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勿重走“黑板上讲实验”的老路*

来源 :化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当前的“微课热潮”,作为基层一线教研员,进行了冷思考,从微课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利”与“弊”两个不同的层面,分别进行了4个维度的分析,并认为要合理使用、取长补短,谨防重走“黑板上讲实验的老路”。
  关键词:微课;化学实验;课堂教学;课程资源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8–0025–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的提出
  微课的出现,在教育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也给传统课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一波的微课热潮。不容否认,短小精悍的微课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逐渐发生着变革,形式多样的微课比赛如雨后春笋,不断破土而出。微课作为教学的一种方式与资源,在课堂上使用得好、用得恰当,可以起到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分享优质资源的作用,但用得不好或不恰当,只会适得其反。为什么要提倡微课?微课的作用与功能何在?微课能否主导课堂?其中的一切并非所有教师都能深刻理解与把握,尤其是化学实验教学,微课视频能否代替师生的现场实验操作等方面研究得不深、思考得不全。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是实验被选入特定的教科书之后才具有的功能,既包括实验作为客观事实为学生提供信息的“原生功能”,也包括实验作为教学素材为学生提供处理和应用信息时表现的功能[1]。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都具有它的两面性,微课支撑的化学实验教学虽然比过去教师在黑板上讲实验、画实验,学生在座位上看实验、背实验具有更强的时代感、真实感和感染力,但从本质上说可能差异并不大。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课堂的时髦而忽略了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从而造成实验教学功能的弱化、学生动手能力的降低。微课的形式虽好,但不能滥用、泛化,在关注、接纳和融合它的同时,要研究、尝试与完善它。以化学实验教学为例,如何让微课更好地发挥其明晰可靠、方便快捷的功能,在微课与现场实验之间找到平衡点,使得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技术手段有机结合,笔者做了些实践与思考。
  2 微课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利与弊
  2.1 微课融合于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势
  微课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确实给课堂带来了生机,解决了许多传统课堂上做实验无法解决的问题,其价值、功能与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2.1.1 弥补化学现场实验的缺失
  传统的化学教学课堂中,并非所有实验都能现场完成,譬如危险性较大或污染、辐射较强或化学反应时间较长等,以及暂不具备实验物质条件的实验。若将这些实验拍成视频制成微课,能够充分显示其便捷、安全、无污染的优势,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观察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及产生的一系列实验现象。例如:铁缓慢氧化锈蚀的实验,此实验所需的时间较长,需要提前1周甚至更长时间在实验室完成。为此,我们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并录制成微课:取4小块打磨过的铁片,分别在上面涂有①稀硫酸、②食盐水、③水、④水,将①②③放在一个烧杯上,④放在另一个烧杯上。然后向放④的烧杯中倒入热水,比较不同温度时铁生锈的速率。10min后,观察到4块铁片都开始生锈,对比③④可以得到温度越高,铁生锈速度越快的结论。1小时后,观察到①②③锈蚀严重的程度不同,得出稀硫酸、食盐水能加快铁生锈速率的结论。将1小时内铁片缓慢氧化的锈蚀过程拍成视频后,既节省了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又能清晰地展现铁在不同条件下的缓慢氧化过程,结合知识的讲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1.2 生动展现化学反应的微观变化
