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梳理体认中传承在选择融合中创新

来源 :世界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ysses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7年始,我们承接了教育部基金项目“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的个案研究课题之——清华百年文化研究,在2011年4月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前夕出版了研究成果《世纪清华人文日新——清华大学文化研究》。此项研究在梳理清华大学百年文化脉络的基础上,分别对清华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学术文化、制度文化和校园生态文化作了论述,并对新百年清华文化发展的切入点进行了初步探讨。其目的是希望清华人在面对新百年之际,更加清醒全面地认识清华百年文化的历史、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未来走向,以提高在新形势下文化选择的自觉性,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和发展大学文化的理性思考,并对中国大学文化研究与建设有所助益。
  一、课题编研的指导思想
  在课题编研中,课题组遵循“以文化为主线,以史实为基础”的指导思想,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反映大学的本质及规律;在系统搜集史料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探索和价值判断。该项课题不是歌功颂德,而是实事求是的理性思考和论述;不回避矛盾,而是要反映在>中突、矛盾中的选择和突破;努力将清华百年文化研究与文化传承创新结合起来,努力体现文化自觉意识和面向未来的思考。
  二、课题成果的基本架构和主要内容
  课题组认为,清华大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缩影,其文化内涵既带有鲜明的个性,又具有普遍性。本课题力求尽可能全面地论述清华文化各个组成部分,现将课题成果的基本架构和主要内容简述于下。
  1.清华办学理念的继承与演变
  清华从一诞生便带有民族耻辱的深刻印记,雪耻图强成为清华重要的文化基因和清华人前行的巨大动力。同时,留美预备学校的背景也使得清华有机会更早更多地接受西方现代大学的影响。从清华学堂“以培植全材,增进国力为宗旨”,“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方针”,继而效法西方建设完全的大学以“造就中国领袖人才”,到1928年正式命名为“国立清华大学”,立足自身培养高层次人才,力求“中国的学术在国际间也有独立自由平等的地位”,一直到梅贻琦掌校时倡导“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并对中国古代“大学之道”作出新的诠释,老清华人为西方近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中国化作出了宝贵的探索。期间清华国学院所创立的“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学术范式,引领了一个时期的学术潮流,对清华以至中国的学术道路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新清华时期,在蒋南翔校长的带领下,依据著名的“三阶段,两点论”的哲理,在努力继承清华优秀办学传统和学习苏联有益办学经验的同时,进行了社会主义办学道路艰苦卓越的探索,在确立“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在创造性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努力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教学与科研生产、加强党的领导和民主治校的关系以及创办新兴专业、实施政治辅导员制度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和成功实践对清华大学和中国高等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新时期,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清华大学进一步开阔了国际视野,在弘扬优秀办学传统、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重在提高,在提高中发展”,“一个根本,两个中心,三项职能”(即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将学校建成国家重要的教育中心和科研中心,实施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项职能)的办学理念,确立了“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教育理念和“顶天立地树人”的科研和服务方略,为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作出了持续的努力,为探索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清华精神的积淀与提炼
  历经沧桑积淀而成的清华精神,成为影响清华人成长和学校凝聚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源泉。我们将其凝练为:明耻图强的爱国奉献精神;严谨务实的科学求真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会通精神;人文日新的进取求新精神。这种精神在一系列的文化符号中得到了体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人文日新”的校箴;“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等。这是清华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我们着重对“人文日新”的校箴作了论述和推介。
  3.清华学术文化的特质
