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的适应性:结构、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ugr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编制大学新生适应性问卷,对H大学2013级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生活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和心理适应性的差异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新生生活适应水平最好,学习适应水平、人际关系适应水平次之,心理适应水平最低;不同性别在四个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不同专业类别在“学习适应性”和“生活适应性”上有显著差异,“是否独生子女”在生活适应性上有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地新生在“生活适应性”和“人际关系适应性”上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大学新生 学习适应性 生活适应性 人际关系适应性 心理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 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6)05-0114-06
  大学入学阶段是新生大学生活的起点,也是其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了解大学新生适应性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对于指导、帮助大学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外对于大学新生适应性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多数研究认为大学新生适应性是新生进入大学后能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实现角色转换的过程,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大学新生的生活适应过程。Hilary Gerdes等从期望与实际对比的角度对大学新生适应性进行了跟踪调查[1];Huebner,Mcdonald等认为影响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因素包括个人、大学制度、家庭背景等方面 [2][3]; Kowal,Inkyung等人认为要通过服务工作信息化以及学校的有效安排来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4][5]。在对大学新生适应性进行衡量的维度上,Simon认为应主要包括学习适应性、生活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三个维度[6];Rodgers把适应性细分为学习适应、社会适应、睡眠适应、身体健康适应、情绪适应、行为适应六个维度[7]。国内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认为学生的心理适应表现为个人与环境互动过程中对环境的顺应与改造,情绪、身体健康、睡眠等方面的表现实际上是心理适应状况的表征。就大学生而言,心理适应是“在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生活适应等方面通过自我调节和转变,同周围环境达到和谐统一、平衡协调的一种能力”[8]。笔者综合以上研究,认为对于大学新生的适应性研究可以从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心理四个维度来进行。前三个维度遵循了对于适应性研究的三个基本结构[9][10],“心理适应性”则更多考虑了大学生适应性的整体结构和动态特征。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笔者以H大学2013级本科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以院系为层次在H大学14个院系展开调查。按照各院系2013级人数比例分配样本,随后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85份,回收419份,有效问卷396份,回收率为86.6%,有效率为94.5%。剔除缺失值之后,样本的构成情况如表1所示。
  (二)研究工具
  笔者在调查问卷编制过程中参考了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编制的“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hina College Students Ajustment Scale,CCSAS)以及吴昭等人编制的“大学新生适应性问卷”,并进行了修正,主要依据是:(1)对H大学各院系专职辅导员和新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他们对于大学新生适应性的认识和看法,并结合H大学新生适应情况进行调整;(2)根据问卷前测,剔除7个无效问题,对问卷的不合理选项进行相关调整,最终形成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问卷。该问卷分为“学习适应性”、“生活适应性”、“人际交往适应性”和“心理适应性”四个维度。“学习适应性”又分为5个子维度,“生活适应性”分为8个子维度,“人际关系适应性”分为4个子维度,“心理适应性”分为4个子维度,共31个题目。
  二、调查结果
  (一)大学新生适应性总体状况
  大学新生适应性测量采用3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适应性越好。总体上来看,“生活适应性”>“学习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心理适应性”(如图1所示),表明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性”较其他三个维度要明显偏低,因此,大学生在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心理问题及其排解是影响他们的主要因素,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1.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现状。大学新生学习适应各维度中欠佳的主要是“学习目标”和“学习主动性”,其中大学新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分最低,这一结果说明大学新生在学习适应方面最困难的是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表现在:(1)学习目标有待进一步明确。有61.96%的大学新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另有7.7%的大学新生还尚未建立学习目标。进一步访谈发现,大学新生在高中阶段以升学为学习的主要目标,进入大学后对学校和专业缺乏了解,对学习普遍感觉比较迷茫。(2)学习缺乏主动性。平均每天有效学习时间不足6小时的学生占61.58%,能够进行“主动预习、复习、完成作业”的大学新生只有21.2%。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高中形成的“跟着老师走”的被动学习习惯,往往会影响他们更好地自主安排学习。另一方面,由于H大学为行业性高校,很多学生就读的都是调剂之后的专业,对所学专业缺乏认同感,致使有12.9%的大学新生在回答“是否喜欢自己的专业”时表示“不喜欢,不想学”。
