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方”与古代渡船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065781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刀舠[] 与舟
  
  善假于物是人类文明的征象。上古刳木为舟,假舟以渡。可以想见,舟小。《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其笺“小船曰刀”。《释文》又说“刀,如字,字书作‘舠’,<说文>作‘’并音刀。”其疏“上言一苇桴筏之小,此刀宜为舟船之小,故云‘小船曰刀’”。《说文》“,小船也”。《玉篇》“舠,小船形似刀。”吴均
  《赠王桂阳别诗》“行衣侵晓露,征舠犯夜湍……”,当激流而能勇进者,非小船莫属,此处舠为小船当无疑义。《释名·释船》“,貂也。貂,短也。江南所名,短而广,安而不倾危者也。”以其同源词“貂”相释,正是强调舠之短小义。王力先生在其《同源字典》里说:“ ,从周声,周声的字本读幽部,但造字时已转入宵部。”也即是说, 舠、,均归宵部,音同而字异。所指皆为小船,二者当属声符不同的异体关系。据“刳木为舟”推测,“舟”是不可能指形体庞大之船的。着眼于形制,舟与舠[]可能是相仿的。德里达认为不论以何种形式出现,声音总是最接近所指。传统的同源音近义通也正基于此思想,从语音角度来看,舟属幽韵章母,舠[]属宵韵端母。端母与章母都是舌音,发音部位相近,可为旁纽;幽韵、宵韵可旁转[况且“”所从周声本应归幽部]。若说原属幽部的话,与舟就本同部,是可以相通的。应为舟的后起分化字,再后来变为从刀,是为舠,属音转。舟本无巨制,舠[]更专指小船者。
  小船何以称舠[]呢?《玉篇》所谓“舠,小船形似刀。” 就形体而言,小船像刀。这是古人耽于想象,而这想象也真美妙可爱。我们看看舠[]的同源词鱽。《尔雅·释鱼》“鮤鱴,刀。”其注“今之鱼也,亦呼为鱽鱼。”《说文》“饮不食而也。”段注“,今人语尚如此,以其形像刀也。俗字作鱽。”《山海经·南山经》“苕水……注于具區,其中多鱼。”注“鱼狭薄而长,头大者尺余,太湖中今饶之,一名刀鱼。”刀鱼---“鱽”之得名源于其扁薄狭长似刀。同理,舠得名于其形像刀亦通。小船与刀形似启发了人之想象力,将其称为舠。其功用相近有没有可能更升华了人类想象力之高度呢?也许这后一点恰恰是更重要的因素。刀有劈、划、开、剖之功用;而小舟要乘风破浪,不也需要劈水才能获得一个反冲力,使自身得以进前吗?小舟之劈水破浪、凫水而渡正像刀掠水面求进。形似兼功用相近使人类将刀舟联系起来,“舠”之产生顺理成章。
  舟船上起至关重要作用的部件应是稍,后来写作艄[显示其与舟船之关系],或称舵。《说文解字》“梢,”。《集韵》引作“木枝末也”。徐锴曰:“按,梢,树枝末也。”《集韵》“稍,船尾。”字本作“梢”。《广韵》“梢,船舵尾也。”梢是树枝末,稍为船之尾。二者均居本体之末,有小、枝节义,同源理通。由于艄是船舵尾,舵相对于船身来说也是尾,故艄也指舵。王力在《同源字典》里说,舵与 拕同源,它们的同源关系属于透定旁纽,歌部叠韵。《广雅·释诂·一》“拕,引也。”《汉书·严助传》“拕舟而入水.”严师诂曰“拕,曳也,音它。”王先谦曰“拕,官本作柁。案当从手。”上述材料均说明,“拕”之本义是曳,拉,引,乃舟船尾部件之功用;而当其功用者,名之为舵。再看《玉篇》的解释“柁,徒可切,正船木也。”《广韵》“柁,正舟木也,徒可切。字亦作”。注:“,船尾也。”显然舵居船末,像其尾拖曳、引拽,作用是正船位、定船向,为进船提供动力。舵如何正船位,定船向呢?《后汉书·仲长统传》“元气为舟,微风为。”注“,船尾也,音徒可反”施于舟之外力如风动,控制元气,即主体舟身。一者摆舵可获水之反冲力,舟船得以前进;另者舵之摆向不同,其与舟船形成之角度也异,限定了舟船前进方向。过去舟子称艄公,即由于驾舟之关键为控制艄,掌舵。近代毛泽东有名言“大海航行靠舵手。”熟悉舟船的人会发现,艄或舵就很像刀。当舟子摆动艄时,艄即如刀劈水,推动水;在其同时水对舟的反冲力产生了,由于杠杆作用,这反冲力就推动舟船自身运动。故而摆艄则舟进。舵居船尾,故称艄,艄如刀,艄于舟船乃关键所在。小船称“舠”约有语源可寻。
  舟本应属小船一类。舠[]为小船,于文献可证,按情理分析亦通。当上古舟之形制由小渐大,舟之指称就泛化了,可指大大小小一切相似之渡水工具。为专指小舟,“舠[]”作为舟之分化字应运而生。也只有小舟小船才有可能如刀,锐不可当,激流猛劲。语音最近所指,存在方能破译语言的奥秘。小舟小船称舠[]从语源、形制到功用都不乏理据。
  
  二、方与舟
  
  初民尝试小舟渡水,后渐需渡水工具承载更多更重,也自然要求更安全更平稳。与水接触面积大、吃水深的船只提供浮力大,安全系数高是不言而喻的。编木为,并舟作方,乃人类“假物”智慧之演进。文字所显示的语言产生之原初过程,正是一切人文活动的原型所在。
