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苏轼游杭州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o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杭州,如同读一部经典小说,小说里的主人公,是苏轼。
  苏轼两度赴杭。
  第一次是1071年-1074年。在与王安石变法的矛盾中,35岁的苏轼感到“眼看时事力难任,贪恋君恩退未能”(《初到杭州寄子由》),主动申请外派,到杭州任通判。
  第二次是1089年-1091年,为避元佑党争,52岁的苏轼又以龙图阁大学士的身份出任杭州太守(相当于市长)。
  在杭州,他的文学作品喷薄而出:史籍留存苏轼在杭州的诗词共有474首。这种爱杭州的程度,大概只有白居易可以媲美。有学者统计,作诗39年的苏轼,平均年产量60首,在杭州期间,几乎每年产百首。在杭州的寺庙中穿行,偶尔会遇到苏轼写的各种碑文。

两条路线


  跟着苏轼游杭州,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官员苏轼的办公路线;一条是士大夫苏轼的日常生活路线。
  宋朝人费衮在《梁溪漫志》中曾这样记载苏轼在杭某一天的光景:“多令旌旗导从出钱塘门,坡则自涌金门以一二老兵,泛舟绝湖而来,饭于普安院,倘佯灵隐、天竺间。以吏牍自随,至冷泉亭则据案判决,落笔如风雨,分争辩诉,谈笑而办。已乃与僚吏剧饮,薄晚则乘马而归,夹道纵观太守。”
  遥想当年,50多岁的苏市长出钱塘门,和一两个老部下在涌金门泛舟西湖,抵达普安院吃饭,然后在灵隐寺、天竺寺一带游历。从涌金门到灵隐寺,距离八公里多,坐船走路,古时估计也要一个小时的路程。
  晌午,在山野寺庙徜徉后,苏市长在灵隐旁边的冷泉亭办公,旁边溪水淙淙,市长谈笑风生中就把案子一一给办了。在大自然的美景中,移动办公,成为苏轼的标配。
  他写诗赞冷泉,说“在郡依前六百日,山中不记几回来”。600日,两年光阴,可见其爱之深。
  夕阳西下,市长和同事们一起吃晚饭,乘马而归。
  这是一位士大夫的一天,有工作有生活,有山野、有禅寺。
  作为政治人物的苏东坡,在杭州走的是另一条路线。
  走到惠民路,他创办的历史上第一家公立医院安乐坊遗迹还在。
  苏轼好医术收奇方。杭州城闹瘟疫,他曾献出自己的秘方,自费采购药材,在街头支大锅,煎熬汤剂,“不问老少良贱,各服一大盏”。
  跑到钱王祠,有苏轼为钱王撰写的《表忠观碑记》,后人可见他的历史观和英雄观——不失臣节,消弭兵戈,安居人民方才是英雄。
  再到昭庆寺里街22号望湖楼,那曾是苏轼以文会友的社交场所,和官员饮酒、大醉、听雨、和诗。

站上苏堤望白堤


  令人感触最深的,还是苏堤,这是苏轼在杭州最可见的踪迹。
  苏堤南面一角,有一座苏东坡纪念馆,人不多,拐进去,可以看到建造苏堤的一些史料。
  纪念馆内,节选了苏东坡写给朝廷的奏童《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他向皇帝上呈西湖的五条重要性:放生祈福、百姓饮水、灌溉良田、足水助航、酿酒课税。
  申请拨款,拟方案和执行,挖淤泥、筑蘇堤、造桥,一位实干家的辛劳,只有真正做过大工程的人才知道。
2018年11月1日,游船在西湖苏堤附近湖面行驶( 翁忻旸/ 摄)

  从纪念馆出来就是苏堤,走一圈,从南到北2.8公里,一座桥一座桥走过去,北宋工程的盛况、官员的实干精神都在里面了。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杭州做官时,也做了同样的事情。
  站上苏堤望白堤,唐宋两代文豪的利民工程,仿佛一位唐朝诗人对话一位宋朝诗人,两位勤政的中年男人,因为一座湖,勾连起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情怀。

可亲近的苏轼


  跟着苏轼游杭州,欣赏的不仅是杭州的风光美景,更动人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有烟火气、旷达的文人形象。
  按林语堂的说法,苏轼身上有种浓浓的“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这种乐观主义,更为动人。
  他懂吃,爱喝酒,一个东坡肉菜谱即闻名遐迩;他爱玩,朋友遍天下,不管达官贵人还是乞丐小贩,都可以平等地聊天。
  而这个世俗的、可亲近的苏轼,在杭州处处可见。
  相传宋朝杭州城以凤凰山为内城,苏公馆就在凤凰山上,南面钱塘江,北瞰西湖。
  西湖边上有条东坡路,据说也是因为苏东坡常常经过,在路边讨口茶喝,坐下来闲聊而得名。有一次,苏东坡大肚袒露躺在一张竹椅上安睡,吓跑了一个小和尚。
  杭州寺庙多,山多,苏轼自己说:“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灵隐、天竺一带,是苏轼畅游的山野之地,参天大树、清幽寂静、四下无人、泉水淙淙,这种自然、辽阔落到士大夫心里,舒心、惬意。

