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戏剧、法国著作与中国问题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anfeip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部出版于2006年的法语著作,《戏剧在美国的衰落》确实详细描述了“美国戏剧体系的复杂性”,填补了法国相关研究的空白。但是,它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两个最重要的问题是:一、关于戏剧的单一化与本质化理解;二、并未完整回答它自身所提出的全部关键问题。而当它作为中译本进入中文学术语境时,不仅这些问题依然存在,并且,对于戏剧领域内的中国问题来说,它虽能产生针砭时弊之效,却无法起到“治病救人”之功。
  关键词:旅行中的理论;法国戏剧;美国戏剧;中国当代戏剧
  中图分类号:J8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8)05-0104-04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18.05.015
  中国当代戏剧,存在很多问题。有些问题,例如,优秀原创剧本的匮乏,甚至已变成老生常谈。为挽救乃至于扭转颓势,除了在自身限度内进行反思与讨论之外,我们还需要借助于其他国家的戏剧实践与理论探索。但是,在借用过程中,我们也不应随便“拿来”,而缺乏辨析。我们既要考虑到其原初语境,也要立足于自身现状。尤其是在它们与我们有所关联时,这种考量,就会变得更为重要,否则,我们就可能把并不那么重要的东西,看得过于重要。萨义德在《旅行中的理论》里指出,由于各种“无需赘述的原因”,我们“需要理论”,而“如果想要摆脱我们直接所处的智识环境”,我们也“需要借用”其他理论。但与此同时,萨义德也提醒我们,“除了理论之外,还需要一种批判的认识”或“批判意识”,以便从“空间”与“时间”维度去反思理论及其“移植(transplantation)、传递(transference)、流通和交流(commerce)”。[1]从这一视角出发来讨论弗雷德里克·马特尔(Frédéric Martel)《戏剧在美国的衰落:又如何在法国得以生存》一书,我们首先就要回到其原初语境,然后,才能在中文学术视阈中,考察其意义,评判其价值。
  把《戏剧在美国的衰落》放回其原初语境,也就意味着,我们首先应将其视为2006年出版于法国、用法语撰写的调研报告。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有重要意义与价值。如马特尔在“前言”中所说,“要成为一部有所助益的著作,首先要保证其调研的严肃性和严谨性”。作者虽然“并不打算去殚精竭虑地撰写一部美国戏剧史”,但“还是力求细节详尽”,希望本书“能够体现出美国戏剧体系的复杂性”,因为“在这个方面,我们……几乎一无所知”,“多年以来,关于这个课题法国没有出版过任何一本著述,也没有刊登过任何一篇新闻调查”。[2]2在“书目与资料来源”中,作者又说:“关于美国戏剧有大量的英文资料,但相关的法文资料要么已经过时,要么几乎不存在。” [2]229就这一诉求与判断而论,翻检全书,我们可以看到,借助其广阔的研究视野,作者确实详细描述了“美国戏剧体系的复杂性”,填补了法国相关研究的空白(fills a void in French scholarship);[3]并且,作者还向法国读者提出了很多可供讨论的观点,例如,“平衡大众性、专业性和创造性”[2]22,“以已知之物打动未知观众”[2]78或“以已知创造未知”[2]80,等等。
  然而,在上述价值与意义之外,本书也存在很多问题。本书并未停留在客观描述“美国戏剧体系的复杂性”上,而是以此为基础,一前一后,在“前言”与“结语”中,加入了作者关于戏剧的理解,以及对于法国相关问题的思考。作为一位法国研究者,马特尔在考察美国戏剧时,就戏剧本身进行反思,并反观法国戏剧,原是题中应有之义,可是,在具体论述中,我们却看到了很多问题。其中两个最重要的问题是:其一,关于戏剧的单一化与本质化理解;其二,并未完整回答它自身所提出的全部关键问题。
