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朝晖夕阴文学的气象万千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渡荆门送别》《旅夜书怀》分别入选人教版初、高中语文教材。两首诗的颔联出现了某种巧合的言语“撞车”——“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对于李白杜甫级别的诗人而言,这绝非偶然的寻常手笔;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这是不能等闲视之的教学资源。两联诗如此密集的文字/文本交汇,在使其具备丰富互文性的同时,也让两首诗歌有了对比教学的可能。以此为切口,从文字同与不同的对比入手,往诗人境遇里深究,在诗人感受处探讨,很多单篇阅读难以企及的教学效果也具备了课堂生成的可能。
  一、咬文嚼字:在文字同与不同间摆渡
  作者要素的明确只是为诗歌的深度理解准备了可能,理解的发生还是要深入到文本细部。具体到《渡荆门送别》《旅夜书怀》(下文简称《渡》《旅》)的理解,还要深入到具有强烈互文性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两联,咬文嚼字,品味意趣。
  从文字层面看,两联诗具有极强的相似性。首先是意象选取的近似性,《渡》诗共选用山、江、平野(大荒),《旅》诗则选用了星、月、平野、大江,其中平野、(大)江两个意象在两诗中皆有出现。共同意象占《渡》诗此联意象的三分之二,占《旅》诗此联意象的一半。由此,两联诗在画面感上具有了极强的相似性。其次是音调节奏的有意锤炼,“随”/“垂”、“荒”/“江”两组词,虽然字音字形不同,但韵母、音调相同,因而阅读的协奏性很强。加上同字的“平野”“大”“流”等词,颔联十字中同音、近音字多达六字。由此,两联诗的阅读感也就相近了。
  基于前文“知人论世”的梳理,两联诗的互文性可能并非全由天成。从创作时间上看,《渡》无论是创作于李白初次出蜀之时(开元十四年),还是二次途经(乾元二年),都要早于《旅》的创作时间——永泰元年。这为杜甫有意的“戏仿”提供了时间可能。从李杜交往关系看,虽然二人都有对彼此才华惺惺相惜的尊重,但在具体情感投入上,杜甫之于李白要远比对方的深入、深刻,这从李杜互赠留传下来的诗作数量差异便可窥测。这为杜甫人为的偶像致敬式互文性创作提供了心理可能。
  不过,诗中强烈的相似性并不能掩盖其中的相异处,更不能掩盖李杜寄寓其间的机心。“予谓李是昼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暂视,杜是停舟细观”,清人王琦对这两联诗的断语观察细微,极有启发。《渡》诗中,山形消失,平野尽显,江入大荒,诗中景致流动、宏阔,非白昼不可尽览。山形的退去与平野的浮现实现了时空维度上的流动衔接;江入大荒,山间逼仄水势豁然横无际涯,而江舟同行于无垠大荒与无尽的远方。在审视这些行舟暂视的昼景之外,还需留意以流动姿态观察这些的李白。在李白眼里,山是已经临过之山,是旧山消逝;大荒是无垠而未经之途,是广阔新世界,是新野来迎。舟行江上,移步换景间,看风景的人也不断接纳、悦纳着这些新风光,此间包藏着诗人深隐的心境——随着江流,李白之身心也从空间的逼仄进入无限;江流不息,舟行不止,面对崭新世界的他也更能以开放的格局面向未来。李白始终是向着东方,向着朝晖,向着广阔,向着未来的,这是他的飘逸。由此观之,诗联中李白深隐极多,文学完成的段位也极高。
  面对李白如此高标的文学完成,杜甫的致敬式创作自然有了难度。杜氏有意的互文性不可能是简单抄袭,而是在相似言语形式之内,灌注更多的自我心绪。这一点言,杜甫的文学完成亦是超凡。《旅》诗选择“星”“月”这些夜景意象作为抒写载体,也限定了杜甫的书写时空——他在夜色中停舟细观。杜甫以夜景凸显创作时间,同时也为写作空间的艺术改造准备了可能。此诗作于流徙忠州、云安之时。两地的岭谷纵横本与诗中“平野”之谓相谬,但朦胧的夜色却能变山川相缪为平野千里。在文学与夜色的合力下,天地就此交融一体。诗人与暮色天地同观,其中感触不似李白之境的自在、开放,而是与宏阔天地、不息流水比较而言的渺小、短暂。月色如水,与大江涌流,因为夜色阻隔,杜甫不能处身江上,自然也就难有李白那种流动的姿态。他只能停下来看,停下来等。茫茫夜色中,虽有天地一方/星垂野阔/月光如泻/大江涌动,但他看到只是夜色,只是寥寥星月之光,他看不到江流归去的远方。他置身景致之外,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这一切,甚至他自己。杜甫的景致是静态的,和他自己一样,因而静得比李白沉郁,而沉郁正是他对李白文学风格的超越。这联诗句有对李白情怀的致敬,也有他人生夕阴的悲愤。
  在李杜的文辞里,在言语的同与不同间,文学的万千气象被抒写的淋漓尽致。
  二、披文入情:一腔文字两腹情愁
  情感把握是诗歌理解的核心与终点,言语品味是理解达成的手段与过程。对《渡》《旅》的理解必然不能止于其中联句的异同分析。两诗颔联是理解发生深化的绝佳切口与基点,阅读教学应以此为跳板,游弋到诗歌的内部,游弋到两颗文学心灵的深处,进而达到感染与共情的文学效果。
  文学的发生脱离不了作者所身处外部世界的具体影响,它可能是大时代里的治乱兴衰、时局往复、家国更替,也可能是个人小经历里的人生顺逆、物我得失、人情冷暖、生老病死。对于《渡》《旅》两诗的情感把握,自然需要还原诗作创作的具体情境。
