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滇剧营销的“包容性发展”

来源 :时代名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pei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刊理由: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任何一个文化产业的发展都不能脱离市场发展的轨道。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发展滇剧也不例外,只有盯紧市场,与市场俱进,滇剧才有出路。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提出 “包容性发展”思想,作者将其与滇剧联系起来,分析滇剧包容性发展的背景、意义、方法,研究和探索滇剧市场发展的方向、目标、战略,意欲加快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步伐。
  
  四月份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其主题中的“包容性发展”五个字很有意思。其倡导将全球化、地区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和好处,惠及所有国家,使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益和财富,惠及所有人群,特别是惠及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国家。由此,“包容性”成为亚洲乃至全球性发展的流行话题。
  据新闻报道,“包容性发展”是从大约15个不同的备选主题中脱颖而出的,选择“包容性发展”作为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的主题,就是希望在亚洲地区倡导和推动更为公平和均衡的新发展方式。“包容性发展”的提出是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大家都在寻找刺激经济的方法,并对此前的“发展”进行了重新思考。只有“包容性发展”,才能让所有人都从中获益。
  海纳百川成其大,因为包容海才成其大,百川共享大的成果;聚土成山乃为高,因为包容山才成其高,广土共享高的成果。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和内容为亚洲乃至全球各国和谐共处、携手发展、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规划出了美好的战略愿景,鼓舞人心。
  
  滇剧,能否包容性发展?
  
  笔者最近一段时间关注于滇剧的发展和探索滇剧的大营销,看完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后,很自然地就将“包容性发展”和滇剧联系在了一起。原因有三:一是云南要在全国树立“民族文化强省”这一品牌形象,不能仅凭口号到处去叫卖,要有自己独特的、惟一的、民族的、文化的产业集群做坚实支撑。滇剧,显然是这一产业集群里的一颗文化明珠。但是我们没有更多地看到滇剧在“民族文化强省”里的表情和声音;二是具有200多年历史的滇剧,至今还在云南本土上转悠,犹如闺中剩女无人结识,缺少中国气度是“转悠”的本质表现。滇剧对于政府而言就是六个字:“离不开,甩不掉”,放着就是拥有的态度,使滇剧处于很尴尬的境地;三是为了传承而去创作和管理的正面需求,与为了更好发展而去积极传承的反向配置需求的矛盾,导致了滇剧狭隘的传承和裹足不前。笔者认为滇剧的发展缺少营销、管理的包容性和拓展性。
  滇剧表演艺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其兼容并蓄了徽、汉、秦腔等剧种之长,使之具备了丰富扎实的基础,并在长达2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云南民间多种艺术营养,具有鲜明的民族和乡土文化艺术个性,具有其它省市地区剧种不可复制的基因区隔。2008年,滇剧作为云南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标签,进入中国第二批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本是值得云南骄傲的事情,应该超常规发展滇剧,但是在滇剧的营销和管理上,像是被 “遗产保护”念了紧箍咒,越保护越遗产、越遗产却越不见声音。
  这就是没有包容性发展思想带来的权利注意力分配不均造成的后果。注意力在哪里,资源分配的重点就在哪里。以权利注意力作为圆点来画圈,离权利注意力近的发展得就好,离权利注意力越远的发展得就越差。政府也好剧院也罢,注意力的重点在于戏曲艺术的生产领域,对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剧目推广等营销和管理方面分配不够,没有把注意力放到剧场整体实力提升和市场营销与传播领域,没有把剧院品牌、优秀的艺术作品和良好的市场推广营销相结合,而摸索出匹配滇剧院乃至云南自身资源与能力的包容性发展战略。在这一点上,滇剧应该像台湾的歌仔戏学习,作为一个民间剧种,它曾创下一场演出有10万人观看的纪录。
  把“包容性发展”这一主题观点嵌入到滇剧的发展上,就是要让滇剧呈现一种开放性发展格局,就是让全国人民共享云南文化成果,就是让滇剧内部各环节、各流程、各部门、各功能之间互相关照,携手发展。不是一部分功能的发展,也不是少数优势的发展,而是生产、创作、编剧、舞美、管理、营销、人才等各环节共同发展。
  滇剧成果共享的前提是滇剧的市场化。市场化就是要让观众有更多机会能主动靠近、了解和认可滇剧艺术。观众是谁?不是专家和戏曲专业的从业人员,而是由普通大众构成的观众群体,观众群体在哪里?答案只能有一个——市场。市场是检验滇剧创作与演出效果的重要指标。滇剧的命运并非是掌握在滇剧创作者、滇剧研究者等人的手中,更不是掌握在政府和剧院机构的手中,其命运掌握在云南观众的欣赏和中国乃至世界观众的喝彩声中。滇剧的市场化与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之间并不存在矛盾,保护是为了延续文化的命脉,而市场化是还原滇剧自身的发展活力。这就是滇剧发展所要具有的包容性特质,更是滇剧展翅翱翔的双翼。
  
  滇剧营销,
  如何包容性发展?
  
