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对话中的深入阅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cui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本质上是人文的,是情感的。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人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学生们学习语文,是培养表达、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是在培养人文精神、对爱与美的感知能力。
  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活动,即精神上、心灵上的对话、沟通。《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也指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该度”。所以,情感是学语文的灵魂,如果不去品味文学作品中的情感,领悟文学作品的意蕴、意味,那么学语文也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
  然而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是枯燥的分析、模式化的练习、技巧的灌输充斥课堂,如此抽空了情感,学生心生厌倦,老师自觉乏味,课堂了无生趣。那么,怎样抓住情感深入阅读呢?
  试以《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为例,做些浅析。
  一、体味情感
  为什么梁实秋能对一次演讲中的梁启超描写得如此精彩生动?除了梁实秋高超的写作技巧之外,根本还在于一个“情”字。只有投入深情,才有至文。文中有两种情感。
  (一)梁启超演讲所带的爱国激情
  这来自文中的一句“先生尝自谓……,其实先生在演讲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这里的“情感”,自然包含梁启超对事业、对学问火一般的热情,还有他激荡胸中的爱国之情。
  梁启超演讲时所带的情感集中体现在三处引文。这三处引文是本文的宝藏,需带领学生深入探究,才能让学生明白梁启超的演讲为什么能动人心魄。可以设问:梁启超将《箜篌引》四句十六字竟活画出一出悲剧?讲到《桃花扇》“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为什么会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不能自已?讲杜氏“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为什么又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这三处老师不讲明原委学生是不会明白的。)如果深入挖掘古文的来源及梁启超的生活经历,学生就会恍然大悟:这是触景生情,心有戚戚啊!
  抓住梁启超演讲时的情感及其对作者的情感熏陶切入教学,能拨动学生敏感纯洁的心弦,使学生在情动于衷时获得愉悦的审美情趣,就不会觉得课堂枯燥无味了。
  (二)梁实秋对老师的敬仰深情
  梁实秋的散文追求精粹,所以他惜墨如金。《梁实秋散文》全集312篇散文,绝无重复之处。但是也有个例外——他在3篇文章中3次写到了同一个人的同一件事,这个人是梁启超,这件事就是1922年3月梁启超到清华学校所做的学术演讲,演讲的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在3篇文章中,作者以其高雅的笔调,深刻地描写了梁启超的音容风采与演讲的吸引力感染力,直至暮年,梁实秋还时时忆起当年的情景。
  可见,老师的学问、风采、魅力是怎样让学生折服!而学生对老师又是怎样的一片景仰、敬佩之情呢?这种情感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溢于言表。可让学生细读文章,或独立思考或合作讨论找出相关的语言句子,进行品析鉴赏,想想这些语言刻画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气质与修养,又是如何表现的?
  作者对梁启超的赞颂景仰之情具体表现在用词的精炼生动;观察描写的细腻;衬托对比的运用;直抒胸臆的热情表达。
  这样,由感性的引导到理性的分析归纳就水到渠成,没有强行灌输之嫌,学生也能欣然接受所学内容。
  二、美读情感
  充分感受品味情感并获得一定情趣体验后,还需静下心来进行有感情的美读,《诗大序》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谈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作者抒发心声,情不自禁地要吟诵、要歌唱、要手舞足蹈;而读者在真正领会到作者思想感情后,要再现作者的全部思想感情,也只有通过朗读。美读使学生对所接触到的内容进一步融会贯通,使审美熏陶在朗读中得到升华,学生才能感悟深刻,回味不尽。朗读时要反复揣摩词句的意味,联想和想象人物的音容风度,揣度人物的心理情感,然后用较恰当的语调、节奏、和情感等表达出来,真正做到心领神会,将文中情感融化为我之情感,将文中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有助于良好语感的形成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如第三段对梁启超的外貌描写要读得稍快而稳重,语气要有强烈的崇敬意味。引文《箜篌引》部分要读出无奈伤感的味道,后文“活画出”“顿时忆起”应重读,感受作者心底流露出的深沉热情。“有时候,他背到到酣畅处……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这句要读得轻快,感悟梁启超的投入与率真。“他真是手之舞之……张口大笑了。”读这段,语调或急促感慨或深沉舒缓或痛快淋漓,情绪随人物的欢喜而欢喜,悲伤而悲伤。
  带着情感去朗读情感美文,學生的情绪调动了,就有了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和热情,是否能化解课堂的枯燥空洞呢?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在体味、朗读情感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背诵积累其中的精妙词句与表情达意的方法并在练笔写作中恰当运用,就完成了学习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当然,在以情动人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找到文本情感与学生情感的结合点,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才能让学生进入物我为一的情境中。如果生拉硬扯,牵强附会,只会适得其反。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带着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品咂文本的情感,学生与文本,老师与学生充分交流对话,应是还原语文本质的根本方法,没有感情对话的语文课堂味同嚼蜡,培养不出具有人文修养的学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写人记事的优秀篇章,梁实秋对一次演讲中的梁启超做了精彩生动的描写,为学生写作很好的借鉴。以前教学只是肢解分析,归纳些写人记事的一般方法,无疑是把美味嚼成了鸡肋,暴殄天物了,当戒之!