  本书原名为“Theater: Sur le déclin du thétre en Amérique (et comment il peut résister en France)”,傅楚楚将之译为“戏剧在美国的衰落:又如何在法国得以生存”,既不切题旨,又危言耸听——这危言耸听,部分是来自于原书名。在翻译过程中,确实,我们经常会感到,很难在中文里找到一个恰当的对应词汇,但是,与其简化,因而导致译文不准确,不如保留某些术语,以便保证精确性。例如本书主标题,就不妨保留其中术语,译为“Theater:Thétre在美国的衰落”,因为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就是:“‘美国人所说的戏剧(theater)’:‘欧洲的戏剧(thétre)’在美国的衰落”[2]7。至于“又如何在法国得以生存”这一补充性标题,按本书内容看,作者是为了强调其初衷与归宿,因而置于书名中,但又因为它不是全书的主要内容,因而加一括号。现在,中译名却将括号改为冒号,同样导致不切题旨。在原书名中,冒号的作用,是为了提示下文,以作出解释,或者换言之,总结上文,以表明观点。虽然我们不同意作者通过冒号所表达的观点,但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无论是冒号还是括号——作者不仅没有问题,而且准确表达了其观点。但在中译名中,因为译者将“Theater:Thétre在美国的衰落”缩减为“戏剧在美国的衰落”,原书名中冒号所指明的关系,便没有着落,冒号现在的作用就变成,“戏剧在美国的衰落”是在提示“又如何在法国得以生存”,或者后者是在总结前者,但从全书内容看,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不符合事实。
  将书名译为或正确理解为“Theater:Thétre在美国的衰落”,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的观点,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本书的问题。这个书名,至少透露出以下两个观点:第一,作者要固守“thétre”,不希望它在法国“衰落”。美国戏剧由欧洲引入,因此在一开始,美国戏剧可以等同于歐洲戏剧。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美国戏剧逐渐显露出独特性——从“thétre”或“theatre”变为“theater”,而又在很多地方坚持使用“theater”,就是最好的说明。本来,这是正常现象,就好像欧洲戏剧到了中国,一变而为“话剧”,一种艺术形式“旅行”到另一个时空,本来就可能有所改变。但作者认为,这是“衰落”。我们自然可以理解,因为作者不希望“thétre”在法国“衰落”,因此,当“thétre”一变而成“theater”时,作者才会说,这是“衰落”,但是,将改变等同于“衰落”,依然有其问题;第二,与之相关,或更进一步,这个书名显示出,作者研究的起点和归宿,并不仅仅是不希望“thétre”在法国“衰落”,同时,也是在争夺文化霸权,或至少是在抵御美国文化霸权。虽然,作者在“前言”中说,他“会避免表达个人观点,避免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个人的解读,或者以法国人的视角给出一个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阅读指导”[2]3,然而,本书不仅满是“个人观点”,其“意识形态色彩”也极为夺目,“前言”中如下一段话,可以为此提供有力佐证:“从大众层面到‘社群’层面,处处都体现出美国文化的统治地位,甚至在最严肃的艺术领域和先锋文化领域它的地位都是坚不可摧的。唯一抵御住了美国的侵袭的艺术形式,只有戏剧。个中原因何在?这就是本书的主题。”[2]236   谈“美国人所说的戏剧”,却又视之为“‘欧洲的戏剧(thétre)’在美国的衰落”,这无疑是一种削足适履的做法,体现出马特尔关于戏剧的单一化与本质化理解。