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歌剧走近大众 让大众走进歌剧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影诞生之前,歌剧拥有广泛的观众基础,如今电影取而代之,而歌剧却给大众留下太高级太小众的印象,如何让歌剧再次走近大众是业内人士思考的课题。近年来,一批歌剧电影成功拉近了大众与歌剧艺术的距离,本文将分析歌剧电影这一艺术形式是如何吸引大众,拓展歌剧受众范围的。
  [关键词]歌剧电影;歌剧艺术;电影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4-0139-02
  [收稿日期]2020-01-07
  [作者简介]赵云红(1968— ),女,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 100101)
  近年来,歌剧电影成为国际艺术界讨论交流的热点,其独特的魅力带给观众震撼与感动,成为国际歌剧行业扩大影响力,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从歌剧行业发展的状况来说,时代在不断变化发展,人们的审美也随之而变,歌剧与电影结合而成的歌剧电影正好迎合了当代人审美的需要,成为缩短歌剧与观众距离的桥梁。
  一、融合两种艺术形式的歌剧电影
  歌剧被称作音乐艺术“皇冠上的明珠”,而电影则是记录时代脚步的艺术产物,曾有人说歌剧是原始的电影,电影是未来的歌剧,歌剧电影让二者相遇,作为舞台艺术与现代电影技术深度融合的结晶,歌剧电影不仅融合了歌剧、电影两大艺术形式的艺术手法和魅力,同时,也有其独特性,并不是对歌剧的简单记录。
  (一)歌剧电影的定义
  歌剧指在舞台表演,有舞台布景和服饰,以角色演唱为主导,以独立的、特定的音乐结构为推进剧情发展主要手段的戏剧音乐作品,是集音乐、戏剧、舞蹈、美术等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电影是根据人体视觉暂留的科学原理,运用拍摄影像、记录声音等手段,以胶片为载体记录现实事物,并通过放映所摄录的事物,在银幕上还原其影像,由此表现传达一定内容与情感。歌剧相对电影有更强的现场感和艺术直观性,而电影则有更丰富的表现力,但二者都是综合的艺术形式,都需要通过设计情节、人物来展现剧情。
  歌剧电影作为歌剧和电影这两种艺术形式融合而产生的新的艺术品种,可将其定义为以歌剧演出为内容拍摄成的电影。歌剧电影的价值和亮点不在于简单将歌剧现场记录下来让人反复观看,而在于它集合了歌剧与电影两大艺术形式的精华,拓展了舞台时空和人物心理,给传统歌剧观众提供全新的独有的审美价值。
  (二)歌剧电影的发展
  歌剧电影这一概念近年来才被大众所熟知,而歌剧电影的诞生却远早于我们的想象。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制作的《工厂的大门》标志着电影诞生后,早期的电影为了吸引观众,除了记录现实,也从其他艺术形式中寻找创作素材,舞台表演艺术就成了重要资源,当时歌剧受众广泛,用电影手法拍摄歌剧,还能把歌剧观众吸引到电影院去,歌剧电影的雏形开始显现。1915年电影制片人塞西尔·德米尔把热门歌剧《卡门》搬上电影屏幕,成为最早的歌剧电影之一。而后的一百多年里,各国不断利用新科技促进歌剧电影的发展,制作了不少经典歌剧电影如《茶花女》《蝴蝶夫人》《波希米亚生活》《乡村骑士》等,国内也推出了《白毛女》《江姐》《刘三姐》等。
  近几十年来,随着声光电技术的发展,歌剧不仅好听,也更加好看了,尤其是数字技术的运用,给歌剧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1987年首都电影院上映的大都会歌剧院拍摄的歌剧电影《茶花女》连映200余场,收获20万人次观众的好评[1]。2006年开始,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开始推行高清歌剧转播,被各大剧院效仿,更多的机构开始制作歌剧电影。近年国家大剧院制作了一系列精品歌剧电影,并每年举办歌剧电影展,前三届有38部影片参展,巡展全国15个城市,放映750余场,以公益惠民票价让近10万名观众走进影院看歌剧,这些举措大大降低了观众观看歌剧的门槛,提升了歌剧票房和品牌影响力,搭建起歌劇艺术普及以及交流的平台。
  二、歌剧电影让歌剧从小众走向大众
  歌剧作为舞台艺术中的璀璨明珠,一个世纪之前,人们对歌剧的狂热不亚于现在大众对电影的喜爱。到了现在,歌剧依旧受人们喜爱与追捧,其艺术性依旧瞩目,却逐渐成为小圈子的欣赏对象。随着许多歌剧电影在影院中放映,让更多观众感受到了歌剧的魅力,让更多艺术机构投入到歌剧电影的制作推广中,让歌剧从小众走向大众。
  (一)高清拍摄环绕音响提升感染力
