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张高考喜报都值得尊重

来源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an6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一篇批评高考喜报的文章称高考喜报俗不可耐,笔者认为,每一张高考喜报都值得尊重。尽管,我曾经在十年前写过一篇博文说,高考是一场没有亚军的比拼。因为,高考的数据是非常丰富的,就看你怎么去挖掘。
  前几天,我看到了几十份高考喜报,有权贵学校的、有普通学校的、有民办学校的、有小规模学校的、有超大规模学校的、有一个区县的、有一个地市的……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历史新高,都是战果辉煌,都是史无前例,都是独占鳌头。
  本人从1986年开始做地市级的高考预选考试的试题命制以及高考成绩提升的组织管理与研究工作,一看这些高考喜报便能够看出里面的潜在意义来。如强调一本上线率的多是权贵学校,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搜刮干净了高分段的学生,又由于没有竞争对手,在沉闷的学校管理中,原本招收的1000名新生的学校,三年下来仅有700名左右的学生参加高考,1/3左右的学生一看国内竞争太厉害,自己升学或者升名牌无望就及早逃离,远涉重洋,去国外的重金钱轻竞争的地方读书混文凭了。在广东省,凡是示范高中,自2000年起都是要求每年级招收新生20个班即1000名。据大家的常识判断,这些所谓的“重点”,哪一所不是示范高中,哪一所不该是1000名的参考人数呢?凡是少于1000名的,常常是参考人数越少上线率越高,二者之间是反比例关系,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何况我们都知道,不用相对稳定的总人口万人比而使用参考人数作分母,只要及早裁走尾巴减少分母,升学率就低不了。
  其次是高分学生的超强集中,使得这些权贵学校的失败率惊人的高。2007年一次地市级的高考分析会上,市招办主任的PPT显示,2004年中考全市前100名、前500名、前1000名、前2000名,其中的1/2被市一所重点中学包揽,这些学生在2007年的高考中仍然保留在全市前100、前500、前1000以及前2000名的,仅仅只有1/4。也就是说,这些学生进入名校之后的位次分数下降幅度很大,其高分各段学生的下降率均高达50%。
  不说自己高一时的招生起点,不算学生的辍学转学率,不亮出高一进校的基础位次,睁着眼睛说瞎话,在那里趾高气扬地自我鼓吹,也就真的“俗不可耐”!
  但是,如果我们不再意气用事,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研究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区县、每一个地市的高考喜报就会发现,这些高考数据的后面,的确也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尽管统计口径绝不相同,尽管计算方法千差万别,但其宣传的数据一般都是真的,而不是故意捏造的虚假数据。这些数据也是在当今国情及眼前的考试制度下,广大教师学生多年勤苦劳作的结果,也饱含了当地社区以及家长的积极配合。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份高考喜报都是值得尊重的。毕竟这是多年来的真诚面对,辛勤付出,顺应社会发展,尊重考试改革的结果!
