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台湾电影为师
陈哲艺在中国的亮相顺理成章。
自从2013年底获得金马奖认可,来自新加坡的陈哲艺自然就拿到了一封华语电影圈的重要推荐信。他本人丝毫不掩饰此前他自己之于华语电影圈的“身份焦虑”问题:“人们一提到华语电影,往往只会想到内地、香港和台湾的电影,很少会想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电影,新、马电影在华语电影圈里好像是‘二等公民’”。
所以当其影片入围金马奖,这个来自新加坡的年轻人对于获奖根本没有奢望,觉得能和李安握手就物超所值了。
最后,陈哲艺不仅如愿和李安导演握了手,还携太太与其共进了晚餐。李安对《爸妈不在家》的评价是:有动人的地方,有说服力、很纯。“不知道陈哲艺从哪里学来这些技巧,比较不用力,又能让人揪心。”
陈哲艺格外高兴,相比于台湾电影,他绝对是学生级。陈哲艺说,他的电影不仅深受台湾新电影的影响,他本人甚至参加过侯孝贤创办的金马学院。“台湾新电影是我的启蒙老师,它点拨了我对电影的视角和认知,引导我对拍摄电影有一种高尚的价值观。”
侯孝贤导演早期的《童年往事》,他感触颇深。台湾新电影的影响在《爸妈不在家》中也处处可见,陈哲艺用新加坡一家三口和菲律宾女佣之间的故事,聚焦菲佣在新加坡的生活,还描述了1997年金融风暴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
这部名副其实的小成本电影,充满着对人文、对社会人情的细腻关怀,某种程度上,也承袭了台湾新电影的宝贵传统。也许正是一脉相承的风格,给他的《爸妈不在家》在评奖时获得加分,评委们在评选最佳影片时表示很纠结,最终《爸妈不在家》比第二名蔡明亮的《郊游》多了一票而取胜。
虽只有一票优胜,但陈哲艺赢了,他的获奖感言很谦虚,“我很感谢李安、侯孝贤、杨德昌这些大师,没有他们之前的作品,就没有今天的我和《爸妈不在家》”。
有一位中国老婆
《爸妈不在家》并未在大陆上映,北京电影节主办方在2013年便购得该片的电影节播映版权,在北京当代MOMA现代影城、卢米埃等艺术院线展映,获得观众起立掌声。当观众在称赞这部电影的感人触动之时,没想到主创人员亮相,导演本人竟一表人才,近一米九的身高,有着典型的高富帅俊朗外型,引起不少女粉尖叫。
紧接着,细心的观众很快发现,陈哲艺不仅华语片拍得好,本人还是一位地道的中国女婿——他的太太是中国厦门人,二人在英国深造时认识,并很快结婚。
“我们结婚没有鲜花、没有戒指,在结婚的前一天才见到彼此的家长,还好我长得不错,岳母可以接受。”他笑说。
去英国之前,陈哲艺在新加坡的电影界已小有名气,早在2006年,年仅23岁的他就带着他的第一部短片《G-23》参加了戛纳电影节“世界电影展映”项目。三年后,他的《阿嬷》在第60届戛纳影展的短片竞赛中获得特别表扬奖,为新加坡搬回了第一个戛纳电影节奖项。但长得帅气、性格温和的他却不是靠电影赢得芳心,而是凭借一手好厨艺追求到老婆。
“当时我读电影借住在同学宿舍,在厨房看到她常常用白水烫青菜吃,以为是没钱,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不会做饭。厨房柜子里都是她爸爸妈妈寄来的上等食材,干贝、冬菇什么都有。”陈哲艺说。
于是他用柜子里的食材炖汤,每天邀请她一起吃,最终俘得美人心。
陈哲艺说,太太平时对他的电影事业支持很大,拍《爸妈不在家》的几年,全靠太太边读博士班边赚生活费,他常想放弃拍戏去教书,都是太太鼓励他不能放弃。也难怪他在金马得奖感言时一直强调,“拍片的这三年,我没有时间陪她,真的辛苦她了”。