  学术是学人的精神家园,是联系学子的精神纽带。清华学人的学术精神赋予了清华独特的气质,同时也为中国大学的学术文化留下了宝贵财富。我们着重从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追随真理,直道而行;以身许国,淡泊明志;盎然情趣,中和位育;追求卓越,引领学术;顶天立地,为国为民:国际视野,中西融会。另外,我们还论述了集中体现大学精神的名师风范与学派传承以及不同的学科文化与院系文化的特质,包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历史文化特色以及清华美术学院艺术与科学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4.清华制度文化的特质与演变
  清华一直具有重视制度文化建设的传统,在独特的内外环境中形成了一套适应社会需求、符合学校特点、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制度体系。老清华颇具特色的“校务会议、教授会、评议会”体制,是重视学术权利、实施民主管理的有效探索,在国难时艰中经受住严峻的考验,焕发出生机活力。在新清华,新时期逐步完善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原则以及一整套的教代会、教育工作讨论会、科研讨论会以及政治辅导员等制度,成为推进学校科学决策、有效管理、和谐发展的法宝,也是育人的重要保障。
  5、清华的人文生态与学生文化
  百年清华形成了绚丽多姿、意蕴深刻的物质文化与环境文化。由30O年前的清代皇家园林、上世纪20-30年代的仿欧美建筑群、50-60年代的苏式主楼、大批现代建筑以及遍布校园的亭榭楼阁、大师故居、艺术雕塑、文化金石,成为“永不闭幕的传统展”,反映了清华特有的历史风貌,体现了中西合璧、古今辉映的文化特色。
  清华具有重视体育与美育的传统。在清华校园生活中,有着深深的体育情结和对艺术的钟爱与追求,构成了清华校园活跃多彩的文化氛围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而众多的学生社团不仅满足了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而且在提升学生素质、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6.清华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展望
  今天,清华正在迎来新的百年。在世界性多元文化的交流激荡中,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清华尚存在不能适应新形势的新问题,清华人需要不断提升文化自觉,在清醒的继承与借鉴中,通过综合与融合实现清华的文化创新。要努力体现文化传统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i要努力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要正确处理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通”与“专”的关系:在教育思想上要努力实现对“工具化”的突破;要注重制度文化建设,强化制度创新;要努力确立“兼和”、“会通”、“日新”的哲学观和建设性的批判思维等。
  三、一点思考
  中国大学百年所积淀的文化成果,无论是经验或是教训,都是后人继续前进的财富,应当进行实事求是的总结。这种总结只要是科学的,就会帮助我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获得继续前行的动力。
  在对清华文化的梳理研究中,课题组成员对清华宝贵的传统进一步得以体认,受到深深的激励和教育。在清华百年校庆期间,我们将研究成果的要点在校内进行了传播,引起积极的反响。一位老教授在听了编者依据课题成果的要点所作的关于清华发展与文化的报告后,发表了题为《一个令人振奋和引人思索的好报告》的文章,认为自己过去虽在清华学习工作达62年之久,但是对学校仍缺乏系统的认识,听过报告后,对学校的成就与贡献感到非常振奋,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同时,也看到了目前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促使我们既要坚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认真进行反思。
  以往学校有史料汇编,常常有史乏论;校外有论,往往是在对学校缺乏全面了解、甚至带有偏见的背景下所为,所关注的、所褒扬的常常只是旧大学,很难给予人们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的启迪。潘懋元先生在对本成果的书评中指出:近年来,对当今中国大学的批判喧嚣尘上。当然,建设性的批判是非常有益,亦是我们需要的。但是,形成一种吹捧“解放前的大学完美无缺”、认为“解放后的大学一塌糊涂”、当今“中国没有一所真正的大学”等思潮,则是不客观、非理性的情绪表达。本书兼顾近代和解放后以至“文革”后的历史现状,体现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特,或人有我先”的鲜明特色。尤其是解放后,能写出“人有我先”非常重要,发挥了一种文化引领作用。
  我们感谢潘先生给予的肯定,感谢给予我们指导和帮助的朋友们。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不仅要尽可能地在再版时加以改进,还应该进一步为推进大学文化研究和建设,将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大学要完成文化传承创新和文化育人的任务的精神落实到实处,作出持续实际的努力。
  (作者简介:胡显章,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
  编辑:覃云云
其他文献
美苏是两种意识形态、两种制度之间的竞争,而美俄是一种相似制度下的大国问的博弈,竞争的起点已是不同,何谈重蹈前苏联覆辙?事实上,俄当前试图以实力突破长期以来俄美关系中“不对称,不平等”的定式,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能以“主角”融入西方体系。    美国国防部2月25日发表声明说,美国海军20日击落失控间谍卫星的任务相当成功,降低了卫星剧毒燃料给人类造成伤害的风险。由于五角大楼2月14日即公布了3枚海基战
按照教育部要求,进入8月份后各大部属高校陆续公布了2014年度决算情况。根据公布情况制作的各种 “大学富豪榜”引发了热议。从年度收入总额来看,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分别以123.6亿元、109.1亿元和85.8亿元盘踞排行榜前三位。  然而,总额并不能反映内里的收支结构,也无法体现学校师生规模差异所带来的不同。究竟哪些高校是“真土豪”?高校又将钱花在了哪些地方?高校整体的财政状况究竟如何? 
