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白金婚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_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武汉
  时间:2014年7月13日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黄涛若、连克
  走出南京抢救史料,武汉是第一站。
  武汉又称江城。我们到湖北省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何光耀、副秘书长王珊说,我们这里有一位百岁老兵。今天早上,记者窦娟、魏冉同行,找到湖北省环保厅院子。登门时,这位高寿老人和妻子正用早餐。餐桌上,家常早点,两人悠然享用。
  老兵叫黄涛若,是辛亥革命那年生的,虚龄104岁。1911年正月,黄涛若生在湖北的钟祥,钟祥地处汉江中游,全国生态示范区,被誉为长寿之乡。黄涛若26岁参加革命,曾入陶铸同志在湖北京山县办的抗日训练班学习。他在新四军里当过团组织股长、政治处主任、师情报处科长。中原突围后,在江汉军区任直属政治处主任、湖北军区政治部副秘书长。新中国成立初期,黄涛若就转到地方工作,主管过企业,任过省政府副秘书长。湖北地质人记忆犹新:黄涛若任省地质局长时,荆楚大地找到了铜、磷、盐等数十种矿藏。离休那年,他时任省环保局长、顾问。
  妻子连克,比黄涛若小14岁。两人婚事,是李先念夫人做的媒。李先念任新四军五师师长,黄涛若是师情报处的调研科长,连克在师政治部直政处当干事。李先念夫人与连克熟悉,就把连克介绍给黄涛若,1943年两人结为伉俪。然而,这对新四军夫妻聚少离多,孩子托养在老乡家。思念、牵挂,伴随战争烽火,变得情切切,意绵绵。全国解放,他们都幸存下来了。三年困难时期,育儿育女,节衣缩食。“文革”动乱年代,黄涛若被批斗下放劳动,连克保护他。再险再苦,夫妻相伴闯过了70年。
  据说,在中国和法国,结婚满70周年称之白金婚。20亿年前,一颗巨大陨石撞击地球,给人类带来白金,这种金属以纯净、稀有、永恒的特质美誉世界。把婚姻喻为白金,弥足珍贵。过了白金婚,黄涛若的日子依然温馨。他饮食起居正常;他依托四轮助步器,独自行走;妻子九旬还悉心照顾他;他时常和家人打打麻将。他眼好、耳背。重要叮咛话,儿子会写在硬纸上给他看。比如,“爸爸,电视的声音已经很大,不能够再大了,谢谢!”“爸爸,现在吃的药,是心脏病的药,直接吞下去,不要咬碎!”
  黄涛若和连克,有6个子女。纪念父亲百岁寿宴,安排在2010年春节的大年初五。这一天,子女们在祝寿辞里说,“我们的爸爸得以长寿百年,是因为他心态平和,对人宽厚,工作认真,生活规律。”“爸爸得以百年长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妈妈。为了不影响儿女们的工作,凡是爸爸的事情和家里的事情,妈妈从来都是亲历亲为。她不仅造就了一位百岁寿星,而且培养了一批忠于父辈事业的子女。”
  镜头前,黄涛若和连克都接受了采访。黄涛若,至今没有忘记在新四军担任过的职务。连克,回想起当年简朴的再也不能简朴的结婚场景,笑得一脸灿烂。
  协助采访的是黄涛若的三儿子,他叫黄海宇,在湖北知音传媒集团就职。临别时,我们对黄海宇说:“想亲眼看一看你父亲打麻将。”餐厅的窗户边,有张麻将桌。黄海宇笑言:“好。”他让父亲独自先在桌边坐下,他和妈妈对坐。
  一家三口,麻将出牌声,细语笑声,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记者感言:白金婚,携手相伴70年才有这个美称,不是轻易能够得到的。一对新四军老人的白金婚,况且两人都健健康康,这种“鲜活”的白金婚更为稀有。婚姻,是世界范围的永恒话题。从黄涛若、连克身上,我总想尝试找出人类婚姻长久的元素。婚姻的长度,首先取决于生命的长度。黄涛若知足,宽厚待人,心宽长乐,生活又有规律;连克开朗,包容人,言笑可亲。这种在战争年代培养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对增强人体免疫力大有好处。婚姻漫长,风风雨雨,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婚姻与生命形成了互补前行的良性循环。黄涛若、连克的人生观和婚姻范例,潛移默化地影响了后代,子女们自强自立,都成为科教文战线的人才,他们从内心深处崇敬、孝敬父母,这个家犹如抵御风浪的港湾,平静而温暖,两位老人足以感到踏实、满意。乐观才有欢乐,据说,人欢乐时可以产生酶,酶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质,新陈代谢是生物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而新陈代谢需要酶的催化作用。就是说,快乐与生命紧密相连。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又一个欢乐叠加起来,汇聚成黄涛若、连克的福气。从烽火中走来的老兵,面对面,手牵手,心贴心,快乐变老……
  (责任编辑 党亚惠)
其他文献
城市:福州  时间:2015年2月9日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薛瑞芝  在福建省军区第一干休所老干部党支部副书记朱国钧推荐下,我们幸遇薛瑞芝。  在干休所院里,93岁的薛瑞芝,拄一根拐杖,散步时精神抖擞,气宇轩昂。  他是江苏涟水人,1941年5月,进了新四军华中盐城抗大五分校学习。抗大学习,过的是战斗生活。日伪来扫荡,要转移地方开课学习。反扫荡,白天隐蔽,夜间行军,每到宿营地,都要站岗放哨,有时还
期刊
