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侗族大歌的教育传承

来源 :科学导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horse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侗族大歌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的传承方式十分独特,也行之有效。民族文化进学校,是一项新的工作,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要借鉴传统的传承方式更要探索新的传承方式。
  关键词:侗族大歌;传承;教育
  因为不使用文字作为记载并传承本族精神的手段,侗族人为自己的无形文化选择了另一种有效的传递方式——歌唱。如同汉族通过学校教育方式以文字为主要形式传递文化一样,侗族人为自己通过歌唱传承文化建立起了一套严格、有序且完整的社会教育系统。在大歌传唱区域,大歌的传承和展演便是侗族文化教育系统的中心。
  在这一传承体系中,最基础的社会组织是“歌队”寨子里每一个村民都是或曾是某一歌队的成员;传习歌唱的灵魂人物是“歌师”,歌师是寨子里公认的本族文化人并具有特殊的威望和权力,他/她不仅系统的教授歌队如何歌唱,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歌唱教会年輕人认知本族传统并带领他/她们通过歌唱进入社区生活的每个细节。
  侗族大歌传承的重要方式是口传心授、歌俗互动。对于侗族孩子来说,关于歌唱的第一课不是“唱”而是“听”。在各种空间和时间不间断的聆听,是侗人得以全民歌唱的社区环境保障。孩子们正式学歌之前一般已有7、8年的听歌经验,大部分歌谣早已浑然于心,待到师傅们轻轻点拨、熟悉歌词,完整的大歌便可以琅琅上口了。
  小孩到7、8岁左右,歌师们开始给他们正式教歌,一首大歌的传教步骤基本如下:①教歌词。歌师用一种在四度音程范围内的吟诵腔朗读,师念徒跟,直到把歌词背得滚瓜烂熟。②教旋律。背熟歌词后,歌师开始教全体歌徒唱低音声部的旋律,而后才单独教那些唱高音的歌徒如何在低音的基础上配唱高音。③教配合。歌师着重指导两个或三个声部的和谐表现,高音要努力做到一不从众,低音则要控制音量,不能压过高音。
  在第一次进鼓楼独立参与对歌之前,孩子们一直把自己看作是潜在的“参与者”。他们中多数人相信自己有能力用音乐表达自己,而自己的音乐也会被接受。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所获得的技能是有意义的,这种技能会有效的促进他们在社区中的生活。经常参加各种类型和名目的“对歌”是大歌传承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歌手通过对歌提高了唱歌兴趣、增加了嘎老曲目并促进了演唱、应对技巧。对歌,是男子们对喜欢的姑娘的邀请。唱的好、长的好、性格好的姑娘歌队常常是男子歌队争相邀请的对象。于是,真正的竞争是发生在同性之间。为了得到更多异性歌队的邀请和青睐,年轻的歌队必须刻苦学习。正是这样的良性竞争机制和生生不息的歌俗,使侗人在学了十年、几十年大歌后仍怀着强烈的兴趣继续学下去。大歌,在良性竞争中学得;歌队,在鼓楼对歌中互动;技艺,在无形有意中提高,人们在大歌声声中相识、相知、相悦…
  这些传统的传承方式,其因缺乏保卫和保护措施、或迅速变革的进程、或城市化、或文化移入面临的消失危险。
  针对侗族大歌传承面临的问题,本人在文化工作的实践中认为,侗族大歌传承危机主要压力一来自经济发展的压力;二是来自现代文化的压力;三是来自学校教育的压力,四是来自舞台艺术的压力。
  要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的方案是:
  (1)抢救、整理优秀大歌作品,编写大歌教材。由于侗族在历史上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侗族大歌作品及演唱技艺的承传全靠歌师一代一代的言传身教,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歌在更大范围的传播和普及,同时也影响了对侗族大歌进行系统挖掘、整理、研究和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组织在大歌研究和演唱方面有造诣的人员,抢救、整理优秀大歌作品,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侗族大歌作品选集》;同时,编写并正式出版1本中小学适用《大歌音乐教材》,并制作一套与该教材相配套的图文并茂、音像俱全的VCD光盘。
  (2)把侗族大歌作为中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侗族大歌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热爱大歌的侗族人共同努力,大歌持续发展要从娃娃抓起。协助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制定并实施侗族大歌进入中小学课堂计划,并选择贵州省黎平县若干中小学进行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侗族大歌流行地区全面推行大歌进入中小学课堂计划。
  (3)建立一套开展大歌宣传的工作机制。侗族大歌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与通力合作。编写大歌宣传手册,培养大歌宣传讲解员、参与组织大歌演唱比赛等活动,坚持不懈地对侗族大歌行进大力宣传。逐步建立一套开展大歌宣传的工作机制,包括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和定期举行大歌赛。
  (4)建立大歌继承与发展的激励和保障机制。要形成一种有利于继承与发展侗族大歌的组织形式和规章制度,组建学校 “侗族大歌保护指导小组”,草拟相关政策条例及实施办法,包括《优秀歌队、歌师、歌手评选和奖励办法》、《侗族大歌保护与发展资金的筹集与使用办法》。
  (5)有计划的培养侗族大歌专业人才,包括学生、教师、以及当地的作曲家、演唱家和侗族文化产业企业家,把侗族大歌提高到与时代相适应的水平并且使之走进市场。
  参考文献:
  [1]侗族大歌》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编,会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
  [2]大歌拾零》吴定国 邓敏文撰著,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其他文献
