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阅读里的深感悟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d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以及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方式和载体。”可见,阅读能力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鲜明表征之一。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是实现这一教学重点的有效方法。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及自身的研究总结,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针对性教学。
  一、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理解主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使学生能够通透理解文章的基本架构和思想情感。小学生正处于7-13岁的成长阶段,世界观、价值观等发展还不成熟,认知水平也有限。在平时的文章阅读中,学生常以自己稚嫩的眼光阅读文章、理解文意,这样容易对文章理解发生偏差、误解。我以为,在阅读教学中,小学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思想,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寻找到师生的“契合点”,以学生能够清晰理解的语言表达,创建贴近学生实际的场景,引导学生读懂文章、理解主旨,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比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老师,您好!》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人民教师工作的伟大,感悟教师的至高恩情,我们可以利用九月十号这个特殊的日子,鼓励学生或回忆曾与教师发生过的故事,或直接采访教师,或收集教师的生平事迹,或开展有关“教师节”的黑板报或征文评比等,让学生在收集各种信息中,尽情感悟教师职业的伟大,体验教师的恩情,加深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有学生提出,教师为了能更好地教导学生,不仅在课上花费了很多心血,更在课下牺牲了大量自己的时间,教师的工作是无私的。但也有学生认为,教师的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都是为了获得酬劳。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后,我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首先肯定了学生的多样认识及正确评价,又及时对部分学生的认识缺失加以引导修正。这样,学生能从自己固有的认知出发,不断修正、巩固认知水平,对课文中热爱教师的主旨也有了深刻的理解。
  二、针对学生的赏析水平,引导学生品鉴文段
  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台上一味地讲解,缺乏对学生鉴赏水平不齐、接受能力不一的考虑,让能力不同的学生接受相同的指导,教学效果不言而喻。我以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针对学生不同的鉴赏水平,因材施教,从而使不同鉴赏水平的学生都能与文章产生共鸣。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望洞庭》一课时,我进行了如下引导。
  师:自主阅读后,同学们对“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有什么理解?
  生1:从“秋月”一词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师:“秋月”一词点明了作者写作的时间。其他同学还有什么理解?
  生2:“湖光秋月两相和”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师:同学们对这一诗句做了很好的解释,体会到了水月相溶的和谐美景。有没有同学发现“潭面无风镜未磨”这一诗句的特殊之处?
  生3:诗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师:诗人将什么比作什么?
  生4:诗人将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镜子,凸显了湖面的平静。
  在师生互动交流中,我针对学生不同的赏析水平,带领学生一步步深入诗句。水平较低的学生在听取了其他学生的意见后对诗句有了更深的理解,水平较高的学生也能在教师的进一步指点下得到更高层次的领悟。
  三、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借鉴学习
  不同的文章虽言辞表达大不相同,但在表达技巧、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有许多共通之处。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吸收能力,注重对文章共通之处的分析讲解,引导学生借鉴学习,鼓励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多归纳、多总结、多比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学生快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但愿人长久》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读懂诗句,理解诗人的情感。我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首先为学生介绍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又带领学生重温以往学过的“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与月亮相关的诗句,并为学生讲解“月亮”这一意象的通常含义。经过此番重温学习,学生对“月亮”这一常见意象就有了形象的理解体味。紧接着,我带领学生重回课本,借鉴之前复习掌握的“月亮”含义,细读诗句,对诗人的情感进行深入分析。有了对以往诗句的良好借鉴,学生就能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诗句产生具象的理解,对于诗中诗人情感的变化也有了深刻的领会,与诗人产生了共鸣。
  总之,作为学生学习上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正确树立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以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能力水平为教学的出发点,以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和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为落脚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阅读技能加以指导,就能促进全体学生共同成长进步。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根据新课标精神,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感受、理解、评价和鉴赏的能力。从学生的综合发展来考量,不同学段的阅读教学有不同的侧重点。在《理想的风筝》一课中,学生对文本故事的理解和把握比较容易,但从中感受并体味深刻的内涵则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本课教学的深刻性所在。如何将情感和思考结合起来,催生读写结合的生长点呢?  一、循情而入,初读悟深情  《理想的风筝》是作家苏叔阳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他用温婉而深情的文字
[摘 要]“字词句”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语文园地中“字词句运用”是部编教材中的新栏目。面对这一新栏目,教师要认真解读教材,准确领会编者意图。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紧抓“联系”,把握三个关注:关注整体、关注综合、关注学生,这样才能发挥这个板块教学价值的最大化,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字词句运用 教学思考 整体 联系 学本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孔子游春》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游记,文中巧妙地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出春天到来时的美景,又以水为话题,叙事明了,内涵丰富。如何将《孔子游春》教得春意涌动呢?情境教学让我们听到了春水的歌唱,看到了花开的过程。  一、意境化: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几乎仅用“意境化”所达到的“境界”来评价词作格调之高下。王昌龄认为意境有三层——物境、情境和意境。物
[摘 要]语文是一門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中和性、实践性课程。书写、思考、讨论、交流等都是语文实践活动。以《剪枝的学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体现“在简单中求扎实”的教学理念,并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理性分析,深入浅出地简明教学设计意图。  [关键词]阅读教学; 教学设计; 理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
[摘 要]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一词,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词作的特点展开教学。词作平易浅近的文字,作者厚重复杂的人生,是教学的思考点与落脚点。教师通过“诚信预习单”、文本插图和一课带一篇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激活学生思维的潜能,培养学生表达的能力,让学生读好词,更读懂词与人生。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品词析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摘 要]寓言的教学不是孤立的片段教学,应该将其纳入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当中。教学中应做到熟读课文内容,激活主动参与,整合各个版块,重点传授道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寓言 阅读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9-071  寓言故事都具有一个特点,即寓言故事本身描述的都是通俗易懂的事物,这些事物貌似不难理
[摘 要]课堂生成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巧抓生成,落脚实践;巧引探究,推进实践;巧通课内外,深化实践。教师要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课堂生成 语文实践 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0-06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
[摘 要]汉字的数量繁多、字形复杂、字义丰富、字音多变,轻松高效地学习生字越来越困难,也越来越重要。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以兴趣为先,巧妙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比较、表演等方式进行趣味识字。  [关键词]看图想象 比较串联 表演意会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3-09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学生要“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
就古诗文而言,教参的课程安排是一首古诗一节课,但是对于预习充分的学生来说,这太过单薄,学习两首又太过紧凑。在这样的情形下,课堂拓展延伸无疑是最合适的方法。  一、同一诗人作品的纵向拓展  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写出的诗歌的意境、思想各有不同,但前后的诗歌作品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拓展延伸同诗人的作品,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诗人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
[摘 要]干国祥老师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的习作“学写童话”。他的教学先从漫谈童话入手;再出示一组故事,引导学生探寻故事的原型;接着,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一個创编故事的大致“模型”;最后学生根据故事的原型编写自己的童话故事。他的教学启示我们:写作教学要教到“上位”、教在“本位”、教在“这一类”才有效。  [关键词]写作教学进行时;课堂教学;上位;本位  [中图分类号] G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