性格温顺,感情细腻帮助陈哲艺赢得了爱情,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他却也是个对于个人喜好颇为明晰、理性的人。他4岁陪妈妈进影院看《末代皇帝》受到震撼,15岁便自己决定要当电影导演。随后,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华侨中学,当家人希望他上新加坡初院、准备念大学时,他却不顾父母反对,选择了相当于大专的义安理工学院学习电影。
2009年,当他电影事业正初露头角,职业前途一片大好的当口,他却转身远赴英国去深造电影理论。
正是这段求学的经历,不仅让陈哲艺在电影理论上获益,建立了与台湾电影的渊缘(许多台湾名导都曾赴英国深造),还获得了爱人的全力支持,陈哲艺说,这两样都是他今天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
打开心门的国际范儿
来北京之前,陈哲艺再次前往纽约,专程拜访李安,向李安请教“接下去怎么走”。此前金马奖颁奖会上,李安曾充满善意地提醒陈哲艺,“起步这么高,接下来会蛮困难的”。
“他还对我的电影做了点评,这个评语对我来说比拿奖还重要”陈哲艺说,他评价我是一个怎样的导演,称我还能进步。
在纽约,李安跟陈哲艺谈了两个小时,给了他一些建议,接下来怎么选案子,“我们分享了蛮多的,很诚恳大方地分享”。陈哲艺说。
他很相信通过向大师请教能让自己走得更远。和同年龄的男生一样,他也看李小龙、成龙,但是这些武力拼杀似乎并没有真正打动他。“其实像美国的黑帮片,包括希区柯克的电影我都喜欢,但最爱欧洲的艺术电影。”
对于路难走的“界限”,陈哲艺脸上的大奖余温,依然未褪。“我很年轻,刚过三十岁生日,当然我之前拍了很多短片,但获奖之后大家都会关注我接下来的发展,第二第三部是什么样子,媒体影评人观众都会带着放大镜去看我的电影,所以路肯定是难走的。”
谈话间,他思维开阔,没有特定的选片喜好,“我现在有反映英国社会的剧本正在做”。
毕业后,他与太太定居伦敦,“伦敦是艺术文化之都。它是一个有感染力的国家,刺激性的东西很多”。也正是在英国留学的一段经历,打开了他看电影世界的门。
“我常常会出去看话剧,接触到不同音乐、电影、文化,感觉不同东西的碰撞。有时会觉得,怎么会有人这样拍照片呢?” 刚去英国时,他极其排斥英式文化,最大的不便是很不习惯外国人的拍片模式。“你觉得有一种阻力,有点不想跟外国演员合作,那时我坚定我一直是个亚洲人,心永远是亚洲心,拍的东西有亚洲味道,我一直觉得我是这样一个导演。”
“第二年我就改观了,看了很多剧本,毕业剧拍了一个非常英国的故事。现在回想都还蛮好的,就是我不一定要拍亚洲题材、华人电影。”他说电影是那么的不分国界,电影语言那么的好玩。“英国的文化让我成长了许多,也看到之前没有看到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心打开。”
如今他带着《爸妈不在家》游走全球100多个国家,所到之处,收获的回馈出奇的一致,令他感动。“电影不分国界。”
“我相信如果我一直在新加坡拍片的话,我也可能不会看到很多可能性和自己的多面性。”当聊到这些似乎记忆久远的往事时,他的口吻平实笃定,心神游荡在了那个细腻感性的自我之外,体内富有力量、知确梦想的心气,显露无遗。
就像谈到他本人在拍片现场的状态一样,陈哲艺说,“我是控制欲蛮强的一个导演”。
“我是个控制狂,所有的东西,我都要求精准,灯光、服装、质感,演员的头发、表演、镜位,我都特别讲究,如果不对的话可能就拍不下去,直到弄对为止。有时候可能我看东西很细腻,我一开始在拍电影的时候我是抓着不放的。”
他称自己是一个典型的白羊座,非常固执。
好故事只要情感是对的、诚恳的,就会有观众'
Q:你觉得电影的魅力是什么?
