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中的德育浸润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lopcz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最主要内容, 其与德育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本文着眼于挖掘公共艺术蕴藏的德育内涵,从实践中探索总结提升艺术教育的德育实效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对高职院校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功效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德育 浸润
  【中国分类法】:G71
  
  基金: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融入职业能力培养研究》(HJY13-1406)成果之一
  
  卢梭曾说:“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以审美教育为主导的公共艺术教育,彰显着综合性、基础性、人文性、社会性、实践性和情感性的艺术特征,承载着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夯实着高校德育的阵地。
  一、艺术本身所固有的德育功效
  艺术并不是纯粹技术领域的活动,艺术始终有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失的维度,就是它作为人类情感的表现与共享、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的方式之一的价值。艺术作品中,理融于情;艺术接受中,情先于理。艺术家在作品中以松柏喻坚志,以梅菊映品格,以兰竹见节操,以最富于情感的、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影响人的审美感觉、心理、思想情感乃至整个精神世界,以美導善,助学生形成对美丑、善恶、荣辱的深入认识,潜移默化地引起学生思想情感、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促学生和谐发展。
  二、公共艺术教育实践的德育渗透
  1、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为德育渗透第一课堂
  课堂是高职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主体。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之一,就是把艺术教育作为道德教育传授的承载体,利用艺术的柔美、自然以及触动心灵深处的功效,使学生在赏析艺术之美的同时,道德情操得到升华。艺术欣赏是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一幅幅美丽的画、一曲曲动听的歌,通过赏析艺术精华中潜藏的魅力和内涵,达到视觉、听觉乃至心灵深处的内化与净化,使教师的美德教育目的和学生自身思想意识在美妙如画,柔和甜美的意境中交融。
  艺术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特别是传统文化很多是通过艺术的承载而传承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形成了许多优秀的、经过历史淘净的、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艺术作品,它们蕴含的民族精神激励着学生奋斗的意志。如《美术鉴赏》课程中,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以雄浑的气势展开了祖国山河之美的美好画卷,唤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加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戏曲鉴赏》课中,通过体现着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和卓越创造力的戏曲精髓解读,感受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激发学生关注传统的热情。《音乐欣赏》课程中,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直击心灵,增强着人生搏击的勇气和信念。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巧妙的使思想道德教育入脑入心, 真正深入到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 内化学生的道德认知、引导学生的道德行动。
  2、形式多样的课外艺术活动为德育渗透第二课堂
  公共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主要是学校层面的各种形式的艺术活动。其形式多样,有艺术沙龙、各类艺术协会等社团组织、文学艺术讲座、校园文化艺术节等。这些艺术活动形式在使学生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在统一组织管理和明确的目标导向下,为学生提供着发挥个人特长的舞台,培养着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服务精神与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如高校社团的形成多出于自发,文化艺术社团的成员多为有文艺特长或爱好文艺的学生。通过社团活动,成员的文化艺术能力得到提高,道德选择能力、判断能力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气氛中得以提升。利用高雅文化艺术进校园活动的资源和载体,使学生通过专业的演绎,学习如何欣赏美、品味美,得到自然的思想文化渗透,这种情感洗礼激发的德育功效是其它方式无法比拟的。
  3、校园文化艺术氛围为德育渗透的第三课堂
  校园文化环境反映着一所大学的文化品位和格调,影响着校园人共同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蕴含人文艺术气息的校园文化,用新理念、新体制、新模式进一步激发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力,与充满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共建和谐文明的校园风气。现代艺术以文化活动的形式参与到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完善的艺术环境、浓郁的艺术氛围和一系列的人文艺术活动,使学生们关于科学和艺术结合的美好理想有了滋生的土壤。建设与大学生人文思想和修养气质培养相吻合,与高职校园文化特色相融合的第三课堂,使得从高职校园里走出的学生也具备一定人文艺术修养与气质。德育与艺术活动的有机结合,对于高职德育工作模式及德育目标具有创新作用。
  三、公共艺术教育实践彰显着高职德育工作中的人文价值和精神
  高校德育是一项系统性的育人工程。德育塑造人的过程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的学习生活领域入手,帮助大学生寻找一种可行可信的道德生活。美学家尤•鲍列夫曾指出“艺术是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性的影响,艺术的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艺术造就完整的个性。”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在审美主体产生情感上的统一性的艺术教育和德育是相互融合的,其融合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将人的审美情感内化为道德情感并作用于人的道德行为。而将艺术课程定性为人文学科,这实际要求我们不仅从艺术本体来理解艺术,重要的是通过艺术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理解艺术作品中蕴涵的人文精神。作为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教育需要科学的规划、共同的认知、长期的培育、精心的提炼,需要正确认识现代高职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时代性与特殊性,在实践中围绕为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科学素质而努力,推动高职艺术教育全面、深入、顺利开展,真正彰显与实现艺术教育的美德与育人价值。
  艺术教育以强大的感染力对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拓宽德育渠道、优化德育环境等都起着重要作用,而实现高职艺术教育与德育实践工作的融通也非易事。为此,需要我们将审美教育、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和技能训练紧密联系,从“提升人文素质、培育科学精神、陶冶艺术情操、弘扬先进文化”对整个高职艺术教育体系作新的审视与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5.
  [2] 郑永廷,张彦.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5.
  [3]孔宪峰.周秀红.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德育的理论回归[J].理论界.2008.11.
  
