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课程理念;课程资源;
特征;个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4—0075—01
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是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重大突破和超越,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使高中语文呈现了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必修的基础上通过多样的选择来提高应用、审美和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但在实际教学中,随着课改的深入也伴生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仅就教师而言,由于对选修课定位不准,认识上过于理想化或过于现实,在教学中仍存在着思想或行为上的种种误区。有的教师不顾文本的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教学方式上仅按必修课进行处理,教学缺少针对性和灵活性,教学显得凌乱和随意;有的教师认为选修课类似于第二课堂,教学没有明确的课程目标,缺少对文本的深入钻研,缺少适应选修课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只追求表面的热闹,蜻蜓点水,华而不实,开发力度不够,有效度不高。这些问题不仅降低了语文选修课的培养目标,而且也违背了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严重影响了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发展。因此,针对教学上的种种误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权当美芹之献,以期对我们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有所启示和帮助。
一、树立全新的课程理念,明确课程目标,准确定位
课程目标是教学行动的纲领,是教学有效性的可靠保证,选修课的开设,对我们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作为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开设选修课的意义,正确定位选修课,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课堂教学,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只有这样,才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课堂。
二、课堂教学体现丰富多彩、多元开放的特征,提倡自主和个性化
选修课程包括“诗歌与散文”、“语言文字应用”、“小说和戏剧”、“新闻和传记”和“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每个系列都有其各自的特点,都呈现出了不同的性质。教学内容的丰富,决定了教学形式的灵活,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处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突破传统的课堂结构方式、行为方式和组织方式,建立与选修课程相适应的生动活泼、多元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
个性化是选修课的重要特点,新课程为选修设计的五个模块,其本身就各具特色,这也正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教学中努力将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引入课堂,淡化讲解和传授,重视引导和感悟,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激励学生自主学习,领会方法,交流体验,合作探究,开展丰富、灵活多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理解和尊重学生个体体验和个性差异,使学生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和平等对话。在师生与文本的多重对话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课堂教学实施有效地拓展和延伸,科学开发课程资源
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和扩展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发选修教学的课程资源,遵循开发的适用性、适度性、适配性原则,根据课程特点,作出整合式开发、弥补式开发、应对式开发等,以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汇、彼此渗透中开阔视野,提高效率。同时,树立“大语文”的教学理念,将选修课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大凡图书、报刊、影视、网络、演讲会、辩论会、图书馆、自然风光、风俗民情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教学资源,只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语文教学才会获得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的空间才会无限延伸并变得清新明丽。
四、不断反思,形成富有个性的教育
在选修课的教学中,应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作为我们教学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情感体验和价值观作为我们教学研究的重点。在课后理性、客观地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每个环节,公正、恰当地作出自我评价。只有这样,教学的灵感和睿智的思想才会降临,才会形成富有个性魅力的教学风格。
编辑:刘於诚
特征;个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4—0075—01
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是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重大突破和超越,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使高中语文呈现了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必修的基础上通过多样的选择来提高应用、审美和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但在实际教学中,随着课改的深入也伴生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仅就教师而言,由于对选修课定位不准,认识上过于理想化或过于现实,在教学中仍存在着思想或行为上的种种误区。有的教师不顾文本的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教学方式上仅按必修课进行处理,教学缺少针对性和灵活性,教学显得凌乱和随意;有的教师认为选修课类似于第二课堂,教学没有明确的课程目标,缺少对文本的深入钻研,缺少适应选修课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只追求表面的热闹,蜻蜓点水,华而不实,开发力度不够,有效度不高。这些问题不仅降低了语文选修课的培养目标,而且也违背了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严重影响了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发展。因此,针对教学上的种种误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权当美芹之献,以期对我们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有所启示和帮助。
一、树立全新的课程理念,明确课程目标,准确定位
课程目标是教学行动的纲领,是教学有效性的可靠保证,选修课的开设,对我们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作为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开设选修课的意义,正确定位选修课,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课堂教学,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只有这样,才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课堂。
二、课堂教学体现丰富多彩、多元开放的特征,提倡自主和个性化
选修课程包括“诗歌与散文”、“语言文字应用”、“小说和戏剧”、“新闻和传记”和“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每个系列都有其各自的特点,都呈现出了不同的性质。教学内容的丰富,决定了教学形式的灵活,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处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突破传统的课堂结构方式、行为方式和组织方式,建立与选修课程相适应的生动活泼、多元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
个性化是选修课的重要特点,新课程为选修设计的五个模块,其本身就各具特色,这也正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教学中努力将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引入课堂,淡化讲解和传授,重视引导和感悟,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激励学生自主学习,领会方法,交流体验,合作探究,开展丰富、灵活多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理解和尊重学生个体体验和个性差异,使学生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和平等对话。在师生与文本的多重对话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课堂教学实施有效地拓展和延伸,科学开发课程资源
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和扩展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发选修教学的课程资源,遵循开发的适用性、适度性、适配性原则,根据课程特点,作出整合式开发、弥补式开发、应对式开发等,以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汇、彼此渗透中开阔视野,提高效率。同时,树立“大语文”的教学理念,将选修课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大凡图书、报刊、影视、网络、演讲会、辩论会、图书馆、自然风光、风俗民情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教学资源,只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语文教学才会获得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的空间才会无限延伸并变得清新明丽。
四、不断反思,形成富有个性的教育
在选修课的教学中,应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作为我们教学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情感体验和价值观作为我们教学研究的重点。在课后理性、客观地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每个环节,公正、恰当地作出自我评价。只有这样,教学的灵感和睿智的思想才会降临,才会形成富有个性魅力的教学风格。
编辑:刘於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