A:电影的魅力是让你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虽然很多电影故事都在重复讲述,但每个导演都在试图让人以不同的角度去看不同的世界,用电影唤起人们对生命、对世界、人文社会不一样的角度与感受。
Q:在英国读书学了一些什么知识?
A:我在英国念电影指导专业,蛮抽象的。学到的最大东西,对电影的处理是张力、形状、能量。
Q:你那时特别排斥环境?
A:对。人都是这样,就像学生永远都会嫌自己的学校不够好,在英国我就想这个体制有多么不好,那个老师怎么讲得我不明白,早知道我当时应该考到哪里哪里,其实很多东西是一个借口,你没有全面、客观地看那个环境。所以其实我蛮感激的,在中途,我打开了胸怀,让新的东西进去。
Q:你的电影有很多乡情,这与你的成长环境有关吗?哪些导演对你影响很大?
A:有很多台湾导演,像蔡明亮、侯孝贤、杨德昌等,不止是台湾新电影,小时候十一二岁时,都在看大陆第五代导演的电影。那时候发觉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巩俐,她其实很早在我脑海里就有烙印,但我直到十六七岁时才知道她是巩俐。新加坡这个国家没有郊区,只有城市,所以那时候对于土地啊、乡下啊,吹唢呐、抬骄子觉得很特别、新颖。我相信我也看不懂,但就是喜欢看,觉得有意思。所以很多时候,电影的氛围真的是潜意识在潜入身心。
包括后来,侯孝贤的《童年往事》,杨德昌导演的《一一》,觉得非常惊艳,怎么那么简单的故事,会有那么深的感触。
Q: 新加坡的电影环境,能介绍一下吗?
A:新加坡观众更喜欢看喜剧,听说今年就有26部上映。在新加坡的院线,十有八九部是喜剧,像我这样的电影很少有人拍。新加坡曾经一度有20年时间是完全没有自己的电影的,70-90年代这中间放的基本是外片。直到90年代以后,有几个导演出国留学拍了一些自己的电影。20年时间不可能建立一个很成熟的电影工业,所以新加坡电影工业还在萌芽当中。
Q: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喜剧需求?
A:因为观众的观影习惯还不是很成熟,其实全亚洲的观影习惯都不成熟。这个东西需要从小教育的,对艺术文化鉴赏,包括对电影的欣赏其实都跟教育有关。
Q:比如说政府支持这块呢?
A:我觉得每个国家社会物质方面丰富起来之后,文创、精神需求就会提高,现在新加坡也开始有这个意识。我以前读电影的时候,社会对投入艺术产业还很鄙视,认为不赚钱,不是一个真正的专业。现在不同了,很多小孩子学美术、戏剧,投入艺术,慢慢会有一个观念的转变吧。
Q:《爸妈不在家》得到这么多奖,新加坡政府会不会以你作为对电影新人的楷模?
A:我希望对正在努力圆电影梦的年轻人是一种触动,能帮助到他们。新加坡的电影公司因为赚钱的都是喜剧、恐怖片,大家都拍这类的片子而且都是南洋的,真正有自己想法风格、对电影有热情的朋友,找到资金、资源太难了。我希望他们的片子有自己的票房、获奖,有不错的评价,也希望业界的人士去支持这些人。
Q:你是否希望自己的电影在中国公映?
A:其实很多时候我的考量是单纯的,根本没有考虑要得奖,只是想很扎实地拍好一部作品。我这几天在北京也与不同的业界人士讨论这个话题,虽然我现在长期定居英国,但身为一个亚裔,终归希望会回来拍华语的电影,但好的剧本要慢慢酝酿,我相信好的故事只要情感是对的,诚恳的,就会有观众。
Q:你似乎不求电影票房的问题?