  
  
其他文献
通过实施数学建模课程改革,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强化运用知识进行课外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应从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出发,为学生提供生命成长的环境与生命发展的引导,将促进学生的经验发展作为教师存在价值和目的,帮助学生在经验的改造和重构中实现其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首先,教师应了解和尊重学生的经验。  學生苦学、教师苦教是目前我国教育的原生态。究其原因,早在上个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就指出了问题的实质——理性主义的知识观将学生变为学习的旁观者,这种失去学生主动参与和基于学生经
期刊
[摘要]高等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问题。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显得至关重要。当前,根据不同的“质量”评判标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重点由外在的政府问责性评估向内在的高校基于自我改进的自我评估转变。这里强调的高校自我评估在于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这一高等教育质量核心要素。同时提倡借鉴外国高等教育质量有效保障的重要手段,建议在高校自我评估中重视大学生学习评估,尤其是学习过程评
[摘要]造纸产业结构升级会影响高职造纸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层次设置,对产业升级背景下推动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方式、学校的服务社会功能等提出新的要求,着重阐述了产业升级背景下校园文化“摇篮”定位的新内涵和深远意义。  [关键词]产业升级人才培养校园文化  【中国分类法】:G71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院与地方政府协同推动区域产业升级的机制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
摘要:在终身教育理念引导下,不同类型教育衔接融合已成为教育发展新趋势。按照“双模融通、要素融合、取长补短、特色发展”的思路,以课程设置衔接互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教学模式渗透融合,学业管理改革融通,混合能力培养提升为路径,发挥信息技术独特作用,建立融合发展新机制。  关键词:远程教育 高职教育 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了远程教育从“方式”转化为
摘要:本科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立学院本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独立学院在发展中的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的条件下,它更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双导师制”的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模式,能够更好地将毕业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科研素质和能力得到的锻炼和提高。  关键词:独立学院 毕业设计 双导师制  【中国分类法】:G642.477   
摘 要: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的建构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新的方向之一,本文引入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理论探索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有效互动的新途径。在分析学生与文本低效互动所产生的问题的基础上,概述了学生与文本互动的已有研究,从而提出了从主题理解、读写一体化两个角度运用评价理论引导学生与文本有效互动的途径。  关键词:学生文本互动评价理论生态化课堂   【中国分类法】:H31     “生态”的基本内涵为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的被广泛的运用到实践过程中来的。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的范围相对较窄,主要集中在一些信息资源相对丰富的行业,例如:金融业、航空业、销售业等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及技术运用成本的逐渐下降,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的运用到各行各业中,可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企业项目信息管理的发展,面对这样的
【摘要】当今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教学工作便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信息课程,是学生更好发展并进行专业课学习的基础。在当前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工作,本文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介绍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方法并提出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教学 学生发展 教学方法  【中国分类法】:G434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加大对于中职教育
面对当前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只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忽视学生的敬业精神培养的现状,本文从当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敬业精神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强调重视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