本刊讯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同志,因病于2015年9月3日17时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张震,原名张见生,别名张祖寿,又名张中天。1914年10月5日生于湖南省平江县长寿镇。1928年参加少年先锋队,1930年4月加入共青团,7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起任红三
期刊
七月流火。天气闷热难耐。坐在我们面前的庄玉坤,看他的精气神儿,你一定猜不到已经是88岁高龄的老人了。只是他耳朵有点背,给彼此的交流放慢了速度。但三个多小时的采访,庄老没显一丝的疲劳,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抗日的战场上一样。谈笑之间,一幕幕当年硝烟烽火的情景,感染了我们,我们的情绪随着他的讲述跌宕起伏。  “最得意的是乡长让我进了抗日游击队”  庄玉坤1928年出生于江苏南通十总乡(现通州区十总镇)。据庄
期刊
为期六天的江苏省无锡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共和国将军大型书画展,于8月29日上午在无锡市运河公园苏珈美术馆隆重开幕。  此次活动由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无锡军分区、无锡市文广新局、无锡日报报业集团、解放军101医院联合主办,东美鑫文化传媒无锡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仇学富少将前来祝贺,北京时代金城书画院院长刘纯华、东美鑫文化传媒无锡有限公司董事长蒋蔚
期刊
每当我见到中华健儿夺冠奏响庄严的国歌时,每当我看到归国华侨手捧家乡的泥土失声痛哭时,每当我感觉到拥抱香港的喜悦仍在血液里流淌时,我的心总被震撼着,涌起一种不可抑制的情感,是什么让我如此震撼,如此地不能平静——那是因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啊!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我不想去过多地讴歌祖国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一名在香港继续深造的青年大学生,我更喜欢思考:现在将赋予我们大学生怎样的使命与责
期刊
高邮城区熙和巷70号,一栋普通的民国建筑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一场辉煌胜利。1945年12月25日夜,新四军华中野战军攻克被日军盘踞的高邮城防,日军大佐岩崎见败局已定,遂放弃抵抗举起白旗,并于次日在高邮城区熙和巷70号“驻高邮日军司令部”向我军缴械投降,我新四军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将军见证了新四军受降全过程。  “驻高邮日军司令部”公园礼堂成了日军成建制向新四军投降的历史见证地,如今已被改建
期刊
2015年7月17日上午,我们南京市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蓝天雏鹰假日小队的14名少先队员,过了一次十分有意义的队日。这一天,我们怀着激动与敬仰的心情,邀请了抗战老兵、江苏省妇联原主任秦素萍奶奶和江苏省农林厅老厅长、江苏省京杭运河工程指挥部原党组书记唐如浴爷爷和我们在一起过队日。爷爷奶奶回忆了烽火年代和日寇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给我们讲述了当年抗战的故事,使我们受到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留下了
期刊
八年抗战,中原逐鹿谁主沉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力部队之一新四军,是华中敌后抗战的主力军,是华中人民的钢铁长城。八年共对日伪作战24617次,歼敌俘敌417909人,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由南方八省十四支红军游击队改编的新四军,刚组建时人不过万余,枪只有6000,不仅现代化装备的日军不放在眼里,连国民党军也看不起,就连很多国人也不看好。就这么一支不被人看重的军队,取得如此战绩,其中必
期刊
马庆华(1914-1939) 新四军睢杞太独立大队政治委员  王 赤(1913-1939) 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政治部副主任  刘震英(1910—1939)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新编第六团政治处主任  李苍江(1899—1939) 中共鄂豫边区委机关报《七七报》主编  周龙凤(1907—1939) 新四军宿西抗日总队总队长  高敬亭(1907—1939) 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  萧国生(1916
期刊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元月1日,寒潮来袭,我仍然按照原定计划到俞九舍抗日公墓扫墓。作为一名党史工作者,我想用和俞九舍抗日英雄共度新年第一天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特殊感情。  俞九舍抗日公墓是泰州市姜堰区境内最为著名的抗日遗址,是国共两党联手抗日的历史见证。据史料记载,俞九舍抗日公墓始建于1944年,由民国政府主持修建,以纪念在1943年俞九舍抗日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