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要求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小学数学老师的培养。小学数学老师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时要注意引导动手操作,要组织合作探究,要加强启发点拨,要善于归纳总结。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236-01
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深切体会到小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显得思维僵硬、策略不多,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更是薄弱。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重视、去研究的。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培养好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一、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作图或是制作模型,把数学问题形象化、直观化并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应该成为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一项最基本的策略。小学生年龄阶段特点,尤其是思维发展的程度,决定了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较弱而形象思维较强。所以,在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而尽量避开他们的短处。学生通过作图或是制作模型就能够将数学问题中蕴含的抽象的数量关系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其实就是避开学生的短处,发挥他们的长处的过程,这样的做法是很有利于促进对问题的解决的。例如,在教学相遇应用题时,我就引导学生作图,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理解运动方向、运动速度、运动里程、运动时间等多种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充分理解这类应用题的题型特点以及解题的办法。刚开始时,学生就对这种解题的方式表现出极强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高。
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比学生苦苦思索的效果好得多。因为有了成功的体验,很快地,学生就养成了作图的好习惯,再解决这类问题也就得心应手了。
二、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是21世纪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改的今天,这种学习方式越来越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在小学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奇心强、合作意识好等特点,大胆地把课堂交出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他们,引导他们进行合作探究,讓他们在合作探究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生成,促使他们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自我发现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角的分类和画法”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要求他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教学中,我首先要求他们合作探究能够利用三角板直接画出几种角,学生们很快地就把问题探究出来了。紧接着我以竞赛的方式要求他们合作探究还能利用三角板画出更多的角,画出最多的角的小组就给予适当的奖励。
通过这样的组织教学,我很好地把学生探究的欲望给调动起来了。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动脑思考,小组学习气氛异常热烈。短短几分钟时间,小组合作学习就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在学习效果得到保证的同时,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提高。
三、教师加强启发点拨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引导学生的质疑探索活动。学生的质疑探索活动具有内隐的特点,但是这并不是说就不需要老师的监控和引导的。恰恰相反,学生的质疑探索活动是特别需要老师的监控并且需要老师在监控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启发点拨的。在学生质疑探索的过程中,过分的追求答案的得出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仅是获得具体问题的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否在思维上有更多的发展。学生思维上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否通过培养使学生学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否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关于数学学科的独特体会,形成自己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所以说,小学数学老师既要加强对学生的启发点拨,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因人而异,对于学生采用的策略,不管繁简,只要解题过程及答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就应该给予相应的肯定。想要更好地加强对学生的解题过程的启发点拨,还要视教师设计的题目的开放度如何。因为只有这种有条件多余、解题思路多样或是答案不唯一的习题,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真正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才能保证教师真正地做到兼顾学生个性发展。
比如在教完“百分数”应用题后,我就设计了这样的一题课外作业:“某工厂现在有100千克含盐20%的盐水,要把含盐率提高到30%,有什么办法?”。绝大部分的同学马上想到的是往水里增加盐,这时候我就点拨同学:“除了加盐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同学略加思考后回答:“还可以减少水。”这时我又进一步启发:“那怎么才能使水减少呢?”通过小小的点拨,学生们的思维就被调动起来了,问题也很容易就解决了。
四、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归纳总结
一个善于学习的人肯定是一位善于归纳总结的人。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归纳总结是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作用与效果要远远超过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现实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这样一种错误的想法:只要布置学生做大量的作业,学生们自然就能“熟能生巧”。“熟能生巧”自然没错,但是如果学生们的练习里有很多是无谓的简单重复,那么其最终结果只能是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习的帮助是反面的。最好的办法是精选练习,在高效练习的基础上做好归纳总结。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理解归纳总结的价值,深入研究归纳总结的注意事项和方法,充分发挥归纳总结的功能。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从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走出来,形成较高的数学能力,从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的时候,我先让同学们任意画出多个三角形,然后要求他们用量角器逐个量出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紧接着要求他们再把三个内角的度数加在一起,这样同学们很容易就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教学实践证明,由同学们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出来的结论要比由教师讲授的可以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总之,解决问题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有很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学生更快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达成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登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5,(04).