  2009年7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考察云南后,提出了“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重大战略思想。其中的一个重点就是把云南发展成为中国沿边开放开发合作的试验区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在2009年底的中共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会上云南省确立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三大战略目标。从桥头堡的国家战略到三大目标的省级规划,滇剧在这种包容性发展的大环境里面临着营销的大机遇。
  笔者在这里不妨提出滇剧包容性发展的几点营销思路,仅供大家参考和探讨,算是抛砖引玉。
  1、组建并营销“中国滇剧俱乐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昆明市700万左右的常住人口中,掏钱来看滇剧演出的不会超过2000人,而像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其固定会员客户就有3万人,该中心每年花30万美金印刷20万份会员信发出去,命中率在5%,并长期坚持了下来。这一范例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对于文化,除了具备好的艺术、好的服务设施以外,成功的营销至关重要,肯尼迪营销策略的一个成功点就在于用渠道找到消费群体,这个渠道就是会员制。
  组建“中国滇剧俱乐部”,用会员资源保证滇剧的演出效益,用会员资源营销传播滇剧,用会员渠道去聚集热度和关注,用俱乐部去影响观众市场,继而真正激活滇剧的市场活力。组建“中国滇剧俱乐部”除了要设计好俱乐部组织构架和章程外,更要设计好俱乐部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模式,将俱乐部发展成一个基于经营实体性质的营销机构。让众多文化型企业单位及关注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经营实体和组织机构成为俱乐部理(副)事长、理事单位和会员单位,让创作、研究滇剧乃至中国传统戏曲的个人和单位成为俱乐部的成员单位,让爱好滇剧乃至中国传统戏曲的个人成为俱乐部会员。同时用俱乐部平台培养和挖掘戏曲人才,通过俱乐部活动培育观众市场。
  2、创新构建社会性 “滇剧研究员体系”
  根据中国职称管理评审制度规定,职称是对技术人员工作能力的表述,由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审。研究员职称系列包括实习研究员(初级),助理研究员(中级),副研究员(副高),研究员(正高)。从滇剧和剧院发展的需要出发,可创新建立社会性(非人事职称)的研究员体系。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各大著名高等院校、大型企业集团向社会征聘的客座教授、研究员、专家顾问等就是最好的营销注脚。这样做将达成如下几项目标:聚集社会各界公关资源和高端人才;让研究员体系里的资源和人才成为营销传播的有效载体;增强社会各界对滇剧的认同、参与和支持力度;研究员体系里的资源、智慧和能量将成为滇剧乃至滇剧院跨越式发展的动力引擎。
  研究员体系构成如:战略发展研究员、政策分析研究员、经营管理研究员、市场营销研究员、媒体传播研究员、剧目创作研究员和品牌规划研究员等。研究员体系里同样可分为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四个层级。
  3、打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节和滇剧国际营销论坛”
  目前“节·论坛”已经发展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庞大产业,成为各地政府、经济组织、社团、企业提升品牌形象、汇集资源、携手合作、拓展市场的黄金平台。而以“节·论坛”衍生出来的系列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如每年一届的“上海国际艺术节”衍生出来的豫园“中华戏曲天天演”活动,主要展示各种中国传统艺术样式,使广大戏曲爱好者进一步了解和熟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天天演”活动不仅组织京、昆、越、沪、淮等人们所熟悉的艺术剧种到豫园演出,还专门组织了锡剧、甬剧、扬剧等剧种,特别邀请了湖北的汉剧,东北的二人转,天津的天津时调、大鼓,山西的晋剧、蒲剧,云南的滇剧,浙江的绍剧等到沪演出,效果非常好。在传承、创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方面,上海做到了“包容性发展”。
  打造以滇剧文化为载体、包容中国传统戏曲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节和滇剧国际营销高峰论坛,旨在为滇剧凝聚、培育更多戏曲爱好者,营造中国滇剧浓烈而积极的市场氛围,引入高端领先的市场资源和经营、管理、营销理念,利用现代传播媒体(如电视、网络、报纸)的力量推动滇剧走向世界,让滇剧焕发出持久的艺术魅力。
  唯有包容才能发展,唯有发展才能共享,唯有共享才能持久。要做到这些需要战略规划,需要政策创新,需要理念锐智,需要管理精进,需要胸怀丘壑,需要目标高远,需要强力执行。唯有进行包容性的营销创新、改革和推进,才能实现打造滇剧国际影响力,增强滇剧文化渗透力,拓宽滇剧市场活动力,聚集滇剧人物核心力,充实剧院经济硬实力,激活剧院经营新能力,提升剧院品牌竞争力。才能使“云南省滇剧院”升级为战略上的“中国滇剧院”,滇剧才能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张丽芬