  基于微观层面上化学反应的知识内容,往往是较为抽象的,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即使建立在化学实验的平台上,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发生也只能是从生成水、气体、沉淀或产生声、光、色、热等宏观层面的化学特征和物理特征去认识、感受,而微观层面上的原子或离子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是很难想象或用语言难以准确表达的。通过动画视频的微课模式,能将物质的微观反应模拟化、宏观化,抽象问题生动化、形象化,生动地展现微观层面上的化学反应过程。例如化学变化的概念问题,在初中生认识的层面,其本质是参加反应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被破坏,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如电解水的变化过程,即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被破坏,每2个水分子分解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它们再重新组合,结合成2个水分子。我们将此教学过程拍成了动漫版的微课视频,实践证明其教学效果远远胜过教师苍白的口头讲解,非常形象、生动有趣。
  2.1.3 有效提升实验教学的效能
  微课录制的化学实验其突出的优势,不仅学生可以重复观看教师的实验示范操作,充分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资源可以共享、多次反复使用,既节省了实验成本,又节约了教师的备课时间。特别是实验操作中的易错点和关键步骤与细节,可以采用近镜头“凸写”的方式录制,再配上提示性讲解,便于学生把握重点与难点,强化学生正确操作的意识,规范其操作程序和行为,使得学生在动手操作时能大大减少错误的概率。同时还克服了后三排现象,即坐在教室的后三排,因为距离讲台较远而看不清教师操作的现象,微课能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获取信息的几率是均等的,从而提升实验教学的效能。
  2.1.4 拓展说课、交流展示的时空
  说课、交流都是在无学生情况下展示教学理念与环节设计的一种展现形式。在说课比赛、大会交流时,由于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实验教学环节的设计往往不能充分展示,其原因一是时间的限制;二是实验仪器、药品的携带不便。倘若将所设计的化学实验录制成微课,既能预设和节省时间,又能完整地展现教学设计的步骤与流程。因此,一般的说课教学比赛或交流研讨会,选手们都会选择微课支撑,拓展交流展示的时空,彰显微课的优势与便捷。
  2.2 微课融合于化学实验教学的弊端
  2.2.1 难以体验实验的真切感受   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让学生在屏幕上看微课实验与现场做实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犹如在电视上看足球赛与到现场观看比赛一样,其切身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再好的球赛电视直播,也替代不了现场看足球赛的氛围感受。记得在一次区域化学研讨会上,执教公开课的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探究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演示实验硫在空气中燃烧,但由于防护措施不够严密,使得教室里充斥着一些SO2的气味。众多听课教师对此教学设计产生质疑,认为教师的环保意识、学生为本的观念不强。可在场的听课教师中却有人持有不同观点,认为倘若不让学生真正接触SO2,怎能感知到SO2的刺激性气味呢?笔者认为这位教师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像NaOH固体与NH4NO3固体的溶解,不让学生用身体去感触,怎能知道物质溶于水的放热与吸热现象?事实上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的耀眼强光对眼睛的刺激程度,要远远超过视频的效果。所以,微课也好、翻转课堂也罢,都不能完全取代师生的动手实验,也替代不了教师讲授的主导地位,就像我们此前大力推行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都没有能够取代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一样。在课堂里,实验方案可以改进,也可以创新,但实验的“真”、“亲”、“近”无法用其他形式取代。从操作的角度说,化学实验是程序性知识,有其技能性教学的一面,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演示实验操作规范、精准,仪器的连接干净、利索,实验台上仪器与药品科学、整洁的排放,学生就会去效仿。
  2.2.2 容易削弱师生的实验能力
  多媒体的便利某种程度上助长了部分教师的惰性,视频可以在网上下载,或借用别人的实验资源,遇到困难较大的实验时,不是积极地加以改进与创新,而是采用实验视频、模拟实验编辑成微课,轻松点击鼠标即可。笔者曾对市区“微课”研究相对深入的某重点初中的学生做过调查,他们基本每学期仅到实验室做1~2次分组实验。无独有偶,市区另一所初中老师对“翻转课堂”非常有兴趣,在某些核心期刊上也有些研究成果发表,但据了解学生根本就没有体验动手实验的机会。这些现象都说明一味地强调微课的制作,会给一些教师在实验教学方面钻空子,有造假可乘之机,反而造成实验教学的不扎实,导致教师实验改进与创新能力的弱化,更易产生“化学知识掌握不少,实验动手能力不高”的现象。再从另一个角度看,微课可以对实验过程进行剪接、重新加工编辑,甚至一次不成功或不理想还可以重复多次,完全遮掩了动手能力不强、实验技能不高的教师的“短板”。其实,实验教学更多的是一个生成性过程,而不完全是预设性过程,实验教学的魅力也正在于此,实验过程中“砸锅”的现象往往会给我们很多启发与思考,同一种药品产地不同,实验现象可能有所区别;同一种药品纯度不同,实验现象可能有所差异;同一种药品实验时空气的湿度、环境的温度不同,实验现象都有可能出乎预料;同一种药品存放的时间长短不同,实验效果也可能发生改变[2],在寻找、分析这些“砸锅”原因的同时,更多的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拓展化学知识面,“新”、“奇”、“特”的实验魅力将会引领学生走进化学大门,甚至伴随其终身,这些都是微课的效果所不能及的,因为即使微课制作得再精美、设计得再完善,它毕竟是预先定制的产品。