  文字与语言之间是一种“言此意彼”的隐喻关系或转义关系。文字对语言的指称是一种偏离的意指。表意汉字的特点就是推迟汉语的到场。而隐喻的一大危险就是,人类可以任意地理解它们。 对一个文本同样合理的各种阐释,可能会互不相容,甚至毫无共通之处。人们对“方、旁”的阐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文献典籍中,“方”“旁”古通用之例颇夥,兹不赘述。查按古文字形。“方”古文:、、 、……“旁”古文甲金具存:甲骨文---、;金文---、。参看“方”的古文字形,“旁”可以看着是在“方”上附加了一“”/“”。多位大家对“方”之古文字形进行过阐释。高鸿缙先生认为“方”之本义是旁边之“旁”,字形显示为一刀旁寄刀架;康殷说,“方”是一颈脖上戴枷类刑具的人形;约斋以为“方”字形是侧面站立的门框边形“”,本义即旁;徐仲舒在《甲骨文字典》里说,“方”像耒,上短横像柄之横木,下长横即蹈履处,旁两短画约为纹饰;王元鹿说法更独特,谓“方”之本义是以刀判物,从字形上看,似刀上抽象线条,以示判物。董性茂先生在其《释方(旁)的字形和本义》中说“旁”不过是“方”复加形符而已。该形符“”/“”即盘形,旁的古文形体显示得再清楚不过,“旁”乃“方”上一倒器皿形。古文字盘形、舟形混而不别,故可认为“旁”是“方”上加一舟形。方是简体,旁为繁体。“方”之本义即是旁。所有的阐释似乎都合理,但惟有汉字“比类取象”这一存在方式才能破译其奥秘。《说文解字》“方,并船也,像两舟省,总头形。”说明“方”乃两船相并,省船身之形,头并靠在一起。“旁”字形正可谓并舟而不省,两舟形俱在,中间竖笔部分亦可认为是桨形。可见“方”与“旁”是同词异字:“方”简,“旁”繁;“方”之本义是并船。
  “方”之本义若是并船,于文献可证吗?试看:1.《诗·周南》“江之永矣,不可方思……”2.《诗·邶风》“方之舟之……” 3.《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方”独用或与舟并举时均表示一种渡水方式,即并舟而渡。舟是独木小船,方为连船、并船,自然合理;而“旁”之字形使方之义—“并船”更为彰显。4.《尔雅·释水》“大夫方舟”,注“方舟,并两船”。舟是刳木而成的,自然不够气派;按大夫身份,其排场该大,小舟不合适;因而大夫方舟是并船而渡当的然可信。5.《释文》“方,并也”。6.《国语·齐语》“方舟设泭”,注“方,并也”。方为并船于文献例证不孤。另见《说文》“舫,船也,”又引《明堂月令》“舫人,习水者;舫人,榜人。”“舫”是六朝时复增字符而造的“方”之后起分化字。《尔雅·释言》“舫,舟也”;又“舫,泭也”。《广雅·释水》“舫,船也”。《一切经音义》引《通俗文》“连舟曰舫”。《广韵》“舫,并两船”。《史记·张仪传》“舫船载卒”,索隐“舫,谓并两船也”。《后汉书·岑彭传》“乘枋下江关”,注“枋,以木竹为之,浮于水上……枋即舫字,古通用耳。”从木之“枋”意在突出其材质原料,从舟之“舫”提示功用。《文选》王粲《赠蔡子笃诗》“舫舟翩翩,”注“舫与方同”。王力说,舫本指方舟,后泛指船。方、舫均指一种渡水方式或渡水行为。回头再看“方”“旁”古字形,中间竖笔部分若解释为桨,应是比较合情理的。桨在古语里亦称桡,楫或榜,《楚辞·九章》“齐吴榜以击汰兮”注曰“榜,船也,”。即为桡,为桨。《切韵》“榜,北孟切,枋去声,进船也”。说明舫、枋、榜同源。“榜”,声符“旁”兼义,提示该词含有“方”“旁”之基本义素。榜指船槳或船楫,依附于舟船舷旁,属旁寄。另者,划船,撑船都需桨、楫、抵靠依傍船舷边或水底砂石或河岸,以获力推船前进。桨靠船舷划水,分水,水反作用于桨之力是进船动力。榜依附于船舷,为促船进身之构件。榜助舟船,其词亦有挨、靠、抵、比并、接触义。生活在水边的人对舟船之榜应不陌生,亦清楚其于舟船乃一至关重要配置。所以古舟子常称榜人、楫师、工等。“榜”于舟船地位不可小觑,其声源、形制、功用都隐含了方、旁之义,亦可算方、旁基本义一旁证。文献用例及“方”“旁”字形都显示:并船乃造字义,比并、依附是二者基本义素。
  方的同源词“泭”为我们探寻“方”之本义亦可提供一些证据。《释言》和毛传皆曰“方,泭也”。《说文》“泭,编木以渡也”。《广韵》“泭,小木筏也”。《尔雅.释言》“舫,泭也”《尔雅·释文》引郭璞“小筏曰泭”。《楚辞·九章·惜往日》“乘氾泭以下流”,注“泭,编竹木曰泭。楚人曰泭,秦人曰撥。”《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传“方,泭也”;其疏引《论语》郑注“桴,编木也,大曰筏小曰桴。”《释文》“泭,本作筏,又作桴----柎”。《论语·公冶长》“乘桴浮于海”,集解引马注“桴,编竹木也。大者曰筏,小者曰桴”,皇疏“桴者编竹木也,大曰筏小曰桴。”《国语·齐语》“乘桴济河”,注“小浮曰桴”。《广韵》“桴,寄附”。《玉篇》“附,依也,近也,著也”;《广雅·释诂·四》“附,依也”;《小尔雅·广诂》“附,因也”;《周礼·地官·大司徒》“其附于刑者归于士”,注“附,廲也”;《考工记·轮人》“是故塗不附”注“附,著也”;《孟子·尽心上》“附之以韩魏之家”,注“附,益也”;《说文》“附,益也”。《后汉书·鲁恭传》“赐驸马从驾”注“驸,副也,非正所乘皆曰副。”《汉书·惠高后文功臣表》“副在有司”,师古曰“副,贰也。其列侯功绩已藏于宗庙,副贰之本,又在有司。”《张良传》“误中副车”,师古曰“副谓后乘”。《后汉书·景丹传》“迁朔调连率副贰”,注“副贰,属令也”。泭,造字本义乃编木以渡;其同源词方为并舟而渡,理出一则。编木、并船似异,其用实同,也即功用原理无贰。编木、并船都需将二物或多物连接起来,相互帮衬、依附。二物或多物之间存在一种依傍、比并关系。所以并船、编木都可以称方。方、泭均音义密合,可谓声兼义。泭的同源词系列发展出附廲、增益、因、依、傍、著、副贰等义,均依其本身比并关系演进而来。比并者可以互助,进而形成主从之分,即傍、副贰……“方”意义演进也依循相近道路。
