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绪瑾:学者的责任在于追求经典

来源 :保险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y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才标准:德、才、貌一个也不能少
  “王教授是79级的,这代学者的特点是治学严谨,在专业上认真。”中央电大的保险学教授朱志忠先生事前告诉记者,同为恢复高考后中国第三届大学生,研究方向同是保险,两人相知十多年,属同行兼朋友。
  采访路的上,在北京工商大学校园里,又一次验证了朱志忠教授的观点。问道学生,众口一词:“校园里的名师,保险圈的名人,风趣幽默,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但是他很严格,对教学和学生要求很高。他的研究生不好考,竞争太激烈。”
  “说得没错,我对自己弟子的要求较高,这是为了专业的长期发展。”王绪瑾直言,选弟子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德、才、貌一个都不能少。
  “保险行业有自己的行业特点,加上我希望培养的人才是在保险行业能够有所作为的人才,所以定了三个条件:第一是德,品质要好,基本要求是以善为人;第二是才,专业基础过硬,包括笔头能力和口头能力两方面;第三是貌,强调气质,长相是父母给的,气质是自己培养出来的。”让王绪瑾由衷宽慰的是,毕业进入保险界的弟子就业较好、多居重要岗位,口碑业绩都不错,在海内外大学做研究的也是喜讯频传、成果不断。
  说到教书,王绪瑾最初并不想教书,大学毕业时,校长和书记认为他学习认真、成绩好,让他当大学老师,北京商学院属于商业部直属的院校,要分给他们一个可靠的老师。
  说实在的,大学毕业,谁都想到商业部去工作,但那个时代讲服从组织分配,王绪瑾也就无可奈何地干上了这一行。他是个干一行爱一行的人,慢慢地也就找到教书育人的乐趣了。从1983年开始,经过多年努力,他与同事一道,于1994年在北京工商大学创办了保险专业,2003年增设了保险精算学方向,并使该专业成学校专业亮点之一。
  
  学者的观点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他认为专业的发展是众多保险学界与业界同行支持、学生与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许多事情他放手给得力的两个副主任,两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不负众望给保险系带来一片活力。最近一例即是2007年底,由北京工商大学保险学系和教务处主办、北京工商大学保险学社承办、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台湾)赞助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保险模拟法庭大赛”。来自北大、人民大学、中央财大、对外经贸大、南开、复旦、武大、上海财大、中山大学等全国10所保险名校的代表队经过激烈角逐,最终由北京工商大学代表队获得亚军,该校代表队胡虹获得最佳辩手奖。
  “这帮孩子素质好,能吃苦,有潜力。”学者经常称自己的学生为孩子,尽管欣赏爱护有加,仍严格要求他们。在他眼里,年轻人聪明、有潜力,但也需要引导。
  2007年底,王绪瑾教授应邀参加了第四届“中国平安精英大学生励志计划”论文颁奖活动,让他高兴的是系里五位学生的论文在全国50多所参赛高校的110多篇参选学术文章中脱颖而出,占总获奖数30篇的六分之一,在2006年该系保险专业学生获奖6篇,也是占总获奖数37篇的六分之一,连续四年来,该系学生每年都获奖。这个活动一大特点是对论文质量要求严,论文要求具有较强的学术含金量。该系研究生2007年获奖的论文均曾在《保险研究》上发表。
  研究成果较多对一个教授来说也是价值的体现。这算不上什么成果!王绪瑾不满意自己的成绩:做学问不应该是简单地为了发多少论文、出多少书,而是要论证有价值的学术观点,也就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观点,若干年后大家看来还是值得读的文章,但要做到这点太难了。这取决于自身的理论水平、研究方法,还有保险市场的实践。
  
  寻找中国保险市场理想模式
  
  垄断竞争型是中国保险业的理想模式
  《保险家》:最近学界一个讨论的热点是您提的关于中国保险市场模式的问题,你认为中国保险市场模式是一个什么模式?
