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哲艺拍片时,我是个控制狂

来源 :影视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um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台湾电影为师
  陈哲艺在中国的亮相顺理成章。
  自从2013年底获得金马奖认可,来自新加坡的陈哲艺自然就拿到了一封华语电影圈的重要推荐信。他本人丝毫不掩饰此前他自己之于华语电影圈的“身份焦虑”问题:“人们一提到华语电影,往往只会想到内地、香港和台湾的电影,很少会想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电影,新、马电影在华语电影圈里好像是‘二等公民’”。
  所以当其影片入围金马奖,这个来自新加坡的年轻人对于获奖根本没有奢望,觉得能和李安握手就物超所值了。
  最后,陈哲艺不仅如愿和李安导演握了手,还携太太与其共进了晚餐。李安对《爸妈不在家》的评价是:有动人的地方,有说服力、很纯。“不知道陈哲艺从哪里学来这些技巧,比较不用力,又能让人揪心。”
  陈哲艺格外高兴,相比于台湾电影,他绝对是学生级。陈哲艺说,他的电影不仅深受台湾新电影的影响,他本人甚至参加过侯孝贤创办的金马学院。“台湾新电影是我的启蒙老师,它点拨了我对电影的视角和认知,引导我对拍摄电影有一种高尚的价值观。”
  侯孝贤导演早期的《童年往事》,他感触颇深。台湾新电影的影响在《爸妈不在家》中也处处可见,陈哲艺用新加坡一家三口和菲律宾女佣之间的故事,聚焦菲佣在新加坡的生活,还描述了1997年金融风暴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
  这部名副其实的小成本电影,充满着对人文、对社会人情的细腻关怀,某种程度上,也承袭了台湾新电影的宝贵传统。也许正是一脉相承的风格,给他的《爸妈不在家》在评奖时获得加分,评委们在评选最佳影片时表示很纠结,最终《爸妈不在家》比第二名蔡明亮的《郊游》多了一票而取胜。
  虽只有一票优胜,但陈哲艺赢了,他的获奖感言很谦虚,“我很感谢李安、侯孝贤、杨德昌这些大师,没有他们之前的作品,就没有今天的我和《爸妈不在家》”。
  有一位中国老婆
  《爸妈不在家》并未在大陆上映,北京电影节主办方在2013年便购得该片的电影节播映版权,在北京当代MOMA现代影城、卢米埃等艺术院线展映,获得观众起立掌声。当观众在称赞这部电影的感人触动之时,没想到主创人员亮相,导演本人竟一表人才,近一米九的身高,有着典型的高富帅俊朗外型,引起不少女粉尖叫。
  紧接着,细心的观众很快发现,陈哲艺不仅华语片拍得好,本人还是一位地道的中国女婿——他的太太是中国厦门人,二人在英国深造时认识,并很快结婚。
  “我们结婚没有鲜花、没有戒指,在结婚的前一天才见到彼此的家长,还好我长得不错,岳母可以接受。”他笑说。
  去英国之前,陈哲艺在新加坡的电影界已小有名气,早在2006年,年仅23岁的他就带着他的第一部短片《G-23》参加了戛纳电影节“世界电影展映”项目。三年后,他的《阿嬷》在第60届戛纳影展的短片竞赛中获得特别表扬奖,为新加坡搬回了第一个戛纳电影节奖项。但长得帅气、性格温和的他却不是靠电影赢得芳心,而是凭借一手好厨艺追求到老婆。
  “当时我读电影借住在同学宿舍,在厨房看到她常常用白水烫青菜吃,以为是没钱,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不会做饭。厨房柜子里都是她爸爸妈妈寄来的上等食材,干贝、冬菇什么都有。”陈哲艺说。
  于是他用柜子里的食材炖汤,每天邀请她一起吃,最终俘得美人心。
  陈哲艺说,太太平时对他的电影事业支持很大,拍《爸妈不在家》的几年,全靠太太边读博士班边赚生活费,他常想放弃拍戏去教书,都是太太鼓励他不能放弃。也难怪他在金马得奖感言时一直强调,“拍片的这三年,我没有时间陪她,真的辛苦她了”。
  性格温顺,感情细腻帮助陈哲艺赢得了爱情,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他却也是个对于个人喜好颇为明晰、理性的人。他4岁陪妈妈进影院看《末代皇帝》受到震撼,15岁便自己决定要当电影导演。随后,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华侨中学,当家人希望他上新加坡初院、准备念大学时,他却不顾父母反对,选择了相当于大专的义安理工学院学习电影。