A:我只求谋生糊口,我生活蛮简单的,只要能买DVD、设备机器,偶尔能去电影院看电影,再偶尔有一点点小钱,去度个假,就很满足了。我不奢望需要一个轿车一个豪宅。其实电影要糊口很难。我不觉得说资源多预算多就可以拍出好电影,有时砸好多钱拍出来的东西也可能很糟。相比有多少资源与金钱,我现在觉得最难的,是保持对电影的执著,对拍出一部好电影的纯粹的冲动。
陈哲艺在中国的亮相顺理成章。
自从2013年底获得金马奖认可,来自新加坡的陈哲艺自然就拿到了一封华语电影圈的重要推荐信。他本人丝毫不掩饰此前他自己之于华语电影圈的“身份焦虑”问题:“人们一提到华语电影,往往只会想到内地、香港和台湾的电影,很少会想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电影,新、马电影在华语电影圈里好像是‘二等公民’”。
所以当其影片入围金马奖,这个来自新加坡的年轻人对于获奖根本没有奢望,觉得能和李安握手就物超所值了。
最后,陈哲艺不仅如愿和李安导演握了手,还携太太与其共进了晚餐。李安对《爸妈不在家》的评价是:有动人的地方,有说服力、很纯。“不知道陈哲艺从哪里学来这些技巧,比较不用力,又能让人揪心。”
陈哲艺格外高兴,相比于台湾电影,他绝对是学生级。陈哲艺说,他的电影不仅深受台湾新电影的影响,他本人甚至参加过侯孝贤创办的金马学院。“台湾新电影是我的启蒙老师,它点拨了我对电影的视角和认知,引导我对拍摄电影有一种高尚的价值观。”
侯孝贤导演早期的《童年往事》,他感触颇深。台湾新电影的影响在《爸妈不在家》中也处处可见,陈哲艺用新加坡一家三口和菲律宾女佣之间的故事,聚焦菲佣在新加坡的生活,还描述了1997年金融风暴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
这部名副其实的小成本电影,充满着对人文、对社会人情的细腻关怀,某种程度上,也承袭了台湾新电影的宝贵传统。也许正是一脉相承的风格,给他的《爸妈不在家》在评奖时获得加分,评委们在评选最佳影片时表示很纠结,最终《爸妈不在家》比第二名蔡明亮的《郊游》多了一票而取胜。
虽只有一票优胜,但陈哲艺赢了,他的获奖感言很谦虚,“我很感谢李安、侯孝贤、杨德昌这些大师,没有他们之前的作品,就没有今天的我和《爸妈不在家》”。
有一位中国老婆
《爸妈不在家》并未在大陆上映,北京电影节主办方在2013年便购得该片的电影节播映版权,在北京当代MOMA现代影城、卢米埃等艺术院线展映,获得观众起立掌声。当观众在称赞这部电影的感人触动之时,没想到主创人员亮相,导演本人竟一表人才,近一米九的身高,有着典型的高富帅俊朗外型,引起不少女粉尖叫。
紧接着,细心的观众很快发现,陈哲艺不仅华语片拍得好,本人还是一位地道的中国女婿——他的太太是中国厦门人,二人在英国深造时认识,并很快结婚。
“我们结婚没有鲜花、没有戒指,在结婚的前一天才见到彼此的家长,还好我长得不错,岳母可以接受。”他笑说。
去英国之前,陈哲艺在新加坡的电影界已小有名气,早在2006年,年仅23岁的他就带着他的第一部短片《G-23》参加了戛纳电影节“世界电影展映”项目。三年后,他的《阿嬷》在第60届戛纳影展的短片竞赛中获得特别表扬奖,为新加坡搬回了第一个戛纳电影节奖项。但长得帅气、性格温和的他却不是靠电影赢得芳心,而是凭借一手好厨艺追求到老婆。
“当时我读电影借住在同学宿舍,在厨房看到她常常用白水烫青菜吃,以为是没钱,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不会做饭。厨房柜子里都是她爸爸妈妈寄来的上等食材,干贝、冬菇什么都有。”陈哲艺说。
于是他用柜子里的食材炖汤,每天邀请她一起吃,最终俘得美人心。
陈哲艺说,太太平时对他的电影事业支持很大,拍《爸妈不在家》的几年,全靠太太边读博士班边赚生活费,他常想放弃拍戏去教书,都是太太鼓励他不能放弃。也难怪他在金马得奖感言时一直强调,“拍片的这三年,我没有时间陪她,真的辛苦她了”。
