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就业是当前我国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作浅显的论述。
【关键词】经济学 大学生 就业
【中图分类号】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85(2011)06-00-01
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复杂,包括许多方面的原因。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与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经济调控和鼓励政策以及家庭经济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1 经济发展结构与大学生就业
按照经济学的奥肯定理,当GDP多增长3%时,失业率将下降1%左右。这个数据出自对美国经济情况的分析,其理论和实践适用于所有国家,即GDP变动与失业变动之间存在密切的负相关性。这也符合经济学原理。而反观我们国家,近些年经济增长比较快,就业率也应该随之增长,但情况并不如此,出现了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不同步。原因出在什么地方?最大的问题就出经济发展结构方面。原因是现在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投资拉动,并且制造业的比重很大。也就是说,就全球分工体系中,我们的比较优势主要是在制造业这一块,而为制造业服务、或为生产服务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由此导致一种畸形情况:民工短缺,大学生富裕。但后者的“富裕”其实又是相对的,是结构性的。因为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的知识分子远没有达到“过剩”水平,大学生的比重,远远低于经济发展水平所要求的数量。据统计,中国大学生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大学生比重占整个人口比重不高的情况下却出现就业困难,这与产业结构直接相关。因此,应紧跟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大学生就业的良性循环。
2 社会资源配置不当或“资源错配”与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即被称之为“资源错配”。也即,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备受重视,知识型服务业则相对低迷,同时存在严重的地区差异。相比较而言,我们的教育制度在设计上面就存在一些弊病。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大学的专业设置往往是以所有的教育存量为基础,而大学在变动性、流动性,及与市场和国际接轨等方面,比较滞后,对于市场需求反应不太灵敏。加之近几年,一些院校过分追求所谓的大学生“毛入学率”,扩招现象明显,相对来说就牺牲了教学质量,结果导致学校教学资源的供应结构与迅速发展变化了的市场结构在衔接上出现了很多问题,间接上也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因此,教育部门和高校应充分意识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反思和调整,比如要求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适当控制高等学生招生规模等,必要时进行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鼓励人才队伍的自由流动,才能适应我国的经济结构现状。
3 经济调控和鼓励政策与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也与不同行业和区域经济合城乡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有密切关系。由于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大学生就业多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方流动,而小城市、乡镇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又缺乏人才。有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存在着差异,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吸纳能力就有所不同。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通过研究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来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就业状况。岳昌君、丁小浩(2003)的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与一般就业弹性密切相关,但其水平大于一般就业弹性;行业间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的差异比地区之间的差异大;劳动力价格差异是造成受高等教育从业人员行业分布不均匀的重要原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几个行业属于第三产业,中、西部地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有潜在的吸纳能力。同时考虑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则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几个行业为金融保险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他们提出,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应适当调整工资收入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就业弹性高、就业效应大的行业发展;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去生产领域,去中西部地区工作,同时放低沿海地区的就业门槛。这对这一现象,中组部、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14个部门联合下发了一个通知,鼓励大学毕业生去基层去西部去企业,扶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同时要求各地、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如取消毕业生落户限制等,促进大学毕业生合理流动。采取这些必要的政策调控举措是对的,但需要制定进一步的细则,加强调控力度,并与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4 家庭经济与大学生自愿失业密切相关
现在走上工作岗位的一大批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且身上或多或少带有些“娇气”和“骄气”,体现在就业上就是,达不到一定的期望值,往往不愿去工作。这也影响到一部分就业率的实现。这种情况的失业,实际上带有凯恩斯说的自愿失业的意味。
参考文献
[1] 苗芊萍,王汉林.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学透视[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82-84.
[2] 刘宇舸.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3,6:20-22.
[3] 李丽霞.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J].学海.2004,5:169-171.
【关键词】经济学 大学生 就业
【中图分类号】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85(2011)06-00-01
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复杂,包括许多方面的原因。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与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经济调控和鼓励政策以及家庭经济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1 经济发展结构与大学生就业
按照经济学的奥肯定理,当GDP多增长3%时,失业率将下降1%左右。这个数据出自对美国经济情况的分析,其理论和实践适用于所有国家,即GDP变动与失业变动之间存在密切的负相关性。这也符合经济学原理。而反观我们国家,近些年经济增长比较快,就业率也应该随之增长,但情况并不如此,出现了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不同步。原因出在什么地方?最大的问题就出经济发展结构方面。原因是现在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投资拉动,并且制造业的比重很大。也就是说,就全球分工体系中,我们的比较优势主要是在制造业这一块,而为制造业服务、或为生产服务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由此导致一种畸形情况:民工短缺,大学生富裕。但后者的“富裕”其实又是相对的,是结构性的。因为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的知识分子远没有达到“过剩”水平,大学生的比重,远远低于经济发展水平所要求的数量。据统计,中国大学生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大学生比重占整个人口比重不高的情况下却出现就业困难,这与产业结构直接相关。因此,应紧跟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大学生就业的良性循环。
2 社会资源配置不当或“资源错配”与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即被称之为“资源错配”。也即,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备受重视,知识型服务业则相对低迷,同时存在严重的地区差异。相比较而言,我们的教育制度在设计上面就存在一些弊病。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大学的专业设置往往是以所有的教育存量为基础,而大学在变动性、流动性,及与市场和国际接轨等方面,比较滞后,对于市场需求反应不太灵敏。加之近几年,一些院校过分追求所谓的大学生“毛入学率”,扩招现象明显,相对来说就牺牲了教学质量,结果导致学校教学资源的供应结构与迅速发展变化了的市场结构在衔接上出现了很多问题,间接上也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因此,教育部门和高校应充分意识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反思和调整,比如要求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适当控制高等学生招生规模等,必要时进行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鼓励人才队伍的自由流动,才能适应我国的经济结构现状。
3 经济调控和鼓励政策与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也与不同行业和区域经济合城乡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有密切关系。由于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大学生就业多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方流动,而小城市、乡镇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又缺乏人才。有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存在着差异,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吸纳能力就有所不同。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通过研究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来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就业状况。岳昌君、丁小浩(2003)的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与一般就业弹性密切相关,但其水平大于一般就业弹性;行业间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的差异比地区之间的差异大;劳动力价格差异是造成受高等教育从业人员行业分布不均匀的重要原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几个行业属于第三产业,中、西部地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有潜在的吸纳能力。同时考虑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则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几个行业为金融保险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他们提出,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应适当调整工资收入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就业弹性高、就业效应大的行业发展;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去生产领域,去中西部地区工作,同时放低沿海地区的就业门槛。这对这一现象,中组部、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14个部门联合下发了一个通知,鼓励大学毕业生去基层去西部去企业,扶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同时要求各地、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如取消毕业生落户限制等,促进大学毕业生合理流动。采取这些必要的政策调控举措是对的,但需要制定进一步的细则,加强调控力度,并与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4 家庭经济与大学生自愿失业密切相关
现在走上工作岗位的一大批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且身上或多或少带有些“娇气”和“骄气”,体现在就业上就是,达不到一定的期望值,往往不愿去工作。这也影响到一部分就业率的实现。这种情况的失业,实际上带有凯恩斯说的自愿失业的意味。
参考文献
[1] 苗芊萍,王汉林.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学透视[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82-84.
[2] 刘宇舸.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3,6:20-22.
[3] 李丽霞.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J].学海.2004,5: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