  2009年,当他电影事业正初露头角,职业前途一片大好的当口,他却转身远赴英国去深造电影理论。
  正是这段求学的经历,不仅让陈哲艺在电影理论上获益,建立了与台湾电影的渊缘(许多台湾名导都曾赴英国深造),还获得了爱人的全力支持,陈哲艺说,这两样都是他今天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
  打开心门的国际范儿
  来北京之前,陈哲艺再次前往纽约,专程拜访李安,向李安请教“接下去怎么走”。此前金马奖颁奖会上,李安曾充满善意地提醒陈哲艺,“起步这么高,接下来会蛮困难的”。
  “他还对我的电影做了点评,这个评语对我来说比拿奖还重要”陈哲艺说,他评价我是一个怎样的导演,称我还能进步。
  在纽约,李安跟陈哲艺谈了两个小时,给了他一些建议,接下来怎么选案子,“我们分享了蛮多的,很诚恳大方地分享”。陈哲艺说。
  他很相信通过向大师请教能让自己走得更远。和同年龄的男生一样,他也看李小龙、成龙,但是这些武力拼杀似乎并没有真正打动他。“其实像美国的黑帮片,包括希区柯克的电影我都喜欢,但最爱欧洲的艺术电影。”
  对于路难走的“界限”,陈哲艺脸上的大奖余温,依然未褪。“我很年轻,刚过三十岁生日,当然我之前拍了很多短片,但获奖之后大家都会关注我接下来的发展,第二第三部是什么样子,媒体影评人观众都会带着放大镜去看我的电影,所以路肯定是难走的。”
  谈话间,他思维开阔,没有特定的选片喜好,“我现在有反映英国社会的剧本正在做”。
  毕业后,他与太太定居伦敦,“伦敦是艺术文化之都。它是一个有感染力的国家,刺激性的东西很多”。也正是在英国留学的一段经历,打开了他看电影世界的门。
  “我常常会出去看话剧,接触到不同音乐、电影、文化,感觉不同东西的碰撞。有时会觉得,怎么会有人这样拍照片呢?”   刚去英国时,他极其排斥英式文化,最大的不便是很不习惯外国人的拍片模式。“你觉得有一种阻力,有点不想跟外国演员合作,那时我坚定我一直是个亚洲人,心永远是亚洲心,拍的东西有亚洲味道,我一直觉得我是这样一个导演。”
  “第二年我就改观了,看了很多剧本,毕业剧拍了一个非常英国的故事。现在回想都还蛮好的,就是我不一定要拍亚洲题材、华人电影。”他说电影是那么的不分国界,电影语言那么的好玩。“英国的文化让我成长了许多,也看到之前没有看到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心打开。”
  如今他带着《爸妈不在家》游走全球100多个国家,所到之处,收获的回馈出奇的一致,令他感动。“电影不分国界。”
  “我相信如果我一直在新加坡拍片的话,我也可能不会看到很多可能性和自己的多面性。”当聊到这些似乎记忆久远的往事时,他的口吻平实笃定,心神游荡在了那个细腻感性的自我之外,体内富有力量、知确梦想的心气,显露无遗。
  就像谈到他本人在拍片现场的状态一样,陈哲艺说,“我是控制欲蛮强的一个导演”。
  “我是个控制狂,所有的东西,我都要求精准,灯光、服装、质感,演员的头发、表演、镜位,我都特别讲究,如果不对的话可能就拍不下去,直到弄对为止。有时候可能我看东西很细腻,我一开始在拍电影的时候我是抓着不放的。”
  他称自己是一个典型的白羊座,非常固执。
  好故事只要情感是对的、诚恳的,就会有观众'
  Q:你觉得电影的魅力是什么?
  A:电影的魅力是让你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虽然很多电影故事都在重复讲述,但每个导演都在试图让人以不同的角度去看不同的世界,用电影唤起人们对生命、对世界、人文社会不一样的角度与感受。
  Q:在英国读书学了一些什么知识?
  A:我在英国念电影指导专业,蛮抽象的。学到的最大东西,对电影的处理是张力、形状、能量。
  Q:你那时特别排斥环境?
  A:对。人都是这样,就像学生永远都会嫌自己的学校不够好,在英国我就想这个体制有多么不好,那个老师怎么讲得我不明白,早知道我当时应该考到哪里哪里,其实很多东西是一个借口,你没有全面、客观地看那个环境。所以其实我蛮感激的,在中途,我打开了胸怀,让新的东西进去。
  Q:你的电影有很多乡情,这与你的成长环境有关吗?哪些导演对你影响很大?