  王绪瑾教授(以下简称“王”):在封闭经济环境条件,寡头垄断型模式是中国保险市场模式的理想选择,它既能够促进竞争又能够保障市场的稳定;而在开放型经济条件下,中国保险市场的理想模式将是垄断竞争型模式。
  《保险家》:有最危险的可能选择?王:在我国目前而言,那就是自由竞争型危险模式,因为它也可能带来中国保险市场的不稳定,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保险家》:中国保险市场的理想模式将是垄断竞争型模式,您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王:中国保险市场模式的选择是基于以下依据:
  第一,保险公司自身特点需要一定的垄断。由于保险公司是风险管理企业,只有具有一定规模的保险公司,才能在其它小型保险公司破产时有大型保险公司接管,从而使被保险人得到保险保障。1997年到2002年日本8家寿险公司破产,被大型保险公司接管,就是较好的先例。
  第二,规模经济产生一定程度的垄断。由于一定经济规模可以降低费用率,因此,由于规模经济的要求,促使保险公司向一定的规模化经营。
  第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需要打造保险“航空母舰”。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保险公司之间的国际竞争,各国为了提高本国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在产业组织上将会注重打造民族保险业的“航空母舰”。
  第四,入世承诺。中国的保险入世承诺中,只对申请设立外资保险机构的条件做出了规定,而加入时营业许可的发放不设经济需求测试或执照数量限制。这就决定了将会有大量的外国保险公司在中国设立。
  第五,中国国情。据统计,2006年,财产保险最为发达的为广东,市场份额为第一位占13%,其次为江苏占7.98%;人身保险最为发达的为广东,为9.96%,其次为江苏9.25%和北京7.92%。保险业落后的5省区保费收入的市场份额仅仅为1.72%, 不及中部地区一个中等省的份额。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发达,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因而政府一方面加快东部发展,另一方面扶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开发保源。
  《保险家》:如何实现这个模式,有何建议?
  王:主要是一些宏观政策建议。
  第一,加速保险市场主体的培育。尤其是加速保险中介市场主体的培育,发挥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在市场上的传导作用;完善再保险市场主体,构架以再保险集团为主的、多主体的再保险市场体系。
  第二,打造保险航空母舰。国有保险公司进一步进行深化股份制改造;对原有的股份公司应当逐步增资扩股,并且逐步引入民营资本,以提高其偿付能力和竞争能力;在股份制企业制度下逐步打造民族保险业的保险“航空母舰”以提高保险业抗风险的能力。
  第三,进一步完善保险法律法规,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完善的保险法律法规体系。一方面,建立以《保险法》为核心的配套法律和法规;另一方面,结合本国国情,进一步修订《保险法》。
  第四,实现保险监管职能和方式转变。保险监管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保险监管职能转变在于发挥监管部门应当发挥的职能,并增加监管的透明度;在监管方式方面,应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建立组织机构和监管制度。
  第五,完善行业自律和企业内控制度。行业自律的目的在于使保险公司的市场行为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国保险行业的利益。要让中国保险行业自律组织真正成为中国保险行业利益的代表。
  第六,要进行保险营销渠道的创新,充分发挥保险中介的作用。一方面,推进有关保险公司产品的交叉销售;另一方面,通过允许利用中介展业降低成本,同时设立理赔服务部控制风险,扶持中小保险公司的发展。
  
  创新是主题
  《保险家》:您刚才提到完善保险法律,意味着法律修订?
  王:是的。
  《保险家》:具体说《保险法》应该在哪些条目上进行完善?
  王:保险业法待研究的问题中,可概括为保险业法和保险合同法,两方面都需要修改。从保险业法看,主要为保险组织形式和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从保险组织形式看,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保险需求的多层次性,各种保险组织形式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目前中国保险法规定的保险组织形式为: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及其他组织形式。而在国外,相互保险公司和保险合作社也是保险组织的重要形式。尤其是相互保险公司,在1999年全球500强中的53家保险公司中,占有21家;在2000年全球500强中的49家保险公司中,占有17家,这是因为相互保险公司有投保人与保险人利益一致性的重要优势。因此,中国的保险组织形式应当有:股份有限公司、相互保险公司、国有独资公司、保险合作社,以及其他保险组织。从资金运用监管看,应当放松投资方式、控制投资比例。
  从保险合同法的修订看,在不可抗辩条款、受益人条款等均有待完善。
  当然,也有金融一体化问题。目前在中国存在银行保险,有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也有控股公司,也存在购并,但金融控股公司法尚未颁布,适应银保融通的金融控股公司法亟待制定和颁布。
  《保险家》:说到组织形式的创新,有观点认为大量的保险中介组织生存已经困难,还有必要提保险组织多样化?
  王:组织形式创新是需要的,应该多样化。原因在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保险需求的多样性;保险组织功能的差异性;同时,有利于构架中国垄断竞争型保险市场模式。一方面具有大量的公司存在,利于促进竞争;另一方面少数公司所占市场份额较高,利于保证保险市场的稳定,从而,使被保险人得到保险保障。为此,应当打造中国的“保险航空母舰”,通过国有独资公司股份制改革、股份公司的增资扩股,以及一定程度的购并来实现。
  保险组织如何创新?要多元化。由于已经入世,为了保护民族保险业,应当适当发展一些相互保险公司,在有些地区或行业,发展保险合作社,如农村、渔船业。同时,国有独资公司,将面临逐步股份化,以提高其融资能力和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形成以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国有独资公司、相互保险公司、保险合作社、自保公司为补充的多样保险组织。优秀的中介忙着跑马圈地以期上市,大量的中介为生存而战,这里涉及的是保险服务创新的问题。
  《保险家》:保险服务创新有哪些内容?