其他文献
俗话说: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在校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关怀中,我和我的58个孩子已走过了两个春秋,每当我们坐下来闲聊,说的最多的是那些属于我们的胜利,那些我们都曾尽力拼搏的精彩。我们在紧张而辛苦的活动之后,分享着成功的快乐、失败的痛楚、心与心的交融、患难与共的真情,才有了今日我们这群享受着幸福和快乐的一家人。总觉得自己年轻还不够成熟,但也有几分运气的眷顾,有些活动凭借同学们一定的天赋得以借势
期刊
自2001年颁布《新课程标准》至今已有十余载,新课改和传统教育一直焦灼纠缠着。记得几年前,还是在传统教育下,学校教师安于现状,工作倦怠,理念落后,教法陈旧,灌输教学,题海战术,只见教师累的弯腰驼背、两鬓斑白;学生压得瘦小无力,目无光彩;教师不幸福,学生不快乐。如果不主动转变观念,改变方法,将会离现代教育越来越远,这就是达尔文进化论中说的:“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所以面对新课改,我积极出击,学习
期刊
高考阅卷工作量大,非常辛苦。作为一名高中教师,高考阅卷经历是教师人生经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教学实践极富指导意义。具有高考阅卷的经历,会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必然为自己的教师人生添上浓浓的一笔。现将高考阅卷经历简要介绍,并展示自己经历高考阅卷后的思考,以期引起大家的思考,共励共勉。  一、分析试卷,讨论评判标准  认真研究试卷的内容是大有讲究的。其一,了解考试标准是一个提升智慧的过程。其二,
期刊
一、如何定义青少年摄影教育,我们在学习  在全国青少年摄影教育研讨会上是这样给青少年摄影定义的:青少年摄影教育是以教育学理论为基础搭建的,以摄影为载体的实现教育目标的新型教育方式。狭义的青少年摄影教育是指以摄影基础知识普及为手段的面向青少年的教育方式;广义的青少年摄影教育是在青少年中进行的,以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根本发展目的,以摄影知识和技能、摄影实践活动为基础教育内容,以融合摄影理
期刊
2012年10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目标和内容。它明确了各领域、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及内容,具有更强的指引性,给我们幼儿教师指明了方向。  《纲要》中的科学领域里提到要“从生活、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而《指南》里则更是将细化了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及内容,明确提出“初步感知生活
期刊
一、信息技术为新型学习方式创设学习情境  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料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式学习,也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且,在信息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环境下,学生获取知识,包括知识重点的展开、难点的化解以及知识的巩固与运用,都需要亲自动手操作。因此,鼓励学生网上学习,让他们在Internet这样的
期刊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西门外四机中学蒋静芳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充分说明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在语文教学中探索“以读促写”,在阅读的基础上提升写作的技巧与水平,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小学写作现状分析  1.内容单薄,立意不高  在小学阶段,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少,接触社会少,不少学生面对一项写作主题时,除了根据自己那点有限的生活常识或阅读体验“就事论事”之外,
期刊
未来社会是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文明人,是一个国家进步与发展的标志。良好的卫生习惯作为文明人的素质之一,如何养成尤为重要。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致关重要的。具有良好交际行为特征的孩子,其德商与情商都很高。中国有句古训:“先入为主”。所以,对幼儿期的孩子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便是重中之重,是幼儿园课程内容之一,通过上学期在大班进行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幼儿期
期刊
环保纪念日是唤起人们热爱人类、尊重环境意识的重要时机。我们选择各种节日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既能丰富幼儿的知识,又能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美好向往的情感,因此它是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的最佳时机。活动中,我们创设了与这些节日相关的主题环境,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让幼儿直接体验、感受、节日环境所特有的情境性、实践性、娱乐性。使幼儿在自然宽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实践活动,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  一、
期刊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更多地关注学生发展,课程功能由更多地关注知识技能,转变为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功能的转变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评价策略与方法,表现性评价有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发展状况,有助于评价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