性格温顺,感情细腻帮助陈哲艺赢得了爱情,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他却也是个对于个人喜好颇为明晰、理性的人。他4岁陪妈妈进影院看《末代皇帝》受到震撼,15岁便自己决定要当电影导演。随后,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华侨中学,当家人希望他上新加坡初院、准备念大学时,他却不顾父母反对,选择了相当于大专的义安理工学院学习电影。
2009年,当他电影事业正初露头角,职业前途一片大好的当口,他却转身远赴英国去深造电影理论。
正是这段求学的经历,不仅让陈哲艺在电影理论上获益,建立了与台湾电影的渊缘(许多台湾名导都曾赴英国深造),还获得了爱人的全力支持,陈哲艺说,这两样都是他今天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
打开心门的国际范儿
来北京之前,陈哲艺再次前往纽约,专程拜访李安,向李安请教“接下去怎么走”。此前金马奖颁奖会上,李安曾充满善意地提醒陈哲艺,“起步这么高,接下来会蛮困难的”。
“他还对我的电影做了点评,这个评语对我来说比拿奖还重要”陈哲艺说,他评价我是一个怎样的导演,称我还能进步。
在纽约,李安跟陈哲艺谈了两个小时,给了他一些建议,接下来怎么选案子,“我们分享了蛮多的,很诚恳大方地分享”。陈哲艺说。
他很相信通过向大师请教能让自己走得更远。和同年龄的男生一样,他也看李小龙、成龙,但是这些武力拼杀似乎并没有真正打动他。“其实像美国的黑帮片,包括希区柯克的电影我都喜欢,但最爱欧洲的艺术电影。”
对于路难走的“界限”,陈哲艺脸上的大奖余温,依然未褪。“我很年轻,刚过三十岁生日,当然我之前拍了很多短片,但获奖之后大家都会关注我接下来的发展,第二第三部是什么样子,媒体影评人观众都会带着放大镜去看我的电影,所以路肯定是难走的。”
谈话间,他思维开阔,没有特定的选片喜好,“我现在有反映英国社会的剧本正在做”。
毕业后,他与太太定居伦敦,“伦敦是艺术文化之都。它是一个有感染力的国家,刺激性的东西很多”。也正是在英国留学的一段经历,打开了他看电影世界的门。
“我常常会出去看话剧,接触到不同音乐、电影、文化,感觉不同东西的碰撞。有时会觉得,怎么会有人这样拍照片呢?” 刚去英国时,他极其排斥英式文化,最大的不便是很不习惯外国人的拍片模式。“你觉得有一种阻力,有点不想跟外国演员合作,那时我坚定我一直是个亚洲人,心永远是亚洲心,拍的东西有亚洲味道,我一直觉得我是这样一个导演。”
“第二年我就改观了,看了很多剧本,毕业剧拍了一个非常英国的故事。现在回想都还蛮好的,就是我不一定要拍亚洲题材、华人电影。”他说电影是那么的不分国界,电影语言那么的好玩。“英国的文化让我成长了许多,也看到之前没有看到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心打开。”
如今他带着《爸妈不在家》游走全球100多个国家,所到之处,收获的回馈出奇的一致,令他感动。“电影不分国界。”
“我相信如果我一直在新加坡拍片的话,我也可能不会看到很多可能性和自己的多面性。”当聊到这些似乎记忆久远的往事时,他的口吻平实笃定,心神游荡在了那个细腻感性的自我之外,体内富有力量、知确梦想的心气,显露无遗。
就像谈到他本人在拍片现场的状态一样,陈哲艺说,“我是控制欲蛮强的一个导演”。
“我是个控制狂,所有的东西,我都要求精准,灯光、服装、质感,演员的头发、表演、镜位,我都特别讲究,如果不对的话可能就拍不下去,直到弄对为止。有时候可能我看东西很细腻,我一开始在拍电影的时候我是抓着不放的。”
他称自己是一个典型的白羊座,非常固执。
好故事只要情感是对的、诚恳的,就会有观众'
Q:你觉得电影的魅力是什么?
