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wei39602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用素质教育的理念,创造性地组织活动,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创新的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乐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小学生正是处于思维最活跃的年龄阶段,所以小学六年是打好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阶段。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本人联系多年教学实际,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1设疑激趣,拓宽思维时空
  古人早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戒言,也有“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训导,如果缺乏必要的深思熟虑,就不会促使思维从量变到质变的瞬间飞跃,迸放出创新的火花。“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充分的思维时空,既要张弛有度,遵循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周期性起伏变化的规律,还要“处处留心搜求,把进行的其它活动或接触到的其它事物有意无意地和自己思考的问题联系在一起。这样一遇到适当的剌激,就会触发灵感的产生”。因此教师要灵活布设问题悬念,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激启学生积极思考。特别是要脚踏实地,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把握教材的内容特点,开拓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
  例如,我在教学生求长方形面积的时候,为了发展学生善于观察事物的意识,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到家观察哪些物体是长方形的,试着计算它的面积,并跟自己的父母交流自己的看法,看你计算的对不对,第二天上班级来交流,有的同学提出了质疑,我们班小宋说:“我家桌面的面积为40平方厘米”,小沈说:“我家桌面的面积为120平方厘米”,怎么会相差这么大呢?我先给予鼓励,然后针对学生的疑问有针对性的予以指导。我带领学生在教室里观察课桌和黑板面,从而使学生明白都是长方形的面积,只是大小不一样,也使得他们进一步懂得,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道理。又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三册《可能性》一课时,课伊始,我让一名男生代表和一名女生代表上台进行摸球比赛,比赛规则是蒙上眼睛摸五次,摸到红球次数多者为胜。结果女生代表每次都是红球,这时男生有的生气,有的责怪,有的打抱不平,说老师有“阴谋”。这样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形成知识之间的悬念,引导学生尝试改变固定的、传统的思维方式,拓宽数学思考的思维时空。
  2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
  皮亚杰指出:一切真理都要有学生自己去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明,至少由他们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因此要克服以往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毛病,克服以教师思维代替学生思维的现象,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教师不要急于把结论告诉给学生,而是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通过激发兴趣,引发思考让学生主动猜想,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充分的参与,积极发表见解。遇到困难教师只是从旁引导、点拨、帮助学生发现新问题,获取新知识。作为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学好的能力,传统教学中,课题教学中追求是“小步走”讲究水到渠成,这样课堂上学生思维空间比较小,便于教师控制,但是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剥夺了学生在数学课堂里的思维空间与时间。例如:我在教学“平行线”时,我采用了三大问题贯穿全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活动去探究生成,①在纸上任意画出两条直线,他们的关系是怎样的呢?②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呢?③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平行线?(老师用的黑白有几组平行线?)通过这三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学生在自己实践、观察、讨论的基础上法相两条直线会相交,会平行,还会重合三种情况,通过实践又发现了平行线的特点,丰富完善了平行线的意义,发展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
  3开拓思路,诱发思维的发散性
  徐利治教授曾指出:创造能力=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思维的发散性,表现在思维过程中,就是思维不受一定解题模式的束缚,从问题个性中探求共性,寻求变异,多角度、多层次去猜想、延伸、开拓,是一种不定势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具有多变性、开放性的特点,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没有发散思维就不会有知识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教师要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的进行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空间观念。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的重要方式。
  3.1一题多解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能力,“一题多解”是最切实可行切实有效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种好方法。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解好一题后,不要满足于结论,不要拘泥于常规,不束缚于定势,而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有数学依据地开展积极思维,大胆设想,合理分析,探索和开发题目的“潜在价值”,在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后,比较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找出最佳方案,锻炼学生敏捷的解题能力。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纵横发散、知识串联、综合沟通等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
  3.1.1在应用题解题中培养思维发散性。应用题解题方法多样化,主要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针对具体题目让学生寻找不同方法,换个角度思考、分析,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小学数学第四册有这样一个应用题:“一辆公共汽车原有35个人,下车了9人,又上来了12人,现在车上有几人?”大部分学生列式:35-9+12=41(人),这毫无疑问是对的,不过,我没有满足,继续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这时,一个小朋友举起了他的小手:“我是这样做的:12-9=3(人),35+3=38(人)。”好多小朋友瞠目结舌,然后就说:“不对吧”。另外有几个小朋友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对的”,我让这位小朋友说理由,他说:“12-9=3(人)求出的是上来的比下去的多的,多的加上原来的就是现在有的人数。”多么精炼的回答呀!
