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中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心理,做好分析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工作,对于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激发兴趣,培养感情,帮助学生克服情感障碍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防止学生对所获得的知识采取冷漠态度,认为知识的内容似乎与他无关,这是缺乏必要的情感教育的表现。”物理学科是初中新开设课程,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这一特点,通过认真观察,了解自然,解释自然,建立情感。作为教师,要注意抓住方法,巧设问题,唤起学生,激发兴趣。新课的引入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归纳为下列几种:(1)以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例子引入新知。如讲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师以“用脚踢球,球被脚踢飞,同时脚感到疼痛”等等,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导入新知。(2)从实验演示引入新知。如教学“电流的磁效应”一节,教师演示:给一根直导线通以电流,发现直导线周围原来指示南北的小磁针发生转动,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便于引入新课。(3)以质疑问难、提问等方式引入新知。比如,在教学“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内容时,提问学生“我们为什么能从不同角度看到黑板上写的同一个字?”“黑板如果做得十分光滑可以吗?”,教师同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块大平面镜,让学生观察。通过观察和对提问的思考,引入新知的教学 ,学生因此会引起高涨的情趣而被带入知识的宝宫。还有以复习旧知引入新知、以自学阅读引入新知等等多种模式。这样,在激情之下,把学生紧紧吸引在教师教学的氛围之中,紧跟着教师的启发模式,步步深入,逐渐明确。为防止学生对所得知识采取冷漠态度,再进一步设计巩固本节教学目标的检测题,使之应用于实际。教师在充分做好主导作用的同时,更不要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坚决杜绝不顾学生情绪,教师一人包揽全课的“满堂灌”的古板的教学模式。因为它易于使学生产生对物理学科的厌烦感和冷漠态度。在应用各种模式引入新知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需要,不完全决定于事物本身的特性,还取决于它和主体过去的联系。因为完全陈旧的东西使人厌烦,完全陌生的东西让人迷惑不解,只有适度新颖性的东西,才能引人注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一般地说,教学方法有下列几种:观察分析法、对比法、谈话启迪法、自学法、训练法、讨论法、实验法等等。如教学:“摩擦起电”一节时,采用观察分析法;教学采用观察分析法;教学“机械能守恒”一节时,采用谈话启迪法;教学“温度计”一节时采用自学法;教学“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一节时,采用对比法;教学“惯性的应用”一节时采用训练法等等。这样既使帮助学生排除了对物理学的冷漠情感,又明确了他们与物理知识有着密切联系的正确认识,从而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寓教于乐,效果甚佳。
二、帮助学生形成解决物理问题的正确思维,克服“无从做起”的心理障碍
物理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有适应其规律特点的思维形式。它不等同于其它学科。一般地说,解决物理问题的宏观思维方法是:首先确立研究对象,然后分析物理现象的物理过程,在判断这个物理过程中牵涉到的有关概念和规律。纵观学生在学习“惯性的应用分析”、“杠杠平衡条件的应用”、“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等知识时出现的思维困难,不外乎(1)物理过程把握不住;(2)研究对象难以确定;(3)受力分析不明确;(4)物理概念和规律不能灵活地运用等几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时,不能只停滞在文字表面上,而要深刻理解它的内涵,克服学生思维简单的心态。另一方面,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法。教师可以用典型例题的分析或错例纠正。指导学生利用掌握的正确概念、规律解题。但绝不能以为举一类题就一劳永逸,一定要坚持跟踪训练,反复训练,强化刺激,才能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三、树立自信心,摈弃自卑感,注意差生转化
初中学生意志薄弱,易于冲动,但更易于沉沦。因而在教学中经常可以遇到一些情绪时而高涨,时而低落,学习时而进步、时而退步。总是表现出对学好物理信心不足,出现优差分化。有一位学生曾说:“我看到题目文字一多,图较复杂,心就烦,脑就涨,认为这么难的题,我是做不出来的。”教育心理学认为“在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而从成功的经验出发,他们又会表现出预期在随后的学习中获得进一步满足的愿望。”而对这种情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使学生能不断获得成功的经验。因此,教师要时刻检查自己的教学内容、例题和测验是否超越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的艺术在于尽可能地组织好教材、选择适度的作业和试题,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力求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获得满足的愿望,树立起自信自强的信念,获得学习的进步。教学中常遇到一些学生,学习很努力,也花了不少的时间学习,但测试成绩总是不理想,天长日久,就会滋长消极情绪,甚至失去信心,转化为差生。对于这些学生,教师除了在学习方法上需给予具体指导外,还应在性格气质上加大鼓励,当好“拉拉队员”。最好的办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以科学家的崇高气质为榜样,讲述物理学发展的历史,物理学家们毕生顽强不懈的努力,使学生得到意志的磨砺,逐渐坚定学生的自信自强的学习信心,使之转差为优。
以上几点是我通过近三十年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几种心理障碍的分析。我认为“作为教师,如果能及时地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认真地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帮助学生调节心理因素,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将会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胡寨中学)
