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集团:建设党建示范工程

来源 :国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xy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推进国际化经营进程中,始终坚持抓紧抓好海外项目党建工作,保障海外任务的顺利完成
  为了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中国水利水电集团开展主题创建活动,各级党组织尤其是施工项目党组织,结合实际,在施工生产的重要岗位、关键时段、关键环节开展了党支部“达标创优”、“共产党员工程”、“党员先锋岗”活动,开展了“党员身边无事故”、“学本领、促发展、尽职责、当先锋”活动,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有力地推进了生产经营。
  
  改变思路
  
  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发挥好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作用,是推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企业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确保企业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国企改革的深化等,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大有作为,必须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转变就党建抓党建的思路,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机制。
  中国水利水电集团先后两次召开了“做时代楷模,建示范工程”为主题的“两大两新”活动,目的就是让国有企业在大型建设项目中实现以党建促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党建工作机制。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整合了参建单位党建资源,通过统一、有效的党内活动促进了工程建设,收到了较好效果。集团以改革的精神认真研究并大力抓好新时期工程建设企业党的建设,树立“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努力探索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形式,把党建工作的链条延伸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把党建工作的活动开展到项目,深入到工地,喊响“向党建工作要效益,让党建工作促发展”的口号,促进企业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促进党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改革发展,在项目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百年工程、精品工程、样板工程”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重视抓基层、打基础,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根本保证。同样,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基层党组织建设也十分重要。企业党委要高度重视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大力抓好以“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活动开展好、制度建设好、发挥作用好”为主要内容的创“五好”活动,不断提高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始终围绕“五好”去做工作,围绕“五好”去抓建设。把“五好”落实到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中,体现到广大党员的行动上。努力贴近企业改革发展,贴近党员,贴近职工群众,贴近基层实际,切实把党支部建设成为组织坚强、党员队伍过硬、基础工作扎实、思想工作有力、保证监督作用突出的战斗堡垒。
  
  打造“国际化水军”
  