  王:保险服务创新方向是服务的综合化,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金融业发展的趋势是,银行、证券、保险融为一体经营,跨业经营在所难免。短期内,从银行窗口销售保险商品,对保险业只是多了一个代为促销的代理机构,但长期而言,保险及银行的结合,已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保险业应有所准备。
  银保业务的融通目前在中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银行已经代理保险业务,但规模较小,主要是人身保险业务。在近期内还会扩大,主要是保险代理业务。目前在国外银行保险在寿险业务比例在逐年提高,从1994年到2004年,法国从55%上升到62.5%,英国从12%上升到17.2%;意大利从12%上升到59.1%;德国从8%上升到23.5%;西班牙从21%上升到73.7%。
  逐步与国际接轨也是必然,一方面保险消费者消费需求的综合化,要求我国保险公司提供“保险套餐”或“保险超市”,甚至“金融超市”;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不仅要在承保方便、及时理赔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做好基本服务,而且要在承保后和理赔中提供附加服务。
  《保险家》:保险营销渠道的创新应该从哪些方面突破?,
  王:要充分发挥保险中介的作用。
  一方面,推进有关保险公司产品的交叉销售;另一方面,通过允许利用中介展业降低成本,同时设立理赔服务部控制风险,扶持中小保险公司的发展。具体讲,在目前条件下,展业要创新,即网络销售、电话销售、柜台销售和陌生拜访相结合;保险公司直接展业与保险代理人展业、保险经纪人展业相结合,并以保险代理人和保险经纪人展业为主。
  目前中国电脑和网络发展非常迅速,相应地,网络在保险业的运用也将较为广泛,主要表现在公司的管理和销售方面。国民保险意识和网络的发展状况,网络销售近期发展将较为缓慢。现在网络销售主要应用在人寿保险和部分财产保险中的简易险种;然而,从长期来看,网上交易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监管路径
  《保险家》:保险投资是现代保险业存在与发展的关键,保险投资监管如何与时俱进?
  王:保险投资监管的方向是,放松投资方式,控制投资比例。在立法上,放松投资方式的同时,控制投资比例。从法律监管的角度看,在放松投资方式规定的同时,如允许投资于有价证券、不动产、抵押贷款、银行存款等,同时应规定投资比例。前者是为了提高保险投资的盈利能力;后者则为控制投资风险提供了条件。保险业的稳健发展,一方面要求保险投资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另一方面要求保险投资的盈利性。显然,协调是十分重要的,法律应当为保险投资监管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在注重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同时,也规定了投资比例。如美国纽约州、日本、德国、我国台湾等均有这方面的规定。这些法律规定不仅涉及了风险比较大的投资方式所占总投资的比例,而且规定了某一投资方式投资与有关每一筹资主体的比例。
  当然,加强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立法是需要的。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愈大,表明保险公司可自由运用的资金愈多,则保险投资方式上可选择盈利性大、风险高的方式。由于保险监管的核心在于确保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所以,对保险投资监管的核心在于提高其偿付能力。
  《保险家》:刚才谈到了对保险公司的风险问题,如何看待?
  王:自从1980年我国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内外部环境所限,如内控制度不十分完善、人才储备的紧缺以及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变化等,都可能增加保险公司的风险,从而使保险公司面临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因此,需要严控保险公司的风险。但这都是发展中的风险,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完善,将会逐步解决。
  《保险家》:对保险公司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的对策有何建议?