马特尔在本书中详细考察了美国戏剧的历史,但对于戏剧这一艺术形式本身,则缺乏一种历史的观照,而格奥尔格·卢卡奇、彼得·斯丛狄、雷蒙·威廉斯等人,早就证明了这种观照方式的合理性与重要性参见格奥尔格·卢卡奇《卢卡奇论戏剧》,陈奇佳主编,罗璇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彼得·斯丛狄《现代戏剧理论(1880-1950)》,王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雷蒙·威廉斯《漫长的革命》,倪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在“结语”中,马特尔说:“我所说的衰落并不是美国戏剧本身的衰落,也不是整个戏剧行业的衰落。我们也不应该过于为美国戏剧的存亡忧虑,因为戏剧一直活着。最令人担忧的,也是最关键的,是哪种戏剧、哪种文化将会存活。” [2]216联系书名,以及“前言”中“戏剧要死了,或者至少可以说,关于戏剧的某些理念行将枯竭”[2]7的论述,我们就可以看到,在“结语”中所表达的这个“担忧”,是在一开始就定下了的。而事实上我们很清楚,“歐洲的戏剧”在美国,只是改变,且必然有所改变。如果我们把改变视为“衰落”,甚至“死亡”,那么,“衰落”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根本无需赘述。作者这种狭隘、僵化乃至于意识形态化的戏剧观念,不仅体现在把“欧洲的戏剧”强加给“美国人所说的戏剧”,也体现在无视“欧洲的戏剧”本身的演变,无视20世纪西方戏剧的革新。
  这一削足适履的研究进路,使得整本书被撕裂为两张皮。如书名所示,作者打算在本书中回答两个问题:一个可称之为“美国问题”,即“‘欧洲的戏剧’在美国的衰落”;一个可称之为“法国问题”,即“‘欧洲的戏剧’又如何在法国得以生存”。在“前言”中,作者表明了这一诉求:“所有的一切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同样的情况会不会发生在法国?这就是本书想要解决的问题。”[2]1从写作动机上来说,拉尔夫·林顿和爱德华·霍尔已经清楚表明,所有跨文化研究,最终都是为了解决本文化的问题。本书作者,同样秉持这一观点:“只有为法国戏剧界积极分子提供斗争的武器,并且持续成为他们行动的弹药库,这部著作才具有意义。……如果本书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避免重蹈美国戏剧的覆辙,进行新的分析,提供武器,抵御欧洲戏剧的衰亡。”[2]4,7然而,从全书来看,作者主要是描述而不是论述了“美国问题”——本书缺乏真正的问题意识,更多篇幅是用在描述“衰落”的过程,而不是剖析“衰落”的原因,即便是在讨论“过度的商业化趋势”与“先锋戏剧的激进化”这两个作者所提出的“原因”时,亦复如是——而对于更为重要的“法国问题”,则只是在“结语”部分作了简要论述。一方面,我们可以为作者辩解,因为“又如何在法国得以生存”是“括号标题”,故而在“前言”与“结语”中提请注意,已然足够;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承认,作者明确说过,“同样的情况会不会发生在法国”是“本书想要解决的问题”——而事实上作者并未花大力气“解决”。
  并且,即便是关于“法国问题”的简要论述,也被作者割裂为两张皮。在“结语”中,作者指出“美国戏剧模式中存在五个问题”[2]215,但我们可以看到,当作者回过头来检视“法国问题”时,“美国问题”虽有参考价值,又绝非必要。例如,在讲到第四个问题“公众与先锋艺术的割离”时,作者确实是从“美国问题”过渡到“法国问题”,但事实上,这个问题在法国早已存在,而且得到过很多讨论;而在论及第五个问题“戏剧在当代社会的困境”,也即作者认为“或许也是最难以加以分析、解决起来最复杂、从本质上又最重要的问题”[2]226时,作者不仅如此轻描淡写,而且也不再从“美国问题”过渡到“法国问题”,因为作者也很清楚,这根本不需要从“美国问题”过渡,因为这是戏剧的问题,不能局限在美国,或者法国。
