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去年相比,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到“双创”,一方面重点是人才培养与就业,另一方面是创新相关产业的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融入发展各领域各环节,鼓励各类主体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发展新引擎。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优化创新政策供给,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创新价值充分体现的体制机制。营造激励创新的市场竞争环境,清理妨碍创新的制度规定和行业标准,加快创新薄弱环节和领域立法,强化产业技术政策和标准的执行监管。并且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收益分配机制和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
建设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实施“双创”行动计划,鼓励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和城市。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向企业开放专利信息资源和科研基地。鼓励大型企业建立技术转移和服务平台,向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完善创业培育服务,打造创业服务与创业投资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开放式服务载体。更好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
同时,全面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依托互联网拓宽市场资源、社会需求与创业创新对接通道。推进专业空间、网络平台和企业内部众创,加强创新资源共享。推广研发创意、制造运维、知识内容和生活服务众包,推动大众参与线上生产流通分工。发展公众众扶、分享众扶和互助众扶。完善监管制度,规范发展实物众筹、股权众筹和网络借贷。
创新链、创新网络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观点,早在2013年9月30日由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上提出。习近平指出,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当务之急是要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政策环境,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激发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在今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构建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时,再次提到,支持产业创新中心、新技术推广应用中心建设,支持创新资源密集度高的城市发展成为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推动新兴产业链创新链快速发展,加速形成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实施新兴产业全球创新发展网络计划,鼓励企业全球配置创新资源,支持建立一批海外研发中心。
北京、上海、广东东莞、湖北武汉等地已经推出了将创新链与产业链、园区链协同布局,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机制。
在规划中,还同时提到了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网络,以优化创新组织体系,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功能定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深入实施创新企业百强工程,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推进科教融合发展,促进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全面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一批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在重大关键项目上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市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
供给创新
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力度,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和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微观活力,优化要素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这句话着重于制度层面,如果把这句话首尾相连,可以简化为“用改革的办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中可以读到,发力供给侧,一方面要进行“制度供给”,也就是改革;另一方面要进行面向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供给”,也就是创新。
与去年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相比,十三五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由五项增加为七项,在其中位列第二的位置上,增加了“创新驱动成效显著”的目标,紧跟在经济增速的目标之后。五大理念中,创新也居于首位。创新能被置于如此高度,是由十三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定的。要真正从供给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必须通过创新,这也是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内在要求。
建设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实施“双创”行动计划,鼓励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和城市。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向企业开放专利信息资源和科研基地。鼓励大型企业建立技术转移和服务平台,向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完善创业培育服务,打造创业服务与创业投资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开放式服务载体。更好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
同时,全面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依托互联网拓宽市场资源、社会需求与创业创新对接通道。推进专业空间、网络平台和企业内部众创,加强创新资源共享。推广研发创意、制造运维、知识内容和生活服务众包,推动大众参与线上生产流通分工。发展公众众扶、分享众扶和互助众扶。完善监管制度,规范发展实物众筹、股权众筹和网络借贷。
创新链、创新网络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观点,早在2013年9月30日由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上提出。习近平指出,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当务之急是要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政策环境,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激发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在今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构建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时,再次提到,支持产业创新中心、新技术推广应用中心建设,支持创新资源密集度高的城市发展成为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推动新兴产业链创新链快速发展,加速形成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实施新兴产业全球创新发展网络计划,鼓励企业全球配置创新资源,支持建立一批海外研发中心。
北京、上海、广东东莞、湖北武汉等地已经推出了将创新链与产业链、园区链协同布局,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机制。
在规划中,还同时提到了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网络,以优化创新组织体系,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功能定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深入实施创新企业百强工程,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推进科教融合发展,促进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全面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一批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在重大关键项目上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市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
供给创新
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力度,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和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微观活力,优化要素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这句话着重于制度层面,如果把这句话首尾相连,可以简化为“用改革的办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中可以读到,发力供给侧,一方面要进行“制度供给”,也就是改革;另一方面要进行面向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供给”,也就是创新。
与去年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相比,十三五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由五项增加为七项,在其中位列第二的位置上,增加了“创新驱动成效显著”的目标,紧跟在经济增速的目标之后。五大理念中,创新也居于首位。创新能被置于如此高度,是由十三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定的。要真正从供给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必须通过创新,这也是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