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如何进行课堂的改革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pu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學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还要冲破陈旧和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审视教材,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去探索,寻找学生的知识结构,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乐于合作、乐于交流,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掌握知识,达到目标。那么小学英语该如何进行课堂改革呢?
  一、组建课改模式
  因为课改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所以要组建课改模式。先是学生的自主学习(预习环节);再是课堂上的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然后是测评与反馈;最后是小结和自我评价。组建好课改模式之后就要进入实施阶段,不断地强化和完善,让学生熟悉课改模式,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二、小组分工合作
  课改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小组分工。研究表明:以四人为一个小组的学习效果是最好的,所以小组的结构要合理,一般来说是四人一组最为合适,最多不要超过六人,这样方便小组之间的合作与探究。分小组的原则一般都是要把班里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好,最好是成绩好、中、差的学生都要平均,每个小组学生的优中差比例一般是1:2 :1,目的是让每个小组的学生水平都平均,小组的竞争更公平。分好小组后就进行组内分工,选好组长、管纪律的、记录的等,特别是组长,必须选择一名负责任,成绩好,思维敏锐,英语流利且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作为组长。简单的问题可以组内解决,大一些的问题由组长提交给老师进行全班讨论。这就好像每组里多了个小老师,可以随时帮助老师解决学生的疑问,督促学生的学习,了解学生的需求。最好每个组员都有事做,事事都有人管,每个组员都有自己的分工就会多一份责任。同时要安排好一对一学习的帮扶,一般是一个师傅带一个徒弟,学生基础差的可以一个师傅带两个徒弟,实践证明:学习中等的带学习差的比学习好的带学习差的效果要好。分好工之后要制好组牌,定好组规,写好组内的口号或标语,形成一个奋发向上的小集体,一个合作向上的小组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很好平台。
  三、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乐于合作、乐于交流,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掌握知识,达到目标。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出色、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当然也就越显著。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所以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及时评价,关爱每个学生
  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有些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信心下降。因此,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具体人提出具体要求。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及时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评价要有艺术性,评价更要及时。除了课堂上的语言评价之外,课改后还对学生进行课堂的互评、自评,评价还分阶段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让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哪方面需要改进,哪方面可以继续发扬,更好地进行查漏补缺。
  教学中,教师还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差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多一份的耐心,多一份赞许的目光,多一句希冀的话语。我们的学生感觉到教师如同父母般的爱护和期望,让他们找到前进的动力和奋斗的勇气。
  开展课程改革,教师逐步把学生引入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基本定型,课改的过程是艰苦的,会带来很多的困惑和难题,但重要的是要坚持,我们应该在课改实践中应该扬长避短,坚持不懈,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力求把教育改革做得更好,取得最佳的效果。
其他文献
体育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体育课堂教学是以促进人身心全面发展为基础,提高人的素质,增强人的体质,培养人的各方面能力的重要教育途径之一。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也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有了一些全新的改变。但让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感受运动带来的身心快乐满足感的目标是不变的。现结合我自己的多年教学实践试探一下自己在体育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一、
期刊
在快速城市化的中国,农村学校的数量正在迅速减少,偏远农村学校的招生人数一直在迅速下滑。为中国农村不断减少的人口服务的小型学校被称为“麻雀学校”,在甘肃省,10名学生及以下的学校有3100余所。这样的小学,被称为“麻雀学校”。在“麻雀学校”的学生里,八成以上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则前往城市寻找工作。与城市中的同龄人相比,农村的留守儿童在教育上的劣势很大。城市学生中有70%会读高中,而农村学生中的这
期刊
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该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个性是每个人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它一方面表现为人对客观世界规律自觉能动的掌握,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的自觉能动的创造,集中表现为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上,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其具有个性意识,又具有个性能力,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主动、活泼的个
期刊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城市中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已经逐渐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已经熟悉了城市的生活节奏并且基本上固定了下来。他们为了让自己的子女不再成为留守儿童,让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就把孩子从老家接来,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安定下来。可为了生计,他们一家老小又不得不拥挤在不足20平米的出租屋内,而且每天早出晚归,根本顾及不到孩子的教育,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是学校的事。让孩子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仁者是充满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国家总书记习近平认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可见,好老师必须怀仁爱之心。  好老师的仁爱之心,外延广,主要表现在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等方面。  一、关爱学生,是教师仁爱之心的
期刊
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国自1989年开展随班就读即指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的一种特有形式。  由于生理缺陷、群体歧视等原因.随班就读儿童往往存在着戒备、恐惧等不健康心理,养成了孤僻等不良心理品质。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植根于爱。”随班就读儿童群体的多元性、个别性、特殊性,需要教师营造具有爱心、耐心、恒心和细心的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出县跨省谋求新的发展,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寻求更多的挣钱机会,这既是农民理性选择的结果,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但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民工无力解决孩子面对的许多现实问题,比如孩子的看顾、居住以及教育问题,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托人照看,于是便出现了大量缺乏父爱、母爱的特殊群体,即是“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所有问题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在强调学生学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发展,并为他们的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因此,地理课堂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教育就必须有意识的进行,必须落到实处,绝不能流于理论层面,除了教师的“身教”外,还应有意识的塑造和“言传”给学生以健全的人格。  一、相信学生是师生人际关系互动来塑造学生创新人格的首要條件  大部分活动都需要学生发
期刊
一、新课改背景与认识  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新课程改革以满足素质教育要求为前提的表现集中在课程实施上: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新的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每一次作业都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在问题的不断生成、不断解决的探索中成长;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出新颖.有趣.开放的新型数学作业,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改变原有的作业观,认识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