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学校教育的环境因素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晓春老师说过:“孩子总是落生在家庭,而不会在社会。他接触的最初环境是家庭而不是社会,所以,孩子最初的、最重要的烙印来自家庭。孩子生命的基调是由家庭奠定的。”虽然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基调,但是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它的基调与社会环境呈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社会环境改变,家庭基调也随之改变,孩子生命的基调也紧跟其后。孩子变了,可是作为价值观念传播者的学校却并没有作出相应的调整。
  学生适应学校还是学校适应学生?一直存在争论。人们常说:既然无法改变环境,就改变态度。可是如果用这样的话语来劝导孩子,无疑是一种“对牛弹琴”,可悲的不是“牛”,而是“弹奏者”。尼尔在《夏山学校》一书中已经给出了一个最佳答案:“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虽然尼尔提出这个观点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可是他的观点还是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特别对于今日中国的教育,向西方学来了许多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可是缺少教育灵魂,理论与技术永远也替代不了教育灵魂。
  为什么会指责学校是复制工厂,原因之一就在由学校存在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我是学校”,“我就是你的环境”,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只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符合学校环境的,就会成为佼佼者,不符合学校环境的或被驱逐或被压挤,最后都成为了学校教育的“赝品”。而面对这些“赝品”,学校是不会接受指责的,因为学校教育中的“赝品”被认为是学生自我因素造成的,因为有一个前提没有符合,那就是学生没有向学校环境表示妥协,没有协同进化,最后沦陷为“赝品”也是咎由自取。学校甚至还摆出一副受害者的样子,因为校园环境受到这些“赝品”的污染。叔本华说过:“即使环境完全相同,每一个人的心灵也并不全合乎他周围的环境,各人都活在他自己的心灵世界中。”可是学校教育往往对之置之不理。
  学校教育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新思想的发源地,另一方面也极易成为保守者阵营。正如杜威所说:“成年人有意识地控制未成熟者所受的教育,唯一的方法是控制他们的环境,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行动、思考和感受。——学校仍然是一种典型的环境,设置这样的环境以影响成员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倾向。”学校中弥漫着成年人的思想,成年人正是通过学校教育对孩子施加影响,在这个施加影响的过程中,往往却少考虑孩子的真实需要,而弥漫的思想必然成为学生生活在校园中的心理环境。
  教育部门一直在要求教师在履行教育功能时要移情理解,其实最需要移情理解的是教育的本身。学校更应该换位思考,可是如今学校教育依然定位于教育生态中的环境因素,把学生视为受环境影响的人,这必然会导致教育生态的扭曲。克里希拉穆堤说过:“应该明白的是,我们不仅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而且我们即是‘环境’——我们并非环境外的东西。我们的思想和反应,被社会——而我们是社会的一部分——加诸我们身上的价值观局限了。”可是学生在校园中很少感觉到自己也是校园环境的一部分,只是处处感觉到被环境挤压,和被迫顺从。
  学生就是环境,学校要适应学生这一环境因素的发展而发展,这不仅是尊重学生的需要,而是一种教育回归的需要。学生在与时俱进,而教育却明显落后,这也使得学校在抱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的时候,学生也越来越不喜欢校园和校园中的老师。学校在感慨学生越来越难以管教时,是否想过,难以管教的本身就是一種进步,因为学生已经比教师更具有民主意识,虽然不可否认,在畸形的教育生态中也养成了一大批对民主权利有强烈要求,而对义务冷漠的人。学校教育在学生民主意识的养成中,起着负面的作用。因为校园民主之门并未真正打开,连校园中的老师也并未真正拥有民主的思想,怎么可能对学生施加民主思想的效应呢?而当学生的民主思想萌芽时,教师会感到惊恐万状,会把学生归纳为“无法无天”。
  学校是一个被顺从的环境,而成长起来的学生,从家庭教育开始就没有真正被顺从过,这使得两者在磨合的过程中不断地冲突。学校教育与学生正在进行一场“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这是两种对立环境的较量,它离尼尔提倡的“学校适应学生”相差甚远。学生在植入校园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学校设定好的模子进行识别筛选,吻合顺从的学生成为优秀生,不吻合的学生就会套上“赝品”的标签,随时准备排斥或受到各种打击。学校教育应该具有酶一样的功能,并不能期待底物(学生)结构的改变来催化反应,而是主动改变自身的结构去感化学生。酶具有专一性,学校就是那众多酶的集体,在寻找底物的过程中,主动改变自身的结构。学生的个性特征是多样的,学校教育要有胸怀去接受这种多样化,个性本身并无好坏之好,有好坏的是引导个性成长的教育。好的教育,可是加速个性的良性成长,一个坏的教育会让个性扭曲,这里就需要学校教育去主动适应学生这一环境,而不再是一个不可动摇的堡垒,甚至有点神圣不可侵犯,可这也往往是一厢情愿,因为那些“无法无天”的学生面对堡垒会有强烈的进攻意识,而面对酶一样的教育,却只能溶化在暖流中,这正如郭思乐所说:“只要环境有利,良好的生态自会形成良好的人格,这就是基础教育的特殊性。”
其他文献
阅读是每一个人所必须的一种能力,尤其对于幼儿来说,阅读能力更是他们日后学习的基础,在他们的成长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幼儿的阅读水平也是摆在每一个幼儿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下面,就如何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让幼儿从阅读中体验快乐,让早期阅读成为“悦读”,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阅读环境,奠定 “悦读”基础  要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前提之一就是必须要有一个好的阅读环境,在幼儿园的阶段
听课,是生物教师专业化成长中必须高度重视的常态性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听课是生物教学最常规的教学活动之一,它是生物教师之间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开展有效教学研讨的中心环节。  听课是生物教师在互动中获得经验、自我提高的过程,是生物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或缺的教研活动,是促进生物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研讨,教学艺术展示,教学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  作为一名
[摘 要] 初中生思维较为活跃,大部分对动漫艺术有强烈的兴趣,这无疑是宝贵的美术教学资源。初中美术教师要借助动漫艺术,创新教学情境设计和思维引导方式,创新鉴赏训练,为美术课堂注入新的动力,让美术教学实现升华与蜕变。初中美术教师将动漫艺术以适合的形式融入教学,不仅能够成功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还能有效发掘学生的美术思维,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更多帮助。  [关键词] 初中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四方面构成。中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文章针对中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幼儿园国学园本课程,以多媒体素材为载体,以多媒体情境教学为特色,以"三经典百单元"为内容结构。课程内容以三部国学启蒙经典为主线,设计了100个教学单元;课
对标准κ-ε模型、重整化群κ-ε模型、可实现κ-ε模型和κ-ω模型等4种不同的湍流模型在预测叶栅稳态流动的能力方面进行了研究.采用时间推进的压力耦合方程的半隐算法(SIM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可见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可是农村的小学生由于见识小,课外阅读少和知识不丰富,导致了农村小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写,写起作文来总是咬着笔杆冥思苦想,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无从下笔或者总是口号式的几句,空洞无物。作为农村教师如何调动农村小学生积极性,培养农村小学生作文的兴趣,发展农村小学生的思维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师生之间交流的最主要手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策略和提问方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善于设问,通过提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初中物理教学也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前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新课改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教学方式,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他们在学习中认真思考、探索,养成善于探究的学习习惯和科学严谨的实验精神,不断提高他们的物理综合能力。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时,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分析,在逐步深入的探究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一、创新教学
[摘 要]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对营造浓郁学习氛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帮助。教师要充分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条件,将其应用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视频制作、自主学习、适时评价等措施,提升学习效度,赢得教学的主动权,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翻转教学;微视频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为基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