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用手指划屏似乎就能通往整个世界,而学音乐的孩子还在刀耕火种,还在一步步攀登峭壁——古典音乐教育似乎没怎么受进化论影响,连喝彩时的Bravo也没变。这些未能急速变形的钢琴课,似乎成为一种遗留下来的文明课,被中国中产阶级接纳,并与他们大致相似的成功梦相连
陈东旻弹完舒曼的《交响练习曲》作品第13号,向舞台一侧幕布后的钢琴家鞠了一躬,加里·格拉夫曼便走向舞台中央,那儿,有两架三角钢琴并排放着。他88岁了,步态巍巍,但每一步都像踩在路易斯·阿姆斯壮的号音上,自成节奏。他走到陈东旻身旁,食指蘸蘸口唇,翻动琴上乐谱,示意脊背挺得笔直的小伙子从两页前再来一遍。
“右手与左手对齐。右手到高音3。右手音太平均了。哼出来,想象这是两个女高音在歌唱。Parlando是什么意思?你说得很对,像唱歌似的说话,这儿写着呢,但你没做……”在主题部分,格拉夫曼先生将双手举过头顶,随某串渐强音振奋了一下,贺绿汀音乐厅的小舞台上忽然生出些光芒。在我前排,一个女孩正对照着膝上的五线谱,右手五指在空中飞快弹奏着。
上海音乐学院的国际钢琴大师班办到今年是第12届。今年来了3位大师,除了中国琴友能迅速识别的“郎朗、王羽佳、张昊辰的老师”格拉夫曼先生,还有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柯蒂斯音乐学院的罗伯特·麦克唐纳德教授,意大利科莫钢琴艺术学院(与玛塔·阿格里奇于2002年共同创办,每年仅招7名学生,四十多位大师轮番执教)的院长威廉·纳波雷,这些人和学府所代表的高度,是底下从全国各大音乐学院选拔出来的近三十位学员正在攀登的。而更多的成人,多半是母亲,陪着年龄各异的孩子们坐在底下,共同听完5天里的44节课。他们需要购票入场,5天通票1200元。其中有个男孩似乎不到一米三,那是上海市公共交通需要购票的身高。
每年,大师们都能在中国收获一些弹得非常非常出色的新人,比如今年上音唐哲教授的弟子郦笑轩。“天才”,在他们的视野里以每年若干个的频率出现,而这其中,格拉夫曼说,每30个被称作“天才”的人之中,有一个是真正的。
除此之外,这个国家持续了将近三十年的钢琴热多少带给他们“西方不亮东方亮”的宽慰——格拉夫曼记得,二战之前,茱莉亚音乐学院只有凤毛麟角几个亚洲学生;二战后的1950年代,柯蒂斯音乐学院开始出现日本、印尼、新加坡以及台湾地区的钢琴少年;大约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一年,钢琴系同时出现3位香港来的学生,让他印象深刻;近十多年,继韩国生源之后,中国学生大批出现在柯蒂斯和茱莉亚。格拉夫曼现在带4个学生,两个来自深圳郎朗创办的钢琴学校,一个是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另一个来自印尼,父亲是中国人。而在美国本土,越来越少的年轻人选择钢琴作为一生的志业,律师、医生、金融、IT行业显然更稳定、更有保障。
格拉夫曼忽然想起,大约20年前,当他还是柯蒂斯校长时,收到一封来自某基金会的信函。信上说,请选择一位优秀的钢琴学生,我们愿意提供给他每年5000美元的奖学金,条件只有一个,他必须是美国公民。格拉夫曼先生翻阅着钢琴系的学生名册,这个不是,这个也不是,都不是美国公民;翻到最后一页,啊,有了,这位是美国籍——那位写出《古拉格群岛》的索尔仁尼琴的儿子。“有点讽刺,是不是?”格拉夫曼先生说,小索尔仁尼琴后来成为柯蒂斯的钢琴教师。
去年冬天,他也来大师班讲过课,4个多小时讲完,进入提问环节,人群中一位一直站着听讲、手举得足够高的年轻女子获得了第一个发问的机会:
“大师,我想请教您,我的儿子两岁,已经学习钢琴两个月了,您觉得他应该注重练技术还是练感情?”
