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片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一)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制片是党员电教和远程教育的源头活水
  
  大家知道,朱熹是南宋著名的诗人、思想家,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的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他的《四书集注》等著作以及他提出的理气论、动静观、格物致知论、心性理欲论等思想,影响很大。同时,他又兼擅诗词,许多作品脍炙人口,流传至今。比如,他的《观书有感二首》中有这样精彩的句子:“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致意思是,在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水清澈得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苍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呢?原来是池塘里不断有活水从源头流下来。有人说,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宜于抒情不宜于说理。而朱熹是思想家兼诗人,所以他的诗充满了思辨色彩,把理念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出来,与写景抒情之作相比,不仅没有逊色,而且具有另一种魅力。刚才举到的例子,显然是说理之作,用池塘要不断地注入活水才能清澈,来比喻思想要不断发展才能活跃,用现在的话说,只有不断创新才有活力。
  由此,我就想到我们的制片工作。党员电化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都是通过现代化传媒手段来实施对党建组织工作的宣传和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的。也就是说,无论是电教播放网点、远程教育接收站点,还是开办栏目、开办频道、开办网站,最终与受众见面的,都是方寸屏幕。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屏幕,就是那个半亩方塘,要想“天光云影共徘徊”,方寸屏幕呈异彩,就得从源头上不断注入活水。这个源头活水,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片源。如果站点建好了,网络开通了,没有片子播放,再好的设备也是一堆废铁;如果有片子放,但周而复始、翻来覆去就那么几部片子,久而久之,就会看烦了,看腻了;如果片子质量上不去,观众没兴趣,不愿看,那也形同虚设,没有实际意义和效果。对电教工作者来说,既是做电视的,又是看电视的,如果屏幕上老是一个影子晃来晃去,那还有什么意思?站点建设相对来说是静态的,下决心搞一次大的投入,一般地方都会做得到,维护保养和更新换代,虽然也是经常性工作,但期间总会有相对稳定的过程。而制片工作却是动态的、经常的、长期的,电化教育、远程教育有没有生命力,有没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在站点建设,而是取决于能不能源源不断地满足片源需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说制片是电教事业的生命,一点也不过分。
  总的看,党员电化教育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远程教育从试点到推开,也经过了四五年的时间,电教工作发展的过程,是从小到大、从点到面、从弱到强、逐步壮大的过程。我们这支队伍,是除广电系统外,全国最大的一支专业性队伍。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建立健全了六大体系:一是组织机构体系。从中央到省市县,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建立党员电教机构1259个。二是干部队伍体系。全国组织系统从事党员电教工作的专兼职干部和工作人员达37万多人,其中专职党员电化教育干部近4万人。三是基础设施体系。全國各级组织系统累计投入党员电教经费60多亿元,购置各类党员电教设备200多万台(套);加上这几年部分省区市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的投入,起码在100亿元以上。四是教材制作体系。全国大多数县以上党员电教中心都有制片能力,累计全国共制作各类党员教育电视片10万多部(集),年均制片约在6000多部(集)。五是网络建设体系。全国各地普遍开办了“空中课堂、点播课堂、网络课堂、实践课堂”,全国有26个省区市、大多数地市党委组织部和县市委组织部在当地电视台开办了固定的党员教育或党建电视专栏,有的还实现了上星播出;北京率先在电视台开办了党建专用频道,宁波、成都等地也都在筹划准备之中。全国组织系统开办党建网站100多个,网站建设水平和点击率逐步提高。党员电教队伍不断壮大,电教设备不断升级换代,电视片摄制能力不断增强。六是管理制度体系。普遍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其他文献