  《渡》创作时间是诗作情感理解的抓手,因为这其中藏着李白太多的生活情境。开元十四年到乾元二年,中间相隔33年,而这个时间差足足是其整个生命历程(62岁)的一半还多。开元十四年,年轻气盛的李白“仗剑辞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雄心勃勃地寻找自己的诗和远方。在如此情感预期里,蜀地山川更像牢笼和羁绊,东方的湘楚大荒、平野则寓意着生命的未来与期待。“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他对旧山河的消逝是清淡的、果决的,对新平野、阔大荒的迎合是热烈的、期待的;江入大荒,恰如受尽局限的李白跨入自在境地,终可鸟奋晴空,鱼跃阔海。顺此笔意,“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亦是一副轻快气象:夜晚,江面如同一块天上飞临的巨镜——照出未来无尽美好的景象与向往;白日,天上青云如同华美的海市蜃楼——尽是李白此刻曼妙的人生想象,却也是他仕途生涯最真切的生命预言。在这样轻快的言语基调中,尾联陡然一转——“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教科书教参所言,表现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如此感伤情绪显然与李白的基调走向不合。李白怜惜故乡之水,恰与故乡情关涉无多,而是这川蜀水承载着行舟,沟通着当下与未来的梦想之地,让李白能够“直挂云帆济沧海”,道尽了年轻李白对未来、对新世界的热情期待。33年后,获罪流放的李白忽而遇赦东归,再次途径荆门。此时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则是另外一番滋味——巴国的山高水深是故乡,但也是一道道鬼门关。好在这段险象环生终于随着巴山群壑一同消逝,迎接自己的是沃野千里的湘楚大荒,是九死一生后的新生活。心情轻松的李白看月下江水不是水,看青天层云不是云,是经历生死后的愉悦,飘逸性格里忍不住的畅想。这般境遇里,李白情绪里与其说是故乡情,不如说是感怀意——这川蜀水再次保佑多灾多难的游子化险为夷,再次带他逃脱险境投向新生。这两种情感可能使得题中的“送别”更易理解:他所送别的并非蜀中人物、故乡亲人,而是送走一个老地方,别过一段旧时光,进而拥抱他的新世界、新未来。始终像朝晖一样明亮灿烂,这是李白的文学风格,也是他的精神世界。
  《旅》创作于永泰元年,杜甫时年54岁。此时的他,因上书营救房琬而开罪肃宗皇帝,仕途无望;因就食的蜀地节度使严武离世,生活无着。成都、渝州、忠州、云安,一路漂徙里,不过都是暂时存身。這样的处境中,《旅》诗颔联除了与《渡》诗文辞相似外,笔意绝然迥异。文辞间更深隐着杜甫难以言表的生命焦虑:“星垂平野阔”,纵然可以借夜色和文学之力,将群山万壑幻化做千里平野,但这片广阔无垠与杜甫并不相关。他只是迫不得已的“停舟细观”,这里既不是自天明后的远方,也不是眼前就如鱼得水的当下;眼前的群山走不尽,生命的“平野”迎不来。面对这寥廓浑融,杜甫感触到的是生命的渺小、无力,这是杜甫无以言表的空间焦虑。“月涌大江流”,月光如水,和江流并进。但因为夜色的阻隔,杜甫的危樯夜舟只能停驻“细草微风岸”。此情此景,与李白携江水并流不同,杜甫只能隔岸而观。观看“逝者如斯”的大江,观看“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它们都是恒久,一切又那么变动不羁。在物的映照下,杜甫“哀吾生之须臾”的时间焦虑深隐在言辞之下。由颔联而下,以反语伪饰的文章名望、仕途抱负、易老年华、孱弱病患,恰恰是杜甫生命时空焦虑的生动注脚——诗圣不是无病呻吟,是真的拿这惨淡的人生万事无可奈何。“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是杜甫为自己写下的最真切的生命隐喻。在早年的“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里,彼时的鸥鸟是多么的自在、不羁,其中包藏着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自信与英气。而此时,时光打磨着杜甫,也在折磨着杜甫——天地虽大,却只能像沙鸥一样飘飞不定,无以栖身,至于家国梦想也不过是“应休”了。如果说《渡》诗里有李白的说不完的欢愉畅想,那《旅》诗中就是杜甫道不尽的凄惶孤苦。如果说李白是灿烂明亮的朝晖,杜甫便是晦暗萧索的夕阴。李杜用他们不同笔调、不同的感受,为莫测的人生做了精彩的诠释。这也是文学的互文性之旨。
  [作者通联:广东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
其他文献
优美的诗歌作品,往往蕴涵着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古典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应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的。那么,现实又是怎样?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初中阶段学生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相对庞杂,而教学时数相对不足,再加上中考等各类考试都以背诵默写作为考查的重点,所以很多教师将重心仅仅放在了背默上。“古诗词以其精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论及魏晋文学时,他认为魏晋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而这里的“自觉”以及“为艺术而艺术”之文艺思想在南北朝时期得到疾速发展。