  2.2.3 转移实验研究的注意视线
  一味地强调化学实验微课的制作和研究,教师的注意力和视线往往会转移到技术层面上来,而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创新、功能价值可能思考得较少甚至忽视。实验教学的研究,最重要的是研究如何让实验“说”得更清楚;怎样将实验“做”得更严谨;如何使得结论更“靠”谱;怎样使实验“改”得更合理、更优化;怎样使实验“用”得更科学等。化学课堂教学的45分钟,笔者认为立足于深刻理解把握教材、灵活运用教材的基础,通过化学实验使得学生深刻理解化学知识,获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为关键,而不是去用各种不必要的“技术”和“模式”“折腾”教师与学生。
  2.2.4 难以保证微课的“翻转”实施
  微课是为网络而生的,是网络学习的一个很好的资源,微课的未来在网上、在课外[3]。让学生在课外看微课,在课堂上交流讨论,这种“翻转课堂”的方式理论上很不错,但实际操作起来存在一些问题,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首先,中学生大多数时间都被学校占据了,晚上回到家里连作业都做不完,哪有时间看微课?即使不做作业全看微课也很无趣。看一个微课也许只要10来分钟,但几门学科的多个微课需要的时间难以保证。其次,手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国际难题”,手机被称为课堂上打不败的“第三者”[4]。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和教师大多束手无策,不得不采用禁止学生玩手机或笔记本电脑,不允许连网或安装Wifi。再次,城区学生和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生活物质条件也有差异,有些农民工子弟家庭,经济窘迫没钱购买电脑,如何保证学生在家看微课的时间和质量?
  3 教学反思与建议
  微课的教学模式,也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产物,只适合特定内容、特定场合或群体,未必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不适宜硬性推广,在课堂上偶尔用用可以,但让它占据课堂太多的时间,让微课主导课堂是一种错误的定位。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慕课研究中心秘书长吴志鋐教授说:“美国的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我们有很大不同,我也建议学校不一定要大规模地运用,感兴趣的教师可以先做点尝试,有了经验后再推广。[5]”
  判断一种新型教学资源或教学模式有没有生命力,要看它在热闹的比赛或项目结束之后,教师是否还会自觉地继续使用这些资源或模式进行教学。如果教师在没有项目支持和比赛激励的情况下,还愿意继续采用研究和比赛时采用的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那才证明这种教改是有生命力的,是真正具有价值的;反之,如果一旦没了项目支持,没了获奖、竞赛等激励因素,教师又都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去,那就证明这种教改实际上是不成功的,是为了应付或表演,难以普及。一份对高校教师参加微课制作的动机调查发现,绝大部分(84.63%)的教师希望能获得教育行政部门的证书奖励;66.98%的教师希望比赛成绩作为职称评定的参考指标之一;61.1%的教师希望有奖金奖励;56.55%的教师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先进典型被推广宣传;48.58%的教师希望得到政策支持和优先立项等[6]。说明目前的微课热,更多的是出于功利动机,而不是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
  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像课堂这样的微观教学更是艺术,化学实验教学也不例外,其艺术性甚至超过科学性。优秀的教师不仅力争成为教育家,更应成为艺术家,艺术的生命和价值在于创新,优秀教师会将每一个实验改进都视为自己的一部新作品,实验中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体现着他的匠心所在,其中生成性的灵感更是智慧的象征,是无法预设的,这些都是课前录制微课所做不到的。“微课”和“传统课堂”各有千秋,但微课终究不能代替教师,屏幕实验终究不能代替现场实验。“拉车抬头两不误,且思且行且迈步”,微课作为一种模式推广,也许需要时间的检阅,若合理使用、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便能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杨仁茂.挖掘和发挥化学实验教学功能的探讨[J].化学教育,2012,(10):65~68.
