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斯东·伽利玛:法国文学的超级星探

来源 :优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onysos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没有写过任何书,但所有的书的封面下方都有他的名字;
  法国人几乎相信,只有在加斯东出版社出书,才能配得上作家这个称号;
  自伽利玛出版社创办至加斯东去世,法国人得了18次诺贝尔文学奖,其中六位是他的作者;
  大出版家不少,但只有他,能在晚年的时候,翻着自己出版社厚厚的书目对自己说:“法国文学,就是我!”;
  他倾其一生都在拿陌生的年轻作家的前途打赌,重要的是,他总赢。
  在20世纪法国出版史上,加斯东·伽利玛(1881-1975)创建的伽利玛出版社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与他同时代的法国作家多如繁星,风格和思想各异,却几乎都曾出现在伽利玛的书目上,只有少数几位作家成为“漏网之鱼”和他的“遗憾”。
  这个总在封面下方出现的人,从不写书的法国文学最大推手,一生都拒绝写回忆录。
  保持独立的世家公子
  1881年,加斯东·伽利玛出生于巴黎。他的父亲保尔·伽利玛,在当地很有名声。在社交界非常吃得开,特别是在边缘艺术家圈里。他常常光顾的,是一个比一个穷的艺术家,并和他们成为朋友,比如和雷诺阿一起去西班牙、英国、荷兰旅行,后来,保尔·伽利玛的家都被莫奈、德加、马奈、布丹、塞尚、图卢兹-劳特累克的画挂满了。
  可惜19世纪末,保尔全变了,这位曾经热心法国文化艺术的人,对绘画的兴趣全部转到了女人身上人。此前他几乎都在书与画中过活,而现在,每晚只能在杂耍剧院找到他。从此加斯东开始敌视父亲。
  可直至成年,他看起来却是继承了父亲所有的喜好,“我喜欢玩,最喜欢放假!”20岁之前,他懒散、生活奢华、毫不掩饰对女人的追求,虽然看起来拘谨、害羞、傲慢。“他接受女性给他带来的所有好处,但坚决抵制她们试图给他带来的痛苦甚至是疲惫。”
  也在这个时候,曾经流连在奢靡艺术和女人之间的加斯东,第一次降低了自己的身份,找了份工作。这个工作也并非全无体面——在所有的机要人员都需要秘书的时代里,他做了一名国会议员的秘书。但这份工作很轻松,只要不要让老板的信件过夜寄出就行。加斯东很快转行,下一个老板是罗贝尔·佩勒韦,20世纪初著名的剧作家,这分工作显然更有趣。
  陌生的相遇
  此后加斯东迅速进入法国文化圈,作为罗贝尔的助手,大名人所有琐碎而繁重的杂物都交给了他。在客厅、饭桌和宴会上,到处都是法国的名脸,名声好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全是这个国家最热闹的最让人有谈论兴趣的名人。
  所以从社交的意义来讲,加斯东与当时完全不出名的普鲁斯特的相遇绝对是无意又真诚的。
  在去罗贝尔家里的路上,加斯东远远就看到一个步行而来的身影,等进到罗贝尔家里才知道原来同是拜访者。这个陌生人举止有些不得体:衣服很不合身,扣子也不齐,还穿了一件奇怪的长斗篷,领子浆得笔直,头上斜搭着一顶旧草帽。
  陌生人讲述了他从卡布堡走到贝内维尔的旅行,加斯东这个时候已经从对这个陌生人的第一印象里脱离出来,被他极为温柔的目光和随意的神情打动,甚至觉得他的这套奇怪装扮看起来很优雅——陌生人就是当时尚未出名的普鲁斯特。
  珍贵的夜莺
  1908年,一小群才华横起、与前辈作家格格不入的年轻作家决定集合起来宣扬自己的话语权,创办刊物。
  纪德是团体的关键人物。1910年12月,杂志发行到第24期,随着刊物质量的提高和读者的扩大,他们一直以来的梦想好像恰好能解决现在问题:创办一家小出版社来延续杂志的成功。他开始急于搜索一个人,一个理想的经理人。也许他必须很有钱,可以为杂志社的财务接济周旋;眼光长远,不计较蝇头小利;谨慎可靠,可以交托事务;热爱文学艺术,还要听话能干……
  加斯东·伽利玛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尽管他才25岁,也没有文化方面的专长,但他有一种嗅觉,能正确地判断作品的质量,直奔最好的东西”就这样,加斯东成了他们的出版商。他一生都保留了这种品质,即使在修炼成为一个老奸巨猾的商人之后。