  王:对保险公司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从两个基本途径入手,一是保险公司自身内部的风险管理;二是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风险的预防与监管。保险公司自身进行风险管理的对策,第一,加快人才培养、加大技术开发与引进力度;第二,加快自身组织机构建设、强化内部相互监督、制约机制;第三,树立科学的市场经营理念。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要加强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只有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才能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状况进行及时地了解、监控,才能及时地发现保险公司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及时的风险管控。
  
  王绪瑾档案:
  1956年生,现任北京工商大学保险学系主任、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高校经济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亚太风险与保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先后发表保险论文100余篇,著作多部,主要代表作为《保险学》等。
  曾经参加过3项国家社科基金,负责或参加过保险组织形式比较、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比较、财产保险市场、保险业信息披露、保险税收制度等十多项部级课题研究。先后9次赴亚太风险与保险学会年会作学术演讲,并到多国进行过学术交流。
其他文献
90年代,是中国市场化浪潮的起步时期,经济高速成长,生于那个年代的“小孩”,他们经历了富足的童年、少年和青春期,现在开始渐渐走向社会,创造时代的新价值。本期封面我们选取了四位典型的90后,来说说他们的商业价值、社会价值,听听属于他们的青春故事。  张潇  1992  上海延吉社区睦邻中心  志愿者,13岁学散打空手道,目前上大一。  我确实觉得挺开心的  刚20岁的张潇,在杨浦区延吉社区睦邻中心做
期刊
提到曼哈顿世界金融中心,就会想到一座雄伟的大楼,想到MetLife这个有着百年历史和雄厚实力的美国一流寿险品牌。近140年来,MetLife大都会人寿为美国培养出成千上万寿险行业金领人才。  2006年,美国大都会集团携手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启用MetLife品牌,并投资千万元在上海启动国际水准的“曼哈顿金领计划(Top Gun)”。同年底,“曼哈顿金领计划”被引入南京,至今已成功运作了三
期刊
方先生今年29岁,不久前刚迎来宝宝,新生命的到来给方先生一家带来了无穷的快乐,不过,同时也让他想到了财产的规划。如何才能使家庭财产情况更稳健是他最大的问题。    ● 月光族的生活  方先生从事I T行业,是公司经理助理。一家人在无锡工作、生活。每月方先生收入1600元,太太1200元。另外的一些补贴有1200元。一共有4000元每月的收入。支出方面,由于房产是自有的,所以不需房租,但每月有240
期刊
面对退休年龄越来越早、平均寿命越来越长的情况,退休已成为许多人必须提前面对与规划的大事。但如何才能够既退得早,又退得好?    提早退休不仅是许多人的梦想,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年轻化策略下,上班族必须面对的趋势。尤其随着国人平均寿命越来越长,面对退休后的日子,可能比在职期间还长的情况,退休已成为许多人必须提前面对与规划的大事。但我们如何确保自己能够退得早又退得好?  对此,特别邀请ING安泰人寿保险公
期刊
● 简介  “医诊无忧”社保补充个人医疗保障计划,是中国第一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PICC 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专门面向社保人群设计的产品,为个人的社会医疗保险提供充足的补充,并对重大疾病患者提供超出社保目录部分的保障,是新一代的医疗保险产品。    ● 产品特色  1.升级社保 住院无忧携手社保强化医疗风险防范功能,化解社保超额部分高昂住院费用支出风险,让您的医疗费用负担一去不复返。  
期刊
大多数人都会对保险单的保障功能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不过保险单可不仅仅具备这样的功能。1月16日,投保人刘棠的厚厚一摞保险单,让保险专家们见识到:民间也有用“保”高手啊。  刘棠拿来整整23份保险单。这些保单中,最早的一期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第一期保险产品,最新的一期是今年才给外孙女买的一份少儿保险。仅整理这些保单,就花了四位保险专家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刘棠,58岁,某公司负责人,工作
期刊
癌症,这个目前世界上的“第一杀手”,给许多家庭和人群带来了巨大的身心伤害和经济压力。为了做好充足的准备去面对可能发生的癌症风险,选择一款合适的防癌类保险,也许可以帮助你成为“抗癌卫士”。    谈“癌”色变催生防癌保险  对众多普通家庭来说,如此高昂的症治疗费用是难以负荷的。在这个谈“癌”色变的时代,如何保证市民在不幸患上癌症时,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应付治疗开销?近期国内多家保险公司推出的以癌症的发生
期刊
监管固然重要,任何法治社会都需对玩火者施以最严厉的市场制裁,但整个行业由上而下的自由竞争和从业自律,才是解决中国保险中介行业诸多问题的根本所在。  经过十多年的市场化探索,我们应该对其市场化行为给予更多的耐心和信心。    读完《“十二五”期间保险中介行业市场发展与监管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已是凌晨,披衣临窗,夜不能寐。  坦白地说,这是我这个外行人第一次系统了解中国保险中介行业,片纸之上虽不
期刊
早在一百多年前,信诚人寿的英方股东英国保诚在全世界推出了第一份儿童保险计划。今天,信诚人寿经过广泛的民意调查,隆重推出了一款为儿童量身定做的“未来有数”儿童教育金保险计划。  “未来有数”是特别为出生满30天至10岁的孩子设计的专属教育计划。考虑到各个家庭的财务规划差别,“未来有数”一共涉及了13种缴费期方案,投保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缴费长度。同时,“未来有数”保险计划还附加了少儿重大疾病、少儿意
期刊
柴田和子出生于日本东京,从东京“新宿高中”毕业后,进入“三洋商会株式会社”就职。后因结婚辞职回家做了4年家庭妇女。  1970年,31岁的柴田和子进入日本著名保险公司——“第一生命株式会社”新宿分社,开始其充满传奇色彩的保险行销生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保险行销业绩。在柴田和子进入“百万圆桌会议(简称MDRT)”之前,日本还没有一个人达到入会要求。1978年,柴田和子首次登上“日本第一”的宝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