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源起青藏高原(六)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bf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的构造和适时的隆升,犹如上帝进行过精心安排一样,巧妙得难以肓传:当猿类出现并演化至成熟时,青藏高原也正好隆升到猿们乐意滞留的高度,并不失时机地亮出自己的青春,将猿们诱引上来,仿佛上帝安排它专门来迎接猿们一样。当猿们经历了一段幸福时光之后,上帝又一掌将它们推出温室,抛置荒原之中,鼓励并逼迫它们向人类进化。直到猿们已感觉到前途暗淡,意欲寻短之时,青藏高原再次伸出了拯救人类的巨掌!
  前面虽提到了高原最低原面的隆升超过了海拔2400米的高度,猿们脱离了丰富果林带,环境大变,导致猿们“穷则思变”,开始使用自己的双手制造工具,去征服自然。但其中还有几个信息未予细述。
  青藏高原上部由三级原面构成,从原顶到低原面有700米的活动空间。当低原面的隆升超过海拔2400米时,高原的顶面也刚巧隆升至海拔3100米的高度。在这个区带,有二个重要的信息必须分析介绍:一是虽然原顶面已升至接近古人可以生存的极限高度,但仍留有下溯的700米较温暖的空间,古人可以利用石器和兽皮、枯草、洞穴,在这一区带挣扎着生活(实际上这样的生活可能更早时期就开始了)。
  第二个信息就是,巧之又巧的是,当低原面超过了2400米的丰富果林带的同时,今天已升至5200米的原顶面,当时又刚巧升至海拔3100米的高度。从今天山南地区的墨脱、察隅坡地上的植被分布来看,海拔一旦越过3000米高时,又是另一番景象。植被带换作了针叶林和高山草甸。生物总是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同时诞生的,那么,这片草原出现的同时,也会出现多个种类的食草动物,如牛、羊、马、鹿、驴、兔等——这些动物就是上帝在最危难时赠送给人类的美味!如果当时的原顶面没有升至3000米以上,便不会出现高山草甸,也就不会出现食草动物——所以只能归于上帝的精心安排。
  食草动物不食人,对人类没有威胁。古人类在3000米以下的区带用旧石器与猛兽搏斗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相比之下,猎获草原上的食草动物要轻松得多。因而,古人在对比之后,决定放弃海拔3000米以下的略温暖区带,冒着寒冷登上了海拔3000米~3200米的极限区带生活。这一英明的决定,很快使古人们不仅获得了丰厚的牛羊肉,最重要的是获得了大量的牛、羊皮。
  古人们一旦驻扎并适应了3000米~3200米的牧区生活,就又可以长居久安了。因为高原无论怎么隆升,草原带只出现在这一个海拔带,在它隆升的每一个3000米~3200米的地区,都会出现草原和食草动物。尽管这一时期青藏高原仍在隆升,但这一区带永远存在。古人们只要不离开草原,相对来说,就永远只生活在这一个海拔带,直到新的情况发生。
  青藏高原上目前发现的古代遗留也正好证明了这一推论。前面提到,人们在藏北、阿里、藏南三个直线相隔上千千米的海拔5200米高程上都发现了一样的细石器。给了我们这样几个信息:一是当年整座高原都曾有人类活动,并且已进入游牧经济,因为细石器是与游牧经济相联系的;二是海拔5200米的高程正好是今天西藏高原的顶原面,说明这一级原面曾在海拔3000米~3200米的高程停留过,并且出现草原环境。同时,古人类也正好在同时登上顶原,从事游牧经济。尽管后来会在海拔4000米的更高处出现高山草甸,由于已大大超过了古人类可以正常生存的极限,古人也不可能复登高原,同样不会遗留下细石器。
  高原上同时发现了应当早于细石器出现的旧石器,反而集中出现在今天海拔4500米~4900米的高程,低于细石器遗留几百米,再次证明了这是古人类在顶原面隆升尚未超过海拔3000米,未形成草甸前,古人类不得不在海拔3000米以下生活时留下的证据。
  当古人类登上原顶从事游牧经济后,高原还在不断上升,古人类也与草原带同步下迁,会逐渐再次退回到当年曾经生活过的旧石器时代地区。所以我们今天也在发现旧石器的区带,发现了细石器。虽然它们现在发现同在一个区带,实际上是相隔了若干万年的古人类遗留。这种旧、细石器共存一地的现象,也难倒了不少学者,不知如何解释,实际上正应是上述原因所致。