  歌剧电影通过现代的视听技术,凭借数字高清、环绕音响的双重震撼,给观众带来在剧场欣赏舞台表演时无法感受到的视觉角度与清晰观感。在视觉方面,歌剧演员在剧院舞台表演往往是通过歌词、肢体语言和较为夸张的面部表情,观众与演员之间的距离较远,即便坐在最前排的位置,隔着乐池,固定且单向的视觉空间,也很难清晰看全表演者的神态表情。歌剧电影让观众与表演者更为贴近,不论在影院哪一排,观众都能在大银幕上随着镜头贴近表演者,抓住每个动人的细节,更近距离地领略歌剧魅力。在听觉方面,利用先进录音技术以及可以任意角度放置的话筒,拾取最细腻丰满的声音,给影院里观看歌剧电影的观众带去更极致的视听享受。例如国家大剧院版的歌剧电影《阿依达》,将超高清4K影像拍摄录制技术运用在歌剧电影中,为观众带来以往欣赏舞台表演时难以体验到的清晰观感。
  同时歌剧电影让相对高冷的歌剧艺术变得更加通俗易懂。通过电影的形式展现歌剧,不需要表演者再做夸张化的表演,而是更生活化的表演,让观众更能产生共鸣,从而更深层次地融入表演之中。舞台上很难表达的人物内心感受可以借用电影手段充分表达,利用蒙太奇或对镜头的调度让画面更为丰富易懂。如展现思乡时,演员演唱咏叹调,画面可以是与亲人团聚或故乡的画面。在歌剧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片头,首先是一张乐谱在空中飘,落在一堆树叶中,五个牺牲女兵的笑脸从树叶中渐渐浮现,直击人心并留下剧情悬念。这些电影手段能更好地传达作品精神,让观众快速理解作品,让更多观众走进歌剧艺术。   (二)反复打磨保证高艺术水准
  歌剧表演过程中追求的是整部作品的一气呵成,中途出现差错是不能重复或暂停再来的,在电影中则不需要这样,可以通过后期的剪辑、修改,将多段素材拼接在一起,因此歌剧电影的发挥空间大了许多。在歌剧电影《纳布科》的拍摄过程中,多明戈与孙秀苇对其中一段唱段不够满意,重回舞台补拍了6遍。歌剧电影可以多次拍摄,反复打磨,因此歌剧电影过滤掉了歌剧现场难以避免的瑕疵与失误,其艺术水准及完美程度可以达到许多歌剧表演现场无法达到的水平,让观众感受最佳观赏效果的歌剧。
  歌剧电影是通过电影语言来展现歌剧内容。《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导演滕俊杰指出,歌剧电影不能拍成歌剧的电视录像,真正的电影必须突破180度的平面,体现电影的蒙太奇效果和艺术特性。歌剧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为一体,如何在电影银幕上展现歌剧的魅力是所有创作人需要钻研的。在歌剧电影《图兰朵》的拍摄过程中,摄影团队用了8至9台高清摄像机进行拍摄,机位分布覆盖舞台前、侧、上等多个角度,前期彩排,设定好镜头调度,做出详细到每一秒的分镜头脚本,在表演过程中拍摄时并非边录边切镜头,而是对所有机位的演出内容拍摄完后,在后期过程中根据舞台表演、情节、音乐的需求剪辑,还须将一些画面段落单拎出来补拍。正是制作过程中的反复打磨,才能达到“一段咏叹调,从远景推近到最后定格在歌唱家特写,恰好音符正好完结”[2]的精准效果,呈现给观众高艺术水准的观感。
  (三)低成本低风险拓展流传面
  早期电影通过拍摄歌剧将歌剧观众引至电影院,而如今电影的受众群体远远多于歌剧,歌剧电影成为吸引大众拓展歌剧流传面的途径。每一场在剧院中的歌剧表演,都需要大量演员、乐队、舞美、灯光等人员通力配合,幕前幕后人员动辄几百人,需要大量时间与资金去支持,因此歌剧演出的门票价格普遍较高,这也造成歌剧在普及传播方面不如其他大众艺术形式那般广泛。而歌剧电影相对于在各种大制作大投入的商业电影具有低成本低风险的优势,歌剧电影制作完成后,不再受舞台场次、演出成本的限制,可以拿到各处反复放映,影院价格更为亲民,降低了人们观看歌剧的经济成本,从而吸引更多人去看去了解歌剧,推动他们了解歌剧作品以及它背后的故事、艺术内涵,让他们理解并爱上这门艺术。此外,院线还有发达的宣发渠道以及票务系统,能够将歌剧艺术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虽然说歌剧电影难以替代现场,但做歌剧电影的目的不仅仅是让观众享受歌劇电影带来的高清逼真的视听盛宴,更是让观众用低成本领略国际高水准的作品,通过电影这个方式,让更多人接触、关注、喜爱歌剧这门艺术,激起更多大众对歌剧的艺术消费需求,让歌剧艺术有更良性的商业运作,拓展歌剧艺术的流传面。近年来国家大剧院连续举办几届歌剧电影展反响热烈,期待歌剧电影上映常态化,让歌剧艺术拥有更广阔的生长空间。
  结 语
  歌剧电影作为电影和歌剧两种艺术形式融合的产物,它的出现在歌剧和电影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扩大传播影响力,让歌剧走近大众,让大众走进歌剧。但对于观众而言,花钱在电影院观看歌剧电影不仅是为了欣赏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更希望看到质量过硬有吸引力的内容。传播是手段,内容才是王道,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歌剧电影作品出现,让歌剧艺术得到更多人的喜爱。
  注释:
  [1]http://yule.sohu.com/20140321/n396969074.shtml.
