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敏君隐匿于笑脸背后的深沉

来源 :甲壳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ssss1111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岳敏君,1962年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1985年考入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1987年岳敏君和另外两个同学在河北省展览馆举办的“S造型艺术展”。自此,在20世纪90年代加入到北京“漂流一族”自由艺术家的行列,并将绘画当作了自己生命的归宿。
  
  和他的画一样,岳敏君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表情。他看起来常常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多数时候眼神里还透出一丝不屑,给陌生人一种强烈的距离感——这是个很“拽”的家伙。其实,和画中的笑脸一样,这只是岳敏君面对外界的一种方式。不过,聊天的时候他很诚恳,还兴致盎然地说起了惦记杭州的农家菜,一副吃兴盎然的样子。
  


  
  沉默的书虫
  在当代艺术家中,岳敏君是一位令人关注的人物,其作品中标志性的笑脸甚至被视为中国当代文化的一个符号,就连王力宏的新歌《摇滚怎么了》里也唱起了“敏君似的笑脸”。太高的关注度让一向习惯了沉默的他有点烦,并公开表示自己不爱和媒体打交道。他喜欢读书,据说在他那闻名遐迩的宋庄大别墅里,藏着高墙背后的书房。这个大画家是只大书虫,而且是钱钟书的铁杆“粉丝”。
  “我会留很多时间读书,什么书都喜欢。”他还是终于忍不住交代了最大的“私人空间”。这个沉默的人读书的口味极其文艺,藏书则比一般文学青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路上》、《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从黑格尔到尼采》、《霜冷长河》(余秋雨)……而那些书籍松散的身材仿佛在告诉人们,它们曾遭受过多少反复的“蹂躏”。
  
  书是发呆时的玩具
  岳敏君的读书习惯来源于生活的经历,他年轻时几乎经历了所有那时中国那个时代生人所能够经历到的遭遇——文革、武斗、政治运动、颠沛、坎坷……在他真正拿起画笔之前,占据手掌的“玩具”一直都是书。“最早是《新来的小石柱》,后来是刘心武的《班主任》。到上世纪90年代,西方经典名著就进来了,《战争与和平》、《红与黑》……那时候的人都迷这些。”
  大量读小说是当他在钻井平台上做电工时的事,因为他是家里的老大,1980年高中毕业后他并没有直接考大学,而是进了石油公司做电工,“那时基本上没事干,又不能老对着大海发呆,电视要晚上7点以后才有,就只能看小说。”他说话时能使人感受到对往昔的回味之情。
  
  抛却现实去追求理想
  而在所有小说角色里,岳敏君最喜欢《红与黑》里的于连:“整部小说里只有他有主动性,假如抛弃当时的伦理道德,我觉得他是个积极向上的人。人积极主动后就会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比盲目跟着社会走要有意思。”
  要听懂他的这句话,就要联系上他的个人经历。1989年大学毕业后,他先到华北石油教育学院教美术。“我记得我在开会时说过一番话:如果这个社会能够50年不变,我觉得挺好。但问题是肯定不行,我有一种预感,未来的变化一定很剧烈。人生那么短暂,明明能看到世界的变化,就应该随着变化去寻找自己的东西。”半年后,岳敏君辞职,搬到了圆明园艺术家村落,过起了一段“很低靡但很愉快”的生活,“虽然有时候得问家里要点钱,让朋友接济一下,但那里符合我对生活的要求和感受。”
  
  以张扬的嘲讽作风格
  岳敏君的艺术创作有着一种张扬的叙事理想:放纵想象、沉醉自我。以嘲讽的语调质疑现实的生存,以荒诞的形式凸现存在的本质。画面中表达了对很多通行价值观的怀疑,但没有直接的愤怒,他只是嘲讽,有着一种赖皮赖脸的嬉笑表达犀利的幽默……虽然这些形象带有夸张的虚拟化、典型化处理,却恰恰地凸显出“他”生动和荒诞的生存处境……当旁人沉浸于每一个看似荒谬的画面场景,沉浸于每一场冷嘲、夸张、反讽、戏谑的对话之中,则观者可以感受到某种人性的乖张、生存的悖谬,以及话语中洋溢出来的创作主体对现实文化的批判和质疑的态度。
  