两秒钟静默,哄堂一阵大笑。格拉夫曼也笑了:“根据我的经验,技术和感情从来都是交织在一起的,无法分开练习。”
人群中,另一位琴童妈妈、生于70年代的雷淑容望着涨红脸僵在原地的80后姊妹——衣着潦草,带着新晋母亲的热切、方向感不良,以及在孩子学琴这件事上的骄傲和用力过猛——很想走过去拍拍她肩膀:“嘿,放松点儿,你儿子才两岁,莫扎特还要等一年才开始学琴呢。”雷淑容是加里·格拉夫曼自传《我为什么要练琴》(IReallyShouldBePracticing)大陆版的责任编辑。
如果没有十月革命,就不会有钢琴家加里·格拉夫曼。首先,裁缝的儿子、拉小提琴的弗拉基米尔·格拉夫曼先生和富家少女娜迪娅·玛哥林各自漫长的逃难路线不会最后在纽约出现交集——1918到1920年,弗拉基米尔和妹妹穿越欧亚大陆抵达哈尔滨,他被哈尔滨交响乐团聘为首席小提琴,经沈阳、大连、天津,到过上海,为租界里的英国人演奏过,他是在中国学会英语的。而娜迪娅一家离开基辅时,那些值钱但又无法带走的东西都被锁进了一个储物间,她的爷爷说:“不打紧,我们两星期后就回来了。”50年后,回来的是加里·格拉夫曼。
加里出生在纽约。一岁不到,他听着父亲的小提琴声,比如《卡门》中的一段《哈巴涅拉》,会痴痴笑,家里的京巴犬对这一段也特别有反应。3岁开始学钢琴,加里进步神速。7岁,面对一堆大名鼎鼎的审考官——其中之一,安东·鲁宾斯坦的得意门生约瑟夫·霍夫曼,当时是位于费城的柯蒂斯音乐学院的院长——很放松地弹了曲子,随后被录取。忘了说,柯蒂斯音乐学院只比加里年长3岁。
“You Really Should Be Practicing.”这是父亲对加里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弗拉基米尔很清楚,一个8岁的男孩可以弹得很好,但不代表他能成为一个职业演奏家,所以看重通识教育,那也是十分严格的欧式传统教育,来自哥伦比亚文法学校。加里10岁的时候,父亲拒绝了派拉蒙公司邀请“小天才”在一部电影中演出的机会。加里猜想,如果父亲知道他在1981年出版了一本自传,很可能会擦亮眼镜片,挑起眉毛,用手指敲打着桌子说:“一本书?你还花时间写书?你应该多学两首协奏曲的!”
陈东旻弹完舒曼的《交响练习曲》作品第13号,向舞台一侧幕布后的钢琴家鞠了一躬,加里·格拉夫曼便走向舞台中央,那儿,有两架三角钢琴并排放着。他88岁了,步态巍巍,但每一步都像踩在路易斯·阿姆斯壮的号音上,自成节奏。他走到陈东旻身旁,食指蘸蘸口唇,翻动琴上乐谱,示意脊背挺得笔直的小伙子从两页前再来一遍。
“右手与左手对齐。右手到高音3。右手音太平均了。哼出来,想象这是两个女高音在歌唱。Parlando是什么意思?你说得很对,像唱歌似的说话,这儿写着呢,但你没做……”在主题部分,格拉夫曼先生将双手举过头顶,随某串渐强音振奋了一下,贺绿汀音乐厅的小舞台上忽然生出些光芒。在我前排,一个女孩正对照着膝上的五线谱,右手五指在空中飞快弹奏着。
上海音乐学院的国际钢琴大师班办到今年是第12届。今年来了3位大师,除了中国琴友能迅速识别的“郎朗、王羽佳、张昊辰的老师”格拉夫曼先生,还有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柯蒂斯音乐学院的罗伯特·麦克唐纳德教授,意大利科莫钢琴艺术学院(与玛塔·阿格里奇于2002年共同创办,每年仅招7名学生,四十多位大师轮番执教)的院长威廉·纳波雷,这些人和学府所代表的高度,是底下从全国各大音乐学院选拔出来的近三十位学员正在攀登的。而更多的成人,多半是母亲,陪着年龄各异的孩子们坐在底下,共同听完5天里的44节课。他们需要购票入场,5天通票1200元。其中有个男孩似乎不到一米三,那是上海市公共交通需要购票的身高。
每年,大师们都能在中国收获一些弹得非常非常出色的新人,比如今年上音唐哲教授的弟子郦笑轩。“天才”,在他们的视野里以每年若干个的频率出现,而这其中,格拉夫曼说,每30个被称作“天才”的人之中,有一个是真正的。
