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课程目标,要求7~9年级“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鉴赏文学作品,指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凭借作品的语言和艺术形式,借助想象和联想感受作品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品的意蕴,领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在阅读中感受美、欣赏美,进而表现美、创造美,在鉴赏中丰富情感,提高修养,形成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这将是一笔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
小说是文学作品家族的主角,7~9年级学段的教材中小说占据很重的分量,本文试就小说的阅读与欣赏谈一些教学的体会。
一、统观全篇,感知入情境
小说是作者感受、体验社会生活的结果,人物形象是作家情趣和意识的反映,是作者感情的结晶。阅读鉴赏小说,要引导学生通读全篇,把握小说中的人、事、物、景,获得整体印象,注意事态发展,关心人物命运,留心景物变化,将知识、情绪、兴趣、意志等融入到小说的意境中,在头脑中描绘出鲜活、切近的画面。如短篇小说《孔乙己》,要通过阅读感知全文,走进“咸亨酒店”体验孔乙己的悲惨生活,从“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看世态人情的冷漠和孔乙己的社会价值;从孔乙己的脸色、动作,有谋生条件却不愿放下读书人的架子,轻视体力劳动,不愿与“短衣帮”为伍,屡屡偷窃等,看孔乙己不会营生,好喝懒做的个性;从精神无聊、思想麻木的“短衣帮”酒客拿孔乙己的不幸与痛苦取笑作乐的快活情绪与孔乙己被嘲笑时内心的痛苦,死要面子地狡辩,看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制度对人们的思想毒害以及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从同样都是读书人,沿着科举制的阶梯爬上去的丁举人可以毒打同样是读书人却穷困潦倒的孔乙己的现实看科举制度的罪恶;从孔乙己“退场”时凄冷的环境渲染看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感情。
二、诵读玩味,咀嚼揣情怀
鉴赏小说离不开对语言的咀嚼和玩味。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应该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结晶,依据自己的情感积累和生活经验诵读、咀嚼小说,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引作者感情的源泉,让情感的溪流奔泻。
如《故乡》中,鲁迅对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劳苦大众深切的同情,寄寓在他所刻画的勤劳、善良却又麻木、无知的闰土身上,這种情怀必须经过反复诵读、玩味,体会才能深刻。又如《这不是一颗流星》,咀嚼“要是这只熊死了,不是有熊皮了吗”“有了熊皮,不是可以给阿婆做熊皮手套了吗”,体会五岁的小浩波水晶般纯洁的心和对保姆阿婆深挚持久的感情。
三、理性审视,思索悟情理
学生是审美的主体。经过陶情冶性,学生具备了美的感知力,会带着审美欲望去阅读,但这并不够,还要让他们明理,会用理性的目光审视小说,与作者一起观察社会,思考人生,经过情感体验和审美探究,作出正确的审美评价,从而提高思想认识,提升人格品位,使感情理性化,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阅读短篇小说《窗》,着重让学生领悟:有美好的心灵,对人有爱心,就会心胸豁达,也就会时时为他人着想,甚至为他人制造“美丽的谎言”。这种人是伟大的、高尚的,如靠窗的病人;而心灵丑恶、心胸狭窄的人,总是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私欲,甚至丧失人性,这种人是卑鄙的、可耻的,如不靠窗的病人。读《离别的礼物》,要跳出家庭关系的藩篱,从孝敬老人、关心长辈的道德风尚的高度来颂扬聪明懂事的彼得孝敬爸爸,同情爷爷的社会伦理道德,斥责“那个女人”不孝敬老人,欺凌、损害长辈的不道德的思想行为。
四、拓展延伸,想象补空白
在小说中,作者不可能对每一个情节或细节都展开叙述,或简略,或含蓄,甚至故意留下空白,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就要求读者不拘泥于小说的具体描述,突破小说的有限形象,领会更为深远的意义,凭自己的生活阅历、人生感受去想象、设计、描绘出烙有自己个性印记的新形象。
如《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睛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不妨引导学生对韩麦尔先生的神情展开想象:此刻韩麦尔先生在想些什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最后,“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小说至此,戛然而止。那么,韩麦尔先生此时的心理怎样?教室里呈现出怎样的情景?听课的人们(大人和学生)各有哪些表现?以上种种都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责任编辑陈剑平)