一、激发兴趣,培养感情,帮助学生克服情感障碍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防止学生对所获得的知识采取冷漠态度,认为知识的内容似乎与他无关,这是缺乏必要的情感教育的表现。”物理学科是初中新开设课程,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这一特点,通过认真观察,了解自然,解释自然,建立情感。作为教师,要注意抓住方法,巧设问题,唤起学生,激发兴趣。新课的引入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归纳为下列几种:(1)以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例子引入新知。如讲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师以“用脚踢球,球被脚踢飞,同时脚感到疼痛”等等,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导入新知。(2)从实验演示引入新知。如教学“电流的磁效应”一节,教师演示:给一根直导线通以电流,发现直导线周围原来指示南北的小磁针发生转动,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便于引入新课。(3)以质疑问难、提问等方式引入新知。比如,在教学“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内容时,提问学生“我们为什么能从不同角度看到黑板上写的同一个字?”“黑板如果做得十分光滑可以吗?”,教师同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块大平面镜,让学生观察。通过观察和对提问的思考,引入新知的教学 ,学生因此会引起高涨的情趣而被带入知识的宝宫。还有以复习旧知引入新知、以自学阅读引入新知等等多种模式。这样,在激情之下,把学生紧紧吸引在教师教学的氛围之中,紧跟着教师的启发模式,步步深入,逐渐明确。为防止学生对所得知识采取冷漠态度,再进一步设计巩固本节教学目标的检测题,使之应用于实际。教师在充分做好主导作用的同时,更不要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坚决杜绝不顾学生情绪,教师一人包揽全课的“满堂灌”的古板的教学模式。因为它易于使学生产生对物理学科的厌烦感和冷漠态度。在应用各种模式引入新知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需要,不完全决定于事物本身的特性,还取决于它和主体过去的联系。因为完全陈旧的东西使人厌烦,完全陌生的东西让人迷惑不解,只有适度新颖性的东西,才能引人注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一般地说,教学方法有下列几种:观察分析法、对比法、谈话启迪法、自学法、训练法、讨论法、实验法等等。如教学:“摩擦起电”一节时,采用观察分析法;教学采用观察分析法;教学“机械能守恒”一节时,采用谈话启迪法;教学“温度计”一节时采用自学法;教学“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一节时,采用对比法;教学“惯性的应用”一节时采用训练法等等。这样既使帮助学生排除了对物理学的冷漠情感,又明确了他们与物理知识有着密切联系的正确认识,从而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寓教于乐,效果甚佳。
二、帮助学生形成解决物理问题的正确思维,克服“无从做起”的心理障碍
物理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有适应其规律特点的思维形式。它不等同于其它学科。一般地说,解决物理问题的宏观思维方法是:首先确立研究对象,然后分析物理现象的物理过程,在判断这个物理过程中牵涉到的有关概念和规律。纵观学生在学习“惯性的应用分析”、“杠杠平衡条件的应用”、“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等知识时出现的思维困难,不外乎(1)物理过程把握不住;(2)研究对象难以确定;(3)受力分析不明确;(4)物理概念和规律不能灵活地运用等几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时,不能只停滞在文字表面上,而要深刻理解它的内涵,克服学生思维简单的心态。另一方面,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法。教师可以用典型例题的分析或错例纠正。指导学生利用掌握的正确概念、规律解题。但绝不能以为举一类题就一劳永逸,一定要坚持跟踪训练,反复训练,强化刺激,才能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三、树立自信心,摈弃自卑感,注意差生转化
初中学生意志薄弱,易于冲动,但更易于沉沦。因而在教学中经常可以遇到一些情绪时而高涨,时而低落,学习时而进步、时而退步。总是表现出对学好物理信心不足,出现优差分化。有一位学生曾说:“我看到题目文字一多,图较复杂,心就烦,脑就涨,认为这么难的题,我是做不出来的。”教育心理学认为“在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而从成功的经验出发,他们又会表现出预期在随后的学习中获得进一步满足的愿望。”而对这种情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使学生能不断获得成功的经验。因此,教师要时刻检查自己的教学内容、例题和测验是否超越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的艺术在于尽可能地组织好教材、选择适度的作业和试题,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力求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获得满足的愿望,树立起自信自强的信念,获得学习的进步。教学中常遇到一些学生,学习很努力,也花了不少的时间学习,但测试成绩总是不理想,天长日久,就会滋长消极情绪,甚至失去信心,转化为差生。对于这些学生,教师除了在学习方法上需给予具体指导外,还应在性格气质上加大鼓励,当好“拉拉队员”。最好的办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以科学家的崇高气质为榜样,讲述物理学发展的历史,物理学家们毕生顽强不懈的努力,使学生得到意志的磨砺,逐渐坚定学生的自信自强的学习信心,使之转差为优。
以上几点是我通过近三十年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几种心理障碍的分析。我认为“作为教师,如果能及时地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认真地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帮助学生调节心理因素,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将会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胡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