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样爱哆啦A梦吗?

来源 :职业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ndm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0后叫它机器猫,80后叫它小叮当,90后叫它哆啦A梦,00后叫它蓝胖子。”
  最近热映的动画电影《哆啦A梦》点燃了不同时代人的回忆。很多看了电影的人都说,“又找到了小时候家长容许我看会儿电视就好满足的幸福感;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多的是一份回忆。”它成了许多人挥之不去的情结。
  李明佳的机器猫(哆啦A梦)主题桌游社,近来客人忽然变多起来,原来,很多人都是看了电影《哆啦A梦》,奔着哆啦A梦和大雄家来的。
  李明佳自幼喜欢哆啦A梦,她觉得自己的性格和那个蓝胖子很像,都是乐天派,还都有副好心肠,而且乐于助人。所以她开了以机器猫为主题的桌游社,把《哆啦A梦》里的经典场景按照原样搬回到现实中,让和她一样喜欢蓝胖子的人,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动画片里的场景。
  机器猫主题桌游社全部是日式装修,连屋顶都是自制的白云。李明佳因自己经营装修公司,把桌游社装成这种程度,也是极大的发挥了她的优势。




  一直被父母保护
  李明佳大学学的是影视文学专业,毕业后她找了份相关的工作,过了一年没有周六日,晚上还要经常因工作去酒吧的日子。因为太过辛苦,后来在父母极力反对下,她才辞去了工作,去了亲戚开的房地产公司做策划。
  父母都是经商之人,只希望她有一份朝九晚五稳定点的工作,然后结婚生子轻轻松松的过一辈子。但个性使然,房地产公司每天正装加高跟鞋的日子让她相当崩溃,“那时每天睁开眼睛就不想去公司”。坚持做了两年后,她终于病倒了,便借机辞去了工作。
  病好后,李明佳休息了三个月,四处去旅行,全身心的放松。几年的职场生涯,让她愈发确定还是要自己干,她想要创业但还得瞒着家里,“因为父母一直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去保护我。”李明佳说。
  创业时,李明佳选择了她最熟悉的装修工程。她的爷爷是工程师,父亲也是做工程的,从小她就看爷爷和父亲画图,这些对她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学得也比一般人决。
  从接第一个工程开始,她就跟着工人们一起干活,包括搬水泥这样的体力活。整个工程做完后,她完全弄懂了所有细节,并能够准确判断出某个工程承接下来划不划算,节省了许多成本。这样做了将近三年时间,她逐渐得到了家里的认可。
  2013年,李明佳成立了玺宅工作室,事业真正步入了正轨,她也可以腾出精力做其他事情了。现阶段,她的装修公司和桌游社在同时运营,而她花在桌游社的精力和心思要远大于装修公司。
  还原一个真实的“大雄家”
  李明佳有个硬皮本,上面写写画画了当初她对机器猫主题桌游社的每一个设想及细节,她把需要放在店里的物品,全部画在了这个硬皮本上,再逐一去找。
  要想找到和大雄家里一模一样的物品,可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东西都是费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墙上的图画也是她请了一个特别捧的画师手绘而成,没有特别跳的颜色,全部都是真实的再现。
  当初李明佳说要把《哆啦A梦》动画片里所有的东西都搬回到现实的时候,周围人都认为她太扯了,但她不喜欢像很多主题桌游社那样仅局限于贴贴墙纸的表面化。
  “日本有个哆啦A梦之父博物馆,场馆里面的场景,全部是按1:1的比例还原到现实当中。但是,去博物馆需要花很高的门票钱,也不能在里面做什么,最多只能拍照。但如果我是游客,肯定希望能在里面呆着,所以我觉得把这两点结合到一起特别赞。”
  到机器猫主题桌游社的客人,年龄跨度一般都比较大。最小的十二岁,最大的四十岁,百分之八十都没有接触过桌游,多数人是抱着猎奇心理来的。用李明佳的话说,相当于买了门票来大雄家参观了。“我会利用感官和舒适度等因素给自己的店里加分,其实我更多卖的是门票。”
  凡是来到店里的客人,进来都先是一通惊叹:“哇,老板为什么会这样,都是你自己做的吗?……”这样的反应和李明佳当初预想的如出一辙。在机器猫主题桌游社还在策划阶段时,她就进行了严格的保密,没有发过一条有关这家桌游社的信息,也没有在朋友圈里透露过任何蛛丝马迹。“我希望大家是突然间知道的,突然有一个很特别的东西掉下来,让你还来不及反应,这样的冲击力会更大。”
  现在,李明佳店里的生意特别的火,周末必须要提前预定,很多节假日连老顾客都订不到位,容量基本已经饱和。她打算再开一家更大的桌游社,这个想法已经在筹划中。
  CR:父亲是怎样培养你的?
  我的父亲一方面对我非常溺爱,另一方面又要我能够独立。我十二岁时,父亲就开始让我一个人出门旅行。他觉得女孩子去的地方越多看的地方越多,涵养就会越好。体验是人生中很大的一笔财富。所以我只要有钱有时间,就要去一些没有去过的地方走走。
  CR:创业遇到困难的时候,你都会怎么办?
  多数时我会选择依赖自己,强迫自己独立完成。我不是一个特别有信心的人,会把所有结果想得特别悲观,分析完所有结果后再想自己能不能做,如果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我会给自己加上百分之百的信心。
  CR:你的家庭环境让你从来没缺过钱,为什么还要辛苦创业?