  在甲骨文之殷商时代,“方”多用于方国名中,如人方,鬼方等。之所以称方,是因为它们相对于殷商,宗周[或成周]之中心地位来说,属边夷小国。《史记·扁鹊仓公作》“视会垣一方人”,索隐,“犹边也。”再见《尔雅·释诂·四》“方,表也。”《仪礼·大射礼》“左右曰方”,注“出旁也”。“方”的外侧、侧旁之义,后来专属于旁[旁之古字形更突出一种依傍关系]。“方之同源系列里的“房”在《说文》中“房,旁也,室在旁也。”《释名·释宫室》“房,旁也,室之两旁也。”六书故“房,室旁夹室也。”段玉裁说“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桂馥曰“古者宫室之制,前堂后室,前堂之两头有夹室,后室之两旁有东西房,〈顾命〉‘在东房是也’。”《诗·王风》“君子阳阳,右招我由房。”房乃旁室,正含方的基本义素:边,旁。方,泭比勘,可以确定,方之造字义为并船,当不诬。
  另见人们把船舷称为“梆”,该“梆”就是船边船旁,“梆”,音含义:边,旁。鞋之面也是附着于鞋底四周的,叫鞋帮,意味这鞋帮是附益,增加,帮上去的。音近义通,帮助之义就指靠近,接触,使所助对象更添力量、气势。方是并船,其渡水能力胜于小舟。并母蒸韵的棚、、朋与方、旁亦同源,其同源关系属帮并清浊旁纽,蒸阳旁转。《说文》“棚,栈也。”又“栈,棚也。”朱骏声说“编木横竖为之,皆曰栈,曰棚。”《一切经音义·四》引《通俗文》“板阁曰栈,连阁曰棚。”棚车、车、朋友,均义含“连、比、并、附、帮……”可为方之造义乃并船之旁证。
  人类造字之初多着眼于实物,抽象义也依附于具象表现。我们考察方与旁的同源词发现:这些词造义方式多相类,取象实物,造义各异,具体所指虽不同;但共同义素都含“依附、比并”。方有自己的造字实义——“并船”亦怡然理顺。《说文》对方的说解应可信。
  
  三、结语
  
  德里达的偏离文字观认为文字均以处心积虑的修辞模式编制而成,其实质是对语言的偏离的意指活动,以其自身的在场推延了语言的到场,其意指可能极为含糊。而书画同源的中国文字既表义,也表音;表音而不破坏其表义,是一种音义完整结合的系统。这种文字反映了中国人的“天人合一”趋向整体化之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言语和文字、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矛盾。汉字正式产生的标志,或者说是汉字与汉语真正开始结合的标志,是从比类取象的图画符号走向语言符号,是视觉图画符号与听觉语言符号合流的结果。汉字的表意体制是中华文明自然延续的产物,是由图画系统独立演化而来,乃基于比类取象之现实存在。雅斯贝斯说:“世界是他者的手稿,一般的阅读难于理解,只有存在方能破译。”刳木为小舟,小舟形似刀,故称舠[]。随着舟之指称泛化,就从舟里分化出舠[]来。人类从独木小舟到并船方舟,渡水文明不断开拓,反映在语言里,留存于文字间。
  
  注释:
  本文所引文献语料主要采摘于王力《同源字典》,特此说明。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王力.同源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周祖谟.尔雅校笺[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4]董性茂.释“方”(旁)的字形和本义[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4,(3).
  [5]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6]徐通锵.语言论[M].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7]乔纳森.卡勒.论解构[M]. 陆扬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8]申小龙.人文精神,还是科学主义?[M].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89.
  [9]德里达.论文字学[M].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10]德里达.文学行动[M].赵兴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段 玉,河北大学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刘勰《文心雕龙》)要写好文章,必须熟练地掌握语言技巧,必须从语言文字上下功夫,电视广告文稿的写作也不例外。电视广告属于视听类广告,广告语言是由声音及各种因素综合构成的符号系统。朗朗上口的电视广告不仅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更会起到一种引导的作用,借助于自身或幽默或优美或简明有哲理的广告词感染人们,传遍大街小巷。反之,如果电视广告语言使用不规范,其带来
