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哪个时期最有“江湖”色彩?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d_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说江湖事,得先从乱世说起,而中国历史上最动乱的时期则要数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这几个长时段,从春秋战国开始,游走的江湖中人就成了王公贵族的座上客,而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时代,更是游走于江湖中人大显身手的时代。但是,要说最能体现游走的江湖特色的时代,当推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从朱温于公元907年建立后唐到宋太祖于公元960年建立宋朝,其间短短50余年间,却充分展示了帝国时代的“江湖”色彩。
  五代十国的皇帝个个是泼皮流氓的头子,江湖中的狠角色。后梁太祖朱温,是乡党痛恨的流氓头子“朱阿三”。后唐武皇李克用,人称“独眼龙”。后唐庄宗李存勖,人称“斗鸡眼”。后周太祖郭威,人称“郭雀儿”。前蜀国主王建,人称“贼王八”。闽王王审知,人称“白马三郎”。荆南国主高从海,人称“无赖子”。后汉高祖刘知远,吴王杨行密,南唐国主李昇,吴越王钱镠,楚王马殷,北汉国王刘旻等,个个都是兵痞、无赖、赌棍、打手、走私犯出生,没有当上皇帝前都是好勇斗狠、无恶不作的角色;等他们做了皇帝,也不改流氓本色,站立于朝廷中的大臣,大都是偷鸡摸狗、杀人放火的亡命之徒而恶习难改。后周皇帝柴荣的父亲柴守礼,在柴荣当了皇帝后,与其他九个老泼皮,号称“十阿父”,在洛阳无恶不作,横行无忌,柴荣也只好装聋作哑。
  用后世道学家的眼光看,这些时代,真是道德日下,人欲横流,恶人当道,官即为匪为盗的世界,真是人心不古。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一向号称以伦理道德治国的华夏古国,在秩序健全时,尚能维持体面,而一旦出现政治失控,整个社会就仿佛变了一个样,与道德治国的目标完全相反,成为一个反道德的世界,这就是用道学家的眼光无法说清的,只有从历史行为学和社会学等方向去寻找说明。当然,这种独特的社会格局,也远非任侠的武侠小说所推崇的那般美好,江湖当道的世界遵循的完全是生存竞争原则:弱肉强食。
  江湖中人似乎是帝国等级伦序规则下的漏网之鱼。
  帝国的秩序原本就是以控制土地和人口为目标,以静态的组织设计社会,所有的成员都被编织于等级伦序网中。帝国的规则就是,所有的人都按自己的身份行事,那么帝国秩序即归于和谐,刑法和其他手段只是辅助手段。因此,帝国社会秩序就是在静态的人伦关系中形成的,在静态的群体中,从小成长起来的成员之间,共同遵守人伦原则生活,长久熟悉的群体,使互相之间的行为受到人情、面子、道德评价和亲缘关系的约束。帝国的官僚,则以统一的道德原则组织起来,超越地域性,而维系帝国的统治。因此,帝国稳定的力量,来源于社会群体亲缘关系的稳定,以及长久静态的非流动的地域生活形态。
  然而,以帝国社会的人伦原则来说,实际上,以每一个个体为中心,根据人伦关系远近的不同,他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与别人打交道,他可以欺骗、甚至打击与他们人伦关系之外的陌生人或者人伦关系的疏远者;对他说来,越核心的人伦中心圈,越具有信任感和信任价值。
  汉末有管秋阳者,与弟及伴一人,避乱俱行。天雨雪,粮绝。谓其弟曰:今不食伴,則三人死。乃与弟共杀之,得粮达舍。后遇赦,无罪。
  依此原则,与己人伦关系既远者,不过是一能言之鸟兽,杀而食之,亦属合乎人伦道德的范畴。因为人伦的原则本来不是普遍的,是有远近亲疏的。帝国所有的训练,所有的经典,都在说明这种秩序的合理性,都在于把整个帝国社会导入此一秩序之中。当然,这种秩序最为重要的是排斥交流和迁徙等动荡的因素,一切都必须是静态的、稳定的。
  那么,在这种格局下,一旦出现了不稳定的因素又会怎样呢?