  “普鲁斯特事件”是加斯东·伽利玛从同行那儿挖作者的第一次尝试。
  普鲁斯特从一开始就相信这个年轻的出版商,尽管俩人只有过一面之缘。他多次说很看重伽利玛的判断。
  最后,普鲁斯特把他名为《追忆似水年华》的几个厚厚的本子留在了伽利玛那里。但当时的伽利玛出版社仍是纪德主持,他翻阅着那堆乱糟糟的手稿,印象不佳:稿子总是修修补补,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字符。而且纪德觉得普鲁斯特的某些描写让人震惊,尤其读到整页描写在贵族家庭中吃饭的文字时,他最终失去了良好作家的耐性,让加斯东把本子退回。但普鲁斯特则深信这部作品的价值,最终决定采取自费方式出版,联系了另一个出版商贝纳尔·格拉塞。
  格拉塞甚至没有读过这部厚厚的手稿就与其签了合同。1913年底,《在斯万家那边》出版,外界对其的一致好评促使加斯东和纪德重新审视这部书——纪德向普鲁斯特写信承认错误。必须相信他是个写信高手,因为普鲁斯特这样回信给他:“你用最简单最有效的词语驱散了我淡淡的精神痛苦。”普鲁斯特写信给格拉塞,让伽利玛赎回了作品的版权。
  1919年,伽利玛出版社出版《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在出版社的推荐下,普鲁斯特参加了法国文学大奖龚古尔奖的评选,最终险胜。书几天就卖空了。十多天之后,伽利玛想尽办法总算供上了货,腰封上面写着“龚古尔奖”,。
  也在这一年,纪德和伽利玛的权力之争终于得到了裁决,伽利玛开始真正领导出版社,纪德更多隐居了幕后。
  以文学的名义和平共处
  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让人民苦不堪言。伽利玛对战争深恶痛绝,认为英雄主义虚伪至极,宁愿当活着的懦夫。为了逃兵役,他甚至装疯卖傻、装死。
  法国沦陷时期如何正常出版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不迎合德国人的主张,就会受到强迫。而德国人在审查图书方面显得十分灵活,从不自己动手书,而是让法国出版商根据“欧洲新国家社会主义的原则”自己审查,好处就是可以获得配额发放的纸张。这方面格拉塞表现比较直接,直接向德国人示好。而伽利玛采取的是阴奉阳违的“服从和合作”,甚至向纪德解释必须把出版看成是“一种抵抗行为”。他出版了一些从德国翻译过来的作品,比如歌德的。为了避免书刊审查,他需要经常出入占领者的地盘参加宴会;另一方面,他也允许出版社提供场地给地下抵抗组织开非法会议,“加斯东这个幻想主义者在办公室里牵着无数看得见或看不见的线,让对抗的双方能以文学的名义和平共处。”
  这种模糊的态度在战后起到了作用。清算运动中许多作家都为他辩护,尤其是威望很高的萨特和加缪,“我以个人的名义担保,我对加斯东·伽利玛充满了敬意,我认为,责备伽利玛出版社,也就是责备阿拉贡、保朗、加缪、瓦莱里和我本人,是责备所有参加抵抗的知识分子和所有由他出书的人。”但老对手格拉塞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几经审判和诉讼元气大伤,几乎一蹶不振。
  1975年秋,加斯东·伽利玛去世。在遗书中,他希望继任者能延续出版社创始人当初的编辑精神,即“发掘有才华人,即使他之前一名不文,许多作品并不一定会获得出版的成功,但出版社的责任是发现、创造、积累高质量的文学作品,不是靠短浅的商业成功来获取暂时的利益。这就要求股东们有更大的耐心。”
其他文献
男人总说猜不透女人,  就像世人总摸不清猫科动物——  精巧,独立,  不为所困。  漠然——  万物流转,不过浮云。心之所属,才是彼岸。  好奇——  对“色”的偏好,对“新”的冲动。敢想敢为,一颗不死不老心。  魅惑——  一举一动,撩拨情愫。你在看什么,瞳孔揭露秘密。
期刊
W+K上海,是一家创意为先的传播公司,他们对创意的执着,在办公室的每个角落里都在被不遗余力地展现着,原本一个废弃的空间,给了设计者很多想象和改造的余地。改建之初,设计师说这本就是个创意公司,有着很多有创意的员工,也许不管怎么设计,最后都会被他们改造一番,于是干脆把3-5楼中间直接打通,没有电梯,没有任何装饰,所有的可能性全部交由员工去创造,而每一个进来的新人都被告知,这就是你的办公室,想怎么玩就怎
