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ys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在各门学科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表现
  1.漠视语文。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
  2.应付老师,平衡自己。这些学生迫于考试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自慰。
  3.担忧焦虑却不知所措。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
  二、成因
  1.认识的偏差。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2.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学生偏科,因素很多。进入初中,产生偏科,重理轻文,则主要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
  三、调控措施
  1.变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体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初中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以前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笔者曾在学生中搞过一个试验,让学生分析、提炼、积累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把班级分成6个组。一个小组负责一单元课文和读本的内容。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组长负责把本单元里的重要课文分配到人。然后收集整理资料,并加工处理,如修改、装订等。准备工作做好后,班上组织交流。这样,原来不够重视课本的人,懂得了课本的价值;原来感到作文无料可写的人,也大有收获。
  2.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教学实践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
  3.分解大目标,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有作文、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在开始进入诗歌鉴赏复习阶段,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学:了解诗歌的常识——鉴赏诗歌的形象——灌输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训练答题步骤——品味诗歌语言——最后,每人上交一篇关于谈诗歌鉴赏技巧的小论文。经过几周的训练,学生觉得“诗歌鉴赏也就这么回事情嘛,没有什么好怕的”通过这样的分解,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其他文献
英语《考试说明》明确了高考英语试卷中的考查内容并指出,在试卷中,语言知识、读、写的权重分别为33%、30%和37%。这是根据试卷设计者多年的研究决定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考查内容和考查权重的明确有助于考生复习备考和教师指导,二轮复习的重要任务是按照高考题型结构,有计划对单选、完型、阅读、单词拼写、短文改错及写作等题型进行专门训练,实现由语言知识到语言应用能力的转化,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
期刊
英语报刊阅读教学可弥补这一不足。《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这份英文事实周报广泛采用国内外第一手的英语新闻信息,充分利用最新教学读物,为我国中学生提供一份以英语新闻为主导,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文报刊。它以浅显地道的英语向读者报道校园热点、文化生活、休闲娱乐等内容,文章短小精悍,更适合学生的英语程度和理解能力。英语报刊阅读在学生的英语学习和素质教育中的确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笔者在英语阅读教
期刊
在经过高中数学教学必修1(人教A版)的教学过程中,使之与传统教学对比感受颇深。为此,结合自己参加高中数学必修1的教学体验谈点浅见。  一、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面对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内容,或多或少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其具体表现为:  1.教与学的关系不协调  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由于学生长期形成的依赖于教师讲授的学习方式,习惯于被动接受,谈不上合作交流和探究
期刊
现在,具有较好的语文表达能力,已成为谋职的一个先决条件,而目前大家对大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普遍感到忧虑。造成大学生语文水平每况愈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改进中学语文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1、树立正确理念,加强注重文言语感的培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是当今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注重文言语感培养”课题的提出正
期刊
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他们的学习状态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调查表明,造成学生数学成绩不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  很多同学进入高中后,没有给自己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制定出合适的学习目标,导致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学习的动力不足。  二、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强  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象初中那样,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没有真正理解
期刊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一堂课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认真地备课。  教师带着良好的心情上课,因此要上好课,教师不但要备好教材,备好学生,而且要备好上课的良好心情。  一、用积极刺激引发好心情  情绪论者米伦森认为:“条件刺激导致一个消极刺激引起某种程度的焦虑……一个积极刺激或排除积极刺激的条件刺激,又可诱发某种程度的欢乐并排除消极刺激的条件刺激产生的愤怒。”可见,人的情感
期刊
新课程的实施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素质教育真正得到充分体现。课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必须从优化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做起。  一、优化教学目标,具体教学任务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教学中要认真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着眼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总体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  对于每一节课,教师首先要根据课程标
期刊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培养这些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较好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是从下面三个方面做的。  一、进行主体性教学,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落到实处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直注重了教法的改革,而忽视了学法的研究,总是为自己设计的多,为学生设想的少。在课堂教学上,我们也总是怕学生这也没听懂,那也没掌握,于是耐心细致、面面俱到地去讲,这样一来,即使想突出学
期刊
作文教学是中学整个教学任务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初中作文教学训练,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性作用,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经过扎实而有效的作文训练,会影响整个高中阶段写作水平的发挥,甚至可能造成学生一生写作水平的低下。  一、主要问题  目前大部分初中大作文是6—8篇,基本达到两周一训,一学期三、四千字,六学期就是两万字左右,一个学生写了两万字左右,为什么效果不尽如人意呢?笔者粗浅地认为可能存在以
期刊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借助语文这个载体,通过丰富多彩、情意结合的语文学习活动,能使学生熏陶自然美,感受社会美,欣赏艺术美。培养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从而塑造美的心灵,完善美的人性,创造美的人生。  一、以景育人,陶冶情操  语文课中有许多描写自然美的篇章,有淡雅朦胧、清新幽静的荷塘之美,也有摧山坼地、不可遏制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