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锦的绿色暗香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hnhj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这个天似穹庐、大地如盘,湿地茫茫无际、黑土辽远接天,不停泛动着大自然暗香的富锦,你就终身不会再忘记它……
  这里有枪击日军将领的青年英雄,这里也是“北大荒”变“北大仓”的地方。而在这里,还有径长达几十米的风车叶片矢车菊般怒放……
  这里是中国最北的天堂,位处“雄鸡冠”上,黑龙江省著名的三江平原的腹地——它的名字叫富锦。
  富锦,原名“富克锦”,由明代“弗提卫”或“福题希卫”转音,清代称“富提新”、“福题希卫”,在赫哲语中,意为“高岗”——其实其大部分地区是一片典型的平原地貌。富锦境内,有美丽的三环泡湿地。全球的气候学家都称湿地为“地球之肾”,它主地球之“精气”,有净化生态和缓冲气候的作用。
  地处北部边境地区,富锦人更像是生活在那些巨大而激烈的北国传奇之中。富锦港早在清朝时,就与国外通商。20世纪五六千年代中期,是我国唯一对外贸易运输的内河口岸。1989年后成为国家一类口岸。历史上这里还有枪击日军将领的青年英雄;这里也是“北大荒”变“北大仓”的地方。
  在这片土地上曾来来去去的有肃慎、挹娄、女真、赫哲等古代渔猎之民,也有往来于中国北方丝绸之路和冰上朝贡之路的行商和使者,这里生活的赫哲人曾创作出“中国四大民族史诗”之一的《伊玛堪》。
  到如今,这里依然鲜活的,则是美丽的湿地、不灭的传说和新景观构成的新富锦。
  三环泡
  地球上最具原始味道的湿地
  风赶着云朵如牧羊般行走,阴影投在无垠的水草之上,时常飞起漫天的鹭鸟,鸟脚滴下的数万颗水珠就像细雨,雨又惊起水中的鱼,于是湖中有涟漪翻飞——看到这样的景色,于是明白,什么叫“富锦待客不须酒,走进湿地即醉人”。
  三环泡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富锦的掌上明珠,是这个蓝色星球最具原始味道的一块湿地,是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最小的处女地,是鱼、鸟与水草的天堂。这里野生植物参差错落、五色杂陈地滋生在水一方,丹顶鹤、东方白鹳等两百多种鸟类当空飞翔……
  富锦市三环泡湿地,是黑龙江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有2.5万公顷,经过国家、黑龙江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队和东北林业大学多年科考,查明保护区内有野生植物388种,约占三江平原植物总数的40%,这里有濒危动物黑嘴鹤,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8种。除了带来震撼心灵的美景,湿地对于人类还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森林、海洋、湿地。其中湿地对于生物而言至关重要,它是不同气候带之间的缓冲区,能调节河流流量,控制洪水,用水土来保存养料,是生命的保护者和容纳者;它还是地球的净化器,其土壤、微生物、植物、动物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能净化水源,转化并清除一定的有毒物质。湿地,在大众的视野范围之外,有力地构筑了我们起码的生存环境。于是对于不懂气候学的普通大众而言,湿地至少可以给我们一种哲学上的启发:不知道,并不代表不存在,更不代表不重要。
  在三环泡的沼泽上,并不适合人类聚居,当我们知道曾有赫哲老人伊玛卡乞玛发独居在此,一定会大吃一惊。此刻,我们的脑子里是否会闪现崔健的歌声:“到处都是人的肉味,我孤独地飞了”。蓝天下,白天鹅振翅而飞,消失在弥漫着蒲棒和五花草馨香的空气中。
  
  冻土边疆
  血祭大江的战争和22岁的刺客英雄
  
  和黑龙江省的其他地区一样,寒冷造就了富锦的冻土地带。在这片低温的土地上,从周朝开始,就有记录表明有人类活动。千年前开始,这片水草丰美的大平原上就生活着满族、赫哲族的先民,他们曾身着鱼皮兽装,赶着牛车,穿行在丛林湿地与大江大河之间。
  到近代,作为边境地区的富锦,发生过多次战争和争端,并留下许多必须被铭记的历史。
  首先是三江口富锦水战。1929年,黑龙江爆发了“中东路事件” (中苏之间由于中东铁路的路权归属问题而爆发的冲突),中苏两国军队在这里发生了一场始于三江口、终止于富锦的松花江水战。这是自1894年,甲午海战之后,中国首次水上对外用兵,最终因为实力相差过大,以中方失败告终。
