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大语文的、高品位的

来源 :语文世界(高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ang281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语文世界》10岁生日。这10年,是世纪之交的10年,是社会变迁迅猛的10年,是祖国发展最快的10年,也是《语文世界》从小到大,不断进取的10年。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回首这世纪之交的10年,可以肯定地说,《语文世界》没有辜负广大读者、作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厚望,越办越好,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愈来愈大,发行量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广大读者、作者、专家、学者都给予这份刊物极高的评价。在这不寻常的10年里,《语文世界》以自己独有的风采在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中留下了一串串厚重的足迹!
  10年来,《语文世界》形成了自己明确的办刊思想,清晰的办刊思路,准确的读者定位,鲜明的办刊风格。这一切都涵盖在三句话,12个字当中。它们是:青少年的,大语文的,高品位的。
  青少年的--《语文世界》从它诞生那一天起就明确提出为青少年服务,为青少年学习语文服务,提高素质,培养能力,传授方法,塑造人格。
  大语文的--学语文不拘泥于课本,不拘泥于课堂,不拘泥于书本,不拘泥于课文本身。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高品位的--即从设计到编排,从思想到内容,从校对到印刷都追求健康高雅,精益求精,有风格,有品位。
  有许多读者曾这样问我,什么是《语文世界》?《语文世界》是什么?《语文世界》和其他同类刊物的区别是什么?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这三句话,12个字就是《语文世界》独特的办刊特色,也是《语文世界》区别于其它刊物的地方。
  这12个字,准确、形象、鲜明!
  这12个字,通俗、好记、易解!
  为了这12个字,《语文世界》探索了10年;
  为了这12个字,《语文世界》付出了10年;
  也为了这12个字,《语文世界》收获了10年。
  这里面浇灌着编辑们的汗水;闪烁着广大读者的智慧;凝聚着作者的人文关怀;体现着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关心支持!特别是《语文世界》的历任总编、社长、编辑部主任,在这不寻常的10年里,为刊物的创办、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面对《语文世界》的下一个10年,报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时代、社会、读者将不断地给我们提出新要求、新课题。我们语文世界人绝不会辜负大家的厚望,时代的重托。尽管在中国的期刊百花园中,《语文世界》还是一朵稚嫩的小花,但我们坚信:《语文世界》一定会成为一枝奇葩!
  我们要让《语文世界》走向世界!
  我们要让《语文世界》走进每一个读者心灵的世界!
  2003年10月22日
  于山西大学"三思斋"
其他文献
有人常问,对于高中生来说,分享诸如下面的外国名人访谈,地道的电影片段,和一些出自英美本土人之手的诗歌、独白,是不是难度太大了?我看不是。身边有不少朋友英文不错,周围的人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这与他们有海外学习生活的经历有关。但是,我了解到的情况却不尽然,英文水平和是否有海外经历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而中学学习英语时打下的坚固基础,和那时先别人一步对英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才是真正使人受益匪浅的。对
期刊
杜甫曾写过十二首《解闷》诗,其中一首是自叙作诗甘苦的:“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熟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杜甫认为写诗、改诗、吟诗可以陶冶性格,因此他不满足于一挥而就仓促草成的作品,而要反复修改,不断锤炼,让诗更臻完美。值得注意的是,杜甫不但重视像谢灵运和谢眺那样的个人天赋--“能事”,而且更强调像阴铿与何逊那样的写作态度--“苦用心”。这虽然是在谈诗歌创作的经验,但是对我们学习语
期刊
从汉代开始,中国人就有了重阳登高的习惯,饮菊花酒,遍插茱萸,最初是为了消灾免祸。后来的文人因为种种原因都做天涯羁旅,而他们又最爱维护传统,“独在异乡为异客”,重阳登高时难免思念故土和亲人,渐渐地演变成了后来的重阳登高怀远。  前几日读《夜航船》,有“三万卷书”的典故:吴莱好游,尝东出齐鲁,北抵燕赵,每遇胜迹名山,必盘桓许久。尝语人曰:“胸中无三万卷书,眼中无天下奇山水,未必能文章;纵能,亦儿女语耳
期刊
词语的运用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而这一部分的难点就是同义词、近义词、形近词的辨析。同学们也往往常做常错。现将大家容易混淆的几组词区别如下:    [振][震]    “振”的本义是举起,引申为手臂挥动、摇动,例如振臂高呼、振笔疾书。又当奋起、振作讲,例如:精神为之一振。由奋起又引申为开启,例如:振聋发聩,这是一个联合词语,“振”、“发”都是“开启”的意思。  “震”的本义是雷动,因疾雷使人、物惊动,
期刊
“经典”这个名称用得太草率随意,细心的读者最好还是用怀疑的态度来对待所有这样的提法。然而,虽然有了这种警告,我们已列出的一系列用品,即使最不怀好意的批评家也不得不承认,从视觉的冲击或单是寿命方面来说,都是设计难题上的出色回应。    坐得舒适的椅子    当我们需要坐下休息的时候,便出现了椅子。刚开始时是些卵石,然后是树干,但是在远古的某个时候有人巧妙地制作了第一把椅子,或者(更有可能)是凳子。下
期刊
唐代近300年间,以行第(排行之前加姓氏)用作人的称谓,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从而构成了一道奇特的文化风景线。中学语文教材中就不乏这方面的例子,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高适《别董大》。其中“元二”“董大”就是“行第”称谓。  唐代的称谓有时很是繁杂。比如,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这是写给华州刺史张贾的。张氏行第十二,曾任门下省给事中,其时中书、门下二省官员通称“阁老”。汉代称州刺史为使君
期刊
现代文阅读题的解答,在历年的高考中得分不高,许多同学也认为这类文章并非难懂,但却不知如何准确解答,无奈之下,只好照抄原文,这种做法很不符合新考纲“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要求。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能否进行整合成为答题成败的关键。  为什么要对信息进行整合?主要原因是原文的语句不能直接、简练、全面、明晰地回答问题,需要对原文的语言进行转换,使之能较好地解答题问。语言的转换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对信息句进行
期刊
2003年的语文高考题第17题里考了这么一道题目: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
期刊
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绝非一日之功,它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课外阅读可以开拓我们的眼界,陶冶我们的情趣,但我们也必须控制适度,掌握好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编 者)  实践证明,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下面的几个关系,就会收效甚微,达不到所期望的目的。  一、处理好“泛读”与“精读”的关系。同学们普遍喜欢读课外书,尤其是各类杂志
期刊
弹指一挥间,《语文世界》杂志创刊到今年不觉已是十周年了。  《语文世界》从创刊时的一株幼苗发展到如今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三版鼎立的格局,十年历程,她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就是《语文世界》发展壮大的关怀者、见证者。为纪念创刊十周年特别策划的“聚焦十年”专题,记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采访他。  柳斌虽然从国家教委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还是那么的忙碌。听说是《语文世界》要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