巍巍武夷山,潺潺龙湖河。  武夷山北麓,有这么一块土地:四面群山环抱,东西小河穿绕。土地平旷肥沃,哺育着乡野村夫小民。这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龙湖中学依山而建,紧邻凤头洲旁。  蜿蜒曲折的龙湖河呀,护拥着一片安宁和祥!我们是生活在洲上的小草,自由自在、平凡逍遥。我们虽然普通,但不甘平凡,捧掬一口家乡水,几多情愫,几多浅唱!  这就是我们学社发源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远航起锚的港口,更是我们文学少年放飞
期刊
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许多教师运用了“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策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兴趣,内化出主动思考的心理倾向,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探索活动。但是,审视、反思我们的课堂会发现,问题情境的创设存在着随意、低效的现象:老师们往往会用成人化的视角选取学习素材,“往往把孩子当成家庭主妇或单位的采购员、设计员”。情境與学习内容之间缺乏实质性联系,难以启迪学生尽快切入探究活动;
期刊
近年来,“底层叙事”作为影响很大的一种写作模式,是批评界谈论最多、最热闹的话题之一。这体现了人们对底层弱势群体生活的关注,也说明现实主义文学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1. 以个人的人生体验为内容的直接写作  路遥的底层写作与当下的许多底层写作最大的不同,在于路遥的作品是血管里流出的血,而当下的一些写作者的作品则是水管里流出的水,换句话说,路遥的写作是一种充满热情的、以作者个人的人生体验为内容的直接
期刊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思维仍然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且是跳跃、零散的,还容易受他人影响,喜欢模仿,语言表达也不准确。因此我在组织小班幼儿进行音乐创编活动中,很多时候孩子的表达和当下的内容不吻合,缺乏逻辑性,不知道怎样应答、肯定幼儿的想法,若否定其意见又怕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很是为难。在此我从促进小班幼儿创造性学习品质发展的角度出发,谈谈在唱歌、韵律和打击乐活动中,组织音乐创编活动的几点做法:  一、唱歌
期刊
摘 要: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人在它面前既看不到又摸不着,但是听过一首乐曲后,却往往又能引起心灵上的共鸣。每个人由于社会阅历、文化背景、鉴赏能力、艺术修养的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就不同,这就是俗话说的“可意会不可言传”。古往今来,音乐作品浩如烟海,想在短时间内通过音乐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素质,就要尊重新课程理念,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苦练教师基本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打造高中音
期刊
小说《药》的第四部分是小说的结局。其中用了相当的篇幅写了夏四奶奶的愚昧,这可以说是对小说第三部分写众茶客愚昧麻木的延续,是对革命者未能启发民众觉醒的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证明。至此鲁迅完成了对中国民众愚昧的完整版的刻画。可是如果仅仅如此,也大可不必花费这么长的篇幅。可以肯定地说,这其中一定另有原因。研究者对此总是避而不谈,或者是谈二不深入,甚至是重复那些已经被人讲腻了的厌倦了的老调。实际上,这里边还
期刊
首先,音乐与其他艺术不同之处,在于音乐是以音响的形式,来引起人的情感共鸣,达到其审美作用的。可以给音乐下这样的定义:音乐是通过人声和乐器的演唱、演奏,用特殊的表现手段(旋律、节奏、和声等)组织起来的音(主要是乐音、还有噪音等)来构成诉诸人们听觉的音响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应社会生活的艺术。  音乐以声音为物质材料,是人们从自然界中选择概括出来的,以乐音为主、自成体系的声音。音乐通过其旋律的起
期刊
摘 要: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优化美术课课堂教学结构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美育素质是每个美术教师应给予高度重视的。  关键词:新理念;美术课堂;优化教学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在素质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术教育可以提高少年儿童的观察力与表现力,可以培养少年儿童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潜能,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少年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艺术家创作的美术作品都是靠他们
期刊
摘 要:在当今文化生活中唱歌可以说是最受人们喜欢的音乐活动了但唱歌和歌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唱歌时必须通过各种手段才能成功的塑造音乐形象充分揭示音乐作品的内涵。因此声乐表演人才必须有正确的技能技巧和极佳的综合素质。要全面发展用更丰富的内涵和方法来表现音乐。  关键词:声乐学习;歌唱方法;声音技巧  人的嗓子是天然的乐器,但如果要变成一件优质的乐器,必须要经过严格的科学的循序渐进的严格训练,特别是
期刊
美术作品是现实生活在画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是画家的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画家认识世界,同样的必须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循环往复的认识形式。  美术作品是客观现实通过画家头脑加工的产品。这种加工既有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的概括,从而经过推理、判断,得出某种概念,同时又有对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进行典型化的提炼和浓缩,从而在可视形象的形式及鲜明的艺术个性中自然地流露出某种判断和概念的成分。由于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