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独立学院办学特色及学生的特点,分析在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商科学生的培养目标,探讨了商科学生的核心素质及其培养路径。
【关键词】独立学院 商科 核心素质 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85(2011)06-00-02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带有公办民助的性质。为了谋求发展空间,大多独立学院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比如最早创办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简称“浙大城院”)推行“错开定位,配套发展”方略,以“对内下苦功,培养商学应用型人才;对外求合作,面向社会、面向全球”为办学思路,走开放型办学之路。本文主要探讨新形势下独立学院的商科学生培养目标,应具备的核心素质及实现路径。
1 独立学院商科学生的培养目标
1.1 商科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人是未来社会进步的主要要素之一和动力,成为决定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和质量的关键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只有加快培养懂得国际通行规则与惯例的金融、保险、贸易、管理、会计、营销等方面的商科人才,才能为国内企业积极、务实、理智灵活、有效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提供智力支持。
1.2 独立学院学生的群体个性化特征
独立学院大多招收第三批学生,学费相对较高,学生大多来自较富裕的家庭,因此具有一些共性的个性化特征:思想上,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意识多样化,主体意识和维权意识强;他们价值取向现实,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和协作意识相对淡薄。人生、学习目标上出现两极分化,部分学生目标明确,而部分学生则迷茫困惑,目标缺失。行为上,他们自律性差,爱好广泛、兴趣多变;自我组织能力较强,团队意识和纪律意识较淡薄。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差;有的学习没有恒心,心态浮躁;有的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好。
1.3 独立学院商科学生应培养应用性人才
不同于研究型高校以学术性研究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独立学院根据其目标定位及学生层次特点,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将培养目标定位于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浙大城院办学十余年来,培养研究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两种理念的博弈一直在延续。在现实面前,最终统一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上。
2 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商科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质
对于商科学生的核心素质,大量的文献已做了充分的分析,由于研究视角和研究层次的不同,理论界没有明确的定论。商科本科生与其他专业本科生相区别的核心素质是什么呢?独立学院的商科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质又是什么?按照现有研究和独立学院商科学生培养现状,结合浙大城院商学院对商科学生核心素质的大讨论,笔者总结了三大核心素质: 一是专业素质,二是能力素质,三是创新创业素质。
2.1 专业素质
专业知识是多学科,复合型、创业型人才知识结构的基石。商科学生必须掌握一定专业以及与专业相关的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金融学、管理科学的知识体系及工具性知识:如外语、数学、统计学、网络计算机应用、经济管理文献阅读与写作等方面的知识。
2.2 能力素质
商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商科学生除如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等一些基本能力之外,应该具备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独立学院商科学生只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社会化程度,注重应用技能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2.3 创新创业素质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对具有商学素质的复合型、创业型的人才的扩展性能力要求,也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所推崇的对高素质人才的最高能力要求。创新创业素质主要包括创造性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实践三方面内容,浙大城院于2011年5月率先成立创业教育学院,该学院通过模式创新、实践内容系统组合,将创业教育教学目标体现于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显式培养。
3 独立学院商科学生核心素质的实现路径
3.1 立足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
商科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当务之急是构建符合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显然是提高学生竞争力的关键路径。以金融专业为例,近年来经济学科与数学、计算机学科不断融合,金融技术已明显呈现工程化、技术化趋势,对金融工具、计算机软件工具的运用,数字处理能力的要求也明显提高。2008年开始浙大城院金融专业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借助于分院计算机房现有设备,将投资学、会计、国际结算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这四门专业性强、内容独立的课程纳入验证性实验课程序列,将实验室建设成培养学生高技术能力的基地。
高等商科教育要贯穿于实践之中,通过实习、实验、模拟等实践性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素质。实践教学分为两类,一类以独立课时存在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一类是包含在课程教学中的课程实训。实训课应注意实训项目和内容的选择,根据当前本行业的发展状况和企业的实际问题来进行设置。
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更应注意实用性和有效性。在选择实习场所和实习条件时,应重点考虑是否能满足实习的要求、能否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在对实习的管理上要制定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并加强对实习的监督和考核。浙大城院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之一即学生在大三下参加为期八周的顶岗实习。从2006年开始,工商管理系在杭州市工商局、阿里巴巴等企业建立实习基地,根据学生专业方向,布置不同实习任务,由学校带队导师和实习单位共同进行监督和考核,取得良好的成效。
