读教学中的有关实例,从“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注意提问的有效性和难易度”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激活思维;课堂氛围;提问艺术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91 -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
从考试角度看,历史高考备考复习最重要的是掌握知识,提高应试能力。而提高应试能力的途径之一,就是构建历史知识网络结构。笔者从事高三历史教学多年,下面就从实践层面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来构建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的复习内容。    一、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  1.晚清政府统
摘 要:教师需要构建“乐学”课堂,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来感受到自身的提升而获得心灵上的快乐,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素养;乐学课堂;教学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47 -01     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首先应该是课堂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使用一定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