拍摄制作教育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电视专题片,是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常在我们所拍摄的电视专题片中,有很大比重的题材是直接表现农村党员干部、基层党组织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的,反映的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故事,比较容易被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所接受,起到用身边人和身边事教育周围人的作用。但是,如何坚持把镜头对着农牧民,如何更好地挖掘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人物性格,拍摄制作出既受欢迎又富
期刊
清代文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意思就是说写文章要像看山峰那样,力求起伏跌宕,最忌平坦无奇。写文章如是,拍片子也是如此。一部专题片必需波澜起伏、跌宕多姿,才能牢牢牵住观众“猎奇”的心。因此,电视专题片必需富于悬念,方能达到“才下峻岭又高峰,曲径通幽花满路”的效果。  标新立异吸眼球  如今网上有个新名词叫“标题党”,说的就是那些用耸动的标题忽悠人的人,他们的追求就是“标题吓人”
期刊
党员教育电视片创作的含义和主要任务  党员教育电视片创作是以党的中心工作和组织工作大局为中心、为党员干部群众提供精神食粮的电视作品创作。简单地说,党员教育电视片创作就是运用声画艺术给党员干部群众说事讲理、讲故事、传授技术。其主要任务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组织工作大局,跟着中心走,贴着中心做,策划创作纪录(专题)片、实用技术、讲座、电视文艺等各类电视节目,及时宣传党的理论、路线、
期刊
“洗脚节”是什么节?听到这个节日,也许很多人都会感到莫名其妙。2013年6月5日,河南省郏县冢头镇龙湖社区举办了第二届“洗脚节”,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都被人们请到村广场上,由他们的后辈为他们集体洗脚,无子女的孤寡老人则由村干部代劳。这就是龙湖社区自创的“洗脚节”,仪式的深意在于弘扬孝道、寄托孝思。近年来,郏县远程办注重拓展远程教育的教育范围,发扬本地的传统美德,很多基层站点都兴起了学远教、树新风活
期刊
印象中的蒙古族汉子似乎已定格成一幅气势如虹的画卷,画面是赤裸臂膀肌肉相搏的角力,是马背挽弓百步穿杨的神射。所以初见罗巴格那,我们很难相信这个面容清癯、举手投足透着谦和的男人也出自蒙古族。然而当你循着他人生的步履,直至触碰到心灵的航标,却分明能从那清澈的眸子里读出一种信念和坚持。这信念源于他对驼乡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责任,这坚持支撑他穿越风雨成为一面鲜活的旗帜。    “我的根在这里”    跟很多电
期刊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而在辽宁省新民市这句话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按一位村民的说法是,在新民“要致富,就要先搭‘桥’”。这“桥”便是远程教育。  2006年3月,新民市的站点建设工作基本完成。但本着抓典型、以点带面的指导思想,市委远程办根据地域条件、经济基础和产业发展实际等因素,又选出后大河泡、方巾牛、西郊、兴隆堡、中腰堡和小朱屯等六个站点,加大投入力度,把它们打造成扩展型站点。这六座更宽的“桥
期刊
北京市委制定下发的《北京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开展这项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指导原则,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扎扎实实地推动这项工作。  要坚持郊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以提高
期刊
从事党员电教的同志都知道18年前拍摄的《中流砥柱》这部系列片,然而却不一定知道这部片子与京城翠明庄有着不解之缘。  翠明庄是中组部招待所,坐落在北京南河沿大街与东华门大街的交叉路口。18年前,我有幸在那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日子。  1989年初,中组部决定拍摄党员电教政论片《中流砥柱》,要在翠明庄组建创作组,把黑龙江的闻峻、吉林的王振夫、河北的生秀红、山东的裴建华、福建的施文和我召集到了北京“安营扎
期刊
伴随改革开放的大潮,党员电教走过了24个春秋。  大量实践证明,它是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一项创新。回想创办之初,几多艰辛,几多甘苦,令人心潮澎湃,难以忘懷。    江泽民题片名,邓小平要片子    1989年底,针对当时党内外思想状况,中组部组织局决定与中央电视台合制一套十集系列电教片——《中流砥柱》,具体由组织局电教中心参与落实。当时,想请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片名,以扩大影响。请示报告送出后,大家一直
期刊
走进素有“中国花卉之乡”美誉的江苏省沭阳县,绿树遮蔽成荫,繁花怒放似锦,脚下的土地涌动着蓬勃的生机。自2006年7月沭阳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县委组织部按照“走在前列、争创一流”的要求,积极推进镇、村两级活动场所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建成的511个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如同一朵朵瑰丽的奇葩,为这片生机盎然的沃土奉上了阵阵沁人心脾的芬芳。    为党员开 “学习窗”     “让干部经常受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