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解精辟 怀古情深

来源 :语文世界(高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棗——杜牧《赤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棗——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赤壁,山名。共有五处,皆在湖北省境内。其中有两处最为著名,一处是今蒲圻县赤壁乡,相传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孙权与刘备联军用火攻大败曹操军队于此;另一处是在黄冈县城西北,亦名赤鼻矶,因唐杜牧与宋苏轼先后在此写下《赤壁》与《念奴娇·赤壁怀古》而闻名。
  这两首诗词虽出自不同时代不同作者,但仔细揣摩,不难发现其在选材立意上的共同之处——寄托了他们怀古的幽情,抒发了自己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独到见解。两人都是才华横溢、志向远大,却仕途坎坷的文人,他们都为自己空有抱负得不到重用而烦恼。杜牧生性倜傥慷慨,喜议论,好谈兵,而不为时所用,在任黄州刺史时曾登广武山,观黄州赤壁,以《赤壁》诗讥讽周瑜侥幸而成大功,并暗含阮籍当年登此山时发出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见《晋书·阮籍传》)之慨叹。而苏轼则因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累被贬黜,仕途失意,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被贬黄州,游览黄州赤壁,虽心知其非三国古战场,但想到三国周郎年纪轻轻就立下赫赫战功,而自己华发早生,却功业无成,不免有感而发,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感慨。共同的遭遇,使他们对同一个历史人物和事件产生了共同的兴趣,并在这一历史人物及其事件上悟出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挖掘出历史给后人的启迪作用。杜诗言“周郎亦侥幸成功,设当日东风不竞,则二乔丽质,将归铜雀台中,在宫女分香之列,安得女儿江山,流传名迹乎?”(见俞陛云《诗境浅说》),一吐其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抑郁不平之气。而苏轼诗,则神游故国,仰慕英雄,感叹人生如梦,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愤懑之情。
  如上所述,杜牧、苏轼因共同的人生遭遇又先后在赤壁为官,对同一历史事件产生了共同的兴趣,但两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历史事件的感悟自然不同。杜牧认为周瑜侥幸取胜,出言讥讽;苏轼对周瑜满怀仰慕,行文奔放。
  杜牧一反常人所见,别出心裁,从反面设想要是当时没有东风帮助周瑜,孙刘联军败了,那么东吴二乔将被曹操锁进铜雀台,历史将会是另一回事了。短短四句诗,把赤壁之战时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起的作用,曲折而形象地表现出来了,见解精辟,发人深省。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对历史事件的评述中,含蓄地抒发了自己的胸怀,睥睨古今,英气夺人。周瑜不过侥幸而得东风之助,自己空有旷世之才,却不得重用。从艺术表现角度看,这首咏史诗从小处落墨,小中见大,匠心独运,从沉埋在沙中的一把折戟入手,引发出思古之幽情,巧妙地将诗意引向著名的赤壁之战,引向这一重大战役的主要人物。后两句设想孙刘联军战败,则用二乔被捉的小事表达,因为二乔,非但是东吴有名的美女,更重要的是她们分别是东吴政绩显赫的孙策与周瑜的妻子。铜雀台是曹操于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建于邺城,曹操晚年携姬妾歌伎住于其间,二乔锁铜雀,孙刘联军失败,不言自明。这样以小见大,贴切而含蓄。也正因为这首诗不同一般的构思,历代对其褒贬不一,评论颇多,宋许凯《彦周诗话》云:“杜牧之作《赤壁》诗……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死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对此清人何文焕批驳说:“诗人之词微以婉,不同论言直遂也。牧之之意,正谓幸而成功,几乎家国不保。彦周未免错会”(《历代诗话考索》)。
  苏诗在构思上则将写景、怀古与抒情融为一体,大开大合,纵横古今,意境宏阔,气势不凡:长江滚滚向东奔流,陡峭错落的山崖直穿天空,汹涌的浪涛拍打着江岸,卷起了千万堆雪白的浪花。作者的思绪也随着这奔腾的浪涛驰向历史的长河,想起当年的赤壁之战,想到赤壁之战的英雄周瑜,联系自己的处境不禁感慨良多,这些内容,亦如滚滚长江汩汩滔滔,喷涌而出,内涵丰富,无论是写景还是咏史,都能抓住特征,略加点染,便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如闻其声,如入其境。最值得称道的是起笔几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气势恢宏,引人遐思,笼盖全篇,作者把所怀念的历史人物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下,赞美之情不言自喻。在奔腾的大江、雄伟的赤壁衬托下,赤壁之战的英雄周瑜登场了,诗人选择英雄的气质、风度、才干等简笔勾勒,塑造了一个青年儒将的生动形象。然而,诗人的笔墨却不止于此,他神游故国,想到自己空有一身抱负,一生几上几下,屡遭贬谪、流放的严酷现实,怎不慨叹“人生如梦”!通观全诗,无论写景,还是咏史,实质都是为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慨服务的。相比之下,苏轼的诗远比杜牧来得直率,来得豪放。难怪古人称苏轼的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了。