  A:有很多台湾导演,像蔡明亮、侯孝贤、杨德昌等,不止是台湾新电影,小时候十一二岁时,都在看大陆第五代导演的电影。那时候发觉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巩俐,她其实很早在我脑海里就有烙印,但我直到十六七岁时才知道她是巩俐。新加坡这个国家没有郊区,只有城市,所以那时候对于土地啊、乡下啊,吹唢呐、抬骄子觉得很特别、新颖。我相信我也看不懂,但就是喜欢看,觉得有意思。所以很多时候,电影的氛围真的是潜意识在潜入身心。
  包括后来,侯孝贤的《童年往事》,杨德昌导演的《一一》,觉得非常惊艳,怎么那么简单的故事,会有那么深的感触。
  Q: 新加坡的电影环境,能介绍一下吗?
  A:新加坡观众更喜欢看喜剧,听说今年就有26部上映。在新加坡的院线,十有八九部是喜剧,像我这样的电影很少有人拍。新加坡曾经一度有20年时间是完全没有自己的电影的,70-90年代这中间放的基本是外片。直到90年代以后,有几个导演出国留学拍了一些自己的电影。20年时间不可能建立一个很成熟的电影工业,所以新加坡电影工业还在萌芽当中。
  Q: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喜剧需求?
  A:因为观众的观影习惯还不是很成熟,其实全亚洲的观影习惯都不成熟。这个东西需要从小教育的,对艺术文化鉴赏,包括对电影的欣赏其实都跟教育有关。
  Q:比如说政府支持这块呢?
  A:我觉得每个国家社会物质方面丰富起来之后,文创、精神需求就会提高,现在新加坡也开始有这个意识。我以前读电影的时候,社会对投入艺术产业还很鄙视,认为不赚钱,不是一个真正的专业。现在不同了,很多小孩子学美术、戏剧,投入艺术,慢慢会有一个观念的转变吧。
  Q:《爸妈不在家》得到这么多奖,新加坡政府会不会以你作为对电影新人的楷模?
  A:我希望对正在努力圆电影梦的年轻人是一种触动,能帮助到他们。新加坡的电影公司因为赚钱的都是喜剧、恐怖片,大家都拍这类的片子而且都是南洋的,真正有自己想法风格、对电影有热情的朋友,找到资金、资源太难了。我希望他们的片子有自己的票房、获奖,有不错的评价,也希望业界的人士去支持这些人。
  Q:你是否希望自己的电影在中国公映?
  A:其实很多时候我的考量是单纯的,根本没有考虑要得奖,只是想很扎实地拍好一部作品。我这几天在北京也与不同的业界人士讨论这个话题,虽然我现在长期定居英国,但身为一个亚裔,终归希望会回来拍华语的电影,但好的剧本要慢慢酝酿,我相信好的故事只要情感是对的,诚恳的,就会有观众。
  Q:你似乎不求电影票房的问题?
  A:我只求谋生糊口,我生活蛮简单的,只要能买DVD、设备机器,偶尔能去电影院看电影,再偶尔有一点点小钱,去度个假,就很满足了。我不奢望需要一个轿车一个豪宅。其实电影要糊口很难。我不觉得说资源多预算多就可以拍出好电影,有时砸好多钱拍出来的东西也可能很糟。相比有多少资源与金钱,我现在觉得最难的,是保持对电影的执著,对拍出一部好电影的纯粹的冲动。
其他文献
机会比金钱更重要  这个故事很俗套,跟众多迷恋影视圈光环的小老板一样,把自己的人生第一桶金交出去,像旱鸭子一头扎进水里,然后人财两空。  张珺涵忆起当初入行,只用两个字概括:盲目。而在入行之前,他是上海有着三家门店的房地产中介公司老板,虽不是特别有钱,但能在十几年前一下子拿出400多万投电视剧,算是有胆子。  “我连剧本都不会看,只有这么一笔钱,看演员阵容也算是听过。结果很快我就发现这个项目是有问
期刊
不可错过的精彩景观  1 里约热内卢基督像  耶稣基督雕像身着长袍,双臂平举,深情俯瞰着里约热内卢美丽全景,表达着博爱的精神和对独立的赞许。耶稣像面向碧波荡漾的大西洋张开着双臂,从远处望去,就像一个巨大的十字架,显得格外庄重、威严。耶稣基督的身影与群山融为一体,一些云团不时飘浮在山峰之间,耶稣像若隐若现,显得更加神秘圣洁。巨大的耶稣塑像建在这座高山的顶端,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从市内的大部分地区都能看
期刊