[2]陈阳慧.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组成及培养策略[J].教师,2017,(23).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236-01
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深切体会到小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显得思维僵硬、策略不多,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更是薄弱。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重视、去研究的。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培养好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一、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作图或是制作模型,把数学问题形象化、直观化并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应该成为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一项最基本的策略。小学生年龄阶段特点,尤其是思维发展的程度,决定了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较弱而形象思维较强。所以,在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而尽量避开他们的短处。学生通过作图或是制作模型就能够将数学问题中蕴含的抽象的数量关系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其实就是避开学生的短处,发挥他们的长处的过程,这样的做法是很有利于促进对问题的解决的。例如,在教学相遇应用题时,我就引导学生作图,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理解运动方向、运动速度、运动里程、运动时间等多种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充分理解这类应用题的题型特点以及解题的办法。刚开始时,学生就对这种解题的方式表现出极强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高。
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比学生苦苦思索的效果好得多。因为有了成功的体验,很快地,学生就养成了作图的好习惯,再解决这类问题也就得心应手了。
二、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是21世纪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改的今天,这种学习方式越来越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在小学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奇心强、合作意识好等特点,大胆地把课堂交出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他们,引导他们进行合作探究,讓他们在合作探究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生成,促使他们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自我发现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角的分类和画法”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要求他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教学中,我首先要求他们合作探究能够利用三角板直接画出几种角,学生们很快地就把问题探究出来了。紧接着我以竞赛的方式要求他们合作探究还能利用三角板画出更多的角,画出最多的角的小组就给予适当的奖励。
通过这样的组织教学,我很好地把学生探究的欲望给调动起来了。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动脑思考,小组学习气氛异常热烈。短短几分钟时间,小组合作学习就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在学习效果得到保证的同时,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提高。
三、教师加强启发点拨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引导学生的质疑探索活动。学生的质疑探索活动具有内隐的特点,但是这并不是说就不需要老师的监控和引导的。恰恰相反,学生的质疑探索活动是特别需要老师的监控并且需要老师在监控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启发点拨的。在学生质疑探索的过程中,过分的追求答案的得出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仅是获得具体问题的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否在思维上有更多的发展。学生思维上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否通过培养使学生学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否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关于数学学科的独特体会,形成自己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所以说,小学数学老师既要加强对学生的启发点拨,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因人而异,对于学生采用的策略,不管繁简,只要解题过程及答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就应该给予相应的肯定。想要更好地加强对学生的解题过程的启发点拨,还要视教师设计的题目的开放度如何。因为只有这种有条件多余、解题思路多样或是答案不唯一的习题,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真正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才能保证教师真正地做到兼顾学生个性发展。
比如在教完“百分数”应用题后,我就设计了这样的一题课外作业:“某工厂现在有100千克含盐20%的盐水,要把含盐率提高到30%,有什么办法?”。绝大部分的同学马上想到的是往水里增加盐,这时候我就点拨同学:“除了加盐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同学略加思考后回答:“还可以减少水。”这时我又进一步启发:“那怎么才能使水减少呢?”通过小小的点拨,学生们的思维就被调动起来了,问题也很容易就解决了。
四、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归纳总结
一个善于学习的人肯定是一位善于归纳总结的人。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归纳总结是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作用与效果要远远超过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现实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这样一种错误的想法:只要布置学生做大量的作业,学生们自然就能“熟能生巧”。“熟能生巧”自然没错,但是如果学生们的练习里有很多是无谓的简单重复,那么其最终结果只能是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习的帮助是反面的。最好的办法是精选练习,在高效练习的基础上做好归纳总结。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理解归纳总结的价值,深入研究归纳总结的注意事项和方法,充分发挥归纳总结的功能。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从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走出来,形成较高的数学能力,从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的时候,我先让同学们任意画出多个三角形,然后要求他们用量角器逐个量出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紧接着要求他们再把三个内角的度数加在一起,这样同学们很容易就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教学实践证明,由同学们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出来的结论要比由教师讲授的可以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总之,解决问题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有很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学生更快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达成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登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5,(04).
[2]陈阳慧.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组成及培养策略[J].教师,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