其他文献
从汉代开始,中国人就有了重阳登高的习惯,饮菊花酒,遍插茱萸,最初是为了消灾免祸。后来的文人因为种种原因都做天涯羁旅,而他们又最爱维护传统,“独在异乡为异客”,重阳登高时难免思念故土和亲人,渐渐地演变成了后来的重阳登高怀远。  前几日读《夜航船》,有“三万卷书”的典故:吴莱好游,尝东出齐鲁,北抵燕赵,每遇胜迹名山,必盘桓许久。尝语人曰:“胸中无三万卷书,眼中无天下奇山水,未必能文章;纵能,亦儿女语耳
期刊
词语的运用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而这一部分的难点就是同义词、近义词、形近词的辨析。同学们也往往常做常错。现将大家容易混淆的几组词区别如下:    [振][震]    “振”的本义是举起,引申为手臂挥动、摇动,例如振臂高呼、振笔疾书。又当奋起、振作讲,例如:精神为之一振。由奋起又引申为开启,例如:振聋发聩,这是一个联合词语,“振”、“发”都是“开启”的意思。  “震”的本义是雷动,因疾雷使人、物惊动,
期刊
“经典”这个名称用得太草率随意,细心的读者最好还是用怀疑的态度来对待所有这样的提法。然而,虽然有了这种警告,我们已列出的一系列用品,即使最不怀好意的批评家也不得不承认,从视觉的冲击或单是寿命方面来说,都是设计难题上的出色回应。    坐得舒适的椅子    当我们需要坐下休息的时候,便出现了椅子。刚开始时是些卵石,然后是树干,但是在远古的某个时候有人巧妙地制作了第一把椅子,或者(更有可能)是凳子。下
期刊
唐代近300年间,以行第(排行之前加姓氏)用作人的称谓,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从而构成了一道奇特的文化风景线。中学语文教材中就不乏这方面的例子,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高适《别董大》。其中“元二”“董大”就是“行第”称谓。  唐代的称谓有时很是繁杂。比如,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这是写给华州刺史张贾的。张氏行第十二,曾任门下省给事中,其时中书、门下二省官员通称“阁老”。汉代称州刺史为使君
期刊
现代文阅读题的解答,在历年的高考中得分不高,许多同学也认为这类文章并非难懂,但却不知如何准确解答,无奈之下,只好照抄原文,这种做法很不符合新考纲“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要求。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能否进行整合成为答题成败的关键。  为什么要对信息进行整合?主要原因是原文的语句不能直接、简练、全面、明晰地回答问题,需要对原文的语言进行转换,使之能较好地解答题问。语言的转换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对信息句进行
期刊
2003年的语文高考题第17题里考了这么一道题目: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
期刊
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绝非一日之功,它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课外阅读可以开拓我们的眼界,陶冶我们的情趣,但我们也必须控制适度,掌握好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编 者)  实践证明,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下面的几个关系,就会收效甚微,达不到所期望的目的。  一、处理好“泛读”与“精读”的关系。同学们普遍喜欢读课外书,尤其是各类杂志
期刊
弹指一挥间,《语文世界》杂志创刊到今年不觉已是十周年了。  《语文世界》从创刊时的一株幼苗发展到如今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三版鼎立的格局,十年历程,她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就是《语文世界》发展壮大的关怀者、见证者。为纪念创刊十周年特别策划的“聚焦十年”专题,记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采访他。  柳斌虽然从国家教委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还是那么的忙碌。听说是《语文世界》要采
期刊
今年,是《语文世界》10岁生日。这10年,是世纪之交的10年,是社会变迁迅猛的10年,是祖国发展最快的10年,也是《语文世界》从小到大,不断进取的10年。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回首这世纪之交的10年,可以肯定地说,《语文世界》没有辜负广大读者、作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厚望,越办越好,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愈来愈大,发行量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广大读者、作者、专家、学者都给予这份刊物极高的评价。在这不寻常的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