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云:“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除文体、文风发生明显变化外,此时文艺上的嬗变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散文家张岱的小品文代表作之一,历来深受读者喜爱。但文中有两处叙写似乎互相抵牾,前后矛盾,让很多细心的读者不得其解。具体表现为:文章前面叙述云“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明确交代是“独往”,即作者独自前往;而在下面的描写中,却云“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言其舟中有两三人,而此前并未交代有他人登舟。表面观之,两者之间不是存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下称《茅屋》)是杜甫寓居成都时的作品,被编选在统编本八年级语文教材。历代方家对此诗多有评点,有赞其布局之妙者:“‘呜呼’一转,固是曲终馀意,亦是通篇大结”(王嗣奭《杜臆》)“末五句,翻出奇情,作矫尾厉角之势”(浦起龙《读杜心解》)“妙竞推开自家,向大处作结,于极潦倒中正有兴会”(杨伦《杜诗镜铨》);有赞其胸襟广博者:“元气淋漓,自抒胸臆,非出外袭也”(何焯《义门读书记》)“固
《诗经·国风·秦风》为秦地汉族民歌,多为粗犷奔放、同仇敌忾之词,充满杀伐之气,然独《蒹葭》缠绵婉致、高渺出尘,令人称奇。  该诗神秘难测,颇有些象征意味,其主题含蓄多义,叫人遐想,历来争议不断。  就《蒹葭》而言,对“伊人”的准确定位是解读其主题的关键。为此,我们可以对该诗的旨意进行层递式地读解。把“伊人”看作是抒情主体的爱恋之人,则《蒹葭》就是一首书写单恋的情诗;把“伊人”看作是一切美好的象征,
阅读教学,其实就是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在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关注文本的主旨、内容、语言和情感,并以此展开学习。如何指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散文所传递的内容与形式、认知与情感呢?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它们的思想性、人文性和知识性总是在语言形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以理解、感受“这一篇”中与独特认知、情感融于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即可以带领学生回归语言文字,结构化学习文本。  《一棵小桃树》是作家
案例背景  《项脊轩志》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板块中的一篇文言文,是归有光借物叙事抒情的名篇。文章围绕了“百年老屋”的几度兴废,追忆了自己往昔的读书生活及日常琐事,寄托了作者对于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抒发了对于物是人非的身世之感。文章由物及人,即事抒情,将记物、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娓娓道来,笔墨平淡之下蕴含着无穷的深情,悱恻动人。但是在这篇文章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同学能够
小说的文本体式决定了小说的教学内容,决定了“这一篇”小说的教法。小说教学就是要找到“这一篇”的独特之处和独特价值,并据此教学。我们知道,对小说本质的理解和对特定特征的把握是小说教学的一个基本前提,那么,《植树的牧羊人》“这一篇”小说的本质和特定特征究竟在哪里,究竟是什么?  笔者以为,这主要是与《植树的牧羊人》这篇小说独特的话语系统有关。只有找到这篇小说独特的话语系统,才能用话语系统这个“金钥匙”
繁星璨灿,古代诗歌语言凝炼而精粹,那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词语却蕴含着多重而不确定的意义,这种现象被称为“模糊”。遵循模糊艺术规律进行诗歌教学,深味诗词意味,是提高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诗歌模糊艺术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清代姚鼐说:“文章之精妙不出字句声色之间,舍此便无可窥寻矣。”本学期笔者通过教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感慨颇深,下面就诗歌教学中对诗词模糊的实践研究,来探
【评析样本】  刘丽丽.《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小学生深度学习评价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5)。  帅巍巍.《基于SOLO评价理论的现代阅读思维提升策略》,《中学语文》,2017(15)。  李咏霜.《SOLO分类评价法与高中语文主观性试题评价》,《高考·教学探索》,2017(6)。  刘礼娜.《分类层进 重视思维——基于SOLO评价理论的现代文阅读思维提升策略研究》,《读写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