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探究的有效性,从精选材料开始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zhao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活动的成效如何,取决于教师对探究材料的选择。因此,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时,要根据教材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选择具有生活性、典型性、实效性和启发性等富有结构性的探究材料。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顺利开展探究活动,从而提高探究的效能。
  [关键词]科学探究;有效性;材料准备;结构性材料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36005401
  科学探究活动的展开,需要有结构的材料支撑。所谓“有结构的材料”是指根据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选择,精心设计,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所提供的教学材料的有机组合。选择怎样的“有结构的材料”,对于实现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下面,笔者结合《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的材料准备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研究。
  一、精选熟悉的生活化材料,有效诱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因此,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挖掘有结构的材料,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
  对于“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学生的前概念认识是模糊而易于混淆的。那么该借助怎样的材料来帮助学生有效建构沉与浮的正确概念呢?基于这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考虑,我舍弃了“沉浮实验盒”提供的标准化实验器材,而选择了泡沫、木板、吸管、橡皮泥、铝块、带塞小瓶、枇杷等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作为探究的材料。由于提供的这些材料是贴近学生实际的,且能较好体现各种沉浮现象,有助于學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之上,通过观察辨析,认识沉浮的不同表现,从而丰富学生对沉浮的感性认识。
  二、精选具有内在关联的典型性材料,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进程
  科学材料是否具有典型性,将决定科学探究的结论是否有说服力,是否科学。因此,教师精心设计、选择蕴含着某些关系和规律的典型教学材料是探究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根本,是学生参与实践,自行探究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的关键。
  我在组织学生探究“如何使铝块、橡皮泥浮起来”的问题时,为学生提供了泡沫、铝块、橡皮泥。为了达到我预设的探究目标,我严格控制了这些材料的大小,使得泡沫仅能承载得起铝块,却承载不起橡皮泥,橡皮泥只能通过改变形状的方法浮起来;在研究潜水艇沉浮的原理时,选用选材容易、操作简便、直观形象的带塞小瓶模拟潜水艇进行研究。这样,通过为学生提供这些典型的结构性材料,把有结构的知识、有结构的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实现了有效探究的目标。
  三、精选具有明显效果的操作材料,有效保证探究的活动成功开展
  要保证探究活动的成功开展并收到理想的效果,教师不仅要选择最简便、最易于使学生接受的研究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精心选择易操作且效果明显的材料,以此激发学生对材料的操作和思考,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探究土豆(或鸡蛋)浮起来的方法”这一活动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由于土豆和鸡蛋的密度比水大许多,需要在水中加许多的盐来提高盐水的密度,这些盐的溶解需要花的时间较长。为了节省探究的材料和时间,确保学生探究的热情,我尝试着用不同的沉在水里的物体进行试验。经过比较,最终选择了枇杷作为开展此项活动的材料。由于枇杷的密度只比水稍大一点,只用了2勺盐枇杷就浮起来了。因为探究的时间较短,但效果却非常明显,所以学生探究的热情格外高。
  四、精选有层次的组合材料,有效启发学生明晰探究活动的内涵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探究活动精心地去筛选和组合材料,并有层次地呈现材料,使提供的材料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以此引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内涵。
  如我在组织学生开展“如何使沉在水里的枇杷浮起来”这一活动时,准备了这样一些材料:盐、水、枇杷和“死海不死”的视频资料。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我设计了两套方案:第一套方案是先呈现一杯水和一个枇杷,接着将枇杷放到水中让学生观察是沉还是浮。然后要求学生在“不借助浮物,不改变形状,不改变重量”的情况下想办法让枇杷浮起来,如果有人能想到在水中加盐的方法,便给他们提供盐,让他们进行研究,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播放《死海》的视频材料,对探究活动进行知识拓展。第二套方案是当学生想不到用“水中加盐”的方法使枇杷浮起来时,先播放《死海不死》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从死海这一神秘之地获得探究灵感,获取探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给学生提供盐,让他们开展验证性探究活动。这样,通过视频材料与实验材料的有机结合,根据学情的需要,以有针对性地逐步呈现的方式组织探究活动,给学生很大的启发,这样的探究能不断激起学生要揭开科学奥秘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探究。
  (责编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 要]加强班级“悦读”文化建设,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发展学生的心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注重营造书香班级,打造“悦读”氛围;指导阅读方法,引领“悦读”实践;丰富读书活动,让学生享受“悦读”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悦读;文化建设;书香班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0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是在不断的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古人认为“学问”就是要学会怎样问,要学会怎样思考。宋代程颐认为“为学不道,必本于思”,说明学与思是构成人类求知活动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两者互为前提、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互相转化,又以思维为本源和核心。“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这一问或许就是真理最初的涟漪。因此,课堂上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创建各种适合师生活动,培养学生乐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音乐知识,欣赏音乐之美,也让老师在互动中更好地了解学生,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结合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笔者在此对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一、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建立互动模式首先应注重师生互动,通过有效的互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
探究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观察发现和记录到的数据是归纳概括科学知识最直接的依据。学生的探究结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按照学生的预测、猜想,顺理成章地出现意料中的现象和数据;另一种是因为操作、观察、材料等原因,观察到与预测、猜想不符的现象和数据,这种称为意外现象和数据。在不少课堂上经常出现这类意料之外的现象和数据,那么,如何处理这些意料之外的现象和数据呢?  一、“意料之外”拓
[摘 要]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引发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關键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0-0024-01  
调适农村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他们心智能力的发展,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目的,也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功能。近年来,本人为改善学生的心智发展,针对中高年级学生“怕、懒、慢”等主要心智障碍,选择教学方法,强化心智疏导和心理辅导,真正遵循学生的“动、乐、活”心理,培养学生的“敢、会、拼”精神,以下是我的实践过程和认识。  一、遵循学生的“动、乐、活”心理,激活课堂学习氛围  1.营造“动”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一种方式,是学生学习如何表述的一个过程。传统的习作教学理念陈旧,定位太高,模式老化,使得“桎梏”状态下的学生惧怕表达和交流,更谈不上创造和发展。因此,转变教育观念和创新教学方式很有必要。  为了落实课标理念,探索有效的习作教学,我们的区域教研构建了“关注生活,立足教材和课堂,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路径。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的习作教学正在悄悄地转型。  一、【为
英语属于拼音文字语言,字母、单词的形与音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针对英语的这一特点,在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利用英语与汉语拼音之间的近似性,根据正迁移理论,在三年级译林版新教材的“letter time”以及“sound time”部分渗透自然拼读法教授语音知识,渗透单词的构词法和单词音形之间的对应规律,提升学生单词记忆和英语读写水平,提高其语言运用和自学能力。在自然拼读法教学过程中,教师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城市,英语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也相对成熟,我国英语教育已走在世界前端。而在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小城镇英语教学仍不容乐观。因此,教师要加强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小城镇学生的英语教育,必须在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加以充实和提高。  [关键词]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英语教育;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摘 要]导入是英语语篇教学的呈现和准备阶段,这一阶段是决定教学课堂成败的关键。自2014年全面采用新课程后,在认真研读《英语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通过教学工作的积极探索和积累,对新教材课文教学的导入方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结合六年级部分单元内容进行了举例和拓展。  [关键词]自身话题导入 资源预测导入 游戏歌曲猜谜导入 目标呈现导入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