  2.大学新生“生活适应性”现状。大学新生生活适应各维度中,“生活协调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欠缺明显。(1)生活协调能力有待提高。有61.2%的新生对课余生活的安排表示“安排的一般,有时感到空虚、无聊”;另有5.5%的新生表示“安排的不好,无所适从”。究其原因,部分大学生在中学求学阶段,离开家的距离都不会太远,他们习惯于对父母和周围环境的依赖,当进入大学以后,这个空间距离会突然拉大,陌生的环境、陌生的群体,特别是中国地域跨度大,南北差异、城乡差异等都会在校园中呈现出来。(2)生活自理能力有待提高。当被问及“整理内务是否勤快”时,有6.9%的大学新生表示“不勤快,不想洗衣及打扫卫生”;有18.1%的大学新生表示“常常丢三落四”;有新生不能够辨别一些社会行骗行为,以至于带来财物上的损失。在访谈中,有同学“在校外报培训班,由于缺乏安全意识,被所谓的培训机构扣押了证件(学生证、身份证等),并威逼利诱其不断交钱”。通过进一步访谈发现,高中阶段学生缺乏自理能力的锻炼,学习之外的事情基本上由父母包办,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他们学习、生活自理的权利,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一种习惯,并带到大学。   3.大学新生“人际关系适应性”现状。大学新生人际关系适应各维度中,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人际关系需要进一步改善,尤其是在处理与异性和室友的交往关系时。(1)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在与室友关系的处理上,有19.7%的大学新生表示“不够融洽,但相安无事”。进一步访谈发现,“自私”、“影响正常休息”、“孤僻”等字眼在不少受访大学新生中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大学新生第一次体验宿舍生活,缺乏求同存异的意识和换位思考的习惯。在与老师关系的处理上,有24.1%的大学新生表示和老师“彼此陌生”,主要原因在于大学新生由于习惯了于中学时代老师的督促和关心,缺乏与老师交往的主动性。(2)异性交往缺乏自信。在与异性相处时,“担心自己不够帅或不够漂亮,紧张害怕 ”的大学新生占23.8%;另有13.3%的大学新生表示“尽量回避与异性同学的直接接触”。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学时代全神贯注于学习,与异性缺乏正常的交流和沟通,加之学校和家长对于“早恋”的打压、“封杀”,或者缺乏正确的引导,使部分大学新生存在渴望与异性交往而又就害怕与异性交往的趋避冲突心理,以至于影响他们对异性交往关系的处理。
  4.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现状。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主要表现在大学新生对于困惑的排解或困难求助方面的适应性有待提高,缺乏自我排解的能力和必要的心理疏导需求。(1)角色定位不准确。有17.4%的大学新生表示来到大学后“自己不再有优势,感到失落”,在大学中面对同是贴有优秀标签的同龄人,往日的优越感不复存在。再加上大学对于优秀学生的评判标准不再仅仅局限于学业成绩,部分大学新生对这种落差不适应,缺乏自信。另一原因是,部分大学生还没有建立起对学校或者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28.7%的大学新生认为H大学不是自己“理想的大学”,他们还没有体验到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性以及集体的温暖,因此很难客观地对学校的各方面做出评价。(2)困难求助意识不强。调查显示,当被问及“遇到困难、麻烦或者心情不好时,会怎么办”时,表示“闷在心里,或写在QQ上,不向别人求助”的新生占29.5%。这种拒绝求助的现象一方面反应了新生在入学阶段的心理困惑和焦虑,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活是一个从简单到繁杂、从依赖到独立的裂变时期,大学新生如果存在对正常交流途径的排斥和逃避心理,校方不进行及时疏导就可能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二)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差异分析
  1.不同性别新生适应性的差异。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性别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影响范围最为广泛,在“生活适应性”、“学习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及“心理适应性”上均有差异显现,其中,学习成绩:T=-5.777,P=0.000<0.05;集体生活:T=3.199,P=0.002<0.05;师生关系:T=2.307,P=0.022<0.05;未来规划:T=2.127,P=0.034<0.05。已有研究表明,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适应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异[11][12][13][14],表明性别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适应性的影响不存在学校类型的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性别比较上,除“学习适应性”之外,男生在其他三个维度上均优于女生。具体表述为:(1)“学习适应性”差异表现。不同性别大学新生尤其在“学习成绩”维度上差异显著,女生具有比较优势。虽然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来自多方面,但主要取决学习态度和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数据显示,男生在“学习态度”和“学习主动性”维度上得分均低于女生,也就是说,与女生相比,男生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少。这种结果一方面反映出女生善于记忆、善于观察的认知特点和性格特点更有利于适应考试环境[15]。另一方面,就业市场上女性的竞争弱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她们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女生倾注于学习的努力成分更多,动机水平也高于男生,因此在考试中往往能取得好成绩。(2)“生活适应性”差异表现。不同性别大学新生在“集体生活”维度上差异显著,男生具有比较优势。通过访谈发现,集体生活意味着不同的作息规律、生活习惯,他们在这些方面容易互相干扰、彼此冲突,女生相对谨慎、敏感的性别特点会影响其在生活适应性上的表现。(3)“人际关系适应性”差异表现。不同性别大学新生在“师生关系适应性”上差异显著,男生具有比较优势,表明女生对于归属感的需求更强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其中爱与归属的需要是通过人际交往并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来获得满足的。大学新生也需要通过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满足其归属需要[16]。较之于男生,女生主观上更希望来自于老师和同伴的理解与关心,客观上女生性格腼腆的一面也影响了其人际交往的主动性。(4)心理适应性差异表现。不同性别大学新生在“未来规划”上差异显著,男生具有比较优势。这一结果表明男生对于未来的发展更加自信。由于受到社会一直以来 “女生找工作难”的普遍观点的影响,女生对于未来更容易迷茫,再加上大学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使女生更容易在大学新生阶段产生担心、焦虑、迷茫等心理反应。
