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中的景,童趣中的情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1192573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经典名篇,文中景物描写别具一格。作者不经意间的娓娓道来,却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和向往。也因此,这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了我们文化精神领域的常青树。虽然文章表达的是对封建社会教育的批判,但同时字里行间又洋溢着对童年生活的无限向往。因而,在文中,作者的童心童趣成了文章的一个重要旋律。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堪称经典。第二段从诸多角度写了百草园清新淡雅而又精致隽永的美景。所写的是寻常可见的乡村小院中的景物,谈不上有多少特别之处。但是,作者从色彩的搭配、高低景物错落的掩映、动静结合的安排以及动植物的有机组合等角度人手,给我们展现了一个趣味盎然、妙趣横生的儿童乐园,作者的童心童趣跃然纸上。
  首先,从色彩搭配中见童心。菜畦“碧绿”,桑葚“紫红”、菜花和蜂的“黄”,这些颜色给我们营造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般的乐园。一代大学问家王国维说过:“万物皆着我之色彩。”正因为“我”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充满兴趣,即便是大自然的本应具备的颜色,也自然而然成了“我”世界中的充满活力的主色调了。不多的言语就把一个童心十足,满脸稚气的“我”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其次,从高低景物错落掩映中见童趣。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用儿童的心理去探寻。百草园里的一切,对于熟悉它的人,没什么新奇,没什么趣味,然而对于好奇心很强的充满童趣的鲁迅而言,却颇有趣味。菜畦——石井栏一一从草间窜向云霄的叫天子,这些景物在视觉上由低到高,在我们面前一下子营造了一个立体的空间,展示了鲁迅童年无限乐趣的大舞台。菜畦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进了百草园首先映入眼帘,那碧绿的颜色也是童年鲁迅的活动空间的主色调,极富活力;接着作者写的是高于地面菜畦的石井栏,石井栏的“光滑”,是因为经过了长年累月的使用。然而知道它的“光滑”,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关注过它,或许还多次好奇地摸过它。极其简单的几个字,却让我们感到作者的好奇心之强;高大的皂荚树,又在我们眼前浮现出小时候调皮的鲁迅还抱着树干试图爬上去的情景;那忽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的叫天子,不仅仅写出了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了儿童的无比的羡慕。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鲁迅望“鸟”兴叹的怅惋,或许这鸟儿还使他百思不得其解:“我”为什么不能“窜向云霄”呢?正是这高低错落的景物的安排,把一个趣味盎然的、充满童真的立体空间,寥寥几笔勾画了出来,把一个“到处都有乐趣”的儿童乐园展现在我们面前。
  动静结合的安排及动植物的有机组合也颇见童趣。说黄蜂“肥胖”,是因为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将它的特征拟人化也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而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作者特有童趣的想象。我们甚至可以构想出一幅幅趣味十足的图画:作者按捺不住自己强烈的好奇心,听到油蛉、蟋蟀的呜叫,便情不自禁地去捕捉,在阳光下,翻开断砖,又发现了蜈蚣和斑蝥,于是便舍弃油蛉和蟋蟀去逗斑蝥。正是这种拟人的手法的运用,把这动态的动物世界和作者的童心童趣表现了出来。何首乌是草,木莲、覆盆子是灌木。这些都不高大,不大引入注目。听说吃了何首乌的根能成仙,便去挖;要说出覆盆子果实的味道,只有尝了才知道。我们仿佛看到了童年鲁迅被酸得皱起眉头、咂着嘴巴的情形。野草在百草园里处处可见,“长的草”是不能去的,长妈妈讲了美女蛇的传说或许是为了让年幼的鲁迅不要瞎玩。但作者信以为真,非但不害怕,还觉得新奇有趣,并不真正害怕,而是产生了无尽的想象,那种既神秘憧憬又好奇好玩的情感极大地丰富了鲁迅童年的生活。我们在阅读这些语段时也欣然拍手称快,分享着作者的童心童趣,
  百草园景物在大人们看来没什么乐趣可言,然而正是鲁迅的妙笔,让我们在这些并不新奇的景物中感受到了百草园的无限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特殊情感,感受到了难以言述的情趣。
  
  责任编辑 刘宇帆
其他文献
古人云:“意者,一身之主也。”“意,犹帅也。”这里的“意”即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所谓立意创新,就是要言人之未言,发人之未发,想人之未想,即占据文章立意的制高点,这样才能把自己的独特发现和真知灼见传达给读者,让读者的精神为之一振,从而得到启迪和美感。  要想使文章有新意,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进行:    一、运用发散思维来立意创新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