鉴赏文学作品,指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凭借作品的语言和艺术形式,借助想象和联想感受作品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品的意蕴,领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在阅读中感受美、欣赏美,进而表现美、创造美,在鉴赏中丰富情感,提高修养,形成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这将是一笔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
小说是文学作品家族的主角,7~9年级学段的教材中小说占据很重的分量,本文试就小说的阅读与欣赏谈一些教学的体会。
一、统观全篇,感知入情境
小说是作者感受、体验社会生活的结果,人物形象是作家情趣和意识的反映,是作者感情的结晶。阅读鉴赏小说,要引导学生通读全篇,把握小说中的人、事、物、景,获得整体印象,注意事态发展,关心人物命运,留心景物变化,将知识、情绪、兴趣、意志等融入到小说的意境中,在头脑中描绘出鲜活、切近的画面。如短篇小说《孔乙己》,要通过阅读感知全文,走进“咸亨酒店”体验孔乙己的悲惨生活,从“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看世态人情的冷漠和孔乙己的社会价值;从孔乙己的脸色、动作,有谋生条件却不愿放下读书人的架子,轻视体力劳动,不愿与“短衣帮”为伍,屡屡偷窃等,看孔乙己不会营生,好喝懒做的个性;从精神无聊、思想麻木的“短衣帮”酒客拿孔乙己的不幸与痛苦取笑作乐的快活情绪与孔乙己被嘲笑时内心的痛苦,死要面子地狡辩,看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制度对人们的思想毒害以及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从同样都是读书人,沿着科举制的阶梯爬上去的丁举人可以毒打同样是读书人却穷困潦倒的孔乙己的现实看科举制度的罪恶;从孔乙己“退场”时凄冷的环境渲染看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感情。
二、诵读玩味,咀嚼揣情怀
鉴赏小说离不开对语言的咀嚼和玩味。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应该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结晶,依据自己的情感积累和生活经验诵读、咀嚼小说,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引作者感情的源泉,让情感的溪流奔泻。
如《故乡》中,鲁迅对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劳苦大众深切的同情,寄寓在他所刻画的勤劳、善良却又麻木、无知的闰土身上,這种情怀必须经过反复诵读、玩味,体会才能深刻。又如《这不是一颗流星》,咀嚼“要是这只熊死了,不是有熊皮了吗”“有了熊皮,不是可以给阿婆做熊皮手套了吗”,体会五岁的小浩波水晶般纯洁的心和对保姆阿婆深挚持久的感情。
三、理性审视,思索悟情理
学生是审美的主体。经过陶情冶性,学生具备了美的感知力,会带着审美欲望去阅读,但这并不够,还要让他们明理,会用理性的目光审视小说,与作者一起观察社会,思考人生,经过情感体验和审美探究,作出正确的审美评价,从而提高思想认识,提升人格品位,使感情理性化,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阅读短篇小说《窗》,着重让学生领悟:有美好的心灵,对人有爱心,就会心胸豁达,也就会时时为他人着想,甚至为他人制造“美丽的谎言”。这种人是伟大的、高尚的,如靠窗的病人;而心灵丑恶、心胸狭窄的人,总是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私欲,甚至丧失人性,这种人是卑鄙的、可耻的,如不靠窗的病人。读《离别的礼物》,要跳出家庭关系的藩篱,从孝敬老人、关心长辈的道德风尚的高度来颂扬聪明懂事的彼得孝敬爸爸,同情爷爷的社会伦理道德,斥责“那个女人”不孝敬老人,欺凌、损害长辈的不道德的思想行为。
四、拓展延伸,想象补空白
在小说中,作者不可能对每一个情节或细节都展开叙述,或简略,或含蓄,甚至故意留下空白,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就要求读者不拘泥于小说的具体描述,突破小说的有限形象,领会更为深远的意义,凭自己的生活阅历、人生感受去想象、设计、描绘出烙有自己个性印记的新形象。
如《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睛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不妨引导学生对韩麦尔先生的神情展开想象:此刻韩麦尔先生在想些什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最后,“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小说至此,戛然而止。那么,韩麦尔先生此时的心理怎样?教室里呈现出怎样的情景?听课的人们(大人和学生)各有哪些表现?以上种种都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