  一朝成名天下知
  那时的岳敏君从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登上中国当代艺术的金字塔尖,“你不能想什么结果,唯一能决定的,就是对自己是不是负责任。”在1992年的圆明园,岳敏君终于卖出了自己的第一幅画,买家正是圈内赫赫有名的香港汉雅轩画廊老板张颂仁。
  此后,他的艺术人生开始了顺风顺水。其1998创作的作品《狮子》更是在2006年纽约苏富比拍卖中以人民币4670,896元成交;而另一幅创作于1994至1995年的《醉人春光》也在佳士得春拍上拍出64.1万美元的高价,一举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价格最高的单幅作品之一……
  
  登陆威尼斯
  成就始终没有最大,只有更大。成名后的岳敏君受邀参加了1999年的威尼斯双年展,而那一次给了他不少的启发:“那次我正好去威尼斯看双年展,我有一个很大的感觉,很多的作品主要靠重复,对空间的占有来形成视觉的张力,单一的肯定没有这种力量。媒体呀,信息呀,都是靠不断地重复。回来后,我就想以前画的这些人总是有一种傻乎乎不动脑子的感觉,怎么让他更有意思,我就想到做雕塑,脑子里一下子就出现兵马俑,一大堆,我记得书上老写着什么兵马俑千姿百态,每个人的表情都不一样,我看全都是一样的,黑压压一片。在一个合适的空间里,我想象这种重复也很有张力的。”
  
  脚步不息
  自1992年开始,岳敏君参加的国内外展览数量与品质都不断上升,其作品也被国内外20余家美术馆收藏,为中国现代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拥有如此成就的岳敏君从来就没有停下自己探索的脚步,2005年他又开始了一种新的绘画语言的探索——《迷宫系列》:寻找一种彼此都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他在不断进行自我思考的同时有人用作品让我们相信:幽默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直面生活的力量。
其他文献
随着建筑业发展 ,建筑材料成品的应用日益增多 ,各类新产品用于建造住房和公共生活用房日趋广泛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追求住房美观、舒适已形成了家庭住房的装饰热
自首家胶囊内镜产品于2001年8月获准临床应用以来,胶囊内镜己从一项探索性检查新技术发展成目前对小肠疾病的一线诊断工具。胶囊内镜的适应证也随时间和临床经验而不断成熟和
目前应用于急诊的心血管标志物主要包括心肌坏死标志物和心力衰竭的标志物两大类。最常检测心肌坏死的心脏标志物是肌红蛋白、肌钙蛋白T(TNT)或肌钙蛋白I(cTNI)以及CK—MB。
小肠镜是目前诊治小肠疾病的重要手段,目前所用的小肠镜包括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和单气囊电子小肠镜,因其既可以诊治小肠疾病,也可以诊治上消化道、结肠甚至胆胰疾病,所以其名称逐渐
本文介绍了EUS的适应症,简述了其在胃肠道疾病、胆道系统疾病、胰腺疾病中的应用,并对EUS引导下门静脉造影、数字图像处理(DIP)等EUS新技术进行了说明。
目的:探讨内镜下切除胃间叶源性肿瘤的方法,并依据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确定其诊断。 方法:自2004年~2009年我们使用粘膜下层剥离术(ESD)对28例胃间叶源性肿瘤进行了内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国的急诊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急诊规模及工作内容不断扩大,急诊工作在医疗机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急诊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
  自1968年可供临床使用的纤维结肠镜研制成功以来,随着内镜设备的不断改良和内镜技术水平的提高,在明显缩短检查时间同时,病人的不适感和并发症亦显著减少,结肠镜检查也由原来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是消化系常见的病症,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合理及时的内镜下治疗往往能使患者转危为安,目前困惑大多数医师的是何时治疗、采取何种方法、何时终止治疗等问题,而
本文介绍了ERCP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要点,对选择性胆管插管方法与ERCP治疗技术进行了简述,并就常见疾病的ERCP应用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