三生石上友情重


  苏轼在这里有一个杭州政治圈外的社交圈子——僧人朋友圈。这个朋友圈,是为官之外的苏轼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禅佛是士大夫苏轼内在精神的重要部分。在杭州,他有一好友——辩才法师。辩才法师是一代高僧,后人尊奉为“龙井茶鼻祖”。辩才归隐西湖龙井一带,苏轼常过来拜访。本来,辩才不堪访客叨扰,规定“山门送客,最远不过虎溪。”然而,和好友苏轼相谈甚欢,忘了规矩,送苏轼过了虎溪。
  两位好友一赠一答,提笔写诗,写下了一段感人的友谊之歌。官员不见了,高僧不见了,两个真性情的好友跃然纸上。纯粹的精神友谊,心灵的应和之作,如今存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杭期间,苏轼曾写下“僧圆泽传”,描写了唐朝僧人圆泽和李源两个男人三世友谊不改的感人传说。今天,到灵隐寺天竺法镜寺不起眼的小路上,游客们还可以见到三生石,上面镌刻了苏轼写的“僧圆泽传”。

  跟着苏轼游杭州,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官员苏轼的办公路线;一条是士大夫苏轼的日常生活路线。
其他文献
苏州山塘街  生在中原的白居易,拥有一颗江南的心,53岁那年和苏州的最后一次约会,可谓酣畅淋漓,他留下了一件伟大的作品——山塘街。苏州人需要用一千年的时间来慢慢理解,慢慢品味,慢慢感恩。500天干成一件大事  苏州阊门外,一条河和一条街依傍着,迤逦延伸,一直通到虎丘。街道两旁是粉墙黛瓦的民居,特别有苏州味道。街叫山塘街,河叫山塘河。  据史书记载,山塘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担任苏州刺史期间,带领老百
对于钟爱食疗的人来说,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不是好好吃一顿能解决的。比如,要让皮肤变好,就会有人提出“来几个猪蹄补充胶原蛋白吧”——这种方式比起专柜里的化妆品要便宜不少,还能附带解馋解饿。  吃出好皮肤看起来是个理想模式,不过这有效吗?慢工出细活  营养不足让人形容枯槁。面黄肌瘦,在这种情况下皮肤肯定好不到哪儿去。吃好喝好营养均衡了,才可能有好肌肤。虽然各种护肤品的宣传里又是维生素C,又是补水,但这些成
3月18日原本是2018年“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初赛的举办时间,但南昌一些家长带孩子到考点发现,考试取消了。南京一名二年级小学生在暑期奥数补习班上解题  教育部3月21日印发公告,全面清理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事实上,早在2月底,教育部等四部门就联合印发了被称为“史上最严减负令”的通知,明确提出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多
2019年7月14日下午,武汉江汉饭店火灾现场( 冯国栋/ 摄)  7月14日下午,位于武汉江岸区胜利街的江汉饭店突然失火,火灾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却令这座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建筑严重损毁。  江汉饭店原名德明饭店,1910年开业,是湖北最早的中外合资酒店,亦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调查,此次火灾是因外立面施工期间电焊工违规操作所致。而在进行修缮之前,江汉饭店的建筑已经闲置了8年之久。  随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外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五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时代“三农”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意义、定思路、定任务、定政策、提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进行全面布局。《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
张驰  皮克斯首位华裔女导演石之予执导的《包宝宝》获得第9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  短片讲述了一个空巢母亲做的一只包子突然长出了手脚,变成一个有生命的“包宝宝”。“包宝宝”每天跟在母亲身后,买菜、逛街、打太极,但后来他慢慢长大了,渴望独立,开始反抗母亲“爱的束缚”。有一天,“包宝宝”带回一位金发碧眼的女朋友,并不顾母亲的反对,准备收拾行李外出與女友同居。气急败坏之下,“控制欲”极强的母亲一口吞下
2016年10月,孙某接到电话,对方说“我是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的XXX,发现您的身份证被冒用,可能会导致您的卡上余额被骗子盗走,建议您先将卡上余额转账至公安局安全账户”。  虽然是传统的所谓“安全账户”骗术,但是由于骗子准确地报出了孙某的姓名、工作单位,甚至单位领导等一切信息,让孙某深信不疑。当事人到达银行准备转账至“安全账户”时,被银行人员发现并提醒报警。  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
诗意宣城  每个历史文化名城都能拿出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有些是具体的山川胜迹,有些则是抽象的人文风流,不过由于“文无第一”,自然也就没办法把它们排个座次。  如果真有这么一场文化名城的“选秀”比赛,各个名城想必争得面红耳赤,宣城却会在旁边笑而不语,因为它有“大招”——“文房四宝”。  宣城同时拥有宣笔、宣纸、徽墨、宣砚这四样“法宝”,于是成了公认的“文房四宝之乡”。  有人用“一城山水半城
北京丰台区北大地三里社区的老人在社区养老驿站做脚部保健  上午9点多,86岁的余菊芬像往常一样来到小区对面的养老服务驿站(以下简称养老驿站),订了份中午的营养餐后,便在驿站的公共区域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自从有了养老驿站,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街道甘雨社区许多像余菊芬这样的老人都习惯了聚在这里。  “老伙计们一块儿说说话、做做保健操、看看电影,偶尔还倒腾一些手工艺品,生活很充实。”余菊芬告诉《瞭望东方
每到春天,舌尖美味终要回到地头田间。  丰子恺有一幅名为《挑荠菜》的画:近处是一位妈妈带着两个女儿蹲于草间找荠菜,身边放置的竹篮不知收获几何;远处,一位身着马褂的人与他的随行者边走边瞧。和风拂柳,却不及“挑春”的人更有一种春意盎然的人间情味。  “挑春”是生造的词,正确的说法是“挑菜”。  “挑菜”的历史可追溯到宋代。每年的农历二三月间,百草生发,宋代的青年女子便结伴至郊外挑挖野菜,以供制作春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