语言规范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成规范,二是遵守规范,现代汉语规范化运动的发端要从20世纪初,即清末民初的三大语文运动说起,提倡文字改革,创新拉音字母的切音字运动;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化湿通窍方雾化术腔治疗鼻窦炎的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进行鼻内窥镜手术及常规术后治疗的患者9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6例,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予化湿通窍方雾化术腔,持续雾化1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术腔康复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头痛、流涕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鼻塞、嗅觉减退、鼻甲肿胀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黏膜转归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固本防哮饮对哮喘缓解期小鼠肺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的凋亡基因CRT和EDEM的影响。方法:结合前期研究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和OVA-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联合诱导激发BAL
方言是因地域之间的隔阂而形成的语言变体,一般所谓的方言,指的是地域方言。汉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的人口,分布在广阔的地域,汉语在历史上形成了多样、复杂的方言。与此相应地,汉民族文化也包含着许多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战争、割据所引起的社会分裂,动乱和灾荒所引起的人民的迁徙,是形成方言的常见原因。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汉语和汉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又和众多兄弟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有过接触。不同民族共处于一个地域,
本文通过对先秦时期成语产生和定型的简单回顾,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和折射出的文化特征,尤其对其中显示的汉民族语言与思维的特点进行探讨,认为先秦成语具有民族独特性,是现代汉语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当代医家治疗银屑病血瘀证用药规律。方法:以“银屑病”OR“白疕”为主题词,“血瘀”OR“活血化瘀”为自由词,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的
科技的发展和快节奏的生活使得通讯行业的发展极为迅速。手机成为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短信以其简短、快捷、价廉和安全等优势得到广泛的青睐。手机短信的蓬勃发展也正促使短信成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短信不仅能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和娱乐消遣,还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因此,有必要对其语言特点进行分析,以加强人们对短信的了解和更加有效利用。    一、短信的文本内容    手机短信的文本一般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在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50周年之际,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回顾和总结50年来我国语言文字工作所取得的
现行简化字中的一个来源是历代的简体字或俗体字,这样一种来源势必会带来古今字、繁简汉字的同形。本文以具体十组例子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现行简化字中的“同形”问题,指出现行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