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不注意教法的改革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往往会感到学习数学不仅单调、枯燥,而且抽象、难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游戏活动,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区别不同概念。
例如,在教学“序数”后,笔者先组织学生做“开红旗列车”游戏:按8个小组编好车次,以报车厢号的形式,每两列同时开,用“我是第几号车厢”句式,看哪个组说得又对又快,进行分组淘汰赛,评出“红旗列车”。接着,让学生讨论:“第几列车是红旗列车?”“第几列车的第几节车厢有故障,怎么排除?” “今天共发了几列车?”“有几列车被评为‘红旗列车’?” “每列车有几节车厢?3号、3节车厢各指的是什么?”就这样,学生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区分了基数与序数这两个概念。
又如,在教学“认识镜子里的时刻”时,笔者在出示钟面让学生认识钟面上的某一实际时刻后,又组织学生猜一猜钟面上的时刻在镜子里的时刻,大多数学生都感到困难。这时,笔者根据上节课学习的对称现象,组织学生一起照镜子做游戏:先要求学生用左手摸上唇,右手摸下巴,说一说“镜子里的你是用哪只手摸到了哪个部位”。学生发现:“镜子里的图像与我一模一样,我做什么动作,镜子里的我也做什么。”笔者又问:“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一个学生回答:“镜子里的左右跟我们是相反的。我用左手,他却用右手。”另一个学生说:“我摸上唇,他也摸上唇。我摸下巴,他也摸下巴,上下没有变。”笔者及时引导:“你们观察得真仔细!照镜子就是一种对称现象,镜子里、外的左右是相反的,但上下并没有变。”说完,笔者又举起钟面,拿起教鞭沿着12和6这两个数字竖放,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抢着说:“那是一条对称轴!”笔者再进行引导:“对了,这就是一条对称轴,钟面上的左与右也是对称的。如9时对称的是3时,即镜子里9时实际上就是3时,钟面上实际3时在镜子里就是9时。如果老师任意指着钟面上一个数字,你知道它和哪个数字对称吗?同桌合作做一做这个找对称数字的游戏。”学生同桌共同合作,在拨一拨、猜一猜、验一验等游戏活动中直观理解了知识点。
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发展潜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笔者课前布置学生分别剪一些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让学生在上课时把这些图形折一折,分成对折后能使两侧图形能完全重合的和不能完全重合的两类。在学生一个一个地折好后,笔者引导他们讨论以下几个问题:长方形对折后,两侧图形能完全重合吗?有几种折法?正方形对折后,两侧图形能完全重合吗?有几种折法?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呢?
通过对折、讨论,学生归纳: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有些图形两侧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两侧不能完全重合。笔者再引导学生小结:像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圆等图形对折后两侧能完全重合的都是对称图形,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找出各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学生在对折、交流后得出结论: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接着,又教给学生剪对称图形的方法,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学生在有趣的动手操作活动中进一步理解了对称图形的含义。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学生在活动中体脑结合,手脑并用,减轻了学习负担 ,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让数学课堂“动”起来,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积极向上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是我们教师的应有追求。◆(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修县建昌小学)
□责任编辑:邓园生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游戏活动,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区别不同概念。
例如,在教学“序数”后,笔者先组织学生做“开红旗列车”游戏:按8个小组编好车次,以报车厢号的形式,每两列同时开,用“我是第几号车厢”句式,看哪个组说得又对又快,进行分组淘汰赛,评出“红旗列车”。接着,让学生讨论:“第几列车是红旗列车?”“第几列车的第几节车厢有故障,怎么排除?” “今天共发了几列车?”“有几列车被评为‘红旗列车’?” “每列车有几节车厢?3号、3节车厢各指的是什么?”就这样,学生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区分了基数与序数这两个概念。
又如,在教学“认识镜子里的时刻”时,笔者在出示钟面让学生认识钟面上的某一实际时刻后,又组织学生猜一猜钟面上的时刻在镜子里的时刻,大多数学生都感到困难。这时,笔者根据上节课学习的对称现象,组织学生一起照镜子做游戏:先要求学生用左手摸上唇,右手摸下巴,说一说“镜子里的你是用哪只手摸到了哪个部位”。学生发现:“镜子里的图像与我一模一样,我做什么动作,镜子里的我也做什么。”笔者又问:“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一个学生回答:“镜子里的左右跟我们是相反的。我用左手,他却用右手。”另一个学生说:“我摸上唇,他也摸上唇。我摸下巴,他也摸下巴,上下没有变。”笔者及时引导:“你们观察得真仔细!照镜子就是一种对称现象,镜子里、外的左右是相反的,但上下并没有变。”说完,笔者又举起钟面,拿起教鞭沿着12和6这两个数字竖放,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抢着说:“那是一条对称轴!”笔者再进行引导:“对了,这就是一条对称轴,钟面上的左与右也是对称的。如9时对称的是3时,即镜子里9时实际上就是3时,钟面上实际3时在镜子里就是9时。如果老师任意指着钟面上一个数字,你知道它和哪个数字对称吗?同桌合作做一做这个找对称数字的游戏。”学生同桌共同合作,在拨一拨、猜一猜、验一验等游戏活动中直观理解了知识点。
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发展潜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笔者课前布置学生分别剪一些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让学生在上课时把这些图形折一折,分成对折后能使两侧图形能完全重合的和不能完全重合的两类。在学生一个一个地折好后,笔者引导他们讨论以下几个问题:长方形对折后,两侧图形能完全重合吗?有几种折法?正方形对折后,两侧图形能完全重合吗?有几种折法?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呢?
通过对折、讨论,学生归纳: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有些图形两侧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两侧不能完全重合。笔者再引导学生小结:像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圆等图形对折后两侧能完全重合的都是对称图形,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找出各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学生在对折、交流后得出结论: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接着,又教给学生剪对称图形的方法,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学生在有趣的动手操作活动中进一步理解了对称图形的含义。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学生在活动中体脑结合,手脑并用,减轻了学习负担 ,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让数学课堂“动”起来,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积极向上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是我们教师的应有追求。◆(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修县建昌小学)
□责任编辑:邓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