A:电影的魅力是让你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虽然很多电影故事都在重复讲述,但每个导演都在试图让人以不同的角度去看不同的世界,用电影唤起人们对生命、对世界、人文社会不一样的角度与感受。
Q:在英国读书学了一些什么知识?
A:我在英国念电影指导专业,蛮抽象的。学到的最大东西,对电影的处理是张力、形状、能量。
Q:你那时特别排斥环境?
A:对。人都是这样,就像学生永远都会嫌自己的学校不够好,在英国我就想这个体制有多么不好,那个老师怎么讲得我不明白,早知道我当时应该考到哪里哪里,其实很多东西是一个借口,你没有全面、客观地看那个环境。所以其实我蛮感激的,在中途,我打开了胸怀,让新的东西进去。
Q:你的电影有很多乡情,这与你的成长环境有关吗?哪些导演对你影响很大?
A:有很多台湾导演,像蔡明亮、侯孝贤、杨德昌等,不止是台湾新电影,小时候十一二岁时,都在看大陆第五代导演的电影。那时候发觉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巩俐,她其实很早在我脑海里就有烙印,但我直到十六七岁时才知道她是巩俐。新加坡这个国家没有郊区,只有城市,所以那时候对于土地啊、乡下啊,吹唢呐、抬骄子觉得很特别、新颖。我相信我也看不懂,但就是喜欢看,觉得有意思。所以很多时候,电影的氛围真的是潜意识在潜入身心。
包括后来,侯孝贤的《童年往事》,杨德昌导演的《一一》,觉得非常惊艳,怎么那么简单的故事,会有那么深的感触。
Q: 新加坡的电影环境,能介绍一下吗?
A:新加坡观众更喜欢看喜剧,听说今年就有26部上映。在新加坡的院线,十有八九部是喜剧,像我这样的电影很少有人拍。新加坡曾经一度有20年时间是完全没有自己的电影的,70-90年代这中间放的基本是外片。直到90年代以后,有几个导演出国留学拍了一些自己的电影。20年时间不可能建立一个很成熟的电影工业,所以新加坡电影工业还在萌芽当中。
Q: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喜剧需求?
A:因为观众的观影习惯还不是很成熟,其实全亚洲的观影习惯都不成熟。这个东西需要从小教育的,对艺术文化鉴赏,包括对电影的欣赏其实都跟教育有关。
Q:比如说政府支持这块呢?
A:我觉得每个国家社会物质方面丰富起来之后,文创、精神需求就会提高,现在新加坡也开始有这个意识。我以前读电影的时候,社会对投入艺术产业还很鄙视,认为不赚钱,不是一个真正的专业。现在不同了,很多小孩子学美术、戏剧,投入艺术,慢慢会有一个观念的转变吧。
Q:《爸妈不在家》得到这么多奖,新加坡政府会不会以你作为对电影新人的楷模?
A:我希望对正在努力圆电影梦的年轻人是一种触动,能帮助到他们。新加坡的电影公司因为赚钱的都是喜剧、恐怖片,大家都拍这类的片子而且都是南洋的,真正有自己想法风格、对电影有热情的朋友,找到资金、资源太难了。我希望他们的片子有自己的票房、获奖,有不错的评价,也希望业界的人士去支持这些人。
Q:你是否希望自己的电影在中国公映?
A:其实很多时候我的考量是单纯的,根本没有考虑要得奖,只是想很扎实地拍好一部作品。我这几天在北京也与不同的业界人士讨论这个话题,虽然我现在长期定居英国,但身为一个亚裔,终归希望会回来拍华语的电影,但好的剧本要慢慢酝酿,我相信好的故事只要情感是对的,诚恳的,就会有观众。
Q:你似乎不求电影票房的问题?
A:我只求谋生糊口,我生活蛮简单的,只要能买DVD、设备机器,偶尔能去电影院看电影,再偶尔有一点点小钱,去度个假,就很满足了。我不奢望需要一个轿车一个豪宅。其实电影要糊口很难。我不觉得说资源多预算多就可以拍出好电影,有时砸好多钱拍出来的东西也可能很糟。相比有多少资源与金钱,我现在觉得最难的,是保持对电影的执著,对拍出一部好电影的纯粹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