  [2]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4-03/26/content_1406580.htm.
  (责任编辑:张洪全)当代音乐·2020年第4期刘 岩:论新时期合唱创作的多元化
其他文献
[摘 要]“九一八”事变后,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生积极参与救亡图存运动,创作乐曲,举行音乐会,募集款项捐助军队,以音乐作为武器,鼓舞国人同仇敌忾。一些作品因此在中国军民中广为传唱,振奋抗日精神。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的音乐作品,大多具有突出的时代性、民族性和艺术性。中国音乐人在抗战炮火中积极创作,不断探索,大大发展了借鉴西方音乐理论与技术,改造传统国乐,创造新国乐的诉求。中国近代音乐转型进入新的阶段。
期刊
[摘 要]在媒介技术日益发展、媒介种类日益丰富繁多的时代,以互联网媒介为主的新媒体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及领域,成为提升不同行业文化传播优势的重要力量。因为媒介本身行业身份的特殊性,大部分从业人员皆来自于文化及教育领域,同时对于本来就是媒介产品的音乐而言,就更加具有先天的契合度,如何将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产业进行媒介化升级,同时协同本地区经济发展,是本文撰写的目的及意义所在,同时也能够为少数民
期刊
[摘 要]豫剧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有着珍贵的艺术价值。但近些年来,豫剧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是艺术文化本身出了问题,还是它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发生了改变,应该怎么样去改变这一现状,这成了我们所面临的关键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方文化强烈的碰撞,使得大众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水平下降,这给豫剧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关键词]发展;传承;创新;大众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7-0153-04     杜志学,词作家,研究员。在他歌词创作的二十多年间,始终追求以“真、善、美”來作为作品的核心立意,并能用“以小见大,以平见奇”的生活素材,形成属于自己歌词的创作意识。其词作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能让作曲家产生相应的创作共鸣,从而与欣赏者也很容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心灵共振。 
期刊
[摘 要]中西文化从早期的不谋而合到现如今充满主动性的碰撞、交融,不仅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更是各文化力图打破壁垒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以鲍元恺先生的《炎黄风情》为例,对音乐本体进行分析,对其背后的创作意图进行初探,在充分理解中西音乐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就中西文化,尤其是音乐领域范畴的顺利融合进行探索。  [关键词]文化交流;融合;探索;《炎黄风情》;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微课一步步地走进我们的教学视野,小学音乐教学也从传统走向现代,给小学音乐教学手段和學习方式带来了突破性的变化。微课的到来打破了传统小学音乐课堂的一些限制,让小学音乐课焕然一新。本文以设计微课《春节序曲》为例,从缘起、探索、实践的过程中论述了微课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有效运用,从而促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化,为更多的孩子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学习平台。  [关键词]微课;趋势
期刊
[摘 要]张千一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创作了大量经典的音乐作品。其艺术作品植根于民族的沃土之中,为我国音乐创作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倾力倾情地挖掘本民族文化艺术,其音乐语言并不盲目跟风;他坚守本真,为祖国和人民创作是他音乐作品永远的精神内涵。他在自己的音乐作品中建立起了属于“张千一”的音乐品格和精神气质,成为一个时代的声音记忆。  [关键词]张千一;音乐创作;民族精神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后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音乐,并对当前后现代主义音乐的分类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针对谭盾作品中体现的后现代主义音乐的解构性和重构性进行分析,发现这两个特征主要体现在“无序”结构、音色的丰富、文化的融合等方面,最后总结出谭盾作品对当今中国音乐发展的几点启示:传统与创新并置、包容与开放并举等。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谭盾;解构性;重构性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永远在一起》是反映新时代主流文化意志的优秀歌曲,其集精深的思想、精湛的创作、精良的制作于一体,尽善尽美地呈现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同源共流,又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频共振的艺术效应。  [关键词]歌曲;《永远在一起》;三维之美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4-0159-02  [收稿日期]2020-03-04 
期刊
[摘 要]作为一个存在已久并不断更新的哲学理论,实践主义与审美哲学同样有着完善的思想体系和蓬勃的生命力。两者的区别在于面对不同的发展水平与不同社会需求所导致的目标的差异性。作为一个将音乐的多维性特点贯穿始终的理论体系,实践主义兼顾有多种尺度的平衡。  [关键词]埃里奥特;实践主义;音乐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4-012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