3.2 提升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构建商科学生核心素质课外训练体系
第二课堂是商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学生组织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参加管理实践的机会,可以把这些组织作为进行管理实践的平台,以学生组织为依托构建起商科学生课外能力素质训练体系。
一是提升学生组织自身管理工作。组织内部有大量的基础管理工作,如组织日常运行、大型活动、品牌建设等,通过这些基础管理工作可以得到管理基本功训练,加强学生的策划能力,团队精神和组织、指挥、沟通、协调、激励能力和语言表达与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提高进行管理基础工作的水平。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大学生科研立项等方式对学生组织的管理进行研究,从理论高度提升学生组织实际管理水平。
二是组织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暑期专题见习、企业服务”等活动。独立学院可以形成一个第二课堂社会实践体系,把暑期实习、社会调查纳入必修环节;青年志愿者活动、企业服务纳入选修环节,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尤其是节假日和寒暑假时间力所能及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积累工作经验,培养职业意识,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做好准备。
三是开展职业素质训练。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商学职业素质类讲座,定期聘请校外专家和企业界成功人士及自主创业并有所建树的校友进行专题讲座。如浙大城院商学院于2006年成立了职业实践中心,负责联系校内外专家,举办商学类专业讲座、企业宣讲会等,帮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和市场需求,让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注重职业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3.3 政产学研联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
独立学院应加大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鼓励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组织多种形式的创业实践项目,形成结合政府创业平台,以学校为基础、以企业为依托、以社会为服务定向的校企联合的创业实践新模式。2004年开始浙大城院创办了被称之为“少帅班”的创业人才孵化班,面向全院学生开设创业教育选修课程,从基础层面、操作层面和制度层面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经过几年的努力,学院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在学科竞赛中频频获奖;学生成功自主创业情况喜人。
参考文献
[1] 高晓茜.具有商学素养的复合型.创业型人才的必备素质及培养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8,16:226.
[2] 阮方明.新形势下商科院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对策[J].经济研究导论.2008,18:1-2.
[3] 钟高峥.商科人才培养的理性思考[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B11:102-103.
[4] 覃兵.21世纪商科高校素质教育目标探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4:2.
【关键词】独立学院 商科 核心素质 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85(2011)06-00-02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带有公办民助的性质。为了谋求发展空间,大多独立学院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比如最早创办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简称“浙大城院”)推行“错开定位,配套发展”方略,以“对内下苦功,培养商学应用型人才;对外求合作,面向社会、面向全球”为办学思路,走开放型办学之路。本文主要探讨新形势下独立学院的商科学生培养目标,应具备的核心素质及实现路径。
1 独立学院商科学生的培养目标
1.1 商科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人是未来社会进步的主要要素之一和动力,成为决定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和质量的关键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只有加快培养懂得国际通行规则与惯例的金融、保险、贸易、管理、会计、营销等方面的商科人才,才能为国内企业积极、务实、理智灵活、有效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提供智力支持。
1.2 独立学院学生的群体个性化特征
独立学院大多招收第三批学生,学费相对较高,学生大多来自较富裕的家庭,因此具有一些共性的个性化特征:思想上,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意识多样化,主体意识和维权意识强;他们价值取向现实,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和协作意识相对淡薄。人生、学习目标上出现两极分化,部分学生目标明确,而部分学生则迷茫困惑,目标缺失。行为上,他们自律性差,爱好广泛、兴趣多变;自我组织能力较强,团队意识和纪律意识较淡薄。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差;有的学习没有恒心,心态浮躁;有的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好。
1.3 独立学院商科学生应培养应用性人才
不同于研究型高校以学术性研究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独立学院根据其目标定位及学生层次特点,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将培养目标定位于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浙大城院办学十余年来,培养研究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两种理念的博弈一直在延续。在现实面前,最终统一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上。
2 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商科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质
对于商科学生的核心素质,大量的文献已做了充分的分析,由于研究视角和研究层次的不同,理论界没有明确的定论。商科本科生与其他专业本科生相区别的核心素质是什么呢?独立学院的商科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质又是什么?按照现有研究和独立学院商科学生培养现状,结合浙大城院商学院对商科学生核心素质的大讨论,笔者总结了三大核心素质: 一是专业素质,二是能力素质,三是创新创业素质。
2.1 专业素质