  不惟如此,我们还应看到,作者其实提出了两个“法国问题”。一个是,“欧洲的戏剧”会不会在法国“衰落”?可称之为“衰落问题”。另一个是,在法国,为什么抵御住美国文化侵袭的唯一艺术形式,是戏剧?可称之为“抵御问题”。如果说,在“结语”中,作者部分地回答了“衰落问题”,那么,对于“抵御问题”,作者则未置一词,而作者在前言中明确说过,这是“本书的主题”[2]2。这个疏漏,很是不妥。周靖波教授在为本书所撰书评中指出:“按照原来的方案,他的报告还要以美国戏剧为借镜探讨法国戏剧的生存状况。据说由于课题经费和时间的限制,这部分的研究方案未能完成。”(周靖波:《美国戏剧是一面镜子——评<戏剧在美国的衰落:又如何在法国得以生存>》,载《戏剧艺术》2017年第1期,第136页。)若如是,加之“又如何在法国得以生存”是括号标题,那么,我们更可以理解,“法国问题”为何没有得到足够讨论,然而,因为作者明确说,“抵御问题”是“本书的主题”,结果却又没有得到讨论,因此,依然是疏漏,依然不妥。
  最后,回到本书的主体部分,也即作者所谓“‘欧洲的戏剧(thétre)’在美国的衰落”部分。很多人认为,这个部分具有针砭时弊之效:就像对于法国戏剧来说,美国戏剧是一面镜子,对于中国戏剧来说,亦复如是。确实,对于中国当代戏剧来说,我们应该同意,马特尔所指出的众多问题,有着针砭时弊之效。我们也应该同意,美国戏剧是一面镜子,正如德国戏剧或波兰戏剧是一面镜子。然而,我们更应该同意,这面镜子,不该是马特尔所制作的镜子,或者说,马特尔的镜子,已经蒙上了岁月的灰尘,不再为我们所需要。因为,如果我们正视中国当代戏剧的现状,例如,复排剧的屡出、“明星主打”等所体现的过度商业化趋势、政策的影响、先锋戏剧的衰落、外国剧团演出的盛况与本土原创剧本的贫瘠等等现象,那么,或许可以说,以今为镜,而不是以古或以洋为镜,我们就已经可以清楚地观照自身。而至于马特尔所描述的美国戏剧的“抵抗”,我们同样可以在中国当代戏剧中看到,虽然“势力”强弱确实较为明显。如果我们认为,对于中国当代戏剧来说,马特尔这面泛黄的镜子真有意义,那么,就应该通过相关述评,指出我们在正视现状时看不到的那些问题,提供我们在正视现状时找不到的那些“抵抗”,而不能停留在表达理解、总结观点,但缺少分析与评价。
  参考文献:
  [1] 爱德华·W. 萨义德.世界·文本·批评家[M].李自修,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422-423、400.
  [2] 弗雷德里克·马特尔.戏剧在美国的衰落:又如何在法国得以生存[M].傅楚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3] PECORARI, M. “Theater: Sur le déclin du théatre en Amérique (et comment il peut résister en France) (review)”, in The Comparatist, Volume 31, May 2007, pp. 175-176.
  (责任编辑:王勤美)
其他文献
摘要:郭祖荣在艺术歌曲创作领域有着丰富的积累与独特的民族情怀。他在创作中巧妙借鉴了民间音乐的曲调与主题动机,使作品风格亲切淳朴。散化的织体结构与诗词意境相得益彰,娴熟运用的五声调式中加入了色彩鲜明的变体结构,使音乐语言自由洒脫。他对钢琴伴奏声部的艺术性尤为重视,根据诗词内涵合理调配,在高低声部间形成模仿或对比,在烘托歌唱主旋律的同时,也强化了伴奏织体的独立性格。中西合璧的作曲观念为传统曲式注入了新
期刊
摘要:将杂糅而零散的古代戏曲理论系统化、条理化;将模糊而多义的古代戏曲理论简单明了化;将有歧义的观点辨证化;将论点的梳理和持论的范围全面化,是《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的显著特点。为了梳理和建构更全面、更精准的中国古代戏曲理论体系,俞为民、孙蓉蓉先生以上迄先秦,下至民国时期的各种戏曲理论及现象作为纵向框架,以精审的学理性论断与发凡作为横向标尺,既有序地展现了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萌芽、成熟、发展、繁荣
期刊
摘要: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也是手工艺发展的历程。自原始社会之初,人类就开始利用简单的材料制造工具以适应并改变生活。在世界的不同文明体系之中,手工艺经历了相似又相异的发展历程。本文试图梳理自远古以来人类的手工艺制作活动以及手工艺者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体系中的大致形态。与此同时,艺术人类学为手工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文化整体论的视角,手工艺及其实践者作为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要素,同其他内部要素发生着千丝万缕