  当时苏军针对中东路事件,成立了苏联特别远东集团军,由曾是中国黄埔军校顾问、后来的苏联五大元帅之一,鼎鼎大名的布柳赫尔元帅任司令,下辖的海军部队有3个舰艇大队、1个扫雷舰中队、1个航空队(14架飞机)和1个陆战营。而当时中国东北当局也随即建立了“抗俄军司令部”,东北海军代总司令沈鸿烈督率东北联合舰队中的江防舰队布防。沈鸿烈是精明强悍的湖北人,有清末秀才和留日学生的背景,是当时的东北海军创建人之一。他深知双方差距悬殊,所以把水军布置成3道防线,动用8艘军舰(有5艘都是商船改装)和水雷无数,其重点正在富锦。同时陆军配备4个海军陆战团,空防为10门高射炮、战斗机和侦察机各两架。在经历被后人称为“血祭大江”的同江水战、以及苏联军队一度占领富锦城等事件后,当时的东北决策者张学良决定与苏联谈判。双方于11月22日签订《中苏伯力会议草约》,提出中东铁路为中苏两国的企业。而中东铁路的路权问题,悬而未决,直到1952年中苏签订《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定》,苏联才将中东路的一切权力及财产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才算圆满解决。如今,曾是我国对苏通商唯一内河口岸的富锦港,跟随黑龙江一路下行可以直达俄罗斯下列宁斯阔耶、哈巴罗夫斯克、共青城等港口进入鞑靼海峡,并可直航至日本、韩国,进入亚太经济圈。现在,面对这个百年不衰的老港,看俄罗斯运载木材的驳船航行在平静的江面上,历史与现实恍惚间便重叠在一起了。
  在相距富锦城东南不远处,如今已成为人们休闲度假森林公园的五顶山,半个世纪前,曾爆发了“五顶山事件”。在那里,22岁的中国人常隆基(当时是伪满洲国士兵),枪击伪满洲国最高军事顾问、日本陆军中将楠木实隆——在中国战场上被击毙的级别最高的日军将领之一。后常隆基逃亡苏联未果,投江殉国。
  
  北大仓的大风车
  粮和电的生产地
  
  广阔低平的地貌,降水集中的气候,径流缓慢洪峰突发的河流,及季节性冻融的黏重土质,使三江平原不断
  形成大面积沼泽和沼泽化土壤,面积达240万公顷,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素以“北大荒”著称。虽然这里千年的腐殖土肥得插根筷子都会发芽,虽然这里的阳光格外热情,虽然这里从来就不缺少生命之水,是块等待开垦的宝地,但这里同时又是草长鹰飞、荆棘丛生、漂筏遍地的最难生存和垦荒之地。
  “亿吨粮,千吨汗,百吨泪,十吨歌”,这是对10万官兵唤醒亘古沉睡荒原,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精神写照。富锦同样是在“建设北大荒”中的主要参与地区之一。50年前,10万刚刚离开战场的转业官兵一脚踏进这沉睡千年的处女地,便将兽蹄围绕的蛮荒交给了闪光的犁尖。40年前,这里组建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边境屯垦戍边。在富锦、同江、饶河、抚远的千里荒原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转业官兵、知识青年,发扬可歌可泣的“北大荒精神”,硬是把一个“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今天已拥有400万亩良田的的富锦,不但拥有北部农场大气的风光,许多生产的新设施更增添了地方风情。特别是那些站在富锦西山(又名别拉音山)上风力发电用的大风车,被当地老百姓称为“财神爷”,这些大风车是新千年过后才“栽种”的,每台风车投资高达1200万元。当地农民非常质朴地描述,说这风车“大风一刮就来钱,一台大风车转一天就是1万多元,几十台大风车转一天就是几十万”,具体数字是商业机密,但足显其民心所向。而带来电力的同时,大风车也成了富锦最有名的景观。
  走得近了,你会发现那些泛着银光的粗大身躯10人难以合围、直径长达几十米的风车叶片矢车菊般怒放,突出的齿轮“嗡嗡”地旋舞着。高悬天庭的太阳、流云似乎也被搅动成一个个巨大的漩涡,而草木更是绕着风车的脚跟纷纷顺时针倾倒。
  这时候你会嗅到香味,像水草散发着野性,又像黑土的原始,甚至,还混杂了云朵中柔软的自由,这一定就是富锦的味道——而你定睛一看,这香味,它是绿色的。
其他文献
乔治·华盛顿,美国的开国总统,他半生戎马倥偬,赢得美国独立,首创民主共和,是全世界民主的典范,成为各国人民千秋仰慕的理想人物。孙中山对华盛顿感佩良深,誓言在中国“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然而,孙中山与华盛顿最终的革命结果,却殊途异运:华盛顿二任隐退,孙中山三月任终;华盛顿为美国创建的成熟的宪政体系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争相仿效,孙中山创建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却如昙花
期刊