  [2]王国峥.初中化学教师科学与人文素养建构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2):7.
  [3]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理论体系与创新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2,(6):3~10.
其他文献
2018年2月1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就德国中小學教育数字化明确表态:“我们有能力支持也必须支持校园数字化建设。”她强调,这事关德国未来的能力建设。  联盟党和社民党在其联合执政的协议中明确将中小学教育数字化作为未来的施政重点。  此前,德国联邦政府已经提出倡议,未来将投入50亿欧元用于加强校园数字化建设,帮助近4万所学校改善数字化终端设备,建设互联网,并使教室具备上网条件。  参加此次会谈的梅前州州
[摘 要] 欧洲高等教育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直线向上的过程。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17、18世纪就像一个“冰河期”, 欧洲各大学普遍走向了衰落,并持续了近2个世纪。文章分析其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 17、18世纪 欧洲大学衰落期    美国的阿特巴赫曾经说过:在17、18世纪,除去某些例外,可以称为欧洲高等教育的黑暗时代。各地新教教派的兴起
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8-0005-01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年轮记录的是树木历经的岁月沧桑;褶皱留住的是人生遭遇的纷纭往事。有继承才有根基,有继承才能创新,历史不只是一面镜子,而且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期刊也是这样,它以文字保存了作者和编者的远见卓识,从而能够为后人了解和研究相关领域的历史提供翔实的资料和重要的信息。《化学教学》的三十年,和国家的改革开放
前几年夏天,我回乡下老家避暑,那时正是田地里的玉米快要成熟的时候,我想去地里掰几个嫩玉米,煮了或者烤了给孩子们吃。  当我来到老屋后面的玉米地时,整个人都惊呆了。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倒下的玉米秆,如果是风吹倒的,应该是有规律地倒下,可是眼前的玉米秆倒得乱七八糟、凌乱不堪。我再仔细观察,发现鲜嫩的玉米有的是被踩断的,有的被咬了几口,还有的被吃光了。  我第一直觉是有野兽来过玉米地。于是,我走进玉米地
据俄罗斯新闻社2015年9月8日报道,俄罗斯首批全球教育公派项目资助的7名学生已结束国外学业返回俄罗斯,并在10月份与其专业相符的国家大型组织机构签署就业协议,为国家发展服务。  全球教育公派项目为在世界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俄罗斯学生提供包括学费和其他费用(住宿费、生活费、教材费、保险费和旅行费)的资助。目前,世界知名高校仅限于32个国家和地区的288所大学,且重点支持教育、科技、工程、医
在西班牙插畫师Nacho Diaz的笔下,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也有了许多烦恼或者趣事,就像人类世界一样精彩呢!一起来看看它们经历了什么吧——
编者按:自1999年我国做出高等教育扩大招生的决策以来,高等教育已从以精英教育为主逐渐走向各级各类教育并行发展的局面。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促使高校不得不对自己的定位做出重新认识,而社会和教育界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产生了一些疑问。带着对高等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吴启迪同志。  通过采访,我们对他们那代人的学习环境和人生轨迹有了初步的了解;而吴启迪同志作为一个80年代初的留
编者按:桑锦龙,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教育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为了解北京市近期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情况,本刊就北京高教改革的国际国内背景、改革的挑战与机遇、改革目标、京津冀高教一体化等问题对桑副院长进行了专访。  一、首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意义与影响重大  《世界教育信息》:从城市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双重视角来看,您认为首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怎
一、新型大学“型”在何处  如何把握大学的“型”?康德在研究现象学时,曾论述了客观性与现实性——在应用型话题中,分别对应“应然应用型状态”和“实然应用型状态”——应该办成什么状态是客观性,实际办成什么状态是现实性,这一客观性和现实性不完全相同,甚至两者之间存有着巨大距离,即使成功的院校也有很大距离。  因此,需要找到理论和实际中的切合点——弄清楚到底理论处于什么程度、实践落在什么程度,才能真正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