  我是魔羯座,这是一个比较喜欢钱的星座。我和海绵宝宝里的谢老板特别像,喜欢把各种各样的钱搁在像框里给它挂起来,觉得它很漂亮。不了解的人会觉得这个人太务实。但这是我生命里的一部分,我会拿它当成人生中的一个信仰。
  我从来不穿裙子,也没有高跟鞋,本身性格大大咧咧,对消费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多,我看重钱只是因为它能证明我的能力。所以我会把每一次去到的国家的钱币拿回来搁在像框里,证明我有能力去这个地方玩,也证明我去过这个国家。
其他文献
日本为促生育放大招给女性冷冻卵子提供补贴  为了提高生育率、逆转人口减少的趋势,日本政府近年来频出新政策。首都东京附近的浦安市政府宣布设立“冻卵补贴”,帮助暂时不想生育的女性居民冷冻卵子,以便她们在日后仍然能生育自己的孩子。  根据这项补贴计划,浦安市将在2018年3月前花费9000万日元(约合514万元人民币),为当地女性居民提供冷冻卵子的补贴。  按当地政府的说法,通常情况下,每名女性完成冷冻
期刊
当华特·迪士尼在83年前,将第一份授权许可证以300美元颁发出去时,恐怕连他自己也无法预料到,迪士尼打造全球娱乐行业最长产业链条的第一步,就此迈出。今天迪士尼面对的消费群体已经不仅仅包括婴幼儿、儿童和少儿,还包括那些寻找快乐的成年人。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迪士尼,那就是“梦工厂”。这个梦工厂不仅能够让孩子享受梦幻般的玩乐体验,同时也给大人带来实现孩童时梦想的可能。  迪士尼公司由华特-迪士尼与罗伊-迪士
期刊
有了电视就有了动画。对于80后、90后而言,那些青葱岁月都是由一部部有趣的动画片陪伴走过的。虽已长大成年,对动画的情结依旧深刻,就好像心中有动画,我们的童年就不会消失。动画是一种艺术,面向全人类,不分国界、年龄、性别……能引起全人类的情感共鸣,以巨大的正能量催人奋进,以深刻的故事给人启发,以美好的画面净化人心。  传统观念里的动画就是给儿童看的,似乎简单易懂就是固有模式。其实,动画并不全是幼稚的,
期刊
让童话照进现实  很多人最早认识阿狸是在网络表情包里,阿狸活泼,有点萌、还很Q的形象深入人心。他是阿狸爸爸hans在读高中时无意间在作业本上创作出来的,伴随hans成长至今。  阿狸绘本的文字脚本,立足于对爱的坚持,挖掘人们内心深处的柔软与坚强,围绕着梦想、成长、亲情、爱情、友情等主题,风格温暖,有着发人深省的力量。  Hans说_“我们相信物质的丰富弥补不了精神的匮乏,只有爱才是最终的归宿。不管
期刊
李国庆自己都不记得他到底有多少玩具了。如果谁要是向他提起某个玩具,他会立即对大脑进行一番搜索,然后发现这个玩具自己也有一个。朋友给他算命,说他天生就是个大玩家,想不玩都不行。但他挺讨厌自己玩啥最后都玩出了逼格。十多年前他玩过的黑胶唱片,现在都回潮当红了。后来迷上了玩具,也玩成了藏家级别的。他自认为一直在玩中成长。  这不是一个玩具  在他收藏玩具的盒子上,通常都会有一句英文,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这
期刊
真爱=舒适而不尴尬的沉默  《职业女性》:讲讲你们认识的经过。  谭昙:我和老公的相识过程很戏剧化。早在2003年我们就认识了,那个时候纯粹是一起玩的朋友。一大帮年轻人,在北京非典肆虐的时候都没什么事情做,常常凑在一起谈理想、谈人生,消磨时间。我们俩那时候接触不多,他有女朋友,我也有男朋友,但是说句有点触动道德神经的话,我们那时候还真的是挺欣赏对方的,在心里。  后来我去香港读书和工作,一走4年,
期刊
飞来飞去,拒绝长大的彼得潘带给我们的不只童年记忆,还引领了一股俏皮复古风悄然来袭。或甜美乖巧,或俏皮可人,小小的彼得潘领带给你不一样的卖萌体验。
期刊
想在讲规则的职场穿着中有所突破,又不想奢华浮夸,实穿主义的“Normcore”适合想要在职场中坚持我行我素穿衣态度的你。  以Oversize为主的宽松外套或是围巾式长裙为主的穿着方式,自然主义的棉麻面料,不张扬的大地色系,整体营造出想要做“独立、尖锐、大女人”范儿的你。  这种我行我素的穿衣态度,不需要在穿着中刻意显露身材,反而满足了当下提倡健康运动的生活方式,没有潮流感十足的单品,也没有耀眼浮
期刊
“我的志愿是做一个校长,每天收集了学生的学费之后就去吃火锅,今天吃麻辣火锅,明天吃酸菜鱼火锅……”这只可爱的小粉猪——麦兜的形象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创造出这个形象的就是香港理工大学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的漫画家麦家碧。她与丈夫谢立文合作创造出了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麦家碧说话很慢,说普通话尤其慢,速度几乎和麦兜差不多。麦家碧的性格就像她笔下的麦兜一样,“呆萌呆萌的”,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但与麦兜
期刊
《彼得潘》又名《不会长大的男孩》(Peter Pan:The Boy Who wouldn't Grow Up)是苏格兰小说家及剧作家詹姆斯·马修·巴利(Iames MatthewBattle)最为著名的童话剧作,讲述了彼得潘,一个生活在“永无国”(Neverland)拒绝长大的会飞的男孩的故事,他具有所有小男孩共有的心理特点:害怕上学,拒绝长大,热衷冒险,行侠仗义,纯洁无邪,有绅士风度,有傲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