期刊
难道聊足球?——  OMG,饶了我吧,且不说我这个足球门外汉有99%的概率会注意力出窍,就算他作为这个星球上最受女人追捧的足球明星,他也一定不愿意跟我继续这个他说了无数遍的话题,除非我能代表世界杯或者奥运会;  或者聊时尚?——  够了!他若是絮絮叨叨跟我说他那个著名的老婆自产自销的品牌,同时还说只有那种能穿进他老婆设计的裙子的身材才是他热爱的身材的话,我大概会在疯掉之前冲他翻一个白眼;  那就聊
期刊
喜欢歌本哈根首先源于安徒生以及他凄美的童话故事。至今为止去丹麦已经五次了,始终没有厌倦感,每一次旅行既让我有不同的感受,也让我深深眷恋它给我带来的始终不变的清新感。  记得第一次去歌本哈根是三月,其他北欧三国仍然是白雪皑皑的时候,春天已经悄悄的来到了丹麦。漫步在蒙蒙的细雨中,我们沿着海岸向著名的长堤公园(langelinie——小美人鱼雕塑的所在地)进发。 蔚蓝的海水、对面一排在风中转动的风车、悠
期刊
那些“宅属性”极强的人,总会搞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发明,几乎所有的手指极限运动都是由他们琢磨出来的。  大概在20多年前,一个美国的滑板发烧友因为下雨无法进行练习,于是在家中百无聊赖地摆弄起桌上的滑板模型,结果发现一个10厘米大小滑板在手上的表现空间丝毫不亚于常规滑板,豚跳、内外转、尖翻、跟翻……只要手指够灵活,所有用腿脚完成的技巧都能在指尖实现,而且最关键的是——它不会摔得你鼻青脸肿。毫无疑问,接下
期刊
京都,千余年的光阴仿佛流水,销蚀了许多痕迹,也沉淀了许多往事。清少纳言《枕草子》开篇就是:“春天是破晓最好。渐渐发白的山顶,有点亮起来了,紫色的云彩微细地飘横在那里,这是很有意思的。”这是她一千多年前在御所卷帘下看到的山色。如今在京都,如此山色依然分毫无差。而京都的千年岁月,也可于日常一粥一饭、一针一线中窥见。  千万不要和京都人比历史  千万不要和京都人比历史。我曾向一位京都籍师兄介绍某国营老字
期刊
打开杂志美容版,大多都是在建议我们如何补水、如何控油、如何美白、如何抗老……贪心的我们想要太多,导致重重叠叠涂抹,反而营养过剩堵塞毛孔得不偿失。其实这些,大可不必非周章,一小瓶单纯的油就能够。GRACE为你搜罗世界各地最著名的保养油!  清洁卸妆CLEANSING OIL  伊索香芹籽洁面油卸妆油  以植物油为基底,包括鳄梨油、甜杏仁油、橄榄油及澳洲坚果油,能有效卸除化妆品,温和彻底洗去聚在肌肤表
期刊
“讨口彩”,是我们中国民间的一项古老习俗,这方面,港台一带保留的传统更多一些。在新春来临之际,香港沙田凯悦酒店推出的这一整套独具匠心的“贺年菜式”,充满地方特色;在精心选材和烹制之余,还为每一道菜都取了一个非常讨彩的名字,让食客能在赏味的同时,获得一份吉祥如意的“开运祝福”。  古法“火文”龙趸翅这道菜被命名为“年年皆有余”,这个不用多说,过年吃鱼,寓意“年年有余”在中国的口彩文化中,可谓不分东西
期刊
她出生于富商之家,因丈夫经商而不忍寂寞去外面寻找快乐。短短时间因在旅馆裸露、在马路上骑马飞奔等治安事件被罚巨款两万。她是民国第一位“身体写作”的先锋,把情人的情书印刷成册,起名为《摩登情书》,在当时风靡一时。28岁,她看破红尘世却又参不透世事,跳海自杀。  民国故事中,人们对林徽因、谢婉莹等才女的趣闻轶事津津乐道,却鲜少知道奇女子余美颜——这位19世纪20年代家喻户晓的人物,她的标新立异放到今天也
期刊
烧水泡茶 大道至简  茶道其实是包括两方面内容的,除却精神层面,就其操作层面而言,备茶品饮之道也很重要,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茶滋于水,水籍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意思是说,要想品尝一杯好茶,必须茶、水、器、火四者相得益彰,冲泡得宜,才能将茶叶的色香味充分发挥出来。  古代茶人认为:“水为茶之母”,好茶尚须好水冲。为世人津津乐道的杭州“龙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