  2.不同专业类别新生适应性的差异。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学科专业的大学新生在“学习适应性”、“生活适应性”上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授课方式:T=2.469,P=0.014<0.05;协调能力:T=2.202,P=0.028<0.05。人文社科类大学新生具有相对优势,这与已有研究一致[17]。在学科比较上,笔者认为不仅仅是工科类,整个自然科学类大学新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适应性均低于人文科学类。而在“人际关系适应性”上的差异[18]却没有在H大学显现出来,同样在心理适应性上也无明显差异:(1)“学习适应性”差异表现。不同专业大学新生在“授课方式”适应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且人文社科类大学新生适应性优于自然科学类。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文社科类学科注重对观点、理论的理解,而自然科学更强调知识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因此人文社科类大学新生容易适应所学课程及教师的讲课风格。二是在访谈中发现,自然科学类大学新生普遍比人文社科类大学新生学习任务重,他们在课程学习的同时还有大量的实验室实验和田间试验内容。 (2)“生活适应性”差异表现。不同学科专业大学新生在“协调能力”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且人文社科类大学新生适应性优于自然科学类大学新生。人文社科类大学新生往往将人文学科思想与精神内化于心,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能够很好地协调学习、休闲和文体活动等方面的冲突,使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由于自然科学类大学新生课程之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实验过程又存在着很多不可控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融入大学生活的协调性。   3.“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影响。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大学新生适应性上的影响差异,仅仅在生活适应方面的“饮食”维度上具有表达性,表现为,饮食上的差异:T=-2.176,P=0.030<0.05。特别注意的是,这一差异是在心理适应性上并无明显差异,而已有研究支持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适应性上存在差异这一结论[19]。进一步的访谈调查表明,独生子女大学生并没有认为独生子女在学习和生活中具有明显的标签意义,而本研究的样本也显示独生子女的比例为52.9%。也就是说,至少在H大学独生子女在适应性上存在的问题远低于预期,而“饮食”上的差异性表明高校食堂虽然考虑了地域差异所引起的饮食习惯的不同,但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人的口味。另外,独生子女在饮食上可能存在更挑剔、更难适应新环境中的饮食习惯。
  4.生源地差异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影响。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大学新生来源地上的地域和城乡差异在其学习、心理适应性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生活和人际关系适应性上差异显著,其中,理财能力:T=5.212,P=0.002<0.05;异性关系的处理:T=3.480,P=0.020<0.05。这一结果说明新生来源地的环境对其入学阶段的生活、人际交往适应性有较大的影响,这与已有研究一致[20]。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由于大学往往集中于城市,从小熟悉城市生活的大学新生在理财方面游刃有余。相反,对于来自于城镇、尤其是农村的大学新生,之前的生活环境和大、中城市完全不同,消费水平和消费内容也有所不同,需要有一个调整的过程。而对于异性间的交往,生源地的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会带来教育环境的优越和学生思想上开放性、活跃性的大幅提高,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人际交往时会更加从容、自信;而来自经济发展程度较差地区的学生,获得相同的入学机会要比城市学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他们更倾向于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而无暇顾及自己的外表、人际交往等非智力因素,其人际交往的机会成本要远远高于城市学生,因此在入学阶段往往因为担心自己的外貌、形象和见识等方面的不足,常常缺乏交往的自信,尤其是在异性交往上。
  三、结论与建议
  研究发现,大学新生入学后的适应过程中结构性失衡、差异性特征明显,主要表现在目标不明确,缺乏主动性(学习主动性、人际交往主动性等),协调能力和困难排解能力有待提高。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在大学新生的适应过程中,性别因素在大学新生的适应过程中影响范围最广,女生是更需要关注的群体,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要考虑专业差异和生源地上的差异,尽量弥补客观差异给大学新生带来的主观落差或者不适应。
  (一)加强教育衔接,保持教育的连贯性
  大学新生适应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原因可以追溯至初、高中甚至小学教育的成效上,部分大学新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往往是在中学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因此,为了更好地缓解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应从基础教育开始予以关注,在学习上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由被动学习慢慢引导为有需要的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学生的心理安全与健康教育也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就予以关注和加强。同时,在课程、管理等各方面也要注意中学阶段与大学阶段的衔接,这既是教育的连续性的必然要求,也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大学新生对于大学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陌生感。