大源村一体化物流产业  在广州市白云区,有一个颇为神奇的村子。它是电商年销售额超600亿元的著名“淘宝村”,也是广州最大的城中村。没错,这里就是广州白云区太和镇东南部的大源村。  2018年以来,大源村发生了一场社会治理的大变革。从生活环境到民生设施,从道路交通到社会治安,生活在大源村的人们发现,看得见的改变,随处可见。更重要的是,这场高效务实的社会治理,还为大源村的支柱产业之一—电商行业带来了全
机器人不再是未来之物;它们已然存在于我们身边。在19世纪时就有许多人担心新的机械和工业创新会“取代”工人,而同样的担忧也存在于今时今日。  我们可以试想出一种机器人执行的劳动与人类执行的劳动相搭配的国民经济模型。基本经济学表明,如果机器人和人工的总劳动力相对于初始资本有所增加,就会导致工资下降而利润增长。  如果叠加的机器人是由重新设计的资本品来创建,则上一段中所出现的结论将被放大。这将产生相同的
网贷“爆雷”事件,和夏天的蚊子一样越来越多。不断拍死的蚊子,已分不清流的是谁的血。  一般情况下,人们会把这种网贷倒闭、“跑路”现象统称为“P2P爆雷”。原本P2P是民间小额贷款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是一个带有金融普惠理想的充满希望的模式,如今已被相当程度上污名化。  “爆雷”的网贷企业,从其事发逻辑上看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设立初衷即为行骗,倒闭“跑路”是迟早的事,另一种是由于自融、自有资金池、虚构夸
如果考虑到邓小平“韬光养晦”、“不当头”的遗训,那么我们可以说,“推动重大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的妥善解决这一外交新政策,将使我国的国际战略变得更为积极、更加主动。这是一个新的方向。  200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论及我国的外交政策时提到:“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推动重大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的妥善解决。”这个报告还说,在过去5年中,中国妥善应对国际上各种新挑战,积极负责
首要位置!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興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养本土人才
感动别人是享受自己,享受自己心灵中最好的一部分。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爱的最大境界是爱天下。我们今天为之努力的,都是为了明天的回忆。  ——冯骥才《灵性》  中国文化是中国之魂,城市文化是城市之魂。在中国传统文化也在饱受沙尘暴似的“快餐文化”的侵袭时,他犀利地点出了两种文化遗产保护的“误读现象”,并正在为“抢救工程”与时间赛跑。冯骥才,这位中国当代作家和画家,更是中国新近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民
短视频走到下半场,抖音和快手逐渐安静,Vlog蠢蠢欲动。  “为什么突然之间所有人都在拍Vlog?”短视频网红“papi酱”在刚刚过去的4月如此吐槽,代表着旧形式的困惑与危机感。  越来越多的媒体和普通人,像往常一样举起了相机,却把镜头对准了自己的脸,和日常工作、生活,拍起了Vlog。  Vlog是视频博客Video blog的简称,也被人叫作“视频日记”,常常是拍摄者手持相机或者手机,像跟朋友通
印度洋岛国斯里兰卡,因地形酷似一滴泪珠,而被形象地称为南亚次大陆滴入印度洋的“眼泪”。在4月21日之前,这更多只是一个单纯的形象比喻。但那一天之后,“眼泪”被赋予了本意—恐怖分子在首都科伦坡等多地制造的连环爆炸,导致253人死亡、超过500人受伤。以国际恐怖主义视角来看,这是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以来,一次性死亡人数最多的恐怖袭击。  那一天是西方的重要节日复活节,恐怖分子选择袭击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