2009年高考已尘埃落定,命题选材多是围绕自然与社会展开,关注“我”与社会生活、“我”与人生哲理、“我”与青春成长、“我”与思辨智慧、“我”与历史文化,在观察、体验中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的精神,在感悟时讲求发展、创新。可以说命题材料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个中涵盖学习必需的政治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等基本层面,但内蕴还是聚焦于“我”游走在哲理和现实之间,那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会在平
古诗词的赏析是高考试卷中难度较大的试题,从2009年安徽省高考试卷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平均分仅为1至2分。如何鉴赏诗词,使学生在考试中有的放矢、拿到分数,是摆在老师面前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鉴赏诗词如果能掌握一定的规律(顺序、技巧),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应从诗词题目入手。  题目是诗词的眼睛。相当数量的考生看到一首诗词后,马上就其诗句进行分析或从问题入手来找答案,根本不关注诗
故事背景:博古斋是一家出售古玩的店铺。古玩店铺的东家、掌柜和伙计都必须有超强的判断力,才能识别出精品。  出场人物:赵掌柜、伙计王二、刘主事、李老板  第一幕  上午,博古斋,伙计王二扫着地,赵掌柜喝着茶。门口进来了一个官员模样的人。王二看着是个生人,连忙上前招呼。  王二:大人,来买古董吗?  刘主事:你们掌柜在吗?  王二连忙把刘主事带到赵掌柜面前。  王二:赵掌柜,有位大人要找你。  赵掌柜
王警官接到群众举报,有群众看到一起案件的在逃嫌疑人进入了花儿体育馆,嫌疑人身穿红色外套,头戴黄色帽子。于是王警官来到了花儿体育馆,找到门卫刘叔叔,一起在体育馆中寻找嫌疑人。  刘叔叔虽然没有看清嫌疑人的样貌,却记得身穿红色外套、头戴黄色帽子的人是不久前才来到体育馆的,在他之后再没有人进入体育馆。王警官和刘叔叔走过了网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都没有看到红色外套和黄色帽子。突然,刘叔叔指着不远处的篮球
读经典名著,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积累他们的文化底蕴、处世经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进取精神。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事实是什么样子呢?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支配下,很多学生“功利思想”严重,只懂拼命地争分数,沉重的学业负担压抑了他们阅读名著的愿望。加之社会上的动漫、游戏、网络小说以及各类时尚读物充斥着青少年的视野,读名著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已经不再有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审美教育视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新课标的审美教育理念落实到语文教学,尤其是古诗词教学中呢?  一、读熟——感知诗词的形象美  非朗读无以体会诗歌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非朗诗无以了解诗歌的神韵、情感。朗读不只是活跃课堂和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充分主动地学习。  别林斯基说:“诗人用形象来思考,他们不证明真理,却显示真理。”形象是意境的基
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注重学生的“学”,强调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些分析研究,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探究性教学,可以解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矛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遵循数学知识的形成规律,让学生以探究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以科学方法论思想指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通过探究、讨论,主动获取知识
成功的记叙文或多或少都会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当前时间内人物的见闻、感受,这是作品中最直接的材料;虚写则跨越时空的限制,突破现实与环境的局限,上下五千年,纵横八百里,让时光倒流或预支,把过去或未来的材料链接到当前时间内,这是作品中的间接材料。记人写事的文章若一马平川,见头知尾,读来索然无味;虚实相生则可避免行文的单调呆板。古人云:“文若看山不喜平。”波澜起伏、悬念迭生的文章才能引人入胜。所以,在
语文教学的根本是什么?以素质教育为理念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与传统教育的对抗中能否打破“应试教育”的阴影?面对着如浪潮般滚滚而来的课程改革,面对着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在创新的新课程体系,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更新教育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课程,才能真正实施新课程。  新课标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里所说的语文素养指的是一个人对语文长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