其他文献
涿鹿县,是黄帝和蚩尤大战的传说地,涿鹿之战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今天郝局长的“激辞”,也可以说是发生在教育界的一次“涿鹿之战”。表面看,“征战”双方是涿鹿县委和教科局局长郝金伦,实际上是一次关于教学模式的“较量”,往深点说是改革与传统的又一次PK。  其实,无论是涿鹿县委的叫停,还是郝局长的激辞,我们都应该给予掌声。因为他们的“涿鹿之战”必然会给教育带来或多或少的改变,毕竟“理越辨越明,道
期刊
对于郝金伦局长辞职一事,我们应当以专业的理性审视“课改局长”所推行的课改措施,是否顺应教育实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国家推行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历经十年有余,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真正确立以学生为本,树立自主、合作、探索的新型学习方式,让学生获得快乐,主动、活泼的发展,得到健康的成长。  事实上,对于课改的模式,从杜郎口到东庐,再到洋思等等,不胜枚举,全国各地的教育管理者也
期刊
说中国有喜报文化,一点也不为过。各机关、部队、团体、公司乃至学校,取得了新的成绩,为了庆祝或告知他人,多会用红纸写上喜事的内容,发给需要告知的人或者张贴在人们可以看到的地方。本来是为了将喜事广而告之,但在充满争议的高考背景之下,高考喜报却引发了争议……  高考成绩放榜了,满世界是“状元”“第一”“高分率新突破”“一本率创新高”“均分占鳌头”之类的喜报,看得多了,我的评价就一个词:俗不可耐。  让我
期刊
容纳异己的雅量,尊重学术思想自由的卓见,在习于专制、好同恶异的东方人中实属罕见!  一位是晚清进士,一位是晚清秀才;一位是北京大学校长,一位是北京大学名师,蔡元培和陈独秀,两位中国教育界的高人和大师因为历史际遇而相识,因为互相倾慕而共事,成为知音,后来虽然政治志向各有不同,但两人的友谊却一直未变。作为校长的蔡元培,是如何与名师陈独秀相处的?这或许可以给我们的校长一些启发。  说起与蔡元培的初见,陈
期刊
郝金伦局长因课改被叫停而辞职一事发生之后,本刊于微信公众号“学品1学校品牌管理杂志”就此发起了网络调查。结果如下:  本刊微信粉丝热议  南瓜:这让我想起“叶公好龙”的典故,有些人天天抨击中国的教育制度,现在有位大侠挺身而出,努力做些改变,收获的却是无尽冷膜与心寒。  大侠别哭,一路走好,暂时的误解无法掩盖事情的真相,愚昧的制度也无法阻挡历史的车轮。你的努力终会换来有志之士的警醒,你绝不会是一个人
期刊
对郝金伦局长辞职一事表示同情的同时,我们应该更深入思考:改革者,如何避免“壮志未酬身先死”?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树立正确的教改观。只要有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就一定存在师生关系、资源配置、教学方式、教育效果等矛盾。人的教育需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不到充分满足,就会希望去变革它,所以教改永远在路上。教改若没有抓住一定地域和一定时代教育的主要矛盾,就会出现违背教育规律的情况。  二要积极争取
期刊
在一些不太热门的节日、纪念日里策划校园活动,或许更能体现学校品牌的与众不同。  十一月即将到来,中国电子商务领域又将迎来以“双十一”为首的年度网络狂欢节。“双十一”网购狂欢节的构思,是淘宝网为刺激网民消费,特意在被戏称为“光棍节”的11月11日推出的一次促销活动。谁曾想到,这个策划会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风向标,并多次刷新了中国电子商务的交易记录。  学校的活动策划,有时也需要“双十一”思维,把眼光投
期刊
2016年7月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任命陈宝生为新一任教育部部长,接班已年满65岁的袁贵仁。此次履新,陈宝生成为建国以来第16任教育部部长。  从插队知青到教育部部长  谁是陈宝生?在这则消息传开来之前,很少有人知道这一问题的答案。据官方简历显示,新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1974年至2008年在甘肃任职,从公社插队知青至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其后调任进京。20
期刊
2016年7月22日,《学校品牌管理》与广州市学园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联合举办“郝金伦局长课改功过成败研讨会”。应该如何看待“课改局长”的悲情谢幕?“课改局长”的功过如何评说?……与会专家对此各抒己见。  林少杰(广东省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原党委书记):我觉得之所以出现课改叫停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师不会教。这涉及到我们整个师范教育培养体系的问题。目前,中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非常滞后,就像一个人
期刊
2016年7月12日,一篇题为《我可以和官老爷们拍案而起,我却看不得孩子悲伤》的局长辞职报告开始在百度贴吧以及各大微信公众号热传。一时间,该文的作者——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局长郝金伦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人发出声援,有人冷嘲热讽……  教科局局长因改革被叫停而辞职,到底是唐吉诃德式的悲情抗争,还是理想主义碰壁之后的无奈之举,其本身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思考,一场县域的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