>> 河濑直美是戛纳培养出的嫡系导演,处女作《萌之朱雀》获得金摄影机奖,此后《沙罗双树》、《殡之森》、《朱花之月》都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殡之森》更是摘得评审团大奖。她擅长拍摄纪录片,与侯孝贤、贾樟柯都有深交。去年她在戛纳担任评审时,力挺贾樟柯的《天注定》摘奖,于是到了今年,拥有“女性评审+贾樟柯”两方加持的她,成为金棕榈的大热门之一。  河濑直美的电影通常拍摄的是日本乡村家庭的故事,她爱将摄影机
期刊
>> 土耳其著名导演努里-比格-锡兰曾经两度获得戛纳评审团大奖(《远方》、《安纳托利亚往事》),一次获得最佳导演奖(《三只猴子》),拥有“塔可夫斯基接班人”的称号。他的电影就好像他曾经的御用男主角穆扎菲-奥德默的脸一样,朴实、敏感、有风霜,而且每一部都在不同方面有个性与创意。  《冬眠》片长196分钟,不仅是今年戛纳竞赛片之最,也是锡兰个人作品之最。而在这部电影中,锡兰结合了自己的两大创作特点,首
期刊
#4月12日*明清宫苑 夜18:00-23:00  #人物:霍建华、刘诗诗、黄轩  #剧情:谈允贤生病,朱祁镇探望,朱祁玉无意撞见,疑心二人有私情。  到达明清宫苑片场时夕阳正红,一层绯色薄幕笼着允贤的医馆,院落里杜娟静静开落,演员在候场,就连搁架上装着药材的竹匾,仿佛也在等待导演“开始”的口令。  场工们的准备工作繁琐,待摄影师坐上吊臂时,已是夕阳沉落,天幕转蓝。霍建华(饰朱祈镇)大步流星地走出
期刊
娄烨给了我最大的自由度  此前,某娱乐周刊广邀26位业界评审,对一批在演艺圈默默积蓄能量的男演员们,进行了一次优中选优的评选。刚刚与伊能静公布恋情的秦昊,几乎囊获了所有评审票,当仁不让成为冠军,被认为是继梁朝伟之后,最有可能拿到戛纳影帝的中国男星。  见秦昊以前,以为他是那种酷酷的文艺青年,没想到他烟火味十足,给人松弛、温和又坦率的印象。尤其摄像机撤去之后,面对记者他目光柔和了许多,话也多了起来,
期刊
#Circle  《奇警神探·第一季》以市场需求和较低的制作成本以及良好的社会效益为立足点,以主人公用演绎推理破获一桩桩命案、奇案为侧重点,同时又推动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和爱情走向以及两兄弟的性格和感情向前发展。暴力、凶杀、涉黄的场景在剧本中加以节制,注重的是警察破案的过程以及人物之间的矛盾。项目开发可倾向于网络精品剧,收视群体针对年轻白领。  #故事梗概  主人公何渝明是广州市公安局重案组组长
期刊
“为了找一个有战国感觉的小破房子,我几乎跑遍了整个北京城所有的影视基地。”薛渊说。  眼前这个二十三岁的大男孩有些忐忑不安的坐在《影视圈》记者对面的藤椅上,他额头上面的头发梳得很高,穿了一件白衬衫,在这个凉风席卷了北京的秋天,额头上冒出的汗出卖了他面对采访时的紧张。  他叫薛渊,是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的九零后,在过去的一年半的时间里,花三十万拍了一部名为《赴死》的微电影。“我的这部作品是表现
期刊
微电影的概念还是中国提出来的,因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太快,经济发展太快。  我认为,微电影基本分三类:为做公益宣传来拍微电影,把微电影作为娱乐营销的手段,品牌营销、城市营销都有。第三种就是网民原创作为艺术探索的微电影。真正的微电影未来它会跟真正的类型化电影一样。比如,做一部二十分钟的微电影,也要跟大电影一样做宣传营销,也会有五秒、十秒的片花来呈现,也会有明星来出演,所以我们央视制作的微电影质量还都挺
期刊
#Circle  故事以中国唯一一个自开港口、百年老港——秦皇岛港建港为历史背景,用史诗的形式,将历史事件与虚构故事相结合,描写港口建设者悲欢离合的创业故事。首度聚焦民国民族工业、港口工业历史的大脉络,既是一部平民情感大戏,也是一部中国港口发展的历史记录。原著小说叙事磅礴,人物群像生动真实。大清官员、英国殖民者、红顶商人、日本浪人、双面间谍、美国总统、青帮分子、封建把头、共产党先驱、国民党将领、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