  作为央企,集团有企业党组织独特的政治优势,在推进国际化经营进程中,始终坚持抓紧抓好海外项目党建工作,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保障海外任务的顺利完成。中国水电集团有1万多员工在46个国家168个项目中工作,其中党员1916人。为了抓好海外党建工作,集团党委制定了《关于加强海外机构党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海外党组织的建立、工作制度、工作内容、工作考核都作了详细规定。在执行这一文件中,中国水电集团创造了海外党建“三同时、三基本”的工作方法,即在建立项目组织机构的同时建立党组织,在明确项目经理的同时明确项目党组织负责人,在安排生产经营工作的同时部署党建工作,建立起海外项目党建的基本组织体系、基本制度体系、基本主题实践活动体系。通过推行“三同时、三基本”的工作方法,集团的海外党建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有力地保障了国际经营业务的稳步推进和健康发展。
  着眼可持续发展,建立国际化人才队伍,助推“走出去”。近年来,中国水电集团党政组织齐抓共管,在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探索建立了四大有效机制。
  一是人才吸引机制。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国际化人才,面向世界公开招聘专家型人才,在海外项目所在国招聘本土化人才。
  二是人才发展机制,即分类提供人才施展才能、成就事业的岗位创业平台,开发式鼓励人才建功立业。
  三是人才培养机制。集团依托全国知名高校,以开发和提升国际经营管理能力为内容,针对性和系统性地培养、培训集团国际化人才。目前,集团国际公司共有员工360人,平均年龄33岁,其中既有懂外语、懂管理、懂技术的复合型国际人才,也有精通市场营销和商务谈判的专业人才,还有精通海外财务、金融等业务的专家型人才。国际公司之外,集团各子企业也都培养和储备了一大批国际化经营人才。
  四是人才管理与激励机制。为了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而又生动活泼的局面,集团严格实施以绩效考核为主要驱动力的人才管理办法,明确奋斗标准,实行公正考核,帮助人才明晰成功和分析失败,奖励、惩罚、关怀有机结合,使国际化人才激情创业、不断成长。集团还采取差异化管理的方法,对外国专家、集团国际经营稀缺的专家型人才、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采取“一司两制”的薪酬制度和奖励办法,以充分调动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助推中国水电集团“走出去”和实现国际经营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其他文献
2009年央企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扩张,收购数量之多、速度之快超过以往任何年份  2009年,中央企业展示给外界一个内紧外松的姿态,一面是加紧内部整顿规范应对危机,另一面以宽广的胸怀底气十足地融入全球市场。这一年,中央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速,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扩张,收购数量之多、速度之快超过以往任何年份。  回头看,这的确验证了年初国资委的分析,金融危机蕴含着重大机遇。李荣融
期刊
要了解今后十年中国的经济动向,就必须了解现在或十年内经济方面会有哪些大事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8年6月8日,国务院颁布了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这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个迟到的改革,对中国的意义非常深远。中国现有耕地18万亿亩,林地25亿亩,这一数字还不包括国有的林地。因为现在是包山到户,林权70年不变,意味着可以今天种树给孙子们砍,所以现在福建、湖南、江西、云南,还有北方的一些试点农村
期刊
股市、房地产市场的价格飙升,并不等于中国经济繁荣向上,热闹背后藏着深层次的隐忧  今后中国经济的增长曲线是什么样的?我画了两条线,一条线是一个W式的走势,一条线是一个长底部的U形走势。为什么是两条线呢?这与每个经济学家对于此次金融危机原因判断的不同相关。我的判断大致上是这样的:从现象上看,中国经济现在遇到的困难是流动性短缺,需求不足,但是它的深层原因,我认为正好相反,是因为货币超发、流动性过多,使
期刊
我们过去没有很好地发掘国内市场规模的优势,这应当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着很多转型,其中最重要的是从出口主导型转到出口和国内需求更平衡地发展上。中国在过去30年里,平均每年出口的增长是GDP增长的1.5倍,出口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4.6%,到2007年的37.5%。全世界所有的经济体,前十位中只有德国出口占GDP的比重稍微超过中国,为39.9%,其他国家都比中国
期刊
过去的经济增长模式还能否延续?我认为可以继续走下去,但是增长空间会越来越小  中国过去30年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事实上,中国经济的调整要早于这次金融危机。比如2007年底,股市和房市都在发生变化。这说明,中国经济的这一轮调整可能有其更重要的内在因素。本世纪以来,中国过去30年经济高速增长积累的矛盾正不断地强化,对中国经济转型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中国经济模式有很多特有的优势。如大规模经
期刊
国企党建  编者的话: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深刻阐述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结和概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全国执政条件下加强自身建设的6条基本经验和加强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从6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正如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主任所
期刊
近几年,社会舆论对于占据垄断地位的大型国有企业的批评一直激烈。这种强烈不满,是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后出现的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心理因素。要把这许多因素细致地剖析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由于垄断是个相当复杂的概念和社会现象,人们往往会对它进行一些不够理性的评价。所以,我们不妨从客观认识垄断开始,逐步寻找“和解”的思路。  《国企》本期特别策划中的《垄断自述》,就是
期刊
如果在发展方式转变与改革上有某些大突破,我国就会再有30年的持续较快的发展  金融危机的出现,对中国经济从外部冲击到内部需求都有所改变。前一个历史时期取得巨大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新的阶段具有一定的不可持续性。因此,推进“十二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改革,对今后10年、20年、3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  “十一五”期间,我国提出了以扩大内需为重点的推进发展方式转型的目标。现在看来,“十一五”
期刊
就一个含混不清的概念作反复的无休止的争吵,总是容易把人们引向错误的认识。关于中国国有企业的垄断问题就是明显的例子。国企难免会犯错误,我们需要的是加强对他们的监管和引导,但许多人往往就个别的错误便引伸出对他们存在合理性的质疑。  关于垄断问题,我们认为,在中国的现阶段并为长远计,应该探索一种中国式垄断的形式。  为说明这个中国式垄断,我们需要有几点共识:  首先是要对垄断地位和垄断行为加以区别。这一
期刊
现在处在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可以化解和掩盖一些矛盾,高增长期结束后之后呢?  中国经济已经快速增长了30年。国际上连续40年保持7%以上的增长有三个地区:中国香港、新加坡和韩国。这些都是比较小的经济体,大的经济体尚无前例。那么,中国经济的增长势头还能保持多久?一般的估计是十年。未来十年中或许有大量的不确定性,但是至少有两点比较确定:第一,中国经济将会转入一个中低速增长期;第二,这个转折时间不会太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