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开创者,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建元“天命”。古人以为君权神授,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故谓之天命。努尔哈赤知晓汉文,曾被明廷封为龙虎将军,“天命”二字足见努尔哈赤受汉文化影响之深。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1626年即汗位,1636年改国号“金”为“清”,称皇帝,改元“崇德”。皇太极是清王朝的奠基人,他认识到后金政权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要实现长治久安,进一步开疆扩土,必须吸收汉
期刊
住持,是一寺之首,亦称方丈。这是因为据《维摩诘经》说:身为菩萨的维摩诘居士的卧室只有一丈见方,但是容量无限。禅宗寺院用此说来比喻住持所居的寝室,故住持亦称方丈。住持俗称堂头和尚,这是因为“出堂”(正式列队进入大殿或法堂)的时候,住持走在最前面。
期刊
“张伯驹、潘素先生将所藏晋陆机《平复帖》卷,唐杜牧之《张好好诗》卷,宋范仲淹《道服赞》卷,蔡襄《自书诗册》,黄庭坚《草书》卷等珍贵法书等共八件捐献国家,化私为公,足资楷式,特予褒扬。”  —— 部长沈雁冰    1956年7月,时任文化部部长的沈雁冰颁发了这样一个褒奖令。   褒奖令中的“等”字,包含的另外三件作品是:宋吴琚的《杂书诗帖》、元赵孟頫的《章草千字文》、元俞和的《楷书》。在收藏界,张伯
期刊
如果要说说今天的中国,我们又怎能绕得开“文化遗产”——这项“与时间赛跑”的浩大工程?2009年,无愧为“非遗”的中国年。在这一年里,一个又一个文化传承形态变成纸面上翔实的文字,一支又一支朴拙的乡歌野调成为民间传承的重要环节,一段又一段遥远模糊的故乡场景变得日渐清晰,一座又一座文化名城延续着古老的中国记忆。在与时间的赛跑中,中国为维护传统的文化生态所做的努力令全世界瞩目。  中华文明是人类几大古文明
期刊
史书记载:贞观年间,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唐帝国是当时世界最为文明强盛的国家,首都长安是世界性的大都会,就象今天的美国纽约一样。那时的唐帝国是世界各
期刊
对于大师,我不知道标准是什么,只要有人封号我就认为是大师了,好像选举,有一群人提名就得了。仔细回味,发现做大师难,难得有人称之为大师,难得成为了大师还要代表一大群人说话。更难的是,被称为大师之后,还当众被发一个大师工作室红匾,接过红匾之后申明不想当大师而继续干着成就大师事业的大师。   不过大师当中最难的是专家点头百姓鼓掌而且还会搞笑,这种大师非启功先生莫属。   启功先生扬名不在于他是雍正皇帝八
期刊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通过掌握、擅长某些技能的能工巧匠的口传身授,民族的记忆、文明的脉络,才得以保留和延续——这些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做出巨大贡献的能工巧匠,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怀念和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传承人是历史的活化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立之本。然而,以人为载体、口传身授的特点是艺随人走,人类的许多珍贵的技艺,也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绝种,而消亡。  传承人锐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告急的根
期刊
提到古代教育,总会让人想到私塾。想到私塾中先生们摇晃着身子,念叨着被传诵了若干年的经典。几乎很少看到有私塾先生在传授语文以外的课程,譬如数学、譬如体育、譬如音乐。然而,这在古代教育中却是随处可见的。    先贤被人忽略的伟大之处     没有谁会否认读书识字的重要性,按现在的话来说,智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从古至今,人们习惯把孔子称为智育教育的圣人。他的著作和课堂实录都被后世奉为圭臬。   如果我们
期刊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这是张元济晚年所写的一幅对联。百年中国,许多人都在寻找富强中国的道路,而张元济选择了以出版来推动教育,为中华民族的文明“续命”。嗜书、寻书、藏书、编书、出书,写就了他的一生。     壹    1898年,戊戌百日维新失败。当时的翰林院里,张謇去办实业了,蔡元培回老家教书了,原本等着坐牢杀头的张元济,因李鸿章相助而幸免。李鸿章将他推荐给盛宣怀,于是他来到
期刊