  (二)尊重个体差异,促进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大学新生存在的适应性问题要引起相关方面的充分关注,特别是鉴于这种适应性存在性别、专业类别、生源地等因素的差异性,因此大学教育的引导方式也应力图兼顾多元性和差异性,在保证必要的入学教育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大学新生进行分类教育或个别辅导。(1)开展大学新生适应性主题教育。针对容易出现不良适应性的群体和问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尤其要关注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2)扩展朋辈群体的影响,利用朋辈群体这一“过来人”的身份,对大学新生进行“传、帮、带”,“学校里的同学是比父母、老师还好的教育者。因为在同辈群体中,没有等级分明的权威体系,全体成员可以平等相处”[21]。(3)利用学生社团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学生社团较为松散,更具社会性、民间性,更易于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22],因此,开展学生社团是促进大学新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团体凝聚力,促进大学新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的有效手段。(4)在教学和管理上对学生的差异性特征予以尊重,譬如自然科学任课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方式,在课程容量、难度与教学方法上体现一定的层次性,使大学新生逐步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基于H学校的行业特征,该校来自农村的学生比例较高,可以通过学校、学院和班级联动,鼓励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参与各种竞赛、比赛及社团活动,以增加人际交往的机会。
  (三)倡导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在培养和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家长要改变不合时宜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做法,重视孩子能力的养成,尤其是要给予精神上的关怀和思想上的正确引导。但关心程度应当适度,过多的关心反而会有碍于大学新生适应性的提高。另一方面,要通过家校合作,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学校也要更全面地了解大学新生,掌握其性格特点、家庭教育情况等,从而有助于高校进行对大学新生适应困难的预测和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干预。
  参考文献:
  [1]Hilary Gerdes.Emotional, Social, and Academic Adjust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Retention.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4(72):281 -288.
  [2]Huebner R.A., Emery L.J., Shordike A..The Adolescent Role Assessment: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theoretical usefulnes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Therapy,2002,56(2):202-209.   [3]Mcdonald S.D., Vrana S.R.Interracial social comfort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adjustment to college[J].The Journal of Negro Education,2007,76(2):130-141.
  [4]S.Kowal, S.Gentille.Utilizing a nutrition and fitness website to increase knowledge among college freshmen [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2007,107(8).A28.
  [5]Inkyung.Lee, The effect of professor mentoring program for college freshmens school adaptation[J].Korea Journal of Counseling, 2011(12): 673-691.
  [6]Simon L, Ronald R.Test of reaction and Adaptation in College: A New Measure of Learning properties for College Student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5,12(87):293-306.
  [7]Rodgers L.S.Tennison L.R.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adjustment disorder among first-year college students[J].Archivers of Psychiatric Nursing, 2009, 23(3): 220-230.
  [8]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9]Martin M.M., Anderson C.M., Thweatt, Katherine S.Aggressive communication trai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he cognitive flexibility scale and the communication flexibility scale[J].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1998, 13(3):531-540.
  [10]Martin M.M., Anderson C.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flexibility and affinity Seeking strategies[J].Advances In Psychology Research, 2001, (4):69-76.
  [11]周莉,于生凯.大学新生适应情况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73):89-91.
  [12]杨钋,毛丹.“适应”大学新生发展的关键词——基于首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03):16-24.
  [13]袁远等.农业院校新生入学教育调查研究——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7):66-71.
  [14]陈飞.一般本科院校新生适应状况调查及对策——以福建师大福清分校为例[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3(3):47-52.
  [15]张兆君.大学生性别观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4):48-51.
  [16]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528.
  [17][18]范红霞等.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调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65.