  帝国社会这种静态、稳定的格局,是秩序维系的关键。一旦政治管控出现问题,社会秩序就会呈现另外一种格局,那些逸出人伦格局的因素,总是以对待动物的方式,对待他人,并结成强悍的掠夺性群体;这种因素一旦突破传统格局的制约,即不再受到管控而不能被遏制,而呈现为失序状态下的制度性掠夺形态。在不受人伦秩序遏制的这些因素成为主导因素时,弱肉强食的规则就成为了最根本的规则。
  即使在帝国社会的稳定秩序中,这种逸出社会人伦秩序的行为,也常常出现。因为,对于伦际秩序来说,对付与自身无关的人是用不着客气的,完全可以无所不用其极。这种因远近亲疏的不同而采取不同行动的原则,是伦际秩序的根本游戏规则之一。
  稳定的秩序中经常会出现的犯罪行为,可很容易被伦际规范认定并得到遏制。但一旦逸出稳定的群体,帝国的制度没有相应的架构,因而很容易出现大规模的掠夺性集团或者犯罪组织。逸出稳定伦序关系的人群,往往会按类人伦关系的准则,建立起相应的组织。这种类人伦关系的组织,引用的原则也是等级伦序的准则,即上下主从关系,强权者对其中处于底层者行使绝对的支配权。当这种组织原则成为社会普遍原则之后,即使对群体之外的人实施什么样的残忍攻击,都不会觉得过分。这种类人伦组织与等级伦际关系的共通之处,即是都是引用的上下等级关系原则:在上者对在下者的绝对支配和在下者对在上者的绝对服从。
  所谓江湖儿女的组织形式,大都以拟血缘的方式完成,所谓桃园结义、拜把子、认干爹,无不以血缘模式为旨归。只是在正常的、稳定的伦际秩序中,在稳定的群体中,人伦情境行为得到贯彻;在类人伦秩序中,遵循的更多是赤裸裸的弱肉强食原则。
其他文献
成都荷花池的形成、发展以及对全国商业贸易市场的影响,书写着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商业史上的传奇故事。而经历了荷花池从自发形成到发展壮大的第一代创业者,既是改革开放40年的亲历者.也串连起了一部中国小商人的奋斗史。  从小商贩、个体户、倒爷,到有规划的商业市场,成都的商业进化史,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商业进化史的一个缩影。荷花池的形成、发展以及对全国商业贸易市场的影响,足以证明其在40年间中国商业史
期刊
公元前1217年5月26日,中国中原地区的老百姓正像往常一样在田地里劳作,突然发生了“天狗食日”现象,原本光芒四射的太阳,突然产生了缺口,光色也逐渐暗淡下来,其后不久,在缺了很大一部分后,太阳又恢复了光芒。人们非常恐慌,将这件事情报告给史官,史官将其刻在一块龟甲之上。这是目前为止已知的最早的一次日食记录。  近代科学兴起之后,科学家发现日食只发生在朔日(农历初一),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全环
期刊
号称晚清“中兴名臣”的曾国藩,声名赫赫,权倾一时,对中国近代史影响很大,然而,在他人生发迹之前,在北京城里曾经有一段不为人知的“京漂”生涯,也曾频频为租房发愁。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中进士后,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回乡住了一年多时间写散馆卷,再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正月二十八日到北京城参加集中复习,迎接散馆考试,真正面向仕途。  才进北京城,曾国藩先是在椿树胡同的长沙会馆暂住,几
期刊
中国有句古话“女为悦己者容”,那么,古代女性是如何打造姣美容颜,做好“面子工程”的呢?  据《中华古今注》记载,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就使用一种叫“飞雪丹”的面部护肤品,而它实际是“今之水银腻粉是也”,一种含水银成分高的白色粉末,就是铅粉。铅粉涂在脸上,一白遮百丑。古代很长时期,女性都很青睐铅粉。唐代的宫廷贵妇们曾流行在两颊涂上白粉,像刚哭过一样,楚楚可怜,号为“泪妆”,这同东汉权臣梁冀的老婆孙寿的“啼
期刊
“丹”.在荷兰语中是水坝的意思。是荷兰人筑起的水坝,使700年前的一个渔村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阿姆斯特丹,16世纪末,阿姆斯特丹已经成为重要的港口和贸易都市.并曾于17世纪一度成为世界金融、贸易、文化中心,这座美丽的水城今天已是荷兰的首都。  塞缪尔·约翰逊说过,任何对伦敦感到厌倦的人,他也一定是厌倦了生活。此话无疑同样适用于阿姆斯特丹。这座迷人的城市,把繁华都市的魅力和风景优美的乡村特色完美地融于
期刊
白居易喜花。  在他39岁时,母亲因看花坠井而亡,似乎爱花之情已深深刻进他的基因里。在白居易的一生中,共写咏花诗逾150首,玲珑玉立之莲花、怒放着盛唐气息之牡丹、傲雪凌霜之梅花、娇艳欲滴之蔷薇、沉静高洁之木莲、灿若骄阳之桃花——这千红万紫,是天地山川之间的万千姿态,亦是悲欢离合的人世百态。  白居易出生于河南的一个官僚世家,算得上是书香门第,童年时经历了战乱与颠沛,9岁时迁居至宿州符离。从小时白居
期刊
大明海疆先被倭寇橫行,后又遭闽广海盗蹂躏,著名政治家张居正运筹帷幄,用人得当,终将海盗势力剿灭,海疆恢复宁静,广东告急  邻国日本,自唐朝以来推崇中国文化,但勤勉的“学生”绝非心怀仰慕之情师从中国;明中叶后,他们看见中国内部矛盾重重,渐生侵吞野心。一波又一波的海盗从东瀛渡海而来,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大明王朝为对付倭寇一再调兵遣将。经过抗倭名将胡宗宪、谭纶、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的大力清剿,大股倭寇连连
期刊
西式的眼镜大约是在15世纪中期传进中国。据说是在1410年,由满剌加(14至15世纪的马来亚封建王国)国王朝贡而来。但因为当时的眼镜镜片是由水晶石、石英、黄玉或紫晶磨制成,材料稀少,價格昂贵,普通老百姓根本用不起,故而常被皇帝当作宝物赐给大臣。当时的眼镜叫“单照”,即只有一片镜片,戴起来也不太方便,用时戴,不用时就摘下。相传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就是个大近视,平时常用单照。
期刊
@两昆仑  如何传承中华文明,这是今天的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事情。不可否认的是,在信息化时代中,传承文化或是进入历史都有了一条新的路径:通过对历史世界的虚拟,给我们一种新的与历史相处的生活方式。我个人建議那些不理解这种方式的人,与其抵触,不如包容、欣赏。  @布老师  超喜欢《王者历史课》里面讲的那些古代“冷知识”,比如古人夏天起床穿什么,天热不想吃饭怎么办,古代午睡没有空调怎么办等等,很有意思
期刊
1917年,新文化运动在北京、上海的大学里如火如荼地进行。成都的华西坝上,一所外国人创办的大学正在崛起,给成都带来医疗、教育、建筑和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变化。成都的国际化从这里开始,这里实现了最初的中西文化融合。洋学堂里的中国学生  百年前,成都锦江之南,南门外二里许,一栋两层楼的临时房屋里,几个身着长衫、头戴瓜皮帽的年轻人,在外国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当时最先进的医学仪器做实验。他们的学校叫华西协合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