  以上两种方法各具特色,妙趣横生,我似乎看见学生的思维正自由驰骋于数学领域。
  3.1.2在计算题解题中培养思维发散性。在数学解题学习中,学生的主要任务并不是解题,而是学习解题,因此教师教的重点和学生学的重点,不在于“解”,而在于“学解”。所以教师要在尽可能不提供现成结论的前提下,让学生亲身独立地进行数学解题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预设时,不能仅仅满足于预设解题过程和方法,更要预设教学过程和方法,倡导学生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多向互动的格局,使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交流解题信息。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解题经验和认识,交流彼此的解题情感和体验,真正为促进解题的思维创新提供可能性,这种理念,哪怕是在计算题的解题训练中也一样要得到落实。例如:小学数学第四册的笔算加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我出示了例题(352+234=?)之后就让学生自己进行尝试练习,然后巡视,让我没想到的是,学生在思考探索和交流之后,提供的解答方法竟然会这么异彩纷呈,我就赶紧让他们上台板演。
  生1:2+4=65+3=83+2=5352+234=586;生2:352+234=586;生3:2+4=650+30=80300+200=5006+80+500=586
其他文献
【摘要】 中国冰壶队的成绩突飞猛进,运动成绩进一步提高遇到瓶颈。因此把提高冰壶运动员专项体能力量素质作为新的突破口,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中国优秀冰壶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构成和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冰壶运动员专项体能力量素质是与1分钟仰卧起坐、最大半蹲起力量、最大卧推力量、立定跳远距离与最好成绩呈正相关的关系,即随着其
期刊
面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呈现的问题,提高质量势在必行,经倍加努力,我们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虽有一定的提高,但不乐意,与课程标准差距巨大。而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的目的,笔者就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浅谈如下。  1强化教学常规的自我要求,搞好教学环节的步步落实  农村小学也要执行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在教学中注重常规要求。课程标准是纲领性文件,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牢牢把握规定教学不走样,自选教
期刊
【摘要】 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起码品德。事实上,我们非常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同学对我们有帮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军队对我们有保卫之恩……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会感恩。  【关键词】 知恩报恩  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起码品德。事实上,我们非常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同学对我们有帮
期刊
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还有一些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多处涉及到下丘脑的相关知识,但是比较抽象和分散,学生难以系统地掌握。有关“下丘脑为调节中枢”的知识在近几年高考中高频出现,考查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考查的内容多涉及下丘脑、垂体分泌的激素及各种激素在调节中的作用,考查时多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密切结合。  1热点总结  1.1
期刊
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特点,以及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可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易懂性,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能够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和深入理解教材,特别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多媒体在语文教学运用的原则  1.1目的性原则。教学目的是教与学活动完成后,学习者在情感——态度、过程——方
期刊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如今许多教育者都明白了这一点,于是另一个极端出现了:什么课都要读,似乎读得越多越好,一位学生读完后另一位读,另一位读完后再另一位,教师就在那里“好!不错!很有感情!谁比他更好?”其实,学生读得很乏味,他们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的“念着经”,这样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如果注重朗读的生成,就能克服这一
期刊
【摘要】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以下几个途径:营造创新氛围、培养观察能力、引导发散思维、增强版主意识、夯实知识基础、重视个性发展、鼓励大胆想象、培养实践能力。  【关键词】 创新能力数学教学培养途径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不但要求知识渊博,而且要求具备创新意识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付诸实施,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培养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同仁的重视,新教改更是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放在当代教育的首要位置。思想道德素质,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但目前学校的德育工作还存在许多误区:形式单一,方法简单,手段苍白,效果甚微。改革传统的德育僵化模式已经刻不容缓。直面新课程,思考课程改革对我们
期刊
【摘要】 化学用语是用来表达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特殊符号,是具有国际性、科学性、准确性的书面语言,是进行化学学习和化学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化学用语既是化学学科的一项重要基本技能,也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重视化学用语教学,探索并践行有效地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一重要技能,是化学教学工作者面对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化学用语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领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步
期刊
历史学科所培养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等一般能力,也包含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的特殊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可归并为阅读理解、语言和文字表述、整理和归纳、分析与运用四大类。它们指向的目标各有侧重,其培养训练的方式也不一样。  1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阅读  历史学科的阅读不同于一般语文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