  [19]余丹丹,宋少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适应性情况调查[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1(4):41-45.
  [20]李德芳,陈丽,宁维卫.不同生源地大学新生的适应差异与对策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77-82.
  [21]闵三易.价值观与价值观念的内涵和外延[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11):146.
  [22]叶心宇.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新生代、新挑战与新思维[J].高等农业教育,2014(4):79-83.
  (责任编辑:刘新才)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的储存式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基础上的探究式—团队联合—行动学习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对“学生”、“学习”以及“参与”等要素上投入的不足。该模式对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以实务为导向的社会工作专业来说,在方法上具有天然的契合性。该模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遵循实施的流程,即要求问题真实而紧迫、团队人员结构与数量的恰当性、信息收集的整体
期刊
[摘要]教师主体性地位的弱化或缺失是教育改革及教师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转化性学习理论的深度性、经验性、反思性及实践性等特征,与教师主体性学习身份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天然的契合性。基于转化性学习理论的视角,可以从营造积极的发展环境、树立教师全人发展的理念、建构科学的组织机构等角度出发,促进教师主体性学习身份的建构与发展。  [关键词]教师主体性主体性学习身份  [中图分类号] G451[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文化溯源:东方与西方的学习理念》为廓清东西方学习理念的差异找到了文化归因:欧裔/西方人的学习模式偏重心智取向,中华/东亚人的学习模式偏重美德取向,这是由东西方悠远而迥异的文化传统决定的。一方面,它们各本其宗,各有所倚;另一方面,文化涵化等因素促使二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伴随全球化的推进,教育改革者既需“深造自得”,亦需“左右逢源”,洞悉两种学习理念各自的长存价值,将中西不同学习类型
期刊
[摘 要]教材插图乃是重要的美育资源之一。其美育功能在于“启真、引善、怡情”,帮助学生获得美的体验,接受美的熏陶。但在教学实践中,教材插图的美育地位、美学价值被忽视,插图利用频率极低,美育功能难以发挥。要有效发挥教材插图在美育中的作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以图激趣,培养感知美的能力;图文互补,培养领悟美的能力;看图创作,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材插图 美育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长期以来,区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意义与价值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校之间各自为政,制约着区域内学校课程建设的发展。李沧区教体局认真履行区域教育行政机关对教育事业的积极推进之责,逐步探索出一条学校课程建设的区域推进新路,并取得良好成效。然而,区域内学校课程建设能力不足、学校特色片面发展、学校课程评价标准模糊仍是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难题。基于此,区域教育行政部门亟需做好统筹规划,在课程框架构建、学校
期刊
[摘要]相对于有限的课堂学习而言,如何规范和指导艺术类学生在课堂及艺术实践之外的学习,构建专业的艺术资源库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特殊学习需要,这已成为长期困扰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问题。创建自助自主线上学习平台,搭建校内优良的自助自主学习环境,形成表演类学科自助自主学习中心区,是提高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综合类艺术院校 表演类学科 自助自主学习中心区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在布鲁纳看来,民间心理学主要存在于我们赖以生存的文化中。人们通常将其称为民间社会心理学,甚至更简单地称为“普遍意识”。作为一种学说,民间心理学缘起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人类学特别是认知人类学的研究,社会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转向”、科学心理学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反叛”为其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民间心理学的核心思想主要由心灵、自我和知识三个相互关联的信念构成。其中,关于心灵的信念主要包
期刊
[摘 要]为治理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俄罗斯于2012年启动高校效益评估活动。新的教育管理机制的首要任务在于对教育质量达不到国家要求的高校进行重组或合并。2012年,俄罗斯教科部要求所有公立高校必须参与高校效益评估活动,之后举办的每年一度的评估活动的对象则扩展至俄罗斯所有高校。评估活动开展过程中突显的主要特点体现在:评估指标体系逐步发展和完善,尤其是在反映高校重要教育功能的就业水平上的指
期刊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小学部是一所文化气息浓厚、环境优美、硬件设施完善,深受社会各界认可的现代化、发展型学校。学校以“润育心灵、激发潜能”为办学理念,近年来在校长刘浩天的带领下,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全力打造英才教育办学特色。  一、秉持“以人为本、自主管理”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和教师为本,把学生自主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视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主管理”就是强调尊重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让每
期刊
[摘要]协同育人平台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协同育人平台的提出背景、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它的管理要素及其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协同育人平台 管理要素 应用型本科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6)04-0046-05  一、协同育人平台提出的背景  协同育人平台并非无源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