  古人类在游牧经济时代,已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社会。并在青藏高原上培育出了人类共同的原始神话和文化系统,其时大约在距今10万一15万年前。
  由于高原离天空很近,且日照很好,每天都能看到近在咫尺的日月星辰。对天空的向往和神秘的天体崇拜,导致了古人类将日月星辰视为神明,并以此编撰了最原始的神话系统。在后传中不断扩大,形成了人类先祖族团共同拥有的创世神话。这些神话系统被后来迁离祖地的各族部落带往世界各地,迄今仍能在各民族中找到完全一致或略有变形的同样的神话传说。
  根据这一神话系统,古人们又建立了祭祀这些神明的祭祀系统。尽管后来各族迁离,导致传说变异,但其完全同样的祭俗、仪轨、神明等,今天仍然清晰可见。这里仅举一例:全世界各民族向神献祭的牺牲主要为二种:羊和牛。如果祭俗是各民族独特的文化产物,那么各民族的居住地不一样,环境不一样,出产的动物也不一样,但为什么全世界各民族都选择了同样的牺牲呢?事实上,祭俗正是在青藏高原的第三阶段也即游牧经济时已形成定制。因为只有草原一游牧经济时期才可能有充足的牛羊在规定时日用做献祭,而狩猎经济和农耕经济都做不到。所以后来迁徙到世界各地的各民族都固守着这一祖传圣俗,即使已进入牛羊难觅的农耕经济时代也不改变。
  我们不排除古人类进入游牧经济之前,甚至在高原顶部隆升至海拔2400米以后,丰富果林消失的时期,生活在青藏高原边沿地带的古人类就有小支开始撤离高原,迁向其他地区,并且后来一直有小支迁离。特别是大约在8万~10万年前,由于藏北高原的隆升,有相当多的古人类沿着昆仑山脉北坡一带,下迁到塔里木盆地的草地上,四散迁徙。余下的古人也大都迁离到高原周围的低地。也就是说,现在发现留存在高原上游牧时代的石器、岩画等遗留,最晚的也要用8万~10万年来度量。
  但最后一次,高原上所有的人类全数下迁的事实发生在距今20 000年前。
  全世界气象学公认,第四纪冰川最后一次冰峰期发生在距今20000年一18000年前,这一次冰川来势凶猛。西伯利亚地区发现了不少在此次冰峰期冻死的猛犸。
  同时,当时的青藏高原最低的地方,如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也隆升至海拔3000米左右了,这个高度本来就是古人类生存的海拔极限,再突遇冰峰’期,导致雪线大幅度下降。可以肯定,青藏高原上的古人类在冰峰期的前奏期就开始下迁。始而从高原中心沿河流向边沿迁出,继而分数路沿高原周围的河流下迁到高原以外的低地,并继续远迁。
  古人类从大约20万~30万年前,陆续有小支外迁,至20 000年前的冰峰期全部下迁,终至分布到今天的世界各地。今天存活于世的各色人种,均为高原上下迁的古人类的后裔。
  中国内地的古人类主要来自高原上下迁的二大支:一支沿昆仑山北坡下迁至塔里木盆地,成为蒙古草原游牧的牧民。由于发现了河西走廊,大约在8000年前,沿河西走廊东迁,后又沿黄河东迁,演成后来黄河流域的氐羌族;另一支则来自从青藏高原沿横山脉下迁的古人。这一支古人在云贵高原集结后,部分南迁,进入越南、缅甸以及南亚群岛,另一支北迁至长江以南的地区。由于当时的长江河面宽阔,古人无法逾越,因而停留在长江以南的大山中。
  古人类这一次最后迁徙,既是悲壮的也是最伟大的一次迁徙。它使人类大胆地走出了保守的祖地,并让人类在极短的时期内占领了整个地球。
  让我们代表全体人类及其所有的人类先祖,向曾经培育了人类的青藏高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其他文献
生物学家认为:地球现存生物都源自同一先祖。这个观点似与人的直接觉不符,但从胚胎发生、同源器官到痕迹器官的形态学证据,再到蛋白质与基因的分子层面,都指向同一结论。根据这个论点,生物从单细胞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鱼到两栖在到爬虫乃至于鸟及哺乳动物,都该有处于过渡期的物种存在才是。发掘这些环节物种的化石,就成了古生物的重要工作。  成年后,我的典型夏季生活写照:穿越过北极圈,置身于冰天雪地中,在悬
期刊