专业知识是多学科,复合型、创业型人才知识结构的基石。商科学生必须掌握一定专业以及与专业相关的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金融学、管理科学的知识体系及工具性知识:如外语、数学、统计学、网络计算机应用、经济管理文献阅读与写作等方面的知识。
2.2 能力素质
商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商科学生除如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等一些基本能力之外,应该具备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独立学院商科学生只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社会化程度,注重应用技能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2.3 创新创业素质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对具有商学素质的复合型、创业型的人才的扩展性能力要求,也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所推崇的对高素质人才的最高能力要求。创新创业素质主要包括创造性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实践三方面内容,浙大城院于2011年5月率先成立创业教育学院,该学院通过模式创新、实践内容系统组合,将创业教育教学目标体现于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显式培养。
3 独立学院商科学生核心素质的实现路径
3.1 立足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
商科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当务之急是构建符合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显然是提高学生竞争力的关键路径。以金融专业为例,近年来经济学科与数学、计算机学科不断融合,金融技术已明显呈现工程化、技术化趋势,对金融工具、计算机软件工具的运用,数字处理能力的要求也明显提高。2008年开始浙大城院金融专业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借助于分院计算机房现有设备,将投资学、会计、国际结算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这四门专业性强、内容独立的课程纳入验证性实验课程序列,将实验室建设成培养学生高技术能力的基地。
高等商科教育要贯穿于实践之中,通过实习、实验、模拟等实践性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素质。实践教学分为两类,一类以独立课时存在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一类是包含在课程教学中的课程实训。实训课应注意实训项目和内容的选择,根据当前本行业的发展状况和企业的实际问题来进行设置。
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更应注意实用性和有效性。在选择实习场所和实习条件时,应重点考虑是否能满足实习的要求、能否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在对实习的管理上要制定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并加强对实习的监督和考核。浙大城院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之一即学生在大三下参加为期八周的顶岗实习。从2006年开始,工商管理系在杭州市工商局、阿里巴巴等企业建立实习基地,根据学生专业方向,布置不同实习任务,由学校带队导师和实习单位共同进行监督和考核,取得良好的成效。
3.2 提升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构建商科学生核心素质课外训练体系
第二课堂是商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学生组织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参加管理实践的机会,可以把这些组织作为进行管理实践的平台,以学生组织为依托构建起商科学生课外能力素质训练体系。
一是提升学生组织自身管理工作。组织内部有大量的基础管理工作,如组织日常运行、大型活动、品牌建设等,通过这些基础管理工作可以得到管理基本功训练,加强学生的策划能力,团队精神和组织、指挥、沟通、协调、激励能力和语言表达与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提高进行管理基础工作的水平。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大学生科研立项等方式对学生组织的管理进行研究,从理论高度提升学生组织实际管理水平。
二是组织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暑期专题见习、企业服务”等活动。独立学院可以形成一个第二课堂社会实践体系,把暑期实习、社会调查纳入必修环节;青年志愿者活动、企业服务纳入选修环节,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尤其是节假日和寒暑假时间力所能及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积累工作经验,培养职业意识,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做好准备。
三是开展职业素质训练。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商学职业素质类讲座,定期聘请校外专家和企业界成功人士及自主创业并有所建树的校友进行专题讲座。如浙大城院商学院于2006年成立了职业实践中心,负责联系校内外专家,举办商学类专业讲座、企业宣讲会等,帮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和市场需求,让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注重职业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3.3 政产学研联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
独立学院应加大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鼓励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组织多种形式的创业实践项目,形成结合政府创业平台,以学校为基础、以企业为依托、以社会为服务定向的校企联合的创业实践新模式。2004年开始浙大城院创办了被称之为“少帅班”的创业人才孵化班,面向全院学生开设创业教育选修课程,从基础层面、操作层面和制度层面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经过几年的努力,学院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在学科竞赛中频频获奖;学生成功自主创业情况喜人。
参考文献
[1] 高晓茜.具有商学素养的复合型.创业型人才的必备素质及培养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8,16:226.
[2] 阮方明.新形势下商科院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对策[J].经济研究导论.2008,18:1-2.
[3] 钟高峥.商科人才培养的理性思考[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B11:102-103.
[4] 覃兵.21世纪商科高校素质教育目标探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