其他文献
入刊理由: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 。成功往往取决于一些细小的因素,在创业过程中,人们常常忽视很多细节,而它们对创业成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成功的秘诀是一些很小的细节。忽视这些细节常常会让人左右为难、寸步难行!很多创业者在经过仔细反思后发现基本都是一些细小的因素在困扰自己!到底如何创业,下面是成功创业者的一些关键思维方式!  要养成必要的好习惯。  一个人好的习惯能成就一个人的事业。
期刊
编者按——  中共玉溪市委书记孔祥庚的诗词不仅毫无官场中的“三气”(官气、霸气、傲气),更无颐指气使的习气,而且好读、好懂,有诗美、有诗味。写真录实、抒怀咏志,平近淡远、清新雅致。俨然像一个平民百姓对世间万象、人生家常的款款叙述与深情表白。整部诗词洋洋洒洒213首,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特点鲜明,读来亲切感人、使人耳目一新。  《云根诗词》的命题,作者在该书的“后记”中做了交待:“石为云根,云为文彩”
期刊
二00七年秋,因职业之故,得识《云根诗词》;又因《云根诗词》之故,得识祥庚先生。相识之初,吾以常理待书待人,以为诗乃诗,人乃人,二者各为两端,其间虽有联系,然毕竟诗乃艺事,人为天物。艺可雕饰,物可掩藏,以可饰之艺何以见可藏之物?是以对人与诗,做分别看、做分别想;相识既久,乃知诗亦人,人亦诗,二者实难分别。乃因诗中之情,先生于接人待物中有之;诗中之事,先生于蹉跎岁月中历之。以诗观人,可见人之道德事功
期刊
入刊理由:  作为司法机关中坚力量的法官,在法治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法官的自身修炼尤为重要。《法官的修炼》一书,全方位地阐述了法官修养和司法改革方面的问题,作者身体力行,把理论结合实践,自觉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官。    提到法官,笔者会自然想到霍姆斯、卡多佐、波斯纳等英美法系国家的大法官;提到法官的著述,眼前浮现的是《法律之道》《司法过程的性质》《法官如何思考》等国外法官的经典之作。这些法官
期刊
入刊理由:  作为一名学贯中西的学者,亨德森·杨在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上提出了许多崭新而高端的观点。为了将他的教育理念在云南乃至全国广为传播,本刊将陆续刊出亨德森·杨博士的先进教学理念系列文章。  亨德森·杨认为教育教学的精髓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激活学生的潜力,并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便是自身的智力和潜力;而开发智力的关键在
期刊
入刊理由: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20年的地厅级干部,几十年如一日,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义无反顾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艰苦创业,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    他走了,就像一个操劳了一
期刊
入刊理由:  随着中国法制的健全完善,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意识逐步提高,社会对地方立法的要求越来越高,地方立法的难度越来越大。就此,本文作者提出,对于地方立法应注重“内在气质”和“人有我优”的塑造,追求“少而精”“专而特”的立法原则。同时,他认为地方立法应以民为本,充分发扬民主,在大多数情况下,法案的起草应当由有关专家、学者、法律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广大群众共同来参与,制定出少而管用的优质“立法”
期刊
入刊理由:  作为议事和决策的手段,会议是人类文明的一大发明、一大进步。看似简单的会议,却事关民主运行的基础程序,事关民主启蒙与成效。怎样开会?已经成为衡量现代文明程度最重要、评价水平高低最简便的标准之一。本文从开会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会海”之害及解决之策。    工作离不开开会。开会的目的在于沟通协调、解决问题、执行任务。但为什么开会?如何开会?学问很大。  国人常调侃:国民党的税多,共产党的
期刊
入刊理由  2010年5月21日,陈国宝由会泽县委原副书记、县长上任会泽县委书记一职以来,始终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保稳定,保持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履行了岗位职责。履职会泽县委书记以来,先后被评为:“云南省‘普九’教育工作先进个人”“云南省国防教育先进个人”“云南省‘十一五’扶贫开发先进个人”“
期刊
入刊理由:  楼市调控接二连三,限购、限贷、新国8条等一系列的空前调控政策出台。房价调控的目标已经成为各地热议的话题,而这会否引起楼市的降温?撼山不难,撼房价难,看资深营销专家李政权解读新政调控,透析楼市走向。    限购、限贷、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新国8条自2011年1月26日出台后,让整个楼市的成交量迅速跌入了冰点。屋漏偏逢连夜雨,央行随后又决定从2011年2月24日起,年内第二次上调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