除此之外,这个国家持续了将近三十年的钢琴热多少带给他们“西方不亮东方亮”的宽慰——格拉夫曼记得,二战之前,茱莉亚音乐学院只有凤毛麟角几个亚洲学生;二战后的1950年代,柯蒂斯音乐学院开始出现日本、印尼、新加坡以及台湾地区的钢琴少年;大约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一年,钢琴系同时出现3位香港来的学生,让他印象深刻;近十多年,继韩国生源之后,中国学生大批出现在柯蒂斯和茱莉亚。格拉夫曼现在带4个学生,两个来自深圳郎朗创办的钢琴学校,一个是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另一个来自印尼,父亲是中国人。而在美国本土,越来越少的年轻人选择钢琴作为一生的志业,律师、医生、金融、IT行业显然更稳定、更有保障。
格拉夫曼忽然想起,大约20年前,当他还是柯蒂斯校长时,收到一封来自某基金会的信函。信上说,请选择一位优秀的钢琴学生,我们愿意提供给他每年5000美元的奖学金,条件只有一个,他必须是美国公民。格拉夫曼先生翻阅着钢琴系的学生名册,这个不是,这个也不是,都不是美国公民;翻到最后一页,啊,有了,这位是美国籍——那位写出《古拉格群岛》的索尔仁尼琴的儿子。“有点讽刺,是不是?”格拉夫曼先生说,小索尔仁尼琴后来成为柯蒂斯的钢琴教师。
去年冬天,他也来大师班讲过课,4个多小时讲完,进入提问环节,人群中一位一直站着听讲、手举得足够高的年轻女子获得了第一个发问的机会:
“大师,我想请教您,我的儿子两岁,已经学习钢琴两个月了,您觉得他应该注重练技术还是练感情?”
两秒钟静默,哄堂一阵大笑。格拉夫曼也笑了:“根据我的经验,技术和感情从来都是交织在一起的,无法分开练习。”
人群中,另一位琴童妈妈、生于70年代的雷淑容望着涨红脸僵在原地的80后姊妹——衣着潦草,带着新晋母亲的热切、方向感不良,以及在孩子学琴这件事上的骄傲和用力过猛——很想走过去拍拍她肩膀:“嘿,放松点儿,你儿子才两岁,莫扎特还要等一年才开始学琴呢。”雷淑容是加里·格拉夫曼自传《我为什么要练琴》(IReallyShouldBePracticing)大陆版的责任编辑。
如果没有十月革命,就不会有钢琴家加里·格拉夫曼。首先,裁缝的儿子、拉小提琴的弗拉基米尔·格拉夫曼先生和富家少女娜迪娅·玛哥林各自漫长的逃难路线不会最后在纽约出现交集——1918到1920年,弗拉基米尔和妹妹穿越欧亚大陆抵达哈尔滨,他被哈尔滨交响乐团聘为首席小提琴,经沈阳、大连、天津,到过上海,为租界里的英国人演奏过,他是在中国学会英语的。而娜迪娅一家离开基辅时,那些值钱但又无法带走的东西都被锁进了一个储物间,她的爷爷说:“不打紧,我们两星期后就回来了。”50年后,回来的是加里·格拉夫曼。
加里出生在纽约。一岁不到,他听着父亲的小提琴声,比如《卡门》中的一段《哈巴涅拉》,会痴痴笑,家里的京巴犬对这一段也特别有反应。3岁开始学钢琴,加里进步神速。7岁,面对一堆大名鼎鼎的审考官——其中之一,安东·鲁宾斯坦的得意门生约瑟夫·霍夫曼,当时是位于费城的柯蒂斯音乐学院的院长——很放松地弹了曲子,随后被录取。忘了说,柯蒂斯音乐学院只比加里年长3岁。
“You Really Should Be Practicing.”这是父亲对加里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弗拉基米尔很清楚,一个8岁的男孩可以弹得很好,但不代表他能成为一个职业演奏家,所以看重通识教育,那也是十分严格的欧式传统教育,来自哥伦比亚文法学校。加里10岁的时候,父亲拒绝了派拉蒙公司邀请“小天才”在一部电影中演出的机会。加里猜想,如果父亲知道他在1981年出版了一本自传,很可能会擦亮眼镜片,挑起眉毛,用手指敲打着桌子说:“一本书?你还花时间写书?你应该多学两首协奏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