期刊
摘 要:陈巨来卓越篆刻艺术成就的丰富厚重的历史演进过程,昭示出多方面的价值意义。其个性鲜明的印章创造,工深湛,意丰富,格高雅,品超迈。其篆刻艺术创造中绝佳地表现出精工秀丽的线条美、匀净整饬的布局美和爽洁利落的刀法美,构筑了令人仰视的秀润典雅的意境美。  关键词:陈巨来;圆朱文;线条美;布局美;刀法美;意境美  中图分类号:J2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9)04
期刊
摘 要:近期备受关注和热议的导演毕赣及其所创作的“艺术电影”显然构成了一种极具内蕴的特殊文化现象。经由电影文化的“世界性”流动与“在地性”交融,艺术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既是当前媒介融合、文化流通、产业结构相互影响的一种当然结果,也是作者电影、迷影文化、极客现象相互催生的一种直接表征。“毕赣现象”的意蕴正蕴藏于这一共时和历时的电影的世界体系之中,等待着发掘和张扬。  关键词:世界体系
期刊
摘要:当下与历史接通、传统与现代接通、文献与活态接通、宫廷与地方接通、官方与民间接通、中原与边地接通、中国与周边接通、宗教与世俗接通、个案与整体接通的学术理念与案例分析是项阳学术研究的与众不同之处,其突破以往单一学科、单一视角的框架,生发出许多新的看点,体现出音乐文化的“小传统”与中国文化“大传统”的对接研究,彰显出“跨界·对话”之后的拓展延伸。  关键词:接通; 跨界;对话  中图分类号:J60
期刊
摘要:纵观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音乐自产生以来就根植于不同的社会伦理文化之中。成立于道光十五年的台南以成书院至今保存着传统的祭孔音乐《雅乐十三音》。“雅乐十三音”的演奏形式包括坐奏、立奏与行奏,它一方面适用于祭孔大典、文昌祠祭礼、恭送圣迹、妈祖遶境等活动场所,另一方面也可作为艺人陶冶情操的“俗乐”,颇有浓郁的人文气息,是保护传统音乐文化的典型案例。  关键词:台南以成书院;《雅乐十三音》;祭孔仪式 
期刊
摘要:汉服运动至今十余年,仍存在许多问题且不断地遭受外界批评质疑。与此同时,邻国日本对和服文化傳承得较好已然是多数人的共识,汉服运动的实践者也常会拿和服作为参照物。本文试图通过与和服在日本传承的比较,给审视汉服运动中的问题点提供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汉服;和服;比较文化;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8)06-0039-08  国际D
期刊
摘 要:岩画艺术研究取得的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就是:考古学家们承认岩画艺术通常对原住民社区来说具有文化意义,并且此种文化意义在世世代代的原住民社区具有连绵不断的持续性。有些地区的岩画艺术传统实践始终不曾中断,有些岩画实践及其传统则是在原住民的重建运动中得到了恢复与复兴。然而,有关原住民社区的研究或许会遭遇到这样的一些问题,学界有时会认为研究者对岩画艺术的解读过于学术化、理论化了,而并没有关注到当代原住
期刊
摘 要:文章以吴小淮对瑞安木活字印刷术的研究与保护为例,探讨了在地方非遗保护实践中,地方文化精英所具有的“局外人”与“局内人”的双重身份对于其从事本地区非遗保护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地方文化精英;非遗保护;局外人;局内人  中图分类号:J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9)04-0087-05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