C档案编号:NO.57  C档案编号:NO.57  目击时间:2005年5月25日 12时31分  目击地点:乌鲁木齐  南山庙儿沟镇停车场  目击人数:1人  飞行物数量:1个  飞行物形状:碟状  飞行物颜色:黑色  目击报告是否报告:是  相机型号:佳能400  目击人:吴涛  目击人地址:乌鲁木齐铁路局乌鲁木齐车务段工会  备注:  2005年5月21日,我和单位同事六人参加了乌鲁木齐北山
期刊
“巴拉德先生因成功探险加的好运和科学带头人的专门只是而收益终身。”  国家地理驻会探险家罗伯特·巴拉德,是一名有着125次探险经历的老手,许多经历是搜寻失事的沉船和史前器物,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985年他发现了“泰坦尼克”号沉船。巴拉德是美国康涅狄格州密斯狄克探险协会主席,罗德岛州大学考古海洋学研究所长。  前海军军官巴拉德,已被授予过30多次奖励,包括6次战功和国家地理特技术领先的真知灼见。  从
期刊
帖子来源:U客论坛.UFO探索帖子名称:你相不相信有灵魂这回事?       帖子地址:http://bbs.fdts.com.    cn/thread-1924-1-1.html       发贴时间:2009年6月2日         楼主:把上帝笑死    【编者】:一个全新的栏目,希望借助这个栏目,将大家在u客论坛中的“胡言乱语”集中发布到这里,使更多的读者可以在这些“稚嫩”的思想火花中
期刊
你想赢得诺贝尔奖、想出名、想掌大权,甚至想发财?如果这正是你的野心,那我可没法帮你忙了。根本没有指导守则或是路径,能引导你获得诺贝尔奖。事实上,纯就几率而言,我们大部分人赢得奥运金牌的机会,还比赢得诺贝尔奖来得高呢。  反过来说,另一种不同的情况是:奥运得奖选手确实有可能赢得诺贝尔奖,但是你能想象爱因斯坦或罗素(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奥运十项全能项目拼战的场面吗?当我在圣犹大网球经典赛中颁
期刊
我演讲的题目是《比我们想象的更奇怪:奇怪的科学》。说出“比我们想象的更奇怪”的,是著名的生物学家J.B.s霍尔丹,他说:“我本人怀疑,宇宙不仅比我们想象的更奇怪,而且比我们能够想象的更奇怪。我怀疑在天地间存在比任何哲学想象到或能够想象到的更多的东西。”量子理论在某种意义上必然是正确的,可是量子理论赖以提出这些预测的前提是如此神秘,以至于费曼本人都不得不说出这样的活:如果你认为自己明白了量子理论,你
期刊
追溯洪水来源    我们根据古代记载与传说,追寻洪水来源,看到当时的几种事态要点:一是在天上暴降大水的同时还有许多燃烧发红的山体、岩层伴随而下,这就不能把天上泄水视为正常自然降雨了;二是在降水停止后,空中出现了人们从未见过的月亮,它与特大洪水和山体、岩层降落事件前后密切相连。另外,洪水和降落物是突然包围地球的,使地球全部黑暗下来,此种天象变化实在绝无仅有。这一切一切灾象皆可说明大洪水之灾必当来自地
期刊
会会点25:  欢迎海星!  时间:  5.7亿年前,比前一个会合点早了500万年。  地点:  海洋中。  加入者:  6000种棘皮动物,包括海星、海胆和海参等。  共同祖先25是我们2.8亿代前的曾祖。  形貌:  在这个会合点,所有加入我们队伍的现生种类,其身体都呈辐射对称;但我们的共同祖先却不是辐射对称的,它看上去更像蠕虫。在这一会合点之后,才演化出辐射对称的棘皮类动物。在这个会合点中最
期刊
目击时间:2005年9月25日18时33分  目击地点:中国青岛空域  目击人数:多人  飞行物数量:1个  飞行物形状:螺旋形  飞行物颜色:蓝色  飞行物高度:7500米  目击报告是否报告:是  目击人:沈宏实  目击人背景:民航机驾驶员    备注:  当时,我所在的民航机正由南向北进入青岛空域,该UFO在我正前方由南向北飞,内螺旋逆时针旋转,很多路过的飞机看到了。我在飞机驾驶舱仰拍得到这
期刊
会合点33:欢迎内黏菌虫或鱼孢菌!    时间:  大约在9.5亿年前,比上一个会合点早5000万年。    地点:  海洋中。    加几者:  30种现生单细胞生物,它们寄生在淡水鱼、螯虾和热带两栖动物身上。内黏菌虫或鱼孢菌是类似变形虫的和(或)具有单鞭毛阶段的寄生动物。由于它们的名字比较难记,因此科学家渐渐习惯于使用其俗名DRIPs。这一俗名来源于这类生物已知四个属的首字母。D、R、I、P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